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江湖依旧
1470 0

[资料分享] 让员工从被动成长到主动成长 [推广有奖]

贵宾

院士

42%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证资料

威望
4
论坛币
471255 个
通用积分
7.2630
学术水平
532 点
热心指数
801 点
信用等级
409 点
经验
68451 点
帖子
2730
精华
1
在线时间
1647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30
最后登录
2023-10-11

初级学术勋章 中级热心勋章 初级信用勋章 初级热心勋章 高级热心勋章 中级信用勋章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管理者需要区分员工的成长方式,更需要转换员工的成长方式。  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区分:被动成长和主动成长。两者的意思不言而喻,被动成长是在别人的推动下成长,是被迫的、无奈的、不情愿的,主动成长是发自内心渴望成长,是迫切的、主动的、心甘情愿的。
  提出这个区分,一方面是因为我受“被动学习”和“主动学习”的启发,另一方面,在做顾问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两种成长方式的存在。
  我们都有被动学习的经历
  曾经有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他的女儿就读高中。女儿的一个同学因为钢琴成绩优异,被一所知名高中点名录取。女孩对此很失落,和她的父亲进行了这样一段对话:
  女儿:“你看她多好,被知名学校点名录取了。你们当初为什么不让我学钢琴呢?!”
  父亲:“我当初叫你学钢琴,你自己不学。那时候我找了国内很有名的钢琴教授,他答应教你,把你领过去的时候,你大哭大闹,死活不学。害得我在教授面前不知道说什么好。”
  失落依然挂在女儿脸上,沉默了一会,她问:“那时候我几岁?”
  父亲:“5岁。”说完这话,父亲有些如释重负,因为他认为女儿已经长大,懂得为自己承担责任。
  女儿听完后,用强调的语气问父亲:“那时候你几岁?!”
  原本坦然的企业家,听完这个问话后,脑袋轰的一下,愣住了,好久无言以对。
  正如这个故事中的女儿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被动学习的经历。被动学习是因为不具备“选对”的能力,当无法“选对”,就等于没有选择的能力,就不会拥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这个时候,谁拥有“选对”的能力,谁掌握选择的大权?当然是父母。
  女儿的反问,告诉父亲一个曾经的事实,我5岁我不懂,难道你也不懂吗?我当时没有负责任的能力,你现在却把责任完全放在我的身上。
  一个教育界的朋友听到这个故事后,很专业地说:被动学习是学习的一种,也是孩子必须经历的过程,当孩子没有“选对”的能力,父母却不坚持“对”的方向,而放任孩子的玩性,很可能孩子长大后就会抱怨父母当时没有让自己多学习。哪怕是被动学习,父母也肩负着方向性和指导性的责任。
  上面那个企业家在和我分享这个故事时,很感慨地说,原本以为按照孩子的意愿去发展是正确的,没想到结果却是孩子的不满意。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在你的企业中,你还有很多“孩子”——你的员工,你是否还在翻版十几年前同样的过程呢?
  他陷入了长时间的沉思。
  做员工的成长导师
  从成长的角度来分类,在企业中有两类员工,被动成长型员工和主动成长型员工。这两类员工的存在都是合理的,关键要看两者的比例。
  如果企业中的主动成长型员工占大部分,那么,一定是企业创造了成长的环境,创造了成长的空间,员工愿意自发主动地学习,因为他们能够看到晋升的空间,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可以得到来自企业的肯定和鼓励。
  如果企业中的被动成长型员工占大部分,绝大部分员工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抱着混日子的心态对付工作,对那些爱学习、追求进步的同事给予嘲讽和打击,那么,企业在人才评价和人才培养方面一定出了问题,正如《老板有私心,员工难成长》一文中说的那样:“人才结构钝化,企业文化缺乏活力,举办的学习活动总是虎头蛇尾——根源在于我自己内心没有真正为员工负责,没有提供成长的平台。”
  很多老板对团队的人才状况都不满意,这说明两个事实:第一,任何一个老板对人才都是有要求的;第二,老板心目中是有人才标准的。既然有要求、有标准,为什么这些对团队不满意的老板不对人才进行培养呢?
  原因有两个,首先,老板不懂得人才培养,就像那位企业家,不知道当初放任女儿的选择,其实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在员工被动成长的时候,没有能力指明他们学习的方向内容,更谈不上引导员工从被动成长转为主动成长了。其次,老板有私心,宁愿用赚来的钱自己奢侈消费,也不愿意在员工的成长方面投入,总觉得学习、成长是员工自己的事,认为企业招聘员工,就是用工资来兑换员工的付出。
  资源会枯竭,能力有极限,发展有瓶颈。当老板不重视人才的成长,一味索取员工的能力存量,而不注重培养其能力的增量,那么,企业迟早会碰到人员众多而人才匮乏的局面。
  老板是企业的总负责人,在企业这个大家庭中,老板就是那个“家长”,需要为员工的被动成长承担方向性和指导性的责任,也需要为员工的主动成长承担提供机会和空间的责任。
  一旦员工进入企业,老板就应该是员工的成长导师,上级就应该是下属的成长教练——知道成长的重要性,知道成长的方向和方法,引导员工,关注员工,营造成长的氛围,创造成长的机会,让人才不断增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人才培养 企业招聘 人才结构 无言以对 事业有成 管理者 企业家 钢琴 高中 顾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8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