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houdh
1853 1

“有用即是真理”的价值机理(2) [推广有奖]

  • 1关注
  • 26粉丝

仇老师

教授

9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988 个
通用积分
4.0545
学术水平
177 点
热心指数
166 点
信用等级
133 点
经验
29308 点
帖子
803
精华
0
在线时间
108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6-1
最后登录
2020-4-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3、实践标准实际上就是价值论标准。

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是社会实践,实践的结果可分为价值论结果和认识论结果两种,其中,价值论结果是指该真理到底能给社会生产力产生多大的价值效应,认识论结果是指根据这一真理所预测到的事物的具体运动参数与它的实际运动参数相符合的程度。由于人们的实践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创造价值,因此人们必然会选择价值论结果来作为实践的最终结果。社会实践检验真理的具体过程是:将真理应用于社会实践活动,指导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凡是能够产生有利于人类生存、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实际效果,就可以确定为“真理”,否则就可以确定为“谬误”。也就是说,社会实践的最终标准,就是看它是否“有用”。由此可见,实践标准实际上就是典型的价值论标准。
通过综上所述,真理的本质特性是“能够产生正向价值”,即“有用”才是真理的本质特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并不是真理的本质特征,而是真理的衍生特性。也就是说,当真理的两个标准(即“事实论标准”与“价值论标准”)不等价甚至完全对立时,任何人都会毫无犹豫地采用价值论标准作为真理的最终判断标准。价值论标准(即“有用”)是真理的根本性标准,而认识论标准(即“真实”)只是真理的参考性标准。

四、真理的衍生特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1、真理的客观要求:主观与客观相符合。虽然,是否“有用”是判断真理的根本性标准,但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却是真理的客观要求。理论之所以能够产生正向的价值效应,就在于这个理论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在这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人们的实践活动才能有效地提高其目的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其盲目性。正确的理论通常会导致正确的行动,进而产生正向的价值效应;错误的理论必然会导致错误的行动,进而产生负向的价值效应。也就是说,真理要想“有用”,就必须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就必须做到“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2、有用的“谬误”必定是更深层次的真理。例如,一些宗教信条、宗教故事看起来很荒诞,但它往往在更深的层次上反映了某种社会规律和客观要求,它虽然明显地违背了某种直观逻辑或形式逻辑,却往往在深层次上符合某种隐含逻辑或辩证逻辑,它虽然明显违背历史事实,却往往反映了某种心理学和社会学真理;一些荒诞的童话故事虽然存在形式上的逻辑混乱,却反映了深层次上的哲学道理。
3、没用的“真理”必定是更深层次的谬误。有些“百分之百的真理”虽然完全符合社会常识,却总在无数的社会实践指导过程中产生负面的价值效应,那么,这些“真理”必然是深层次上的谬误,只是由于当前的认识能力与社会条件受到限制,人们暂时无法认识它的谬误之处。
4、真理的价值性与客观性最终必然是完全统一的。虽然,真理的价值性(即有用性)与真理客观性(即真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范围内是不能等价的,但在大范围、高层次上,却最终是完全统一的,也就是说,从大范围和高层次上来看,任何真理既是“有用的”,也必然是“真实的”(即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当人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条件达到一定程度,任何有用的“谬误”最终会揭示其深层次上的真理性,任何无用的“真理”最终会发现其深层次上的谬误性。

五、认识论标准容易产生的偏差

真理是一个价值范畴,真理的判断只能采用价值论标准而不能采用认识论标准。如果硬要采用认识论标准来判断一个理论是否属于真理,就容易出现许多偏差,主要表现在:
1、
注重形式而忽略内容。
    对于某些主观认识进行真理性判断时,人们往往只看到了它在表现形式上的反逻辑性和虚假性,而忽略了它所反映的认识内容的真理性。例如,许多情节怪诞的民间寓言和童话故事虽然其表现形式上是非常谎谬的,但它们所反映的哲理却是非常深刻的。因此,对于认识的真理性判断也不能“以貌取人”,许多具有高度真理性的认识内容往往蕴含在具有高度谎谬性的表现形式之中。
2、注重形式逻辑而忽略辩证逻辑。
许多知识并不符合形式逻辑,但它符合辩证逻辑,人们很容易把它们视作谬误。例如,“把害虫消失干净将会不利于人类的生存”虽然违背形式逻辑的,但它符合辩证逻辑。因为“把害虫消失干净”往往将会破坏生态平衡,最终不利于人类的生存。
3、注重真理的绝对性而忽略真理的相对性。
真理是相对于谬误而存在的,许多认识之所以称之为真理,是在一定条件下相对于某一谬误而存在的。例如,“地心说”相对于“天地板块说”而言,就是真理,因为它能够对个别的天文现象如日落日出、日食月食等作出有说服力的解释,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日心说”相对于“地心说”而言,就是真理,因为它能够对更多、更复杂的天文现象如春夏秋冬等作出更具说服力的解释,更能有效地指导人们的生产活动。显然,从绝对的意义上来说,日心说也不是真理,因为整个太阳系还围绕银河系的中心进行运动。
4、注重直观逻辑而忽略隐含逻辑
有些认识虽然从直观逻辑上来说是虚假的,但它符合某种隐含逻辑。例如,亲人在一个垂危病人面前说假话欺骗他,这话虽然从直观的语义逻辑上来说是虚假的,但从隐含的心理学逻辑上来说却是正确的。许多军事上的谋略也是综合利用了各种复杂的社会历史规律、思维规律和行为规律,以某种虚假的直观逻辑法则来掩盖另一种正确的隐含逻辑法则。
5、注重简单逻辑而忽略复杂逻辑。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注重动力学逻辑而忽略统计学逻辑;注重自然科学逻辑而忽略社会科学逻辑;注重生物学逻辑而忽略人类学逻辑;注重个人行为逻辑而忽略群体行为逻辑;注重功利性逻辑而忽略超功利性逻辑;注重正常状态逻辑而忽略非正常状态逻辑;等等。例如,宗教是以拟人化的虚假形式来抽象地、模糊地反映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许多宗教信条、宗教故事都明显违背人们的常识,即明显违背简单的逻辑法则,但它蕴含着符合某种复杂的逻辑法则,宗教的一些信条符合当时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符合一些复杂的社会法则,特别是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在人们认识水平非常低下的社会条件下,宗教可以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价值效应,即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真理性。例如,“生死轮回”实际上反映了社会发展连续性的客观要求,善与恶的“因果报应”反映了人际交往的等价性原则,等等。不过,宗教在其形式上的虚假性和内容上的模糊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科学具有正确的形式和精确的内容,因此与科学相比,宗教又是一种谬误,特别是到了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宗教所产生的负价值效应越来越大,它所表现的谬误性越来越大,但它们仍然在许多方面特别在人的精神生活领域表现出相当程度的价值真理性,正因为这样,宗教将长期存在下去,并继续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有用即是真理 价值机理 主观与客观 社会实践 辩证逻辑 社会实践 创造价值 认识论 价值论 生产力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xueshi + 10 + 1 根据规定进行奖励

总评分: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wangziheyi 发表于 2010-8-7 18: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知道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 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