楼主: 包不同
1012 4

看得见的手是个什么鬼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5粉丝

学术权威

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1550 个
通用积分
61.1910
学术水平
1005 点
热心指数
912 点
信用等级
832 点
经验
139819 点
帖子
5440
精华
2
在线时间
339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12-16
最后登录
2024-1-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常听人说要让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这显然是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来说的。不过看不见的手我知道是什么意思,看得见的手是个什么鬼?

    有人说,看不见的手是市场之手,看得见的手是政府之手,市场不完善,所以政府要干预。这是不学无术之徒的胡说八道。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写道:“每个人都试图用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一般来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清楚增进的公共福利有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而这个目标绝不是他所追求的东西。由于追逐他个人的利益,他经常促进了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正想促进社会效益时所得到的效果为大。”

    这双看不见的手看起来有点莫名其妙,资本明明是为了追求私利,却乾坤大挪移般地增进了公共福利,而且这效果比他刻意促进社会效益还要好。结合斯密的另一段话,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双看不见的手:

    “不论是谁,如果要和他人做任何生意,请首先,照这样做,请给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会获得你所要的东西一一一这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的大部分商品是以这种方式获得的。我们每天所期望的食物,不是出于屠夫、酿酒师或面包师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要讨论他们的人道,而要讨论他们的自爱,不要对他们讲我们的需要,而要谈对他们的好处。”

    这样就好理解了,这双看不见的手,实际是互利之手,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之手,是纳什均衡之手

    我们要想赚钱,必须让他人也得利,他人得利越多,我们才越好赚钱。使用差不多相同的材料,苹果手机卖6000,人们依然趋之若鹜,是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体验大于6000;诺基亚手机卖3000,依然乏人问津,是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体验不足3000。同样的材料,同样的劳动花费下去,得出的产品价值大有不同,所以“每个人都试图用应用他的资本,来使其生产品得到最大的价值。”

    理解了这双看不见的手,那么你告诉我,什么是看得见的手?难道你能把斯密那段话反着说:“当有人声称人为人民服务,刻意要促进公共福利的时候,就有一双看得见得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这个目标决不是他声称的要促进公共福利,而是要为了满足个人私利......”咦,这样貌似也能说得通,这大概才是看得见的手的真正意思。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国富论 最大的 价值

哥不生产知识,哥只是知识的搬运工。
沙发
包不同 发表于 2017-6-2 00:19: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最早博弈论研究是从零和博弈开始。比如交易中讨价还价,对方多赚一块,我就损失一块,对方损失一块,我就多赚一块,利益总量不变。

    但是随着冷战时期大国博弈的出现,人们对零和模型开始感到不满——如果把对方的损失视作己方的收益,那么美苏双方都应该抢先动手打击对方。然而现实中双方都采取了“只要你不咬我,我保证也不咬你”的策略。于是人们转向非零和博弈研究,囚徒困境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模型: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犯事、私入民宅被警察抓住,警方分别单独审讯两人。警方给出的政策是:如果一个犯罪嫌疑人坦白了罪行,交出了赃物,于是证据确凿,两人都被判有罪。如果另一个犯罪嫌疑人也作了坦白,则两人各被判刑2年;如果另一个犯罪嫌人没有坦白而是抵赖,则以妨碍公务罪(因已有证据表明其有罪)再加刑1年,而坦白者有功被减刑2年,立即释放。如果两人都抵赖,则警方因证据不足不能判两人的偷窃罪,但可以私入民宅的罪名将两人各判入狱1年。

    每个嫌犯可以有两种选择:坦白或抵赖,这是对警察而言,对于他的同伙来说,就是背叛或合作。

1111.jpg




  

    对每个嫌犯而言,仅仅从自己角度考虑的话,无论对方如何选择,背叛都是最佳选择。然而双方都选择背叛的话,只能各自得到两年刑期的不理想结果。那么如何解释人类的合作行为呢?
美丽心灵1.jpg







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以来,人们相信追求私利的过程可以促进公共利益(如我前一篇博文所言,这是对斯密的误读),现在有人对此提出挑战了,这个青年就是约翰.纳什。他在1950后发表了《n人博弈中的均衡点》、《非合作博弈》两篇论文,证明了在多人博弈中,每个参与者都只有有限种策略选择、并允许混合策略的前提下,一定存在均衡策略。这个均衡是指博弈中这样的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


    以囚徒困境模型为例,嫌犯在博弈中不仅考虑怎样对自己最有利,还要同时考虑对方的选择,而且考虑对方做选择的时候也一样会考虑自己的选择来做选择......这样,就很好的解释了冷战期间美苏双方的克制立场。零和博弈只适合“美苏之间必有一战”这个前题,然而这个前提并不成立,现实有多条路径可供选择。


    双输的结果也是一种纳什均衡,例如在有些地方,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我们也知道其实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他们也知道我们是假装他们没在撒谎……大家彼此靠谎言,而且互相都确知这是谎言来度日。


   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约翰.纳什,电影《A Beautiful Mind》记述了他的生平。与另一部以第三人称视角拍摄的纯纪录片不同,导演邀请纳什本人参与了电影创作,这使我们有机会走进这位天才的心灵世界。

使用道具

藤椅
包不同 发表于 2017-6-2 00:20: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囚徒困境模型问世以来,引起了人们无尽的兴趣。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在其著作《合作的进化》中,探索了经典囚徒困境情景的一个扩展,并把它称作“重复的囚徒困境”。与原型略有不同的是采用正分激励:
合作的进化.jpg







每一局有0,1,3,5四种得分,分别命名为——双方合作奖励:3,3;双方背叛惩罚:1,1;背叛的诱惑:5;笨蛋的收获:0。


   阿克塞尔罗德邀请全世界的学术同行来设计计算机策略,每个策略与其它策略逐个对局,看看哪个策略总体表现最好。令人惊讶的是:胜利者是所有提交策略中最简单的——首先在第一步合作,然后就模仿对手上一步的策略,我们称它为“一报还一报”。第二轮竞赛有更多的参赛者,他们也知道第一轮优胜者的策略,结果获胜的依旧是“一报还一报”。


    通过分析两轮竞赛中的高分策略,可以总结出成功者的几个特征:


1,友善


    最重要的条件是策略必须“友善”,就是说,不要在对手背叛之前先背叛。绝大部分高分策略都是友善的。


2,报复


    成功的策略必须不是一个盲目乐观者,要容易被激怒,立刻报复。有些采用“两报还一报”的策略虽然表现也不错,依然没能胜过“一报还一报”。愚善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选择,因为“小人”策略将残酷地剥削这样的傻瓜。


3,宽容


    在给对手的背叛行为予以报复之后,如果对手不继续背叛,就可以退回到合作。只要对手背叛一次,就报复到底的“记仇”策略是不会获得成功的。


4,不耍小聪明


    复杂的策略并没有表现得比简单的策略更好。一些试图占便宜的“老谋深算”策略在碰到愚善策略时会得逞,但在与其它对手打交道时经常会遭致报复而得不到高分。


5,不嫉妒


    因为不首先背叛,所以在任何一组对局当中都不可能获得比对手更高的分数。“一报还一报”策略不是靠打击对手来获胜,而是通过诱导双方的合作行为来获得双赢,战胜其他不合作的策略。


    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并没有错,竞争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为了自己能够获胜。“一报还一报”表现出这样一种智慧:虽然没有赢得过任何一场战役,却赢得整个战争。


    这碗鸡汤着实有点浓。这还不算完,阿克塞尔罗德将游戏设定成可以传宗接代——设定一个策略的拷贝(后代)数量与它的竞赛得分成正比——来模拟适者生存的自然演化过程。


    模拟出来的结果非常有趣。“小人”初期还能跟得上大部队,随着“愚善者”的灭绝,“小人”在“一报还一报”的包围中也迅速消亡。
合作的进化2.jpg







如果起始条件非常恶劣,在一个遍布“小人”的社群中,单独的“一报还一报”也无法生存,但是“一报还一报”对单个“小人”的劣势有限,最多只输1分。即使只有一个小的友善群体,哪怕只占总数的5%,“一报还一报”也可以通过找到合作慢慢壮大,而且这个过程不可逆。


    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这结论真是鼓舞人心。难怪理查德.道金斯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声称:《合作的进化》值得取代圣经。

使用道具

板凳
包不同 发表于 2017-6-2 00:21: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重复囚徒困境与单次博弈是不同的。单次博弈中选择背叛,对手将没有机会惩罚你。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通常居民区附近的餐馆订价合理,他们主要招徕回头客,面对的是重复博弈;而火车站、旅游景点附近的餐馆往往质次价高,因为他们的顾客流动性强,是单次博弈。

    如果重复囚徒困境博弈确定重复若干回合,那么最佳策略是在最后的回合背叛,反正你的对手没有机会报复你。开在小区附近的餐馆也有可能在预售了很多消费卡之后关门走人,这时候博弈游戏的最后一步是掌握在他们自己手里。

    为消除“最后一轮影响”,在阿克塞尔罗德组织的第二轮竞赛中,将每一步结束游戏的概率设定为0.0346,这样就没有人知道最后一步什么时候到来,博弈总次数变成随机的。

    如果重复博弈次数是固定的——比如20回合,会发生什么情况?最初,可能选择在第20回合背叛的策略会获得优胜,当大家都选择这一策略之后,就会出现选择在第19回合背叛的程序......这就变成了一个谁先撕破脸皮的游戏。那么是不是可以依次类推,从第一个回合就开始背叛是最佳策略呢?尽管这符合逻辑,但是违背直觉。哪怕是固定20回合,难道不是友善的策略更有可能赢得胜利吗?如果你对这个违背逻辑的直觉有所怀疑的话,不妨把回合数设定为200回合,你是否还会坚持从第一回合就开始背叛是最佳策略?这有点像“秃子悖论”,N+1式的依次类推不能滥用。

    在我看来,这些问题有点过于钻牛角尖。在真实的世界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开放的环境。如果某个环境中的对手不太友善,我们难道不是选择离开这里去寻求与其他人合作吗?所以,自由选择是重要的。如果游戏能够设计成开放的,可以自由选择的环境,友善的策略就不会与“小人”策略进行长期的一报还一报的纠缠。

    此外,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设定,就是在阿克塞尔罗德设计的这个博弈竞赛中,个体能够识别和记忆曾相遇的其他个体的行为,这才是促使合作行为出现的关键。如果人人都是健忘的,那么居民区与旅游景点附近的餐馆也不会有什么区别。于是,在真实的世界里,声誉具有了重要的意义。即使没有同他人进行过合作,我们也可以通过声誉了解他人的行为模式。

    有人说中国人的道德大约只有三十里,意思是说:传统农耕社会里的中国人,生活大致被拘限于家乡,方围三十里,乡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所以中国人在自已的家乡不敢轻易违逆道德。走出家乡三十里外,认识的人少了,道德的约束力就减弱。日本也有“旅途丢丑不算丑”这样的谚语。但是在现代社会,商标、品牌、信用等等因素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起来,所以一个日本米店老板卖霉米事发后只能上吊自杀。

    过去被认为是单次博弈的场景,比如火车站、旅游景点附近的餐馆,只看一次的电影等等,如今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评分系统了解他们的信息。也就是说,在现代社会当中,人与人的联结变得更加紧密,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单次博弈。我相信,在真实世界的开放环境中,友善策略获胜将变得更加容易。

使用道具

报纸
mkszyz 发表于 2017-6-2 06:15:27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包不同 发表于 2017-6-2 00:19
最早博弈论研究是从零和博弈开始。比如交易中讨价还价,对方多赚一块,我就损失一块,对方损失一块,我就多 ...
苹果手机卖6000,人们依然趋之若鹜,是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体验大于6000;诺基亚手机卖3000,依然乏人问津,是因为它带给人们的体验不足3000。

////////////:::
苹果是体验比的手机好,但苹果应该卖多少钱却不好说。。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9 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