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天拓咨询
995 3

[咨询文摘] 生物质发电是最好的商品 气化技术优点多价值大亟待推广 [推广有奖]

大师

5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6062 个
通用积分
71.3957
学术水平
79 点
热心指数
76 点
信用等级
51 点
经验
77772 点
帖子
6377
精华
0
在线时间
7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12-4-11
最后登录
2018-7-3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众所周知,生物质是一种可持续获得的绿色资源,利用好生物质将对我国能源结构转型、治理大气污染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由于生物质资源分散,堆密度较小,收集运输困难,大部分生物质未得到妥善使用。目前在我国,农业随意焚烧秸秆,化肥过量、低效使用,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耗费了地方政府很大精力。要彻底解决上述难题,急需一种可大规模推广的生物质高值化处理技术。
    近年来,中国工程院张齐生院士团队和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开发了气化电/热/炭基肥联产技术(简称生物质气化技术),将生物质转化为燃气和生物炭,进而获得电力、热能和生物炭基肥,为生物质利用找到了一条新路。该技术目前已经在湖南、江西、江苏、河北等省试点应用,但作为一种可以解决秸秆焚烧致霾,大幅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提升我国清洁能源使用占比,同时还能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高新技术,其受到的重视和推广的力度还远远不够。
    生物质气化技术优点多、价值大
    生物质气化电/热/炭基肥联产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热化学转化方法,将生物质中的挥发分和固定碳进行分离,挥发分热解气化成为生物质燃气,固定碳完全转化成为生物炭。生物质燃气可直接送入锅炉等用能设备燃烧利用,或冷却净化后送入内燃发电机组发电;生物炭由于富含大量微孔和中孔,与氮磷钾等一起制成炭基肥,可以实现肥料缓释和土壤保水以及污染土壤的修复,与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缓释剂相比,生物炭价格较低,且完全来自于生物质自身,不会对土壤带来任何危害,长期施用,会显著改善土壤状态,提高土壤肥力。
    南京林业大学以生物质炭为原料制成炭基复合肥(炭为20%~30%),经多年来,在国内不同种植区联合农业院校、农科院和当地农业部门进行试验,检测炭基肥施用具有以下优点:增加土壤孔隙度,可解决土壤酸化问题,微量元素多,可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含水量和节约用水,吸附土壤重金属,提高地温,修复土壤微生物,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等。在节能减排方面,每吨生物炭可以减排二氧化碳2吨以上。
    生物质气化技术亟待多方扶持
    在我国大力提倡清洁能源生产,促进清洁能源发电优先并网,势要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大背景下,生物质气化技术作为一项可以将生物质废弃物“吃干榨净”、“变废为宝”的高新技术,其未来的市场前景是光明而庞大的。
    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关于扶持发展林农生物质资源化利用产业的意见》,加快生物质应用技术推广实施步伐,同时按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总体要求,放宽市场准入,简化审批手续等。电网企业和相关部门要联合起来,为生物质气化技术生产的电能建立有效、优先的消纳渠道,明确相关项目享受农林生物质发电电价,减轻企业负担,从而加快这项技术的推广。
    “另一方面,国家应强制肥料生产企业将生物质炭添加到肥料中。据测算,如添加10%~30%的生物质炭,可直接减少肥料用量10%~30%。按照我国每年传统肥料施用量约6000万吨计算,每年即可减少传统肥料施用量1200万吨。这意味着肥料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肥料生产成本得到下降,过度、低效施肥造成的土壤、水源污染现象也会随之减少。”(来源:中电新闻网)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 生物质发电 有限公司 高新技术 环境污染

沙发
512661101 发表于 2020-7-20 21:06: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藤椅
512661101 发表于 2020-7-20 21:07:2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板凳
512661101 发表于 2020-7-20 21:08: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