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资本论》概要
序言:
2022那年是中国互联网发展最重要的一年,伴随着垄断、裁员、倒闭等新闻,中国互联网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机遇。本文作者通过对近40年互联网的发展史的研究,力求从经济学与社会学两方面解剖互联网及网络社会,从而为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参考。
《互联网资本论》分两部分
1、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互联网的发展、目标与当前困境。
2、从社会学角度解剖互联网如何突破困境及健康发展。
... ...
希望大家喜欢,更希望大家讨论。
第一章 从经济学角度看互联网
第一节、互联网与网络社会
首先,要知道互联网只是一个技术概念,抛开技术层面,互联网的本质就是链接。正如高速公路建立了城际之间的快速通道一样,互联网技术为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提供了快速链接的可能与通道。
其次,要明确网络社会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人和人之间的新型社会关系及经济关系。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续。网络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不可能离开现实社会的支撑,包括经济上和思想上。
2021年,在中国互联网投资低位徘徊,年融资金额仅512.9亿美元(约3600亿人民币)。事实上,推动互联网应用高速发展的从来不是技术而是资本。
第二节、互联网就是一个资本骗局
从造富运动开始。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网站,几个投资人的组合就是一家科技新贵,如果那天公司上市了,那代表着功成名就,一生锦衣玉食了。可以这么说,网站、互联网就是一夜暴富,母猪上天的代名词。
繁华一时。随着资本大量涌入,互联网思维泛滥,互联网+变得无所不能... ...
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仅仅2020-2021疫情期间,中国有超过五千家著名互联网公司“阵亡”,其中不乏一些曾受资本追捧公司,如找小黄车 、学霸君、环球易购、叮咚快买、菜鸟团、巨人教育、买卖宝、DaDa英语等。
从近30年中国互联网发展来看,资本+互联网产业就是“郁金香”骗局,一个被资本无限吹涨的骗局,资本在逐步退出,互联网产业与实体经济将式满地鸡毛。
第三节、互联网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
不可否认,从来没有一个技术能如互联网一样如此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互联网突破了传统人类社会关系中的时间与空间限制,为未来人类社会发展与经济收益带来了无限的可能。
互联网技术在颠覆了传统人和人之间、人和社会之间链接关系基础上,建立了人与人之间新型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正是这种新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为资本谋取高额利润提供了可能,从而吸引资本大量涌入,最后推动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互联网起于技术,发展于资本、改变的是人们经济生活,所以研究互联网必须从经济学的角度开始。
第四节、 互联网平台的利润点
商人重利,要理解一个商业模式首先要找到其利润点。
正如《资本论》所述,在商品本身是不能带来利润的,能带来利润的是劳动,资本家就是靠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获取利润。同样,网站、网站内容及服务是构建互联网的基本生产资料,其本身是不能产生利润的。能为互联网平台带来利润的只有流量,流量是网络社会的生产力,是当前互联网平台主要的营收来源。
流量产生于网民的劳动(上网操作),追本逐源互联网平台利润的来源和实体经济一样,是由网民的劳动创造,网民VPD(单位流量价值)决定了网络平台的盈利能力。
只有全面理解当前网络社会的生成力与生产关系,才能真正明白为什么当前网络社会主要矛盾,才能更好的理解国家立法整顿互联网及全球范围内反互联网垄断的决心及必然。
第五节、 资本的利益点
2014年京东上市前累计融资近28.4亿美元。上市当天市值286亿美元。
2021京东净收入9516亿元,全年净亏损36亿元。
创始人刘强东当前身价近千亿。
全球互联网应用的普及及发展离不开资本万亿资金年复一年的推波助澜。资本的目标从来都是谋取高额利润,资本看中的只是在资本市场获取几倍、几十倍的利润。
事实上,互联网平台的利润总是远远小于同期资本的投资资金。但是资本从来不怕烧钱、也不看中盈利。资本的利益点就是通过资本运作在资本市场获得更高额利润。
看看早期中国三大门户网站就知道了,在投资人的眼中,商业模式、盈利都不重要,资本的唯一利益点就是通过资本运作在资本市场里赚取高额利润,最后抽身而退。
互联网几十年的发展史,多少平台的起起落落充分证明了,互联网已经成为资本及某些大佬欺骗股民豪取财富的工具,资本+垄断平台事实上阻碍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第六节、互联网产业蛋糕有大
互联网平台的主要盈利模式是:
1、广告收益;
2、会员费(或平台入住费),平台佣金抽成;
3、其他增值服务(如金融、游戏、娱乐等)
这从主流互联网平台的公开年报可以看出,当今互联网平台盈利点依然是流量变现及。
那么互联网产业的规模到底是多大,如何支撑整个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呢?
流量既然是网络社会的生产力,根据当前互联网的规模及运营情况,互联网产业链的总体规模应该是:
MS = P *VPD*T
P: 互联网用户数 VPD: 单位流量平均价值 T:平均上网时间。
在网络用户及上网时间都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提高VPD成为提高整个互联网产业市场容量的关键。
随着流量红利的逐步消失及用户瓶颈的出现,由于在当前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单一重复,为了更多的占有市场资源有,资本+平台对流量的垄断成为必然。这不是简单立法或罚款就可以解决的,因为他关系到平台的生死。
平台垄断的根源在于网络社会结构性缺失造成的,网络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已经严重阻碍了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注意,本文所述的网络社会都指当前网络社会,也就是资本+垄断平台为主体的网络社会。
第七节、互联网平台的价值评估
2015、2016、2017连续三年亏损105亿元、58亿元和189亿元人民币。2018年美团财报显示亏损是85亿。
2018年上市后美团市值高达3989.40亿港元,创始人王兴身家过58亿美元。
2021年美团全年营收1791亿元,净亏损156亿元,市值约20000亿。
以上是美团公司公开经济数据,按价值评估方式计算,美团早就应该资不抵债了。但为什么美团在资本市场的估值一涨再涨呢?
这是因为资本市场为了更好的吹胖互联网泡沫,有选择的抛弃了价值评估,而选择了特殊的评估体系。姑且把它叫做“梦想预估体系”吧。
第八节、互联网平台的梦想估值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企业的盈利数字及未来发展能力。互联网平台长期亏损的局面必然无法满足资本在资本市场的预期收益,为了把母猪吹上天,互联网投资人创造性的发明了新的资产估值模式及新的名词:
A 新的估值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V=K*N^2
(K是价值系数,N是用户数,表明互联网价值是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
B 新的名词:市销率( Price-to-sales,PS),
(PS = 总市值除以主营业务收入或者 PS=股价 除以每股销售额。市销率越低,说明该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越大。)
梅特卡夫定律与市销率的欺骗性:在于远离价值估值,永远没有负值,对于亏损企业和资不抵债的企业,也可以计算出一个有意义的价值乘数;
这样的互联网平台有如一路裸奔的汉子,不谈盈利模式、不谈现金流,一切为了用户。 事实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巨兽到目前基本难逃“上市死”(在资本市场上完市就消失)的命运,不过每一个巨兽后面的投资人和股东一定都赚的盆满钵满。
第九节、剥削、剥削、赤裸裸的剥削
正如商品本身不能带来利润一样,带来利润的是工人的劳动。同理,流量本身不能带来利润,能为网络平台带来利润的是网民的劳动,比如点击广告、看视频、玩游戏等。
和资本主义社会不同的是,在工厂,工人出卖劳动还能获得低于本身劳动价值的工资报酬。在网络社会里,当网民每一次被迫点击广告、被引诱浏览网页或被选择的浏览商品信息的时候,网民的流量转为平台的利润,网民的劳动被平台无偿的占有。
网络平台躺着赚钱的背后,网民劳动被无偿占有事实。这就是赤裸裸的剥削。这是比资本主义更隐蔽剥削,这是一种坑蒙拐骗的剥削。
在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几十年,实际上就是所有网民的被剥削造与互联网大佬的财富积累的历史。
更可气的是这些剥削带来的财富却成为平台大佬个人吹嘘及炫富的资本。
第十节、资本+产业互联网的逻辑
资本+产业互联网的逻辑就是“与菜农争利”。
再看 MS = P *VPD*T
随着资本市场互联网巨兽不断的“上市死”,资本发现传统的互联网产业盈利能力的局限性已经无法无法满足资本市场对平台“梦想”的预期,于是打着产业升级的口号资本+互联网平台开始转战、布局传统的产业市场。
资本布局传统产业的目标很明确,既然P、T出现了瓶颈,平台VPD短期类也无法提高,那么就用资本颠覆传统产业的基础,从而瓜分传统产业的利润以补充平台流水。为以后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更高的收益提供数字支撑。
多年的实践证明,以资本推动的产业互联网不但不能促进产业的发展,反而成为资本及互联网垄断平台掠夺传统产业的利润工具,这不但会大大压缩了传统产业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会对传统产业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第十一节、“淘宝”式电子商务是互联网最大的骗局
阿里巴巴2021全年营收7172.89亿元,其中,阿里云601.20亿元,菜鸟网络 372.58亿元,其他主要是平台收入了。
你知道“淘宝”是怎么盈利的么?用户流量依然是淘宝变现的主要方式。作为电子商务平台,淘宝不可能获得腾讯微信或抖音等平台的泛广告客户资源。那么他是如何实现流量变现的呢?
淘宝式电商平台流量变现“三板斧”
1、平台故意设置搜索竞争,商品搜索规则的不透明人为的把客户选择商品的自由权变成了店铺主广告价格竞争,通过“直通车”,超级推广等方式,淘宝将正常的用户商品搜索的流量转变成平台聚宝盆,从而实现了用户流量的站内变现。
2、通过设置店铺评级等方式,直接或间接的鼓励刷单、刷流量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3、通过淘宝客、代运营等方式,变相实现流量(销售)抽成的目的。
淘宝式电子商务平台,实际上就是一个商品广告平台,极大的冲击了中国零售业、制造业正常的商业次序。
1、缺乏有效监管的淘宝价格体系,变相的鼓励假冒伪劣产品及三无产品的泛滥,从而极大的冲击了实体商业体系。
2、逐年增加成本及不透明的淘宝营销体系,冲击了中国中小制造业的基础。
淘宝式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虚伪的站内规则,人为制造竞争,从而推动站内流量变现(站内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