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论述过程中的思维跳跃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在论述过程中存在的思维跳跃,让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失去了逻辑上的严谨性。这种思维跳跃,是非常清晰的过程,不需要仔细地推究就可以看到。
我们知道,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好了,既然是人类的一般劳动,这种一般劳动,应该包含哪些部门的劳动,马克思似乎并没有具体地进行分析。我们都知道,一个劳动产品,从其诞生到最终成为商品,成为市场上交换的产品,需要的劳动的种类是很多的,生产该商品的一般劳动,只是使商品成为商品的劳动中的一种,比如,存储、运输、交换本身,都需要劳动,这些一般劳动,抛弃了具体形式的一般劳动,都是商品成为商品的必须的劳动,没有这些劳动,商品本身有可能仅仅只是劳动产品,而不能成为商品。但是,没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并没有考虑除了生产之外的其他的一般劳动。马克思在论述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劳动之后,就开始了他的思维大跳跃。他说:“如果我们把生产活动的特定性质抛开,从而把劳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只剩下一点,它是人类劳动力的耗费”。此处的论述,结合马克思对于剩余价值的论述,就足以证明,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只是指商品具体的制造生产过程的劳动,而不包括使商品最终成为商品的劳动。
从一般的人类劳动,到生产商品的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就完成了论述过程中的思维大跳跃,这种思维大跳跃,让马克思摒弃了商品成为商品的过程中,存储、运输、交换等劳动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合理性,使在这些部门工作的劳动者,成为了具体的产业部门的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分肥者,而丧失了获得劳动报酬的道德性和合法性,同时更让劳动价值论所阐述的商品的价值理论以及引申出剩余价值理论的科学性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我们到知道,马克思是在剩余价值轮论述完成后之后,才论述商业等部门等的劳动的,换句话说,他是从一开始就不承认商业等部门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的。马克思把商品作为《资本论》研究的起点,但对于什么是商品,成为商品需要什么条件和因素,看来似乎是不清楚的,或者,他很清楚,只不过,为了论述的需要,为了得出他自己想要的结论,因此,他不得不进行了论述过程中的思维跳跃。
草作于2023年4月9日 于从吾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