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行政管理
  • 探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作用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探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作用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青年社会化是历史的必然,而思想政治教育是促进青年社会化的重要因素。青年思想政治素质的社会化作用主要表现在坚定政治信念、确立生活目标;提高认识能力,促进思想发展;传递社会行为规范,促进政治参与感;塑造崇高人格,培养合格社会成员等政治社会化方面。 关键词:青年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化 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任何人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即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参与社会活动、适应社会生活、发展人的社会性、保持同社会发展一致性的过程。青年是人的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青年社会化的内容更为复杂多样,也更多地具有社会的和政治的色彩。青年已成为一种对社会发挥主体作用的社会存在,具有了社会人的全部特征。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青年社会化是一个历史的必然。无论是人类的繁衍与文化的传递,还是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都离不开青年群体的社会化。这种社会化过程是客观现实的反映,是青年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的阶级、民族和社会对自己的继承者有着不同的期待,以维护其不同的阶级、民族和社会的利益,延续、巩固和发展自己的存在,从而使青年社会化表现出不同的性质、方向和进程。而这种社会期待的完成,则需要社会、民族、政党和各种社会团体深入地对青年施以教化才能实现。这种教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 青年社会化包括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法律社会化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促进青年社会化实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作用主要表现在政治社会化方面。所谓青年政治社会化即青年在成长中,逐渐学会在价值标准、行为规范、政治态度、理想信念诸方面采用社会已确立的政治标准来衡量、约束自己,使自己达到内化并和社会保持同一的过程;也是青年认识到自己的阶级地位,社会地位并愿意为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巩固社会制度而作出贡献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删我国是—个无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要求我们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向青年一代进行理想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以及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各种社会行为规范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达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无产阶级政党要用科学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用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通过各种途径,系统严格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宣传青年,组织青年,引导青年,使其成为无产阶级的继承者、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共产主义的信仰者,以此来实现社会主义青年的政治社会化。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方向的确定性,内容的选择性,时间的集中性和方法的科学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对青年思想意识的形成和青年政治社会化的实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主导作用。 首先,坚定政治信念,确立生活目标。当代,社会文明、政治民主使人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强。青年若想成为具有现代意识的人,就必须面对社会现实,确立一定的政治观和生活目标。这项任务,有赖于思想政治教育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以其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社会性发挥着作用,它用丰富的内容、科学的方法逐步把马克思主义系统地传递给青年一代,与青年的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以分析、鉴别的态度,对待西方资产阶级哲学思潮,使青年在分析、辨别、对比中接受马克思主义,逐渐向无产阶级认可的价值标准趋同,树立坚定的政治信念,并以此来选择、衡量、评价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政治行为。 在坚定明确的政治信念的导向下,生活的目标也随之建立起来,青年开始知道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去生活。生活目标是催人向上的旗帜,是青年奋进的动力。罗马尼亚青年学家F.马赫列尔认为:“青年具有追求目的的天性。”这是一种强烈的对社会生活理想目标的追求,是青年认识世界、追求真理的内在因素。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充分利用青年的这一优点,及时向其传递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指明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和党在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引导他们去追求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功,追求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成,追求人类最美好的社会的现实。通过教育,使青年在追求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上取得同社会主义期待的一致,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确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生活目标,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 探析我国的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探析我国的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的关系,是我国改革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具有不可动摇性,是财政联邦制改革的前提框架;而财政联邦制改革,则是完善和规范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的必然路径,其目标是在中央政府和市场力量的作用下,推动能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各自优势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的建立。 关键词:财政联邦制 政治单一制 央地关系 1 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的关系: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是中央集权型的政治单一制国家,不能否认,我国经济改革以财政体制改革为突破口,而财政体制的改革,无论是最初的“分灶吃饭”,还是后来的各种大包干,或者是现行的分税制,一直走的是财政联邦制的道路。尽管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不在一个层面上,但同为我国处理央地关系的两种不同的重大制度。因此,必须理清楚二者的相互关系,才能做出恰当的安排,避免相互掣肘,促进和谐的央地关系的形成。但是,在我国的改革中,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的关系,实际一直被有意地回避了。可能的原因是,直觉似乎告诉人们,“分灶吃饭”、大包干和分税制等财政联邦制的各种形式,都是与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相冲突的制度,而中央集权制又是敏感的“政治问题”,只能少说为佳;或者认为弄清楚财政联邦制的各种形式与中央集权制的关系,只会阻碍改革,自然是不清楚更好。在这种氛围中,就是有一些人明知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在我国不能动摇,因怕被人误解,或怕扯改革的后腿,也会三缄其口。正是因为这种似是而非的认识及对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关系问题的有意回避,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出现了不少问题:前期各种形式的大包干忘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严重削弱了中央的财政能力,将整个国家推到了非常危险的境地;现行的分税制又因为提高了财政权力的中央集权程度而遭到不少人的批评;在不推动政治单一制改革的前提下,分税制不可能规范运行,也不能在省以下推行,更重要的是,迷失了改革方向,变成了“分钱制”, 不仅未能解决“放乱收死”的循环问题,而且还导致了严重的“诸侯经济”问题;近年来,更有一种因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不匹配”而干脆否定分税制改革的观点逐渐流行起来,[1,2]财政体制改革面临着误入歧途的严重危险。 由此可见,无论是理论,还是事实,都充分说明,在我国,理清财政联邦制与政治单一制的相互关系,实在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2 政治单一制:财政联邦制的前提框架 在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具有不可动摇性。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是由我国悠久的中央集权政治传统、大一统的儒家文化基础、大杂居小聚居的多民族构成、辽阔复杂的地理超级大国和极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等国情决定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是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证,因而是不能动摇的。这是已被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结论。这些国情不仅从未有逆向改变,而且经济不平衡、新的国际环境等要求中央集权的因素正在强化,尤其是作为后现代化国家,我国正面临着迫切而艰巨的实现现代化的任务,历史和现实经验表明,这一任务的完成只能以政府为主导,必然要求完善和加强中央集权制,以保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的指挥和领导。因此,在今天,我国的中央集权制更是不能动摇的根本制度,其他一切处理央地关系的制度安排必须以中央集权制为基本框架和根本前提。显而易见,这纯粹是国情使然,而不存在什么敏感的“政治问题”。 财政联邦制是西方学者借鉴政治学中的联邦制概念而提出的一个经济学概念,只是对财政分权理论的一种形象概括。同联邦制概念一样,财政联邦制的概念只能是特征描述性的,而不能对其进行准确的内涵界定。一般认为,只要在明确中央和地方财政职能分工的基础上,强调地方财政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就是财政联邦制,而任何国家的央地间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财政职能分工,任何国家的地方财政都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因而财政联邦制这一概念本身具有较大的模糊性。这使所谓的财政联邦制具有了普适性,由此容易得出的结论是,财政联邦制与国家结构并无必然联系,无论是联邦制国家,还是单一制国家,都可以存在财政联邦制。问题是,这种理论严重忽视了具体的国家结构模式对所谓的财政联邦制的决定作用,很容易导致对他国制度设计的盲目照搬,其后果不仅仅是南橘北枳,而且可能是灾难性的,可能动摇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断送我国的现代化大业。事实上,具体的国家结构模式对一国地方财政自主性和独立性的决定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联邦制国家,联邦中央和地方的分权明确而彻底,地方的公共支出决策能完全独立于中央,地方的公共支出能完全反映出辖区内居民的需求偏好。因此,地方财政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在我国目前的中央集权的单一制下,中央和地方之间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权力划分,中央对地方的财政收支不仅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而且还常常通过立法、行政、人事、司法和政策等控制手段的运用,施加间接而重大的影响。因此,地方财政不可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些事实说明的一个道理是,任何国家的财政联邦制只能以本国的国家结构为前提框架,在我国,只可能存在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基本框架内的财政联邦制。究其实,我国几十年的财政体制改革,实质是以财政联邦制的方式,不断规范和完善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的过程。财政联邦制改革,正是我国中央集权的政治单一制改革的一条稳妥的道路。

  • 质监行政处罚中没收罚种的适用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质监行政处罚中没收罚种的适用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首先,在表现形态上,违法所得案例沙龙通常以金钱的形态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违法所得既可能直接以金钱形态表现,也可能间接地以能够通过金钱衡量的实物、劳务或其他形态表现出来。其次,在获取方式上,违法所得通常以违法行为人直接取得或掌握收益表现出来,但实际上,违法所得也可能通过由他人取得或掌握收益的方式而使违法行为人间接取得或掌握。 所以,违法所得本质上是违法行为人违法取得的利益。应得而尚未取得的利润,是违法行为人基于合同之债而取得的债权。对违法行为人而言,这种债权无疑是一种实际利益。而这种利益则由于违法行为人先前的违法行为而具有了违法性、非正当性。所以,这种应得而尚未取得的利润也是违法所得,理论上也应一并予以没收。具体在个案中,如果经查实违法行为人有应得而尚未实际取得的利润,并确定能够取得,行政处罚时应尽可能予以没收。 已售出的产品是否适用没收《产品质量法》、《食品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都设定有没收违法产品的行政处罚。作出这项处罚的目的一方面是防止违法产品售出后,给使用者或者消费者造成人身和财产损害。另一方面通过没收的方式剥夺违法行为人的部分财产权,维护正常的行政管理秩序并以示惩罚。而已经售出,所有权已经转移第三人的违法产品则已不属于违法行为人的非法财产,不能予以没收。 首先,第三人通过购买方式合法取得违法产品的所有权,即享有相应的物权。物权是权利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对一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由于物权是直接支配物的权利,因而物权又称为绝对权;物权的权利人享有物权,任何其他人都不得非法干预。 《物权法》中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和继承权。在财产归属依法确定的前提下,作为物权主体,不论是国家的、集体的物权,还是私人的物权,也都应当给予平等保护。因此,第三人合法取得违法物品的所有权,依法享有物权并受法律所保护,行政机关也不得侵犯。 其次,从法的价值角度考虑。 行政机关适用没收罚种主要追求的是秩序价值,而《物权法》对公民的私有财产权的保护主要追求的是自由价值。如若为了维护行政管理秩序而没收第三人合法取得的违法物品,必然发生法的价值冲突。处理法的价值冲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第一,价值位阶原则,法的价值发生冲突时在先的价值优先于在后的价值,而位阶顺序是自由正义秩序。第二,比例原则,即使法的某种价值的实现必然会以其他价值的损害为代价,也应当使被损害的价值减低到最小限度。第三,个案平衡原则,处于同一位阶上的法的价值之间发生冲突时,必须考虑主体之间的特定情形、需求和利益以使得个案的解决能够适当兼顾双方的利益。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原则上应当优先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即便在个案中必须以维护行政管理秩序为第一目标时,也必须尽可能采取措施将对公民私有财产权的侵害减至最低。为了兼顾行政管理秩序和公民私有财产权,应当将违法产品存在的问题通知所有权人。建议其自行维护其合法财产权,将违法产品退回生产或销售者,更换合格产品或索还价款,使违法产品所有权再次转移至违法行为人。此时,行政机关即可以对违法行为人作出处罚,没收该非法产品。 没收罚种是否适用听证程序为保证行政处罚决定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保证相对人了解权、陈述权和申辩权的充分行使,《行政处罚法》规定了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该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虽然《行政处罚法》仅列举了三种行政处罚应当适用听证程序,但不能因此认为适用听证程序的行政处罚种类仅限于此。

  • 论21世纪初世界战略态势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论21世纪初世界战略态势和中国周边安全环境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但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美国已进入新一轮全球战略扩张期,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异常尖锐,世界局势动荡加剧,地区冲突有增无减,热点问题日趋激化;新的世界军事变革进一步深化,世界军事和安全斗争更加凸显,各国军事战略的优劣和军事斗争的成败,取决于如何应对这场极其深刻的世界新军事变革。我国周边安全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但周边形势趋于复杂,各种挑战趋于严峻。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 霸权主义 多极化 世界新军事变革 “9·11”事件 中国 安全 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但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面临新的严峻挑战 进入21世纪,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这个主题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是时代发展的滚滚潮流;二是体现时代主题的最基本标志是世界大战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三是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维护和平、促进发展是摆在世界人民面前的重大政治课题。在世界局势保持总体缓和的背景下,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 (一)美国已进入新一轮全球战略扩张期,称霸与反霸、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斗争异常尖锐 苏联解体、冷战终结后,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布什执政后,美国进入了新霸权扩张期。 1.美国具备新霸权扩张的实力基础。美国经济、科技、军事、政治、文化实力超群,拥有绝对的战略优势。仅就GDP而言,2002年美国突破10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额的30。可以预料,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世界无其他大国具备与美国单独进行全球较量的综合实力。 2。美国谋求“新帝国”的基本战略已经确立。2002年9月20日,布什政府颁布《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正式将“先发制人”战略确立为美国新世纪安全和军事战略。报告宣称,美国将保持世界上最强大的能够打败任何对手的军事力量,绝不允许任何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对其第一军事大国地位构成威胁。如果一旦出现这种威胁,美国将果断地予以消除。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正是该战略打响的第一炮。同时,在“先发制人”战略的驱动下,美国大幅度增加国防费用,2003财政年度国防预算高达3554亿美元,另加近800亿美元的战争拨款,创下冷战结束后美国军费开支的新纪录,占世界军费总额的50%。在“先发制人”战略的驱动下,美国一方面全面调整军事战略:单方面退出《反导条约》,加快研制和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使世界核军备竞赛的焦点由过去全面发展进攻性核武器,转向重点发展防御性武器和有效突破防御武器的进攻性武器,世界有可能进入“第二个核世纪”;另一方面全面调整核战略。实施“核与非核打击手段(包括信息战手段)”、“被动与主动防御(特别是导弹防御)”、“以及为生产和保持战略报复力量所需要的军火工业基础设施”新三位一体的战略,多次进行亚临界状态下的核试验,并计划把核武器由威慑力量转向用于实战;此外还投巨资加快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计划到2005年前后为美军装备新一代武器系统。在“先发制人”战略的驱动下,美国继续加强前沿存在,频繁实施前沿威慑,重点进行局部打击。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美国加强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使亚太地区首次成为美国全球军事战略的重点地区。 3.美国具有实施新霸权扩张的较好机遇。“9·11”事件为美国推行霸权提供了难得的契机,自此,“反恐”无疑成为美国实施霸权扩张最具欺骗性的军事政治招牌。 面对上述美国超强的实力和超常的霸气,2003年,围绕伊拉克问题,国际社会与美国展开了冷战结束以来最激烈的斗争。法、德、俄反战联盟对美国极端强权发出了挑战。许多弱小国家也声张正义,主持公道,对美国霸权行径进行公开谴责。美国陷入了冷战结束以来最为孤立的境地,形成了“孤独的霸权扩张”,这与“9·11”事件后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美国反恐战争形成了鲜明对比。

  • 经济全球化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全球化与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已经成为普遍的共识。进入21世纪,经济全 球化进程显著加快,给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的政党制度作 为国家的上层建筑和基本政治制度,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 如何坚持和完善,是难以回避、必须回答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对这个问题进 行初步探讨。 一、经济全球化对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提出的新课题 经济全球化虽然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但它给政治、社会、文化带来的影响却不容忽 视。正如一些学者指出的,它对国家的挑战要大于对社会的挑战,对政治的挑战要大于 对经济的挑战,对执政党的挑战要大于对政府的挑战,对意识形态的挑战要大于对一般 生活观念的挑战。我国加入WTO,是融入全球化的一个历史性标志,意味着我国将在更 大的范围、更宽的领域、更高的程度上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开放。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 ,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已经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一系列深刻变革,给坚持 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带来了新的课题和严峻挑战。 第一,国际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使我国的政党制度成为国际敌对势力“西化” 的主要目标。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也是深深 根植于中国土壤的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但作为一种政党制度和政治制度,它的产 生、完善和发展,必然与国际国内政治斗争相联系,并发生相互影响。20世纪40年代末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形成了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之后,西方帝国主义国家和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和平演变的一个重 要的政治图谋,就是妄图用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取代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和人民代表 大会制度。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我国面临的政治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一方面,国际 政治格局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长期 对峙,到社会主义进入低谷,资本主义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使 社会主义运动遭到巨大挫折,共产党的执政地位纷纷丧失,社会主义国家改变了颜色,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二战后形成的“两超争霸”政治格局变成“一超多强”或 “一超独霸”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作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政党 制度作为新型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则成为西方敌对势力在全世界推进资本主义体系的 最大障碍和主要目标,千方百计地进行“西化”。另一方面,我国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 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冷战时期,我国实行“一边倒”,主要是与前苏联等社会主义 国家发展关系,对外开放也主要是向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 系,则处于对立和斗争状态。20世纪70年代后,才开始同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进行有限 度地开放与合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世界政治斗争格局的改变,我国从封闭半封 闭状态到全方位开放,从主要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到对世界各国开放,与西方资本主义 国家的关系也从过去的主要是对抗斗争发展到如今的既合作又斗争。在与西方国家发展 关系时,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政治制度、民主方式等,不可避免地会对我国各政党、 各阶层、各团体造成影响,对我国的政党制度产生碰撞和冲击。因此,国际政治格局和 政治斗争环境的变化,将使坚持和完善我国的政党制度,坚决反对和抵制西方的议会制 和多党制,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更严峻的形势。 第二,我国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求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更大的政治包 容性。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国政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与我国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 变化是紧密联系的。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到90年代初期,我 国基本实行的是由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构成的单一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体制。我国的社会 结构也比较简明,基本上是两大阶级一个阶层,即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 。社会成员差别不大,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也基本相同。随着经 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 基本经济制度,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 方式。所有制和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使我国社会在一致性增强的基础上出现了多样性 发展的趋势。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变化,新的社会阶层、利益群体、社会团体、民间 组织不断涌现,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 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6个新的社会群 体。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也多样化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的情况下,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将会导致国家和社会分离的趋势,成长出一个所 谓的市民社会,进一步加大了国家控制和管理社会的难度。[1]这些新的社会阶层、利 益群体和各种团体,目前虽然数量不是很多,但发展很快,他们与新的社会生产力相联 系,具有很大的社会活动能量和强烈的参与愿望。政党制度是实现和引导社会各方面成 员实现政治表达和政治参与的重要保障。如何适应我国社会这种一致性增强基础上的多 样性发展,扩大和容纳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各方面的政治参与,把他们的政治愿望和 利益诉求纳入我国民主和法治的轨道,就成为坚持和完善我国政党制度的一个不可回避 的重要课题。

  • 谈现代化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现象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谈现代化视角下的村民自治现象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村民自治是社会主义基层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成果,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村民自治现象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西周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带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经过封建时代,民主革命时代和建国后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已经有了重大的发展,尤其是到1988年村民自治普遍推行以后,发展更为迅速。推动了中国现代化民主政治的发展,但是,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 关键词:村民自治;发展历程;现代化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90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而迅速普及,其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全体农村居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自治的区域是村,即与农村居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社区;自治的内容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处理好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管理。因此,村民自治至少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村民个人的事情由村民个人自主处理;二是村民集体的事情由村民集体商议处理;三是有关村民个人和集体的事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非依法不得进行干预。 中国的村民自治现象历史悠久,从西周开始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间几经曲折,可以说是一部由原始民主向现代民主迈进的历史。 一、村民自治现象的发展历程 中国带有村民自治色彩的“乡里制度”最早发源于西周时代,西周时代出现了“乡里制度”即“邻三为朋,朋三为里”,“国设六乡,乡在郊内”,“乡”的层级相当于现在的省市,而“里”作为“乡”下面的自治组织,对所管辖的村民的重大事务进行管理。不过这一时期村民自治还“名不副实”因为这一时期的村民还没有自主处理事务的权利,权力主要集中在“乡”这一级;到了秦汉和隋唐时期,“乡”的级别有所降低,这一时期确立的乡官制度,由管理向职役的角色转变,“村”制在这一时期得以确立,由“属县于每村定有力人户充村长”[1]负责管理村级事务,这时对村民的管理更加细化,但是这时村民的自治权主要掌握在村官手中,村民只享有推举村官的权利;到宋元明清时期,随着封建专制的加强,中央加强了对“村”级的控制,出现了保甲制度,所有权力收回中央,封建时代的这种原始民主遭到了进一步的弱化,可以说整个封建时期,村民处于“原始民主时期”,村民没有自治的权利,但是“乡里制度”这种自治组织模式的出现,或多或少地推动了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 在近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乡村自治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路径。清末新政时期曾推行乡村自治,然而乡村自治只是反动统治阶级稳固其阶级统治的“权宜之计”,“其政治动机和功利目的是相当明确的”[2]。虽然这一制度在实践中流于形式,但其革命精神是值得肯定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民党为树立其政治统治的合法权威,曾发动“乡村建设运动”,农村经济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阶级的掠夺,天灾人祸的打击加速了衰败进程,正如乡村建设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梁漱溟所言:“工作了九年的结果是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3]1934年以后,国民党在农村推行保甲制度,编组保甲使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起一个自上而下的严密的基层网络,提高了政府的“剿共”自卫力量,通过在乡村社会设立行政机构、派驻官员强化了国家权力对地方基层社会的控制。国家政权的下治,给分合离散的乡村社会输入现代性要素,建构了乡村社会新的治理秩序,但这种外部整合往往需要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迅速扩大的政府机构和增多的官员增加了财政负担。特别是在意识形态和体制不规范的情况下,行政权力扩张带来的效率低下和官员腐败,带来成本的增加,而这些成本主要由农民承担。保甲替代地方自治吞噬了农村原有的建设与自治功能,乡村的经济因原动力不足走向衰败。

  • “三个代表”是建党治国的指南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三个代表”是建党治国的指南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我们党就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并带领人民不断前进。”“三个代表”的提出是面对挑战的决策回应;是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理论的创新;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执政观的科学概括、廉明政治观的系统表述。江泽民对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权提出至高无上的标准和要求: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划清了它与一切非无产阶级政党和非无产阶级政权的根本区别。这一战略决策充分表明了共产党的郑重态度,也是它充满自信的体现。随着时间的迁移,“三个代表”对于立党、执政、治国的指南作用将日益显现。 面对挑战的决策回应 “三个代表的提出,是对我党我国面临的严峻考验的决策回应。它是基于对我党面临的挑战和考验的清醒把握,基于对我党队伍、状况的重大变化的深刻分析而提出的;它表达了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必胜的坚定信念,同时也是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的体现。在某个角度上说,它是江泽民“忧党、忧国、忧民”的居安思危情结的反映,是他从历史和全局的高度,对共产党的组织和党员提出的一种警示。江泽民在江苏考察工作时就明确提出党“抵御风险”和“面临各种政治风浪时也能显示出强大战斗力”的问题。关于这一点,从提出“三个代表”的背景中我们可以得到更加深刻的理解。 从国际环境来说,我国既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政治上,由于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使在全球范围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力量对比发生了不利于社会主义的变化,社会主义仍处于劣势态势,承受着国际资本的巨大压力。经济上,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体,它们占居支配地位,因而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格局中,中国经济发展的弱势也相当明显。尽管近20年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成就引人瞩目,但总体上我国目前在世界经济发展的地位仍处于弱势。这表现于中国的发展水平不高,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明显。我国人均国民生产值(1999年为772美元)既低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水平(1996年人均1090年美元),更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50年来不仅没有缩短差距,而且还进一步扩大了差距。(1949年,中美人均国民生产值之比为1:19,而1997年则扩大为1:43)更为严峻的是中国存在着制约经济发展的一系列不利因素,使它在短期内难以追赶上西方国家的发展步伐。 从国内环境来说,我国既赢得了举世惊羡的业绩,但也存在着制约社会发展的种种深层社会矛盾。回顾我国以往的发展历程,在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同时,伴着不少决策失误夹杂其中,因而赢得的成就,其代价是相当高昂的。马克思说过,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只能在既定条件下创造历史。目前中国的现实对中国的发展确实存在着不少难以跨越的屏障,择其要者有:在人与自然关系上,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导致中国人均资源要素占有率低,资源与人口的矛盾尖锐,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短期内难以有效抑制,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增大了极大的困难性。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社会发展的人文环境不佳。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即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社会转型期的国家普遍存在着的三大难题,即社会失序、道德失衡、政治动荡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困扰着我国。这固然有社会转型期难以避免的原因使然,但也有历史积累的深层矛盾的因素的作用。中国目前是世界上超大型的国家和超大型的社会,发展又极不平衡。国家规模本身就是制约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大国,尤其是超大型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政府管理由此是有不同于中小国家的许多重要特征。因而其管理的难度是举世罕见的。我国社会积累的一系列深层矛盾,使国家管理面临诸多两难性抉择: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要转变“两高两低”(即高收入高资源消耗和低产出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却又受制于人才资本和技术条件的制约,若不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势必加剧环境的退化;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若以发达国家为追赶目标,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则有大量人口无从就业,若照顾人口素质的现状则极需要发展大量劳动密集型产业,这又势必制约高新产业的发展,从而影响中国跟进发达国家的速度;在现代化进程上,要加快推进社会现代化的进程,难免加剧社会局部不稳定,而把社会稳定置于首位则难免会推迟改革的速度,拖延现代化进程;在法治问题上有乱世用重典之说,但也有法不责众之说,面对居高不下的犯罪率实也有两难之处;在公务员队伍的建构上,要精简机构,但面临着人员分流的压力和部分公务员抵触的阻力,不精简则承受着制度成本增大和行政效率低下的压力。此外,还有诸如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效率与公平、城市二元化结构的调整等等的两难抉择。这一切都对执政党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才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亟需要全面权衡利弊并趋利避害,贯彻“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比取其轻”的原则,根据事物本身的规则掌握良好的“度”予以解决。

  •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农村社会工作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农村社会工作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社会工作是来源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保护性社会制度安排,是其社会安全阀制度的组成部分。中国社会在现代化的进程也需要引入这种安全阀机制,但我们在引入其理论、方法的同时,必须注意到中西社会的差异,积极探索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道路。中国社工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在立足中国社会发展现实的基础上,把来自国外的社工理论、方法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有机结合起来,使之能够有效地服务中国的社会的过程。农村社会工作是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的主要路径依赖。 [关键词] 中国社会工作 本土化 农民协会 合作社 一、中国社会工作需要本土化的社工理论 社会工作就其本质来讲,是欧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其社会转型初期,为应对一系列的社会新问题而构建的一种保护性的制度安排,是社会“安全阀”机制的组成部分。基督教社会中的慈善事业历史悠久,社会工作就源于社会慈善工作。作为一种正式的社会制度安排,社会工作萌芽于18世纪后期,发展于19世纪,成熟于20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正是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从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从农村社会转向城市社会、从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的时期,在这一个多世纪中,社会工作适应社会变迁的需要,其工作内容从早期的以救济(Saving)为主,转变为以救济、解困(Helping)和发展(Developing)为其工作内容的庞大体系,并逐步完成了其制度化、组织化、专业化的建设。 同欧美国家不同的是,中国是现代化的后来者,对中国来说“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而是在政府主导下的一个人为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的先行者们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完成的社会变迁,后来者必须在短时间就要完成。短时期内的社会剧烈变迁,会带来许多的社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我们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理念、教学和研究,并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中国开始尝试着建构自己的社会工作制度。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不是、也不可能是复制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过程,而是一个既有现代化的普世性,又有自己特殊性的一个过程,在尊重现代化普世性原则的同时,必须把这些原则与中国本土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中国的现代化才是可能的,对社会工作来说也是如此。发展于社会转型时期、成熟于社会转型完成时期的西方社会工作,因为其社会中已经没有了传统意义上的农村社区,其社会工作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城市中的弱势群体。引入西方社会工作比较早的中国港、台地区,因其社会形态也以城市为主,因此,这些地区比较好地解决了由东西方社会差异而带来的本土化问题。对中国大陆地区来说,问题要复杂的多,中国大陆既有高度现代化的地区,在这些地区我们甚至还可以看到某些“后现代”的现象,也有初步现代化的地区,还有几乎是完全被排斥在现代化进程之外的地区。在这种社会形态共时多元、远未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社会中,我们的社会工作必定会与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有很大的不同,无论是在理论、方法、技术和组织上应该有自己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这也就是说,中国社会工作在发展过程中,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实现中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的问题。 本土化的过程就是将源于国外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对引入中国社会需求的一个适应过程。引进外来的社会工作理论是中国社会工作专业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之一,要想真正彻底解决中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在引进外来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发展出本土的自生理论。对于不同的国家来说,发展本土理论才是解决本国问题的根本所在。本土理论对于本国的社会有着天然的适应性,而且是深入社会问题核心的唯一途径。本土理论的来源应包括几个部分,一是历史文化传统,二是现实社会基础。一个国家现实社会的发展结果是其历史发展过程与横向的全球性社会发展交合的结果。同样的道理,其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是历史与现实的结果。所以,社会工作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调节机制,就必须在吸收外国先进理论的同时,发展属于本国的本土社会工作专业理论与方法。

  • 关于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可行性分析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关于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可行性分析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机关培训中心存在的问题,结合经济型酒店在我国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一条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新途径——向经济型酒店转型。对转型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转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指出了转型对于机关培训中心和经济型酒店的意义。 关键词:机关培训中心 经济型酒店 转型可行性 80年代末90年代初,全国各地党政机关纷纷兴建了许多培训中心,即集餐饮、住宿、娱乐、休闲、培训等为一体的宾馆。随着国家发改委要求机关培训中心与原机关逐步脱钩,培训中心就失去了获取利润的途径,从而使其发展陷入了困境。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却与之相反,市场供应相对稀缺。 一、机关培训中心现状分析 1、内部设施过于豪华,失去培训中心的原意。党政机关兴建“培训中心”,在全国是个普遍现象,而大型国有企业,甚至一些边远穷县,也在建“培训中心”。全国各地风景名胜区,能看到各种“重量级”的单位和部门建的“培训中心”,而且各培训中心互相攀比,增加设备,有很多直接按照宾馆酒店的格局建造。豪华的住宿设施和康体娱乐设施远远超过干部或员工培训的需求标准。 2、利用率低,资源浪费现象严重。由于“培训中心”的设施重点是“对内服务”,常处于半经营状态,许多设施长年闲置,利用率不高,从而造成公共资源的浪费。这些培训中心造成大量非生产性国有资产滞留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既不讲使用效益,又不求保值增值,使得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3、政企不分或政事不分,滋生腐败导致亏损严重。培训中心大多数是事业单位,可获得所属机关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因此培训中心不会象一般的宾馆酒店那样受到有关部门的监管,成为部分领导干部腐化堕落的“温床”。建设豪华的培训中心,不仅可以争取更多的财政经费,还可以为培训中心获取不正当利益,将公共资源转变为本机关掌控的资源。由于培训中心是由政府机关和国有企业建设经营的,是集体资产,个人不需要对此直接负责,因此有些培训中心每年主管经营部门上缴的财务报表总是亏损的,需要财政或者预算外资金补贴,成为年年亏空的“无底洞”。 4、财务管理不规范,政府财政不堪重负。当前培训中心普遍存在资产帐外管理、资产出租收入难以收回、挪用财政资金、违规占地、未经审批擅自搞基本建设等问题。财务管理的不规范只是一个表面现象,一些领导在这里随意搞招待等,这不但增加了财政的负担,并且影响了政府对公共事业的投入。 5、人事管理不善,员工素质不高。培训中心经营者往往文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一方面专业人员很少受过系统培训,而普通员工更是存在培训不足,服务技能差、操作不规范、服务质量低等问题。另一方面培训中心由于实行事业编制,人员流动困难,从而导致人才闲置,人才浪费情况严重。 二、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和前景 1、经济型酒店的定义。经济型酒店作为一种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与全服务型酒店不同,是满足一般平民旅行住宿需求的产品设施。根据其特点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可以把经济型酒店的定义为以大众旅行者和中小商务者为主要服务对象,以客房为唯一或核心产品,价格低廉(一般在300元人民币以下),服务标准,环境舒适,硬件上乘,性价比高的现代酒店业。 2、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经济型酒店在上世纪90年代被引入中国,以干净、舒适、方便、实惠为主要特征。国家商务部的2006年统计数据显示经济型酒店在我国以每年200%的速度增长。可预见,在未来几年,经济型酒店还会保持同样的速度迅速发展,成为我国酒店业的后起之秀。 三、机关培训中心转型的意义 机关培训中心向经济型酒店转型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思路,既利于培训中心的改革,又利于我国经济型酒店实力的增强。

  • 谈国家利益与时代主题的关系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谈国家利益与时代主题的关系_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基本动因。因此,本文拟从国家利益视角出发,分析时代主题转换给国家利益带来的变动,以期透过国家利益这一国际关系的指示器来判断国际关系的走势。其意义在于为国家战略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国家利益 时代主题 国家利益转变 国家战略 国家利益是国际政治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从国家利益视角分析国家关系是研究国际关系的一种重要方法。但国家利益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存在于一定的国际社会土壤中,并依国际社会历史阶段的变迁而变动。换言之,国家利益与时代主题息息相关、紧密相连。分析国家利益与时代主题的关系,有利于我们把握国家利益在内容、结构、维护手段上的变动,辩请国际关系的走势。为国家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和参考。为此,本文拟对此进行初步探讨。 一、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 随着国际关系的不断扩大,延续已久的国际交往的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方式,国家间的双边关系已难以涵盖国际关系发展的需要。因此在二战后,逐步形成了以国际组织、世界政党、国际政治运动和跨国公司这四种非国家行为主体为基本类型的国际行为主体。它们与国家行为主体一起共同构成了国际行为主体。非国家行为主体的出现是国际关系不断扩大发展的产物,然而,主权国家作为国际政治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和逻辑起点的地位,迄今为止依然是不可动摇的。因此它仍旧是国际关系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主体。 国家利益是国家的对外行为的最基本动因。“国家之间没有永久的朋友,也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这种观念为许多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家和政治家、外交家所信奉。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代表汉斯·摩根索指出:“只要世界在政治上还是由国家所构成的,那么国际政治中最后的语言就是国家利益”。他强调了只有国家利益概念才能合理地解释国家及其政府行为,解释国家关系中的种种现象。国家利益概念是研究国际关系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使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条理化。只不过循着现实主义的分析路径,国家利益在摩根索那里被确认为权力。他认为所谓的国家利益是以权力作后盾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国家利益观上存在着另一种观点:即否认国家利益的存在。由于国家利益具有抽象性和具体性的特征,因此在操作中难以避免对国家利益解释上的主观随意性。正如美国学者詹姻斯-罗森诺指出的那样“国家利益的概念、作为分析的工具,它用以描述、解释或估价一国外交政策的本源或适当性。作为政治行动的手段,它用来为某些政策进行辩护,提出谴责或予以肯定。”但因国家利益的主观性难以完全避免,就由此否定国家利益的客观存在,是国家利益观上的主观主义立场和态度,本人是不赞同的。只要国家尚且存在,就一定有可见诸于客观的国家利益的存在,如国家安全利益需要,具体表现为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等。为此在国家利益观上,本文是站在客观主义立场上即肯定国家利益的存在。 国家利益是“一切满足民族国家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需要的东西,在物质上,国家需要安全与发展,在精神上,国家需要国际社会的尊重与承认。’国家利益具有层次性特点,此其一。国家利益在内容上可区分为:国家安全利益、国家经济利益、国家政治利益和国家意识形态方面的利益。国家安全利益:即指国家主权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和国民生存不受侵犯,这是国家生存的最基本要素,也是最为基本的国家利益;国家经济利益:包含一系列具体内容,如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等。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涉及到国家的生存能力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因而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政治利益:即指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取向.如:国家能自主地管理其内政外交。 各项国家利益在内容上并非处于同一地位。显而易见各项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有所不同.因此可以根据其效用的大小.对国家利益作层次性分析。其二:国家利益具有动态性特点。国家利益的内容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依据国际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而变化的。国家利益内容的变化可以引起不同层面的国家利益结构变动,表现为主次利益地位的转化。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