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成长也要讲成本最小化!
黄焕金
[http://hxhhj.nease.net/dgbsgzl.rar]
当今中国正在强调科技自主创新,它需要大量在实际工作中形成的人才。而目前中国的教育、学术体系却病痕累累:应试教育,成本高昂,效率低下,腐败丛生,假冒伪劣……。因此难以承担历史重任。
今天人们在教育中所耗费的成本越来越大,被视为"新三座大山"(医疗、教育、住房)之一,人们之所以不得不承受这种非经济性的教育成本,那是因为存在着一种错误的政策,本人称之为"成才之路的行政垄断",即一个人成才,必须要经过国家规定的形式,获得国家承认的学历文凭,才能算是个"人才",否则就会在就业与工作中被排斥在外。于是,"上大学"就成为几乎所有人的"不二法门",因为上大学是获得国家承认"人才"的几乎惟一途径。
而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会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达到相同效果。生产同一使用价值的物品,每个人都极力以成本最小化的方式从事生产。这样,达到结果的形式与方式就必须是灵活多样的,没有这种灵活性,就不可能追求成本耗费的最小化,也就没有人类经济的进步。但是在当今的教育体系里,由于存在"成才之路的行政垄断"现象,所以人们没有办法作这样的经济追求,无法追求"成才之路的最小成本"。
何为"成才之路的最小成本"?比如甲人为了使自己达到一定的学识水平,具有一定的工作能力,而考入某大学学习4年,其中他需要耗费的直接成本与机会成本设为15万元(我们知道当今的考试行业是非常发达的经济行业,读书人养活了无数编书、出书、卖书者,及从中获取巨额回扣的各级当权者)。但乙人则不同,他在工作之余,努力自修,并且经常积极主动地到图书馆认真读书,到大学里与教授讨论问题,同时注意观察思考现实中工作中所发生的各种事情,最终他以业余时间,并且只用3年时间就完全可以达到甲人经过学校教育所达到的水平,其中乙人为此所耗费的代价设为2万元。可见,为达到同一个目的,甲人比乙人多耗费了15-2=13万元。显然,乙人的行为比甲人更经济,他在工作中就算拿较少的工资,也比甲人的纯收益更大。而乙人的较少工资则可以减小相应产品的价格,从而使消费者受惠。相比于此,甲人则必须要拿很高工资,才能补偿他因读书所耗费的代价。这笔代价最终将使相应产品的价格上涨,从而转嫁给消费者,让消费者间接承担他的高昂学费。这样,相对于乙,消费社会在甲那里遭受了损失。
可见,乙的行为比甲更经济,为社会带来更多福利,更具有进步意义。
但是国家行为却从中作梗,因为在此事例中,甲获得了一纸文凭而乙却没有,虽然甲与乙所具有的人才"使用价值"是完全相同的(这是假设的前提)。这样,在执行"四惟"(惟学历、惟职称、惟资历、惟身份)的国家行为中,只有甲才算是人才,而乙则不算。于是,国家行为无形中为社会增添了成本,削减了福利,同时也扼杀窒息了希望通过自己的实际努力而成为人才之人。国家的行为构成了萨缪尔森所说的"统计性歧视"而使人的成才积极性深受打击,因为国家只根据"出身"(什么大学出来的)而规定一个人,而不是从实际工作能力中的表现来规定。这样显然有损于每个人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当每个人都认为工作表现根本不重要时,对工作、对整个社会的损害就非常大了。而这却是错误的国家行为所造成的。
另一方面,国家行为却显示出另一种无能,因为它未能抑制学校教育中的所谓"应试教育",相反,应试教育越演越烈。为什么?仍然是因为国家行为对人的成才之路的行政垄断的结果,仍然是因为它规定上大学才算是人才成长的必须之路。如国家政策更实际点,以工作能力的实际表现为判断标准,不再"惟学历是举",那么应试教育马上就会"高温退烧",人们的精力就会从无谓、无聊的考试中退出,转而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成功自己。可以想象,如果每个人都认识到做好实际工作能够获得"人才"的奖励,那么对工作的促进作用将会有多大,社会经济与各个方面将会因此而得到巨大的发展,中国的自主创造能力将会得到深刻的解放。问题是,今天的人们仍然没有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奖励,因此注意力不在工作上,而是在混文凭上。于是,13亿人的中国,具有无数聪明才智的中华民族,却总是在科技创新上落后于别人,从来没有诺贝尔奖光临过中国大地。这是国家的政策导向的错误所造成的。
实际上,强调实际工作能力与人读过大学(读过博士)并没有什么矛盾之处,因为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能力,在工作中显示出更在的能力与水平。因此,当我们单纯地从实际工作表现中衡量一个的水平时,就已经包含了在大学读书所获得的能力了。因此,我们不必看一个人的一纸文凭,只看实际工作能力,就完全可以了。读过大学,具有博士文凭之人,他的能力当然应该比一般更高,他肯定会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更高的能力。但是有相同实际工作能力,并非一定是具有博士文凭之人才具备。因此,不看一个人的学历文凭,单纯以实际工作能力来衡量一个人的人才水平,是公平的,是必要的,不会造成文凭所造成的先入之见,也不会形成"统计性歧视"的问题。
一个人是不是人才,不是教育部门的考试说了算,不是国家政府说了算,而是"市场"说了算,是实际工作说了算。现在已经不是计划经济时代,而是市场经济时代了,政府应该按市场经济法则办事。
可幸的是,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已经制订出"四个不惟"的人才纲领,如果能够得到切实执行,则它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将是巨大的,那时,应试教育、学术腐败、成本高昂等等问题都将迎刃而解。成才之路千万条,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努力成才,能够使自己具有独特的才能,并努力发挥自己的天赋才能。此时,中华民族将会显得比现在更兴旺,更富有创造活力。
那么,就请政府制订出以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才能来判断、发现一个人的才能的"人才"指标吧!就象编辑们要匿名审稿一样,一切表征"四惟"的文件(学历文凭、职称证书、资格证书、身份证书)都应"匿名"起来,以免造成先入之偏见。
附: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12/31/content_1256161.htm)摘要:
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作出积极贡献,都是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
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坚持走群众路线,注重通过实践检验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