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经济学
  • 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全新发展模式

      摘要:房地产企业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遗留了诸多的问题,在面对经济体制、区域发展等重大改革时也需要抓住机遇,从物业类型的综合化开发、产品结构与现代生活环境和生态主题相适应、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价值链向前后两端移动、企业社会职能转型五个方面开拓全新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微笑曲线;发展模式   一、房地产业发展现状简述   由于社会公共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地方依靠土地财政、一刀切的制度安排、部分地区先上车后补票的行业管制政策等都造成了房地产业的一系列问题:(1)各类需求畸形上升,房价居高不下,市场泡沫化严重。(2)土地财政依致使土地浪费和使用违规,滋生了腐败。(3)强势消费型物业扎堆建设,导致供给结构失衡,与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的结合度低。(4)房地产行业鱼龙混杂,房地产开发与运营相分离,产品良莠不齐。   二、房地产企业的全新发展模式   (一)物业类型的综合化开发   房地产企业应该认识到我国住宅保有量与家庭总户数接近1:1,现在存在的是物业类型结构上的不均衡,应该改变地产开发以开发住宅为主的产品供给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展开发产品的类型。见下表:   (二)产品结构适应现代生活环境和生态主题   (1)家庭结构的变化   住宅产品的设计要适应中国家庭年龄结构和老少抚养模式在变化,采用“邻居型”“合住型”等分而不离的住宅设计,使“4+2+1”家庭结构既能相对独立地生活,更加注重产品设计智能化便捷性、安全性、舒适性。   (2)低碳环保的生态要求   房地产企业要遵从生态文明的要求。一是加强开发节能环保项目。二建立绿色建筑行业认定标准。三是提高建筑附件和结构质量,延长建筑寿命。此外,施工工艺上推广住宅工业化,实现了土建装修一体化、生产经营社会化、形成有序的工厂的流水作业,减少在建造过程中的污染问题。   (三)运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房地产企业如果要获得持续的发展机会,必须在管理和服务上下功夫,同时要运用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创新管理方法,提升管理效率。   (1)实现房产运营“大数据”管理   大数据时代,房地产企业整理和挖掘有效信息,实现智能化家居、智慧型社区、配套服务、环境监测与客户数据联系对接,寻求新盈利点。   (2)推进信息化现代企业管理方法   房地产企业充分借用信息化和数据化处理工具,加强互联网的运用,实现互联网+房地产开发模式、战略调整、盈利模式、业务流程梳理、现代营销的全方位对接,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解决企业管理有效实现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各项职能。   (四)价值链前后两端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房地产开发价值链主要集中在中间环节土地的获取、房产的建设、物业的销售三个环节,呈现的是一个哭泣曲线,未来房地产企业获得长期的发展必须戒掉依赖银行贷款的金融运作模式,同时随着房地产总量供不应求时期逐步成为过去,整个房地产行价值链可能呈现出一个微笑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如图所示:①未来发展模式更加注重项目论证、产品设计,遵从并引领现代人生活方式;②提高物业服务质量,坚持完成好房地产开发最后一公里居住环境、社区配套、物业服务将会成为突显产品价值的主要载体,房地产企业要向后期服务环节延伸。③注重金融运作,可以通过借壳将旗下地产资产在香港H股上市,以此解决开发商债务融资的成本上升、运作空间受限等问题;房地产企业以成立或参与成立房地产私募基金的方式,由专业金融机构对房地产业特定项目进行投资业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以债务型、权益型、股权证券型三种类型为主的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也为房地产企业融资提供了一种好的方式。   三、结论   伴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将应向城市运营商转型。一是要领会城市总规的宗旨,配合城市的发展需要,帮助提升整个城市的核心竞争力。二是要完善自身产品开发和服务的职能,做全职开发商,更加注重品牌和文化这种企业“软实力”的打造,要加强品牌建设、完善品牌战略、发挥品牌效应,树立健康向上、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形象。(作者单位:1.郑州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河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彭桂敏,王芳,程彩霞.房地产股权投资信托当事人的利益均衡研究基建优化,2006(6).   [2]程良波.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与政府转型问题求索,2007,(3).   [3]陈酉宜.中小房地产企业现状与对策研究价格理论与实践,2008,(2).   [4]高洋.我国房地产私募股权基金发展趋势与对策研究经济师,2012(3)   [5]刘志峰.品牌建设,房企长远发展之本城市开发,2013(8).   [6]王启金,王文雯.中国城镇化与房地产关系探讨中国统计,2014,(6).   [7]黄琼华.城镇化发展与房地产市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产业经济,2014,(13)   [8]李传建,邓良.新型城镇化与中国房地产业可持续发展经济问题,2015,(1).

  • 我国农村的水污染特点、现状及应对措施

      中国的13亿人口中,有八亿是农民,占到总人口的80%,农民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其中民生更是重中之重,给水排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是关键问题。近年来,我国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功,但饮水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所以,研究农村给水现状及相关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村给排水特点   (1)规模小且分散。我国的小城镇污水处理规模一般小于2 X 10^4m^3 /d,多数为2 000 ~ 5 000 m^3 /d。而农村污水量比中小城镇还小很多,一般在 l 000 m^3 。/d 以下,其 中多数为 500 m^3 /d 以下。与城市和小城镇污水处理相比,农村不仅居住密度小而且有些户与户之间居住较分散、村与村间距也较远。   (2)区域差异大。我国幅员辽阔,地理环境、气候、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地区差异大,给污水处理带来很大困难。我国现阶段在污水处理领域普遍采用生物处理法,而温度对微生物种群组成、微生物细胞 的增殖、活性污泥的絮凝性能。曝气池充氧效率以及水的粘度都有较大影响。在大型污水处理厂,由于水量大,水温受气温影响小,而农村排水量小,导致气温对处理效果影响很大。因此,随着我国南北方、东西部的气候环境不同,农村污水处理所适用的工艺及设计参数也有很大不同。   (3)水量、水质变化大。每天的不同时段水质、水量变化较大,且较集中;特别是早、中、晚集中做饭时问污水量达到高峰,约是平时污水排放量的 2 ~3 倍;此外,农村排水系统很不完善,更没有经过合理 的规划,雨污混排,受雨季影响,水量变化系数较大。农村生活污水 的来源主要是厨房用水和洗涤用水,由于农村没有完善的排水系统 ,渗漏严重,农村生活污水的 COD、BOD 普遍高于城镇生活污水。   (4)运行管理水平低。污水处理工程是一个由不同功能单元组成的系统,运行管理者需要一定的水力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和机械设备等专业知识背景。目前我国农村污水处理站主要由村民管理,维护管理技术人员及运行管理经验均严重缺乏。   (5)资金短缺。农村供排水设施建设与运营缺乏可靠的资金来源是阻碍农村水污染治理的一大难题。实践证明 ,工艺再简单、操作管理再简便 的污水处理站,也需要动力消耗,需要一定的运行管护经费和定期大修资金。   二、农村给排水的现状   1、农村给水系统。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给水工程发展不平衡,给水设施普及率较低,给水工程设施整体水平不高。许多城镇和村庄的用水都依赖地表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对水体的污染也在加剧,致使水源水质难以达到饮用水的健康要求。加之,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政,大部分村庄都自行、分散给水,水源保护困难。由于经济发展较快,工业用水剧增,如何解决与居民生活用水之间的矛盾,成为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2、农村排水系统。农村生活污水不加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而工业废水只有少量经轻度处理后排放,严重污染了水资源。例如,在各项污染源中,来自农村的污染占了很大一部分,是造成河流和湖泊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农村只有部分镇区铺设了污水管道,而且多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农村很多地区无力建设排水管网系统及集中的污水处理设施,90%以上的生活污水只能在未经任何处理的情况,直接排入附近的河流湖泊,造成严重的水环境问题。同时,村庄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使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   3、农村生活污水。农村地区的地理环境和居住习惯,生活污水源较为分散,难于收集处理。除了入畜粪便、厨房、清洁、洗漱等产生的废水以外,由于管理水平落后,生活设施不健全,以及农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不良生活习惯,还存在一些由于随意倾倒垃圾等现象产生的水污染。农村居民的用水量逐渐增加,产生的污水也日益增多,而处理率仍然相对较低。据统计,农村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占我国主要污染物氨氮排放总量的77%,占总磷排放总量的66%。农村生活污水含有机质、氮磷营养物质、悬浮物以及病菌等成分,污染物浓度较高。   三、应对措施   (一)给水方面   (1)供水管。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①做好日常抢修物资准备。对常用抢修物资、配件、管材等,按常规使用状况加倍配备贮存,配置专用车辆、机械吊装设备;②突发供水系统爆管事件后,供水单位应在2h内向上一级供水安全应急机构和当地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并先期进行处理;通过媒体向供水受影响区域用户发布通告,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③事故抢修工作应有条不紊,由应急指挥小组全面部署,保障制水区、出水厂管路及下一级输配水管网的安全正常运行。   (2)资金问题。建立良性的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投资机制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的投资政策宜实行“地方为主、中央和地方政府统筹、农民适当承担、吸引社会资本”的原则。允许个人、私有企业等独资建设、经营供水工程。制定吸引外资的配套政策措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鼓励国外投资者以独资、合资合作、BOT等形式参与农村安全饮用水工程的建设。   (二)排水方面   (1)排水体制的选择。排水系统的平面布置根据地形、周围水体情况、污水种类、污染情况等来确定,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布置形式:直排式布置、分散式布置、集中式布置。直排式布置多用于雨水排放系统。分散式布置多用于场地起伏不平或需要按用地功能进行不同的排水处理;集中式布置多适用于布局紧凑,农村建设成连续性带状或环状布置时,通常将污水集中处理,这种布置便于发挥规模效益,占地少,节省基建投资和运行管理费用。   (2)源分离技术。源分离技术是指将粪便(黑水)和洗涤(灰水)的收集、处理分开来进行,黑水采用厌氧沼气池或沼气化粪池处理,黑水集中了生活污水中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具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另外,沼气对于农村的水污染(包括人畜粪便、农副产品和有机垃圾)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分散处理控制污染的一种很好的形式;灰水和初期雨水可以通过物理或生态工程(如湿地)进行简单的处理,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物质循环,而且,省去了繁琐的生物处理和庞大的管网投资。   (三)污水处理   土地渗滤处理。土地渗滤处理系统,是将经过腐化池或酸化水解池预处理后的污水有控制地通过设于地下距地面约0.5米深处的渗滤田,在土壤的渗滤作用和毛细管作用下,污水向四周扩散,通过过滤、沉淀、吸附和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它是一种以生态原理为基础的小规模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适用于处理未与城市排水系统接通的分散建筑物排出的小流量污水。

  • 浅析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

      [摘 要]随着中国加入WTO之后,全球化竞争加速发展,企业要生存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必须加强企业的管理才能在竞争中赢得胜利,而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是核心,财务管理中的资金管理又是核心,所以加强资金管理对于现代企业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已成为当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企业要采取一定的方法管理和控制资金,为企业生存创新持续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关键词]资金管理;企业资金问题;企业内部监督   1 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价值   企业的价值往往通过企业在市场中的获利能力、企业的现金流量、企业资产与负债的结构比等诸多因素来决定,是对企业整体资产公允价值进行综合性的评估,而在诸多因素中,现金流量越来越被公认为评价一个企业最主要的标准,现金流就像企业的血液一样,只有充足的现金流才能保障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新产品的生产、研发,才能保障企业在竞争中并购发展壮大,在竞争中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的价值。   1.2 保障企业生存发展   “现金为王”一直被视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企业的现金流量水平决定着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只有通过提高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盘活企业的流动资金,加快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各环节资金流动进程,才能有充足的现金流量,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   2 目前企业资金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   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虽然知道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缺少对资金时间价值、现金流量及资金集中管理的观念,只是泛泛地觉得企业不能缺少资金,并没有科学地、系统地管理资金。缺少全局性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进行财务分析,企业资金管理制度不全面,缺乏制度的保障,容易给企业生存带来隐患,造成企业资金链短缺或者断裂,严重时可能造成企业破产清算。   2.2 资本结构不合理   2.2.1 资金筹措不理性   某些企业在进行资金筹措时,缺乏科学理性地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认为流动资金越多越好,往往大量地举借债务,对企业筹资风险考虑不全面,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企业资本结构的比例,使企业一直处于负债经营当中,随着到期债务的归还,企业只能借新债还旧债,资金长期恶性循环,企业将处于瘫痪状态。   2.2.2 流动资金比不合理   企业为了占有市场,高速地追求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以至于生产出来的产品过剩,产品销售滞留。一旦企业销量跟不上,缺少回流的现金流量,企业再投入就难以继续,虽然企业的流动资产总额不变,但是企业把现金变成了存货,而存货的变现速度却没有现金快,当产品滞销或存货囤积,企业的流动资产周转率将大大降低。   2.3 资金管理人员业务技能良莠不齐   很多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没有专业的业务知识,仅停留在把钱看住,尤其对于某些中小企业,很多管理资金的人员并不是财务出身,也不懂资金管理规定,只是领导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缺乏主观能动性和职业敏感性与判断力。其次,企业的资金管理人员,担负着企业财务管理中流砥柱的作用,如果没有良好业务能力,没有参与到企业的筹资、投资和资金营运等活动中,就无法洞察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漏洞,这样就容易在资金管理中出现问题,事后弥补只能亡羊补牢。   2.4 缺乏内部监督管理   企业的资金监督机制不健全,资金内部控制形同虚设,没有发挥有效资金内部控制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失控,将导致企业的经营者及企业内部人员监守自盗,侵吞或挪用企业的资产,甚至发生小金库问题、发生公款私吞等违法违纪问题,这都是由于企业内部控制的漏洞产生的隐患。某些企业,对一些重大资产处置、投资,没有按照法律法规来办事,这都使资金监控流于形式。   3 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   3.1 健全资金管理机制   (1)首先企业要制定有关资金管理制度,从资金的筹集、投资、运营等流程都要有严格的制度,只有制度完善了,才能约束员工的行为,才能为资金的安全提供保障。企业的领导者要从自身做起,带动全体人员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遵守资金管理制度,严格依法办事,依规行事。   (2)理性制订现金预算与资金收支计划。企业应该按月制订资金收支计划,通过对当月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量分析,采用合理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当月流入的现金是多少,生产经营必要的现金流出是多少,预知当月现金净流量是多少,如果资金充足则可以进行额外的投资,以便获利;如果资金短缺,可以提前做好资金筹措工作。每月要严格执行资金收支计划,这样既做到不浪费资金,也能够为当月生产经营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以免资金链断裂。月末,以实际现金收支与现金预算相比较,分析实际与预算偏差,找出原因,采取措施妥善处理,以确保资金及时收付,通过对现金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能够预测财务风险,及时应对市场的变化,盘活企业的资金存量,实现资金的合理占用与营运的良性循环,使企业资金得到集中管理与控制。   3.2 优化资本结构   (1)确定合理的资本结构比。企业如果全部负债经营可以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提高股东收益,但是却面临较高的偿债风险;企业如果全部采用自有资金经营,则会提高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率,无法发挥财务杠杆效应,无法得到负债经营的好处。所以企业应该通过分析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企业成长能力等因素,合理地确定资本结构比率,有利于企业充分发挥财务杠杆作用,降低企业的资金综合成本率,提高企业的自有资金收益率。   (2)确定流动资产比。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而在这些流动资产项目中,现金的变现速度是最快的,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现能力,随着债务人的经营情况与本企业销售能力具有可变性。企业的债务人经营状况恶化就会导致应收账款发生坏账损失;企业产品滞销,存货的周转速度就会降低,这都影响企业的变现能力。有些企业账上流动资产金额很大,但大都是应收账款和存货,没有尽快转变现金的能力。企业应对市场进行分析,对企业的产品销售情况进行预测,减少存货的积压风险,及时对应收账款进行清欠,提高流动资金的循环,加速资金周转,这样可以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强化资金管理人员的素质   首先,企业应该招聘思想品德素质良好,业务技能高的人员担任资金管理人员,资金管理人员只有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保障资金的安全完整。其次,企业应该定期组织资金管理人员对《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进行学习,资金管理人员只有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才能提高自身的守法能力,运用法律法规知识在工作中做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坚持准则、坚持管理制度,对不合法不合规的行为进行制止。最后,良好的业务素质与业务能力可以提高资金管理人员的职业敏锐性,在资金管理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通过运用所掌握专业理论和技能,作出客观的职业判断,防止影响资金安全苗头出现,长效地发挥企业资金管理机制作用。   3.4 加强内部监督管理   (1)企业应当对资金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首先,资金管理人员应该事前控制,按照谨慎性原则对资金进行预测,编制现金预算及资金计划。其次,在企业生产经营及使用资金过程中,进行事中控制,检查是否按照现金预算及资金计划执行,有没有超预算及不合理支出项目发生。如果发现问题应及时制止或者向单位负责人报告,请求进行处理。最后,在资金使用后,对使用效果进行事后控制,对占用资金没有产生效益的项目进行调整,以便发挥资金最大使用效果。   (2)加强内部审计。企业应该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定期对资金进行内部审计,对资金筹集及运用整个流程进行监控,分析其流向是否合法、合理。企业应该建立对资金业务的监督检查制度,明确监督检查机构或人员的职责权限,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检查,严格规范资金的收支条件,程序和审批权限,检查资金授权批准制度的执行情况,办理资金业务的印章和票据保管情况等。对重大筹资方案、重大投资项目、资产处置、大额资金调度等重大经济业务事项应按照规定权限与程序实行集体决策或者联签制度,防止权限过于集中,在资金管理上要做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保证资金安全,也可以防止企业发生舞弊现象。   4 结 论   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企业资金管理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加强资金管理已成为当代企业刻不容缓的事情,只有企业拥有足够充足的现金流,才能为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与企业的生存发展提供保障,才能提升企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在金.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之见[J].广西会计,1999(9):87.89.   [2]张耕燕.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黑龙江财会,2002(3):62.65.   [3]刘峰.简叙如何加强企业资金管理[J].冶金财会,2005(9).

  •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财务监督作为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剖析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有利于规范其财政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更有利于从源头上治理腐败,促进基层事业单位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内部财务管理   1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1 基层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缺乏应有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一套较为完整的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体系,要透明、可信、可问责。而有些基层事业单位未根据履行职能的需要和财力逐项计算编制预算,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提前规划预算资金和资源配置,预算编制表现出不合理、不准确。还有的基层事业单位预算编制脱离实际,并没有根据上年预算执行情况及本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财务收支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本单位本年度各项收支的预算建议数,而是以财政部门界定的具体财政补助上限加上基层事业单位的其他收入和支出为标准编制预算,经费安排上缺乏可靠的依据。出现“不该做的工程做了,不该采购的办公用品采购了,不该出的差出了”的情况。部分单位的支出不按预算走,造成执行与预算脱节。主要是基层事业单位内部监督机制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约束作用,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到位,相关财务监督部门监督约束力也相对较弱,造成了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混乱。   另外,监督检查部门对基层事业单位是否严格按照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收入任务积极组织,支出预算是否认真贯彻厉行节约、勤俭办事的方针,是否严格执行各项支出标准,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及对单位负责人实行严厉的责任追究。相关财务检查部门在做财务监督检查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1.2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不规范   某些基层单位对原始凭证审核把关不严,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相关项目和指标填写不完整,审批程序不合理,一些不规范的票据入账;记账凭证填写过于简单,不能准确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科目随意简化;记账凭证编制不规范,将当期发生的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造成会计科目与原始凭证缺乏一一对应;债权债务清理不及时,往来款项长期挂账;应缴款项未及时足额上缴;政府采购不符合相关规定等。   事业单位的财务报告应全面真实反映事业单位预算执行、单位履行职责以及财政资源使用及其结果的情况。目前,有些单位根据不同需要和目的来填制财务报表,从而出现了同一单位同一时期向不同的部门报送的财务报表数据各不一样,且财务报表数字不真实、内容不完整。多数基层事业单位只有财务报表而没有财务情况说明书,使得单位不能客观地总结财务管理经验,不能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不能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率、效益,加强绩效考核。   1.3 基层事业单位办公用品管理效率低下   中央和地方各级党组织从制度和监督层面对“三公经费”加强管理后,办公用品支出甚至被某些违法违纪行为所利用,成为虚报冒领、套取现金的工具,在办公用品的采购、核算及管理存在诸多问题。   比如,办公用品采购效率不高,由于没有统一的采购途径,有些通过小门店,没有产生规模采购效应,品质、价格也参差不齐,直接影响了采购效率和使用效果,导致搭车采购、虚报冒领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采购办公用品时,发票上商品名笼统地开具为办公用品或劳保用品等,没有商品明细单,批量采购也没有入库验收单,这为假借名目虚开发票套取现金提供了便利,也使购买的其他商品得以以办公用品的名义入账,导致违法违规的漏洞加大。   1.4 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   基层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制度和规定不健全,只重视购置、不重视日常管理,缺少资产实物登记账或台账;资产领用及保管没有记录,手续不完备,造成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确。大多数单位不同程度上存在着购置固定资产不纳入政府采购程序,自行采购现象;固定资产资产毁损、报废,不按规定及时向主管部门或同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并履行审批手续,存在随意出售、核销现象。不能实现对固定资产实物数量定期盘点,账面数量与实物数量不符。这些行为充分暴露出财务监督工作的不到位。   2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内控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影响预算执行质量   编制了单位预算,就是要使单位的工作根据预算走,认真落实政府的政策方针,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但一些单位没有按要求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入手,加强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会计人员使用会计科目随意性大,因此,使得预算单位形成的会计资料不能直接地、准确地反映本部门的预算执行情况,造成部门预算执行不实,既影响到预算编制工作的严肃性,也弱化了预算约束的刚性。   2.2 会计核算基础工作环节薄弱,对财务监督重视不够   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是一项比较系统复杂的工作,其成效如何将直接决定财务管理质量的好坏,一些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是很高,没有严格执行有关财经法规、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资金核算观念和效益观念淡薄。财务监督作为财务管理的组成部分,单位领导也疏于管理,缺乏依法理财的意识,对一些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重视不够。   2.3 相关审批部门工作不仔细,监督检查缺位   审批部门接到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时对其合理性和效益性缺乏深入审查,对上交的财务报表没有准确复核,对预算的执行情况、收支状况、资产管理情况等项目缺乏全方位的检查和监督,对未交财务情况说明书的某些基层单位也没有作出补交通知,没有制定明确的财务报表实施细则,对不按规定履行上报程序的行为缺乏处置,以至于管理涣散。   除此之外,针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检查在时间上往往是定期进行,一年检查一次,缺乏突击性检查所形成的约束力。   2.4 基层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管控薄弱   能否对国有资产实施有效的管理,既是评价事业单位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依据,也是单位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体现,长期以来,基层事业单位重购轻管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少有效的管理约束机制,多数单位只注重平时财务开支制度规定的公用经费管理,而对实物资产的管理制度和规范运作规定却不健全,管理不到位,在具体的管理环节缺少必要的行政监督,导致了国有资产的流失。   3 对基层事业单位财务监督的建议   3.1 强化预算管理,突出全程监管,落实考评问责   做好单位预算和内部控制,进一步细化收支项目,加强全过程监管不漏项。事前把好预算编制审核关,事中严格经费支出关,事后严把经费使用问效关,形成全程监管的闭合回路,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效益,加强绩效考核,减少违规违纪行为,遏制滋生腐败风险的可能性。   3.2 强化基层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与监督   一是单位内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内部财务状况进行核查与清算,推行民主理财,定期公开财务,增加资金使用透明度。二是建立检查监督与考核机制,科学制定单位财务管理状况及资金使用效果的考核指标,安排检查计划及对象,并将结果纳入干部业绩考核。   3.3 完善资产管理机制,依法执行政府采购制度   基层事业单位应节约使用国家资产,对固定资产的购置坚决执行政府采购制度。固定资产报废、调拨、变卖,坚决按规定程序审批。进一步提高和规范办公用品的采购管理和会计核算,实行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定期清查盘点,把资产的真实完整作为经常性监督的重点。建立资产管理责任制,实行单位主要领导为责任人,将资产管理责任落实到人,定期考核责任履行情况。   3.4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规范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发挥财务督监职能   会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素质,规范和完善账务处理。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观,认真核算、敢于监督,真实全面地管理单位财务,同时发挥监督单位职工的行为,对虚报乱报开支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揭发,坚决抵制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切实担负起财务监督这一责任。   3.5 强化外部监督   各级纪检、监察、财政、审计、税务等职能部门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监督应该加强,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基层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进行抽查,严格检查监督基层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检查其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账外账。让基层事业单位在强有力的约束下控制支出数量和支出进度,做到量力而行。加大收入监缴力度,确保预算外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专户,对违反财经法规的案件进行严厉查处。

  • 煤矿企业加强财务成本管理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也在不断变化着,我国煤矿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已经不能满足不断发展的煤矿企业以及市场经济要求。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关系着企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命脉。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应该加强企业的财务监督,完善企业财务的管理,尤其是加强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对于企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煤矿企业;财务管理;成本管理   1 我国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成本管理意识落后   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但是我国煤矿企业财务管理者的成本管理意识比较落后,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对成本管理的财务管理认识还存在很大的缺陷,缺乏一个全新的管理理念。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甚至是所有的员工的成本管理的意识都存在严重落后的现象。许多管理者简单地认为成本管理就是降低企业的成本支出,从而在煤矿企业的各个方面都相应的缩减支出费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煤矿企业的支出,但是从长远来看,会降低煤矿的生产质量,甚至给开采过程带来更多的安全事故,根本不利于煤矿企业的长期发展。[1]   1.2 成本管理机制存在不足   成本管理主要分为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阶段。但是,由于煤矿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在认识上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导致煤矿企业只注重事后控制,缺乏对事前控制和事中控制这两个阶段的掌握,一旦事前和事中环节出现问题,事后控制很难对这些问题进行化解,造成企业经营成本的增加。另外,许多煤矿企业的会计部门对于企业管理费用的成本没有起到制约作用,使得企业成本结构不合理。虽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一般情况下都会有自己的生产经营流程,但是这些流程却缺少对管理层的制约作用。   1.3 煤矿企业成本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成本管理与煤矿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关系十分紧密,任何一项活动存在问题,都会影响企业的成本管理的整个体系。在当前煤矿财务管理中,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成本管理体系,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和工作细节没有进行细分,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缺乏一个完整的控制体系。财务成本管理制度缺乏系统性,可能只是在某一个流程上有很好的监督和制约作用,但是整体的成本管理不具系统性,如果在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在那一个环节进行修补,不会对成本管理进行全方位的落实以及监督评价。   2 加强煤矿企业财务成本管理的策略   2.1 培养成本管理理念,加强成本管理意识   积极加强对现代煤矿员工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的培养,使现代煤矿员工树立全新的成本管理思想,能够有效促进煤矿成本管理的发展。在培养煤矿员工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过程中,要积极把现代煤矿的成本管理意识融入到煤矿的文化当中,通过现代煤矿的文化教育,不断培养现代煤矿员工的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让现代煤矿员工树立起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在现代煤矿的管理中,煤矿员工位于煤矿工作的第一线,其日常的工作表现,对现代煤矿的成本管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积极构建现代煤矿的勤俭节约文化,能够有效实现现代煤矿的成本管理。[2]比如,煤矿员工要时刻养成随手关水关电的良好习惯。现代煤矿的管理人员也要发挥其领导带头的作用,以身作则,引导下级员工做好现代煤矿的成本管理工作,使现代煤矿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能够得到有效实施。   2.2 积极建立和健全煤矿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机构   在加强煤矿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建立和健全现代煤矿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机构,并由这个机构负责制定相关的成本管理的相关制度和流程。在制度建设中,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机构要根据现代煤矿的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并按照这个体系加强对现代煤矿各个管理部门和煤矿职工的监督与管理,使得煤矿成本管理制度能够得到有效的执行。而在工作流程上,煤矿财务总监要直接对现代煤矿成本管理的经济效益负责,积极完善煤矿成本管理的领导机构。积极建立和健全现代煤矿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机构,能够有效实现现代煤矿成本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最终到达降低现代煤矿成本,提高现代煤矿经济效益的目的。   2.3 完善煤矿的成本预算体系,加强成本预算管理   积极完善煤矿的成本预算体系,加强对煤矿的成本预算管理,能够有效实现煤矿的事前成本管理。因此,现代煤矿的财务管理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和完善现代煤矿的成本预算体系,通过对煤矿优秀人才的培训,合理分配到预算管理机构当中,对于煤矿的预算管理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煤矿各部门的信息,保证预算编制数据的准确性。[3]另外,煤矿也要积极加强全程预算管理,认真分析市场变化的特点,依据市场的变化特点,及时变更预算管理的相关项目,确保煤矿预算编制能够有效发挥其功效。   2.4 积极建立和健全煤矿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体系   在煤矿建立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体系中,首先,要积极强化成本管理的集约化,把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作为煤矿的管理目标。完善现代煤矿的成本管理体系,使煤矿的日常经营管理置于财务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之下,详细规定各个部门和工作中的成本管控目标和具体的实施方案,提高财务成本管控的可操作性,使煤矿成本管理能够有章可循。其次,要提高和完善管理层的成本管理能力,优化制度建设,多听取群众的意见,定期对成本管理的成效进行检测,保证成本管理的落实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现代煤矿成本管理的能力,最终提高现代煤矿的经济效益。   2.5 建设成本管理评估体系   要把一个好的制度体系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建设评估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在煤矿企业当中,如果没有建设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那么在实际开展成本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员工缺乏执行动力和执行压力,使得成本管理的具体工作无法落到实处。所以,为了对财务成本进行更好的管理,就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成本管理评价指标的设置来建设成本管理的有效评价体系,对企业的每一个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的成效都要进行评价,并且给予相应的奖惩措施,加强成本管理工作的积极性,调动员工成本管理工作的热情,使成本管理的每一项工作都能够落到实处[4]。   3 结 论   由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界的市场竞争力也在不断增大,我国煤矿企业也面临着巨大的生产压力,为了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加强财务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企业管理的重点工作,企业必须从培养成本管理理念,加强成本管理意识,积极建立和健全煤矿财务管理成本管理机构,完善煤矿的成本预算体系,加强成本预算管理,积极建立和健全煤矿财务管理的成本管理体系,同时建设成本管理评估体系,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使我国煤矿企业更加健康持续发展。

  • 基于职业教育下营销专业发展趋势的研究

      [摘 要]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如何把职业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是职业院校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务院颁布了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给我们指明了今后的发展方向。目前职业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有意识形态遗留的问题,也有物质形态问题。文章从五个方面分析当前职业教育的状况,提出了营销专业课程改革发展的方向,以及今后发展的设想。   [关键词]职业教育;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品牌定位   1 职业教育的定位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体现终身教育理念,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1]   职业教育是各类教育中与经济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教育,是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高级专门人才的作用固然相当重要,但从事物质生产第一线的人员却总是占多数的,只有提高占多数的劳动技术大军的素质,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提供高效益的服务,才能为现代化提供雄厚的基础。职业教育正是培养和提高千百万劳动技术大军技能的基本途径。   作为一个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的定位就是为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服从意识,具有一技之长的、市场需要的生产、服务、管理、建设第一线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中、高级技术人才,着重培养创业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2 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   2.1 国外职业教育模式   从国外职业教育可以看出,职业教育在国外的地位。始建于1946年的美国烹饪学院,原名美国烹饪研究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烹饪学校,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餐饮业,该校的毕业生已经成了金字招牌,白宫大厨之中,就有多名该学院的毕业生。在美国几乎每个行业都有杰出的培训地。军队方面有西点学院,音乐方面有茱莉亚音乐学院,而烹饪方面有美国烹饪学院。国外的职业技术学院在老百姓心目中地位并不低,而且招生的门槛也不低,不像我国,进不了普通院校,才选择职业学院。像美国烹饪学院,学院的申请审查十分严格,需要提交职业医生开具的体检证明、资助证明、学历证明,还要经过学习目标测试,签订在校内居住的协议,并预交300美元学费。学校有多种课程设置,近年来还增加了一些短期职业培训。正规的毕业生可以拿到相当于硕士学位的同等文凭。[2]   2.2 国外职业教育培训方式   在国外,职业院校培训相当严格,因此获得“一流”的名声。一是在整个国家的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在中学就开设技能课程,毕业后选择职业学院,课程学分都得到认可。二是国外的职业教育从业者,对职业教育的认同度很高,专心进行职业教育。对学生进行小规模的教学,完成两学年的学习任务后,需要选择一个实习地点(家庭或机构),实习一年,才能获得毕业资格。   2.3 职业教育在国外享有的待遇   在国外,劳动没有三六九等,各行业、各岗位的社会福利保障差距不大,职业教育毕业生与普通教育毕业生在求职时是完全平等的,一名教授的孩子在从事手工业工作,教授不会难为情,而会大方地告诉客人自己的孩子在从事什么工作。国外职业学院毕业的学生收入高于中小学教师的收入,就业前景非常好,因此吸引了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学生。   3 中国职业教育的现状   3.1 我国的职业教育层次   在我国,职业教育是低于普通教育的一个层次,这导致职业学院很难安于自身的办学定位。在中国,根本找不到一家学校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办学历史中,一直进行职业教育。就拿始创于1946年的美国的烹饪学院为例,要是在我国,现在肯定已经升格为综合院校了。有目共睹的事实是,在过去10年间,我国稍微办得有特色的职业学校,都纷纷申请升格为本科院校了。[3]   3.2 我国职业教育的门槛   在我国,随着本科院校的不断扩招,本科毕业生多如牛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一般要求应聘学生是本科及以上学历。作为职业院校,职业教育属于大专层次,对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应聘工作时,就是一道门槛。另外,职业院校的学生,找工作有点眼高手低,对一些条件不好,一线岗位的工作不愿干,而条件好,技术岗位又做不好,因此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前景不好,导致招生人数近年来出现滑坡现象。学生毕业以后,所从事的工作收入比本科院校低一个档次。这些问题,逼着我们思考,职业院校应如何办学,我们的门槛到底有多高。   4 职业教育促进营销专业体系改革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今后的职业教育将包括高中、专科、本科和研究生几个阶段,还要有与职业教育特点相符合的学位制度,这不仅使职业教育的层次丰富了,也使职业教育培养人的目标发生了变化。以前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现在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也可以理解为技术人才、技能型人才以及复合型人才。这样一来,职业教育再不是传统观念中的“断头教育”“次品教育”,不仅如此,《决定》还强调职业教育要强化技术技能积累作用,这将有助于扭转当前很多传统和技艺失传的局面,使高素质劳动者的优秀基因不断传承延续下去。   作为职业院校,要想在市场上占有一席地位,必须进行教学改革,使专业、课程更接近市场,更接近生活。学院应在现有的课程中进行职业化训练,使学生进入社会,很快上手,缩短培训时间,成为熟练员工。这样培训出来的学生,企业和事业单位都会受欢迎,这就是我们的目标。目前,我国的教育评价标准极为单一,无论是大学、中小学都存在千校一面的问题,教育要进一步发展,就必须打破单一的教育发展体系,形成多元教育格局,开展个性化教育。这其实也是企业对教育发展的期望。   4.1 院企合作办学   4.1.1 理实一体的教育课程体系   营销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策划、产品销售、客户关系管理、商务沟通等,这些课程需要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相联系,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要与企业密切联系,学生进企业,了解企业怎么调查,调查什么,如何预测市场未来走向。在课程学习阶段安排实习过程,如营销认识实训,安排学生到当地超市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训,由超市培训部门进行1~2天培训,再进入实训场所进行现场学习,了解商场运作程序,了解消费需求,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4.1.2 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   充分发挥挂职教师的桥梁纽带作用,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和科技成果,推进校企科技项目合作与学校科技团队人才培养,提升我们为地方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吸引企业投入更多的资源深度参与到我校人才培养中来,形成我校办学的良性循环和企业界的南京化院品牌,增强学校可持续发展能力。   4.1.3 引进企业人才进课堂   课程安排上要有一定比例的企业人员到课堂教学,把企业最前沿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了解理论的重要以及如何把握重点。   4.2 专业课程设置符合社会需要   4.2.1 营销专业产品推销员方向   在学完营销专业公共课程基础上,专门设置与产品销售有关的课程,如营销员素质、营销员沟通技巧、产品分析、产品推销攻略等课程,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   4.2.2 营销专业营销策划方向   在营销专业中,营销策划是重头戏,任何一项工作都是在策划中展开的。因此开设如店庆策划,节日策划,产品销售策划,价格策划以及促销策划等各种策划方案设计。让学生学完课程之后进入社会,能熟练做好各项策划工作。   4.2.3 营销专业客户关系管理方向   营销专业所设置的课程都是围绕客户关系展开的,也就是说,营销是为客户服务的。因此在客户关系管理方向上,可以设置客户行为分析、客户沟通技巧、客户消费心理等课程。   在营销专业的基础上,通过开设不同方向课程,使学生学习目的更加明确,学生方法更加灵活,学习内容更加丰富、深入。   4.3 做好职高、高职和本科专业的衔接工作   我们市场营销专业有部分学生来自职业高中,他们在职高所学的专业就是市场营销专业,因此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衔接工作。如过去学过的课程在高职院校可以算学分,再增加新的课程,满学分就可以毕业。对表现突出的学生,学院可以保送去本科院校学习,学分保留。这样既保留原专业学习,又促进专业不断延伸,学生对专业学习更加深入。   5 发展职业教育,提升品牌专业   目前,我院营销专业是学院品牌专业,2012年8月被评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群。在同类专业中具有较高的优势和影响力。近几年专业获省级以上课题10余项,教师获市省级奖项10余项,学生团队有30多项营销大赛获奖作品。在这样的一个平台上,如何把营销专业品牌做大、做强?   5.1 构建现代办学机制   这几年,学院不断组织教师到基层为企业服务,如访问工程师、企业挂职锻炼。通过相互学习和交流,企业对学院有了一定的了解,许多企业愿意投身职业教育,与学院联合办学,为企业培养专门人才。这种订单式的培养方式,院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课程安排共同协商,学生学完规定课程,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模式,培养目的明确,课程选择适用,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效果显著,学院知名度也不断提升。   5.2 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决策》指出,职业教育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目前学院营销专业已与4~5家企业联合办学,校企合作,教学过程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紧密联系,采用项目化教学手段,学生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在培养期间,要求学生参与职业资格考试,如营销师资格证书、普通话证书、文秘资格证书、跟单员岗位证书等,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挂钩,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各方面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5.3 领导支持,经费保障   在品牌建设过程中,学院领导要给予支持,强化督导评估,但不干预事务性工作。在推动品牌建设时,资金保障要到位,同时要完善经费投入机制,把钱用在刀刃上。人们常说:舍不得孩子套不到狼,舍不得投入赚不到钱。用钱打开市场,让市场了解我们,最终市场会给予我们更多回报。[4]   5.4 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   要想建设品牌专业,首先要具备优越的教学设施,与众不同的教学场所,先进的教学仪器,以及优越的教学环境。同时,雄厚的师资也是不可缺少的。作为品牌的创建人,营销专业教师,他们当中有资深教授,专业带头人,来自企业的双师人才,兢兢业业的一线教师队伍,老、中、青梯队结构,以及能吃苦、愿挑重任的青年一代。硬件软件一起抓,理论与科研同步,绩效与宣传同行,品牌建设势在必行。   几年来,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不断探索并实施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设置适应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取得较大成绩。在今后发展过程中,我们要以国务院颁布的《决策》为依据,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专业定位,使课程学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新华社.职业教育也可以拿学士硕士学位[J].扬子晚报,2014(6):23(A2).   [2]新华社.从“世界一流保姆”看国外职业教育[J].扬子晚报,2014(5):11(A2).   [3]周宏.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职业教学模式[J].时代经贸,2013(8):201.203.   [4]刘旺洪.教育法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 谈有效提升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策略

      [摘 要]图书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服务展开的。“读者至上,服务第一”是图书馆服务的宗旨。图书馆服务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公众形象和社会文化服务的地位。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不断完善、促进馆内事业发展并实现最终目标的根本途径。文章就图书馆服务工作展开分析,对如何提高服务质量的方式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读者需求;服务创新   众所周知,图书馆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服务展开的,图书馆的任何社会贡献都是通过服务才得以体现出来的。因此,服务水平的高低,服务途径是否多种多样,服务手段是否创新等都会影响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及在社会文化服务中的地位。在公共文化服务活动日益丰富的今天,图书馆应探讨新的服务途径并提升服务能力,进而更好地为广大读者及社会文化服务。   1 服务理念的更新   1.1 服务理念的原则   《图书馆服务宣言》明确了图书馆服务的三条基本原则,即“对社会普遍开放、平等服务、以人为本”。三条基本原则蕴含了“以人为本”“信息公开”“服务平等”“利益全民”的图书馆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理念。它要求图书馆致力于公益、普遍、开放、平等、人文的图书馆公共服务。《图书馆服务宣言》第一次用与国际现代图书馆理念及图书馆核心价值观接轨的语言,系统表达了中国图书馆人对于图书馆核心价值体系及理念达成的共识,是中国图书馆人重建现代图书馆理念的成果结晶。   1.2 服务理念的内涵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读者的阅读需求在不断变化,他们对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要求也更高了。图书馆具有的人文精神是指在服务工作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公共图书馆要根据读者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其资源与设施建设应该围绕读者进行,脱离读者的需求而盲目更新设备或不切实际地丰富馆藏资源的做法是与以人为本理念背道而驰的。在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文化体系的目标下,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要以“服务平等,利益全民”的服务理念为前提,让不同的阶层、不同群体的社会成员都能够平等地获取各种信息,包括公平地享有图书馆文献资源、图书馆的公益性服务、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文明成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公众)对信息和知识的需求。   2 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策略   2.1 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拓展岗位创新能力   身为服务工作者的图书馆人,要充分意识到读者的需求是图书馆服务的起点和终点。把读者的需求永远放在首位,这才是做好服务的首要前提条件。因而,在服务工作中,要发自内心地设法为读者提供服务,并在工作中注入足够的热诚,用心向读者介绍和宣传图书馆的功能与服务内容。针对不同的读者需求,采取各种办法为读者解决疑难问题。另外,要着力提升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文化修养和知识结构水平,主动适应新技术的挑战,不断拓展服务工作的新思路。知识创新了,服务才能创新,才能更好地为读者提供高效和满意的服务。   2.2 尊重读者,为读者贴心服务   身为服务工作者的图书馆人,内心始终要充满阳光,给读者以亲和力,还必须从内心深处关爱读者。在服务过程中,馆员往往会碰到不讲理的读者,或受到读者不友好的对待。这时就更需要图书馆服务人员控制自己的情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顾全大局,用自己的诚心和智慧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无论读者态度怎样,图书馆服务人员应始终面带微笑,充满自信,只有这样,才能化解误解,才能不会因自己疏忽而伤害读者的感情。让读者获得满意加惊喜的感受,要最大限度地尊重读者利益。另外,有些读者可能会对馆员服务质量要求较高,个别读者甚至还有挑剔的现象,这就需要馆员们在服务中不要忽略细节,除了自己要掌握积累足够的服务经验外,还要从细节入手,处处留心读者的需求,多考虑怎样做得更好,不放过细枝末节,营造服务至上的氛围,给读者满意贴心的服务。   2.3 主动沟通交流,营造和谐的服务气氛   馆员与读者的沟通交流是服务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营造良好和谐的沟通氛围,不仅能使读者感受到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温馨友好,还能使馆员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个别新读者对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分布和借阅制度等都不太清楚,往往会羞于启齿,欲言又止,这就需要馆员主动迎候,真诚热情地问候和解答,让新读者借阅文献书籍有一份好心情。面对各种性格不同的读者,应采取不同的方式与之沟通,及时主动的沟通交流,既能缩短读者与图书馆的心理距离,使读者体会到在图书馆享受到满意、愉快的服务,又能激发读者的热情,产生积极协作的心理。馆员不要怕麻烦,不要怕花时间,要找到切入点,倾注热情,真诚与读者交流。   2.4 开展读者教育和培训工作   随着读者队伍的不断扩大,开展读者研究,加强读者教育也是图书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项任务。读者教育和培训具体分为传统形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式。传统形式是利用“书目导读、新书推荐、办证须知、服务指南”等引导读者正确使用图书馆;现代科技教育方式是指导,即指导读者学会使用图书馆的门户网站,了解查找网络资源和信息检索功能,引导传统读者向现代读者转化。另外,定期分别采取问卷调查法、阅读登记法,了解读者需求,接受读者咨询。通过开展读者教育,启发读者的信息意识,培养读者筛选、判断、利用信息的能力。   3 服务工作的实践与创新   3.1 开展网络服务,扩大服务人群   随着现代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图书馆必须与时俱进,利用现代化技术大力发展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提高服务的技术含量和服务水平。首先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应加强各类有特色的文化数据库建设,充分利用馆藏资源,开发专题丰富、内容翔实的数据库。同时,要为读者上网查询阅览各种资料提供便捷服务,增强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吸引力。因此,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将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具有数字资源提供和传播功能,为读者提供各种数字化的信息服务,将传统的“读者”转型为现代网上的“用户”,最大限度地争取图书馆的服务人群。   3.2 建立图书基层外借点   图书基层外借点是由图书馆提供文献资源,定期为有阅读需求的基层单位外借点借阅图书,由基层单位提供管理人员和阅读场所。这种服务形式简单快捷,一方面能大大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率,另一方面能够拓宽图书馆服务领域,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   3.3 建立流动图书馆   流动图书馆是指公共图书馆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面向社会,为一些不便利用图书馆的人群有针对性地配送图书。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标志。自去年以来,我馆一直坚持这项工作,开动流动图书馆服务车,定期进入距图书馆较远的社区或小区进行借阅服务,让老百姓不出小区就能借阅到实用的图书。此项工作一方面扩大了图书馆的覆盖面,提高了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另一方面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领域,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工作。   3.4 开展各种与读者的交流互动   为促进与读者之间的沟通交流,进一步拓展读者的服务领域,我馆每年定期开展各项读者活动。例如,每周一次免费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工程影视展播,每年定期举办各种读者座谈会、“六一”少年儿童联谊会,一年一次的读者有奖征文活动等。以上活动丰富多彩,老少皆宜,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   4 结 论   基层图书馆应当牢牢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在服务中处处体现人文理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把普及文化科技知识和推进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新时期的重要任务,为公民终身学习提供平台,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冬.总分馆制与联盟制服务模式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1(8).   [2]李静,杨玉麟.陕西省农村居民信息需求调查报告[J].情报杂志,2011(8).   [3]祁恒峰.鄂尔多斯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综述[J].鄂尔多斯文化,2011(3).

  •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

      【摘要】 固定资产是事业单位总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事业单位正常运转的前提与保障。伴随着事业单位规模经营的发展,固定资产的份额占总资产的份额越来越大,因此,也受到国家相关部门越来越高的重视。所以,现阶段深入探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中的问题,发现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对于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由于事业单位组织特殊性,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本质上属于国有资产,涉及到国家利益和权益。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比较广泛,主要包含国家或政府直接拨付的款项,事业单位依据国有资产获得的收入,以及捐赠收入和其他法律认可的收入。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体制特殊,实行国家统一管理,地方政府和部门负责监管,具体事业单位占有和使用。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原则分为两点。首先把固定资产的管理与预算管理结合起来,实行资产支出与预算相匹配,推进事业单位资产的高效管理。其次,把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价值管理与实务资产相结合起来。但是,仅仅坚守两项原则不足以实现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为了规范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2012年底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和相应管理做出了明确的规定。2013年实行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创新性的引入了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的核算原则。该文件中要求事业单位应该按照事业单位财务制度规定确定是否计提折旧,并详细的规定了“虚提”折旧和摊销的创新性处理方法。因此,2013年实施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是关于固定资产管理相关制度的完善,有助于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的原则。所以,进一步落实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有助于不断完善固定资产的管理。   一、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是维持事业单位正常经营的基础设备,也是国家财政拨款构建的有用资产,因此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关系着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也关系着事业单位的持续经营发展。但是,由于受到固有的事业单位体制影响,事业单位的职工和领导认为固定资产是公家资产,从而放松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缺乏相应的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使用维护以及定期盘点等管理措施,以至于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首先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采购问题层出不穷,固定资产采购的请购审批制度不严,有些事业单位为了满足攀比心态,采购不必要的办公器材以及豪华装潢设备;也有些事业单位的采购不是按需采购,而是凭借主观意图采购固定资产,以至于采购的固定资产不能使用在事业单位的日常经营需要中,进而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浪费。其次,缺乏对已有固定资产的管理与保护,有的事业单位只对采购的固定资产做采购登记,没有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单位的固定资产盘点和检查,严重缺乏采购之后的维护以及管理。总之,由于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大大下降,根据文献综述发现,有些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闲置率很高,国有资产浪费问题严重,因此,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应当加强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2、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较为混乱   在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中,事业单位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采购、使用、报废等环节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从而使得固定资产的管理比较混乱。首先是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严格,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核算制度不规范和不全面,缺乏对所有固定资产分别登记造册,有关的固定资产明细账簿记录模糊,时常出现固定资产登记中的漏登问题,以至于损害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其次,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管机制,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不能严格执行,从而不利于发现应当及时维修的设备,造成固定资产价值的大大损失。缺乏固定资产的申报报废制度也会出现较多的问题,比如无法及时发现将报废的固定资产,以至于损失了固定资产的残值,从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最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方法陈旧,由于缺乏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所以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传统的记账方式,增加了管理人员的工作任务,降低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效率,从而不利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3、缺乏有效的财务审计和责任监督机制   针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相对应的财务审计制度和监督检查机制不健全。由于开展财务制度审计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同时我国事业单位的数量繁多,因此,财务审计的监督机制暂时难以执行。其次,很多的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而对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违法违规行为缺乏规范的惩处机制。因此,不完善的内部监督机制无法实现对固定资产管理当中不合规行为的有效制约,从而引发了更为混乱的固定资产管理局面,造成更为严重的固定资产价值损失。比如类似与市政管理处性质的事业单位,由于事业单位的特殊性质,因此,不存在企业经营必须存在的财务审计制度,对于责任监督机制的构建难以落实,更不用具体分析执行力度的相关情况。   二、加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建议   1、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   加强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前提与基础。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意识可以从以下角度开展。首先加强对事业单位领导层的思想教育,培养事业单位领导者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使其认识到实现固定资产保值与增值的意义。在事业单位内部宣传节约固定资产的氛围,坚决拒绝资产浪费现象,巩固维护固定资产完整的思想防线。其次,事业单位应当重视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制定严格的固定资产采购计划,科学规范固定资产审批程序,实行按需采购的原则,坚决杜绝重复采购,按照预算管理中的采购数量定期采购,对于与预算不符的现象及时查明原因,重新申报采购批准。最后,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应当重视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提高固定资产节约意识,对于需要维修的固定资产及时报修,定期对固定资产清查和盘点,对于账实不符的现象及时查找原因,避免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   2、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   解决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混乱局面,不断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是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基础。首先,事业单位应当逐渐完善固定资产的财务核算制度,明确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制度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2013年事业单位开始实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其中对事业单位的具体会计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对于固定资产核算的相关内容,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学习其基本内容,并迅速应用到实际的固定资产管理当中。在固定资产财务管理中,事业单位应当设立“固定资产登记簿”和“固定资产卡片”对固定资产进行专门的管理,对所有的固定资产分别登记造册,实现固定资产的账务清晰,资产产权明确。另外事业单位应该建立定期清查盘点制度,组织专门人员审查定期盘点是否得到切实执行,实现事业单位能够真实掌握固定资产的数量、盘盈、报废等情况,以便于及时确定固定资产的采购管理和报废处理。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机制的构建应当跟随时代的步伐,不断融入现代科技技术,创新性的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比如,在固定资产管理的账务处理上,可以尝试引进科学的固定资产管理软件,从而提高人工处理环节比如记账、报账、审核等环节的工作效率,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的数据与其他的财务数据结合起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现代化。同时,应用固定资产管理软件有助于掌握现有的固定资产规模、结构以及使用状况,以此形成的固定资产财务报表有助于事业单位管理层做出正确的固定资产采购计划和维护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水平。   3、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审计和责任监督   首先,事业单位应当增强对固定资产财务审计,保障固定资产管理的健康和长远发展。我国相应的审计部门与财务部门应当依据《审计法》、《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相关要求,对事业单位中的固定资产状况进行严格审计,检查固定资产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查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另外,事业单位内部也可以尝试引入审计监督小组,对于固定资产管理中呈现的不正常现象,及时提出和纠正,进而保证固定资产账务核算的准确和管理效率的提高。事业单位也可以尝试采用私人会计师事务所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实施专门的审计,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监督水平,充分发挥财务水平上的监督与审查,促进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其次,事业单位要落实固定资产管理的责任。一方面要落实领导责任制,在事业单位领导考核中参考固定资产管理指标,通过增强监督与落实管理责任,进而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对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另一方面要强化事业单位职工责任监督,把固定资产管理使用状况作为职工绩效考核指标参考内容,把固定资产管理情况指标不断融入到奖惩机制、激励机制和晋升机制当中,树立事业单位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效率。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关系着我国事业单位以及我国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事业单位管理者应当坚持规范、科学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优化固定资产管理的方式,从增强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视、完善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机制、强化固定资产管理的财务审计和责任监督等角度不断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并认真学习2013年实行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等文件精神,贯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的相关原则规定,提高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水平,强化固定资产的管理,从而最终推进事业单位的长远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社会公共产品。   【参考文献】   [1] 张晶: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18).   [2] 邱荣硕: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14(12).   [3] 吴晓舟:事业单位内控机制研究[D].厦门大学,2013.   [4] 陈漾: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8).

  • 海洋产业结构现状分析与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摘要】 近年来舟山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但总体而言,海洋产业结构仍然处于低端化,并将成为制约今后发展的重要因素,随着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的推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势所必然,政府如何在新一轮竞争中抢抓机遇,运用政策导向机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加快新区建设意义重大。   【关键词】 海洋产业 结构分析 优化升级 政策建议   新世纪以来,海洋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资源价值日益凸显,海洋成为全球竞争新的焦点,由此海洋战略被推到从未有过的高度。舟山作为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区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资源优势,海洋经济增速一直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出2435亿元,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69.8%,在全国地市中比重最高,已成为海洋资源最丰富,海洋产业最齐全的地区,初步形成了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在这里我们试图从舟山海洋经济的核心环节――产业结构分析入手,在深入研判基础上,提出政策建议,助推产业发展。   一、舟山海洋产业结构的现状与特点   近年来,舟山凭借优良的区位、资源、政策优势,海洋经济实现了跨越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化、标准化水平提高,海洋水产品产量、产值、出口等一直保持全省第一位;水产品精深加工规模继续扩大,船舶工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竞争力增强;海洋运输、港口服务、滨海旅游等产业增长幅度均超过10%。2014年三次产业比重为9.9∶42.1∶48.0。海洋产业门类齐全,形成了各业互促共进、有序推进的新业态。从各产业具体情况看又呈现以下特点。   1、海洋渔业产业链拉长、转型加快   近年来舟山加快了渔业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渔船,改善生产设备,产业结构优化。2014年海洋渔业产量达166.9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出182.5亿元。远洋渔业发展迅速,作业船只达到450余艘,已经形成国内一流的现代远洋船队,无论是数量、技术装备、生产能力都位居全国前列。渔业产业结构呈现出由捕捞向养殖、由近海向深海远洋、由产销为主向产加销一体化发展趋势。水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提高,目前全市拥有水产加工企业200多家,单冻虾仁、烤鳗生产线、蟹肉罐头等上百条现代化生产线,水产精深加工比例达47%,水产品出口占全国的9.5%左右,初步形成集养殖、捕捞、储运、加工、商贸、网上交易平台、出口、休闲渔业等为一体的产业链条。   2、船舶修造业规模扩大、质量提升   2014年实现船舶工业总产值762亿元,约占全市工业的46.9%,占全省、全国船舶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2%和13%,全市造船完工量676.6万载重吨。手持订单1882万载重吨,总体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近年增幅有所趋缓。造船周期明显缩短,目前能够制造常规船型外,还能制造大型原油轮、大型液化气船、大型冷风集装箱船、滚装船等技术含量高的船舶,船舶产业集群化已经形成,涌现了金海湾、扬帆、中远船务、日本常石等国内知名大型船舶企业。造船能力正朝着大型化、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并开始向海工产业拓展。   3、港口物流发展迅猛、辐射增强   2014年舟山港域货物吞吐量达到3.5亿吨,是我国十大港口之一。目前港域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41个,其中25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深水泊位5个。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互补、内外开放的港口体系,货物吞吐量持续增加,石油储存,煤炭、铁矿石中转发展迅速。海运能力不断壮大,目前共有海运企业274家,海上运力达到543万吨。港口辐射增强,从传统的装卸、转运业务逐步向加工仓储、配送、提供信息服务等高附加值综合物流延伸,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4、海洋旅游特色鲜明、档次提高   重点培育以普陀山为依托的佛教文化旅游,以海岛、海洋风光为依托的滨海休闲度假旅游,以海鲜美食为依托的饮食文化旅游。开发邮轮、游艇、海上游轮、环岛旅游巴士、印象普陀、禅修、海钓等特色旅游产品,推出观音文化节、国际沙雕节、海鲜美食节等重大节庆活动,海洋旅游呈现出开发档次趋高、投资规模扩大、海洋特色显明的特点。2014年接待游客339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338.4亿元,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以上。旅游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接待能力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旅游产业由低端化、大众化向低、中、高并举梯度演进。   5、海洋新兴产业端倪初露、增势强劲   近年来临港化工、海水综合利用、海上风能、生物质能等新兴产业增势强劲。舟山具有“风能大市”的优越条件,全省最大的岱山衢山风电场己并网发电,海水综合利用增幅明显,嵊泗海水淡化使用率达78%左右,华东地区最大、日产十万吨级的六横海水淡化厂一期已投入使用。海洋科教服务得到快速发展,国家级“海洋技术海上公共实验场”、浙江省海洋开发研究院、科技引智园区等业已创建或正在筹备。风险投资、涉海咨询、信息软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物流金融、航运结算等服务业也呈现增长势头。   二、加快海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困境   舟山海洋产业已步入快速成长期,但仍然存在明显的结构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   1、人才支撑力不足,产业技术瓶颈凸显   舟山海洋科研力量薄弱,与产业布局相适应的人才紧缺。从对16家修造船企业调查看,大专以上学历仅占从业人员的10.51%,拥有中高级职称人员只占从业人员的7.42%,而国外则占到25%以上。海洋科研机构的数量,也明显少于山东、江苏同类地区。船舶设计、船配制造、现代物流等人才明显不足,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稀缺,由企业参与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几乎为零,尽管我市在海水淡化、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等方面已有涉及,但总体来说,海洋产业的技术水平还相对偏低,在船舶关键性设备研制、水产品精深加工、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大型海洋工程装备等领域,距离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甚远。同时,涉海金融保险、海洋信息服务、港航物流服务、海洋地质勘探、海洋环境保护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公共研发平台层次低,制约了海洋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2、海洋渔业捕捞能力过剩,养殖产量不稳定   一是海洋捕捞能力过剩,生态平衡破坏。马力产能依旧过剩,导致鱼资源锐减,尤其是近海渔场已很难形成渔汛,陆源污染、近海养殖污染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渔业生态平衡破坏,大黄鱼等一些优质鱼种濒临灭绝的境地,水产捕获物产量总体平稳,但质量下降,高值鱼减少、低值鱼增加。远洋捕捞同样面临资源衰退的趋势,投资风险加大。二是养殖产量不稳定,受气候环境影响明显。水产养殖范围有所扩大,但养殖产量受气候变化、病害影响还比较明显,产量不稳定,养殖人员素质虽有提高但总体偏低,养殖规模偏小,疫苗等安全、有效的专用渔药研发滞后,不合理用药现象时有发生。养殖饲料主要依赖投喂天然鱼虾,浪费现象严重。   3、临港工业产业链不完整,要素制约明显   (1)造船业组装为主、配套滞后。虽然造船模式离自动化、流程化、数字化、绿色化造船提升较快,但离造船强国还有较大距离。国际船级社资质认证通过率低,自主品牌少,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产业链不完整,缺少钢材、管子等中间产品的企业,船用配套设备本土化水平低,仅为8~9%,造船生产能力过剩,综合竞争优势不明显。(2)水产加工业资源短缺,成本上涨,精细化加工不足。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提高,原材料短缺,价格上涨、利润减少,加工生产设备空置率提高。精深加工虽有提高,但粗放型加工比例还是偏高。海洋功能食品开发、海洋生物化妆品、海洋生物药品等与日韩有较大的差距。(3)新兴产业规模小、成本高、融资难。海水淡化成本偏高,浓缩海水没有综合利用。风电产业虽得到快速发展,但比例不高,各项指标体系还需不断完善。临港石化、游艇业、海洋工程、海洋高科技生物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份额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面向社会进行市场融资的能力不强。   4、服务业高端产品少,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1)旅游业精品景点少,高端服务跟不上。除普陀山外,精品景点相对缺乏,游客逗留时间较短,抽样调查平均1.7天,人均消费约820元,游客消费偏低,旅游商品缺少特色。旅游企业规模偏小,导游数量严重不足,尤其缺乏高端服务,对地方财政贡献度不大。(2)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滞后。研发设计、金融保险、技术咨询、通关中介、信息服务、第三方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成为生产发展的短腿。(3)本土运力缺乏规模效应。每家海运公司,平均运力不足2万吨。金融支撑能力弱,服务中介发育滞后,特别是缺少远洋运输相配套的业务网络体系和信息服务。航运抗风险能力不强,海上保险业务滞后,港口物流集疏运体系网络尚不完善。   三、加快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政策建议   针对舟山海洋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这就必须发挥政策在产业准入、扶持、规制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政策的指导与管控,实现产业的升级换代。   1、以国家实施海洋强国战略为契机,争取更多国家海洋政策的投放与落地   一是用足海洋新兴产业政策。利用舟山群岛新区承接海洋强国战略实验区的优势,争取国家对海洋新兴产业扶持政策,对舟山范围内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给予出口退税特定政策,在土地使用、基础设施、投融资方面给予政策便利。二是用好国际旅游岛建设政策。参照香港、海南岛政策,开辟国际邮轮航线,对国际海员、国际邮轮乘客等,实行免签证政策。设立免税商店,保税旅游小商品交易区,实行海空航权开放、开辟国际航线航班,岛间区域低空开放,进一步提高舟山旅游产业的国际化水准。三是争取自由贸易港政策。按照港航联运中心定位,大宗散货国际枢纽港的要求,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政策延伸到舟山群岛新区,以优惠的政策吸引物流企业落户舟山,推进企业开设离岸账户试点,对外向型企业在境内银行开设离岸账户,对境外业务提供资金结算便利等,逐步由保税港向自由贸易港发展。   2、以引进大项目、大企业为平台,带动产业优化发展   一是创投资好环境。加大政府投入,完善设施配套建设,为投资者创造优良的服务环境、诚信环境、治安环境,围绕大企业、大项目推进,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营造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发展环境。二是招高端大企业。运用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会展招商、网络招商等手段,促进招商引资向产业重点区块和领域倾斜。要搭建大平台,把技术先进、实力雄厚的高端大企业作为引进的重点,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招强选优,落地生根,形成新的产业集群。三是促产业新组合。充分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积极引进新兴产业和适用技术。依托国际、国内航运集团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组合方式,改变航运企业“散小弱”的现状,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以智库管理、人才开发为核心,提升产业发展支撑力   人才是实现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要通过区域间的政策协调、制度衔接和服务贯通,提高人才资源效率。一是建立专家智库。建立国内外一流专家资源库,组建高效的管理团队,专门从事收集国际、国内领军人才、名家教授及其它一流高端人才的资料信息,实行动态有效的智库管理。二是破解引才难题。要打破长三角区域内限制人才流动的行政壁垒。在人才培养、资质认证、户籍制度、就业政策、社会保障等方面互相衔接,为人才自由流动营造政策环境。建立区域性人才市场,搭建网上最强人才招聘平台。借助各地猎头公司,高薪猎取急需人才,对优秀人才配给一定比例的研发经费和必要待遇保障。三是优化使用模式。通过建立专家资源共享平台,形成一方聘用,多方使用的引智机制。通过决策咨询、兼职、企业顾问、节假日指导、项目管理、成果转让、技术入股等多种形式,贴近实际,用活人才。   4、以实施“技术领先战略”为突破口,打造产业核心竞争力   积极实施“技术领先战略”,利用中央、省里对舟山的人才倾斜政策,组建研发团队,对海洋生物、船舶制造、海洋工程、新能源等产业中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进行逐项攻关,占领制高点。一是积极搭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舟山很多产业尚处成长期,企业研发投入,迫切需要政府超常规加大对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的资金投入。切实发挥院士智囊团、海洋开发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等作用,运用有效的激励机制,促其多产技术“金蛋”,打造核心竞争力。二是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积极推进企业与浙江大学、中科院、国家外专局等的合作,推动重大项目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建立科研技术应用推广网络,组建技术推广小组、派遣科技特派员等加大现有高校、科研院所专业人才与企业的对接,促进成果转化。三是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自主开发创新与技术引进创新相结合,以产业化项目资金,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促进企业研发中心升级。通过以奖代补政策,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5、以海洋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快产业集聚、集群发展   一是重视产业园区规划引导。坚持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开发、高效能管理。聘请国内外一流的设计单位,对园区功能和产业进行科学定位,力争做到能耗最小、效益最大、布局最优,为产业集聚提供好平台。二是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利用产业集群的优势,通过园区内企业相互竞争,促进技术升级,促进深度分工,提高专业化水平,形成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品牌,加大对产业集群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的宣传保护力度,推动集群产业整体升级。   6、以完善金融政策、拓宽金融业务为着力点,增强产业发展活力   一要优化融资环境。要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业务,改变我市融资结构单一的局面,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风险资本进入退出机制,为高科技创业风险企业创造宽松的金融与政策环境。二要拓展金融组织体系。在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融资主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各类民营金融机构和组织,建立舟山海洋产业投资基金,设立海洋开发、科技开发银行。三要探索便利化融资方式。支持即期合约、期货交易,支持在舟山设立以煤炭、矿砂、油品等大宗物资为主要交易品种的远期交易市场。鼓励外商以独资、合资、合营、控股、参股的方式投资,构建多层次、多形态、多渠道融资体系。设立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到国外上市融资。   7、以节能减排、生态保护为约束,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加大节能减排的刚性约束,抬高环保准入门槛,确保进入企业资质、技术符合环保要求。形成优化升级倒逼机制,坚决淘汰落后产能。重视生态修复、资源保护,扩大农牧化水产养殖比例,控制船只数量,拓展远洋捕捞。按企业排污数量,收取生态补偿费,优先考虑节能环保产业布局,利用海岛风能、潮汐能、海流能等可再生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实现循环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对节能环保的新产业,除二免三减半税收政策外,先期亏损实行政府补助,促其推广应用,实现规模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宜良、王震: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策研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6).   [2] 朱初照:舟山群岛海洋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2(10).   [3] 张松滨、师萍:区域视角下海洋经济对福建经济的贡献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11).   [4] 曹忠祥: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J].宏观经济管,2013(1).   [5] 韩立民:中国海洋论坛论文集[C].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0.

  • 浅析加强公路施工企业管理与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

      摘 要: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以及部、省对干线公路投资的逐步增加,公路工程施工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是生存之道,也是施工企业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公路工程施工企业在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和制定合同管理制度、加强工程的投标管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更好地提高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企业管理;经济效益;公路施工   一、建立合同管理系统和制定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系统,就是施工企业从上向下建立起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实行系统管理。作为独立法人的施工企业,建立合同专门管理机构。各项目经理部也设立专职合同管理人员,隶属于企业合同专门管理机构。企业应制定施工合同管理办法,将合同管理系统的职责、权利、分工,用内部管理规定的形式确立下来。将合同管理系统分为两极:公司级和项目级。施工企业还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可行的、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合同的审查批准制度施工企业在施工合同签订前还应实行审查、批准制度。即在各业务部门会签后,送交合同专门管理机构或法律顾问审查,再报请法人代表签署意见,明确表示同意对外正式签订合同。这样,通过严格的手续,使合同签订的基础更加牢靠。印章管理制度施工企业的合同专用章是代表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对外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签订合同的凭证。因此,企业对合同专用章的使用、保管要有严格的规定,要建立合同使用登记记录,合同专用章要由合同管理人员专门保管、签印,实行专章专用,尤其不准在空白合同上加盖印章。凡外出签订合同应由合同专用章的管理人员与办理签约的人一同前往签约。如合同专用章管理人员利用合同专用章谋取个人私利,应追究其行政或法律责任。合同统计考查制度合同统计考查制度就是利用科学方法、利用统计数字反馈合同订立、履行情况。通过对统计数字的分析,总结经验,找出教训,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合同统计的内容一般包括中标率、谈判成功率、合同履行率等指标。合同信息管理制度施工企业的合同由于种类多,数量大,变更频繁,人为管理效率低,可能还会出错,必须借助先进的手段建立计算机信息系统来管理,才能达到档案化、信息化。计算机信息系统能保证正确分析合同管理情况,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这些制度要认真执行,定期进行考核检查,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加强工程的投标管理   随着建筑市场不断规范和完善,施工企业承揽工程都必须通过投标方式获取,这更要求施工企业加强投标工作管理,提高中标率,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工程的招投标对施工企业的效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投标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的成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工程投标准备阶段的管理首先要对招标信息的掌控,我国的施工企业,其主要经营项目就是工程建设的承包,通过工程项目的施工获得经济效益。施工企业若要获得更多的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构建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其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向施工企业提供国内相关工程的招标信息,同时还可拟建一些工程信息。该系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媒介渠道向施工企业输送信息,当获取信息后,施工企业的专项机构可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的筛选,从而确定选取需要投标的项目。在确定对工程的投标之前,还要对该项目的概算、投资环境及资金到位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对于资金不到位、需大量垫资的工程;对于概算低,而工期又比较长的工程尽量不要进行投标,以免陷入其中,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对于确定要进行投标的项目,在考察工程现场后研究工程的投标邀请书、投标人须知等投标文件,编制投标文件时要根据自己的施工能力,对工程的工期、质量、技术、资金、投标价、材料单价及物价上涨情况等做深入细致的分析工作,了解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水文、气候资料,原材料的价格和工程现场的三通情况,为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做好准备资料,同时对图纸进行详细的审核,以便做出准确的投标报价,使企业获得合理的利润。同时在投标报价时对将来预计要增加工程量的工程项目单价要高一点,预计要减少工程量的工程项目单价要低一点,在工程前期施工的分项工程报价高一点,后期施工的分项工程的报价低一点,以便在工程前期能够取得业主方面足够的资金供工程运转。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成本管理   随着施工企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业主对建筑产品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以及文明施工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企业能否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其项目成本的控制。对工程成本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把企业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都纳入到工程成本管理范围之内,对工程成本做到事前控制,事中严格执行,事后严格审计,防止造成工程费用超支,避免造成浪费和损失。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以尽量少的人、机、材消耗创造最大的价值。图纸会审工作必须严格细致。图纸会审是施工成本控制的第一道关,必须严格仔细。在图纸会审中,应该从有利于方便施工,保证工程进度,确保安全、质量,降低成本消耗等几方面考虑,积极提出修改意见;对一些按定额取费明显亏本的子目,在不影响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应该提出合理的替代措施,争取得到开发商和设计单位的认可。有效控制施工签证。在施工阶段如何有效进行工程施工现场签证价格的控制,是造价控制的重要环节。由于现代建设工程投资规模较大,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建设周期长,设备材料型号规格多、价格变化快,工程合同不可能对整个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做出完整的预见和约定。在实际操作中不能只顾埋头苦干,而缺乏书面签字确认意识,克服“服从甲方,不办签证”、“分包违约,没有追偿”等弊端。加强对材料成本的控制与管理。在项目的成本构成中,工程所需的材料是成本的大头,仅此一项就占项目成本的65%左右。对材料成本的控制,除了进一步采取加强管理,杜绝“跑、冒、滴、漏”和严格限额发料等措施,以消化材料涨价因素外,重点要把住材料的采购价格关。在材料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为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了更多选择的机会和权力。因此,项目上场后,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在进行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比质比价,确定各种材料(主材、地材等)的购进价格,然后邀请资信较好的材料供应商进行公开招标。根据报价、质量、售后服务等情况,择优选定,签订合同。对工程所需的设备,也可采取这种方式。通过实行招标采购,不仅能有效降低成本,而且可以较好地避免一些心术不正的人“暗箱操作”、“吃回扣”而加大成本的现象发生。管理费用的成本控制也是影响工程成本的关键,包括合理配置人员、控制车辆费用和控制差旅费、招待费。严格控制工程质量,避免返工浪费,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关,上一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避免返工浪费。   四、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制订科学的施工组织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它能保证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组织设计的繁简,一般要根据工程规模大小、结构特点、技术复杂程度和施工条件的不同而定,以满足不同的实际需要。复杂和特殊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需较为详尽,小型建设项目或具有较丰富施工经验的工程则可较为简略。施工组织总设计是为解决整个建设项目施工的全局问题的,要求简明扼要,重点突出,要安排好主体工程、辅助工程和公用工程的相互衔接和配套。单位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是为具体指导施工服务的,要具体明确,要解决好各工序、各工种之间的衔接配合,合理组织平行流水和交叉作业,以提高施工效率。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施工组织设计的优化是工程成本有效控制的主要途径。在施工前期,应该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方案、组合、顺序、周期、生产要素等要素调整,以期使设计趋于最优化。编制时应在技术标基础上,编制出技术上先进、工艺上合理、组织上精干的施工方案,均衡地安排各分项工程的进度,按照平面流水、主体交叉的作业原则,合理确定施工网络,保证工作面不闲置,工序作业不间断,土建和安装的各班组协调有序地作业。安排中要选择最适合项目施工的施工机械,在最大可能地满足施工要求的同时,要考虑经济性。要综合考虑台班费、进退场费和设备基础费用,同时严格控制进退场时间;要合理调度周转材料,杜绝积压、闲置、浪费;要精心布置场布图,避免材料二次搬运和水电重复布线,临设要考虑生产高峰时需求,一步到位。   参考文献:   [1] 刘二国,孔杰,孙弋.公路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C]//公路交通与建设论坛(2009),2010.   [2] 宁孝岐.浅谈公路机械化施工管理[C]//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3] 黄新素.浅谈公路施工企业项目成本控制[J].中国城市经济,2011,(18).   [4] 赵桂成.公路施工企业在转换经营机制中如何提高活力和效益[J].交通财会,1993,(12).   [5] 王龙行,周福德.如何提高公路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C]//中国公路学会筑路机械学会第十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2003.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