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石开石
11304 209

[创新发展] 为什么折旧不是新增价值——请论坛网友擂台发言论证 [推广有奖]

191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5 15:45: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25 15:27
再说一遍,你除了模仿三段论以外毫无逻辑能力!
你自己不是也在数学(几何)问题上用过三段论吗?你现在 ...
(对顶角内错角之类)那可不是几何证明,那是几何概念辨析(说明内错角不是对顶角)。几何证明是根据定理或公理证明新的定理。


增加值的意义是总产出相对于中间投入“新增加的价值”——增加值是习惯称呼,新增价值是我起的名字。
到我的论题中来辩论,就要按我的定义来。
问题是:您为什么不说说您的新增价值定义,我很想看看您的新增价值定义是什么。
有什么不敢说的呢?
关于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关系,请您看看哲学上是怎么说的。

使用道具

192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25 15:46:2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5 15:15
请您记住:新增价值是我定义的,如果您有您的定义,请给出。如果没有,按我的定义来。
这一点您和600先生 ...
请你记住,新增价值不是增加值,如果两者就是一个概念,那么你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增加值另外定义为新增价值,直接使用增加值就可以了。

其次,凡新引入一个概念的定义,那么这个概念所使用的词汇必须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既然你想用新增价值这个词汇来代表你定义的那个概念,那么这个概念相对于原有的价值来说,它就必须具有新增加的价值的属性。否则,你选用的这个词汇就是无效的。

以上分析表明,你的新增价值定义根本就不合乎逻辑,完全是无效的。所谓按你的定义来不过是你在白日做梦而已。

使用道具

193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5 15:52:4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25 15:46
请你记住,新增价值不是增加值,如果两者就是一个概念,那么你根本就没有必要把增加值另外定义为新增价值 ...
好不好使,那是我说的算,您说的不算。在我的主题中就这样定义。
我有个习惯,只奔主题,把名不副实的变成名实相副。
我还说过:
折旧的意义其实是摊销(这一点您可能无法理解)。
供给量的意义其实是提供量(这一点您永远无法理解)。
效用的意义其实是用效(不是有用性,您能理解吗?)。

使用道具

194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25 16:07: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5 15:52
好不好使,那是我说的算,您说的不算。在我的主题中就这样定义。
我有个习惯,只奔主题,把名不副实的变 ...
你自己愿意如何定义当然你说的算,你愿意把太阳定义成月亮也别人也拦不住你。但是别人是不是按你的定义来,你说的就不算了;你想不让别人指出你的定义无效,你说的也不算!

你的习惯就是违反逻辑、杜撰概念,玩弄文字游戏而已。
经济学上讲价值的转移,你把转移改成“摊销”,就变成你的发明了;
经济学上讲供给量,你把它替换成“提供量”,就变成你的发明了;
至于把效用改成用效,除了这种文字游戏的把戏,还能是什么?

使用道具

195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6 22:47: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25 16:07
你自己愿意如何定义当然你说的算,你愿意把太阳定义成月亮也别人也拦不住你。但是别人是不是按你的定义来 ...
哲学上有本质和现象,您总是被现象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难怪,您知识水平太低了。河里的小鱼,怎么知道天空中的事情?

使用道具

196
wzwswswz 发表于 2017-12-27 09:25: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6 22:47
哲学上有本质和现象,您总是被现象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难怪,您知识水平太低了。河里的小鱼,怎么 ...
你所谓的本质不过是你自己的幻觉,因为你连正常人略加思索的能力都没有,不然,你为什么拿不出证明你有关结论的三段论?为什么回答不了我所提的那几个有关事实的问题?

例如,一件可以使用5年的价值n元的A设备,其在生产中所发生的作用不会因为它是计入固定资产还是计入中间投入而发生变化;并且,企业的总产出是由单位产品的价格和产品数量决定的,这两个因素也不会因为A设备是计入固定资产还是中间投入而发生变化。因此,为了进行对比,我们假设企业总产出不变,以及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其他中间投入都不变。

现在假设第一种情况,按照规定A设备计入固定资产,每年折旧n/5元,那么按照你的逻辑,总产出中就有对应的n/5元的新创造价值。
再假设第二种情况,按照规定A设备计入中间投入,那么与第一种情况相比,总产出中就减少了对应的n/5元的新创造价值。但是,既然总产出等因素都未发生变化,那么每年的增加值也就不变,即你所谓的新创造的价值并没有发生不变。
由此得,每年增加折旧n/5元,你的新创造价值没有增加;每年减少折旧n/5元,你的新创造价值也没有减少。可见,你所谓的折旧是新创造价值的观点纯粹就是你的胡说八道。

使用道具

197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31 14:14: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6 22:47
哲学上有本质和现象,您总是被现象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难怪,您知识水平太低了。河里的小鱼,怎么 ...
新增价值就是新创造的价值也是增加值。就是总产出减中间投入。
对于一个企业。新增价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是增加值。
对于一个国家,新增价值是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是GDP。



1,那么,你说的新增价值,就是当期发生的GDP。或者叫,每一个当期所生产的产值、总产值。

2,那么,你说的新增价值,其中包含折旧,也包含中间产品。所谓剔除中间产品,是因为中间产品早已经计入了,不能重复。


3,那么,其实你谈恋爱,订婚,结婚,就是为了在婚礼上,当众脱裤子放屁。

其实,你根本不需要谈恋爱,订婚,结婚,你直接跑大街上当中脱裤子放屁,完全就可以,是直达目的地。

其实,你自打当初一开始,就直接说,我石开石说的新增价值啊,那就是GDP。你就完毕了。

使用道具

198
1993110 发表于 2017-12-31 14:45: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石开石 发表于 2017-12-26 22:47
哲学上有本质和现象,您总是被现象迷惑,看不到事物的本质。也难怪,您知识水平太低了。河里的小鱼,怎么 ...
错误,新增价值不能是当期生产的产值总产值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一说就 错。还要说。真难为您了。
你懂个屁。


第一,GDP,就叫做国内生产总值。你个熊人怨妇,把      GDP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写上三百遍。


第二,所谓产值、总产值,显然是指纯净的单纯的一次性的产值、总产值,那显然不能是重复计算的。


第三,所谓总产值是最终产品的市值,意思是,这就是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值。

之所以做这种解释,之所以注明是最终产品,仅仅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不是为了得到神马净财富。

既然是国内生产的总值,总产值,那当然不能是重复计算之后的总数值。就这种意思而已。

而去掉重复计算后的产值,得到的,那就是总产值,那不是神马净财富。



譬如吧,你站在磅秤上一称,是100斤。你又站上去二回,分别还是100斤,一合计就成了300斤整。
那么吧,就要剔除重复计算的二次,只剩下100斤。
而这个,不叫得到什么净重,不是为了得到净重,不是为了得到净重,仅仅就是为了避免重复的计算。
懂了吗,你个怨妇熊蛋。

懂了吗,你个熊蛋怨妇,这里根本不是神马毛重与净重的关系,仅仅就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

你个屁人。

使用道具

199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8 10:46: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陈才天 发表于 2018-1-8 10:20
GDP算法是依据西经理论。它与马经格格不入。W等人要誓死保卫资本论。

折旧本值是社会或个人已有资产价值 ...
按照你这个逻辑,一件产品的生产假设要经过100道劳动耗费完全相同的工序,每道工序可以创造1个单位的价值。经过第一道工序时就有了一个单位的价值存量,到了第二道工序时就要新增2个单位的价值,一个每道工序都会新创造的,另一个则是偿还第一道工序价值存量的,对不对?所以第100到工序尽管与前面每道工序的劳动耗费完全相同,但却可以新增100个单位的价值,对不对?
请问,为什么与其他工序的劳动耗费完全相同的第100道工序会比第一道工序多产生99个单位的新增价值?

使用道具

200
wzwswswz 发表于 2018-1-8 13:42: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陈才天 发表于 2018-1-8 13:11
你不懂得企业、国家产值计算方式。马经根本无法适用于社会产值计算。
老陈没有看石开石辩论全内容,不知 ...
再说一遍,“增”是一个量的概念,没有量的变化,是不能说增的。其次,我们讨论的“新增价值”不是价值形式的变化,也不是一个原有的价值加在另一个价值之上,而是在原有的价值量之上又创造出了一个原来没有的价值量。这就是石会计所说的“新创造的价值”。

企业所购买的设备和原材料本身已有价值,如果这些价值在企业所生产的产品中再现出来,不管是再现在一年还是几年的产品中,再现的这个量本身是不会增加的,要增加一定是有另外的新创造的价值加入到产品中。而按年计算的产品中相当于消耗掉的设备(固定资产)的价值,在产品销售换回货币后把它提取出来,就叫折旧。折旧所提取的这个价值量实际上就是已消耗掉的固定资产的价值量,是原来已有的价值量的再现,而不是新增的价值。

所以,这里的问题还是在于,从价值的存在形式看,一定是原有的形式变成了新的形式,不管是是固定资产还是原材料,都是如此;但从价值量来看,产品中与消耗的固定资产和原材料相对应的价值量只是原有价值量的再现,并没有任何增加,所以,都不是新增价值。只有超过相当于消耗的固定资产和原材料价值的那部分,才是新增价值。

马克思讲的价值转移实际上就是这里的价值再现,与萨缪尔森说折旧是资本投入分摊在每年的成本就是一个意思,在现实中有它的客观基础,何来是纯粹的思维想象?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6 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