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孟子的学生
6022 35

[创新发展]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是偷换概念的产物——读陈岱孙《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札记之一 [推广有奖]

  • 2关注
  • 30粉丝

学术权威

1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16366 个
通用积分
5506.5330
学术水平
1420 点
热心指数
1104 点
信用等级
964 点
经验
148890 点
帖子
5671
精华
3
在线时间
3801 小时
注册时间
2014-6-23
最后登录
2024-4-2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似乎是偷换概念的产物


            ——读陈岱孙《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札记之一







        陈岱孙在《从古典学派到马克思》的《价值学说》一章中说:“商品是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产品成为商品是以交换为前提的。商品是各种不同的具体的人的劳动产品,又为一般的人的劳动产品。因此,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可以按其为劳动产品的共性,以其所含劳动量的大小的相互比较所表现的相等或不相等程度,以定其交换比率。”  


  陈岱孙在这里,其实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推论过程进行了一个“事后”的总结。陈岱孙首先做的工作是对商品概念给出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商品是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在该定义中,陈岱孙直接把商品当作劳动产品来看,这就和马克思最初对商品的定义不同了,陈岱孙的这一定义,其实是想让马克思的理论从泥淖中走出来的一种办法。我们知道,马克思最初对商品的定义是:商品是物,商品是外界的对象。只是后来,马克思才说商品具有劳动产品的属性。那么,最初的“商品是物”这一结论,是如何演变成为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一结论的呢?物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在马克思那里都没有得到清楚的解释。陈岱孙 的这一定义,即把商品直接定义为劳动产品,就使马克思的理论无需在回答以上的问题了。当然,陈先生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维护,是无法消除读者对马克思的理论质疑的,因为问题还在。商品对于马克思来说,到底是物,还是劳动产品呢?物和劳动产品的区别和联系在哪里?还需要我们仔细地考察,也需要后来的马徒们对之加以严肃的回答!




  那么,我们就从“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个定义出发,来考察一下在该定义基础上进行推论,是否能得出商品的价值量是蕴含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所决定的这一结论。




  请先看定义:商品是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根据形式逻辑下定义逻辑方法的基本要求,我们知道,商品概念是从属于劳动产品这个概念的。也就是说,商品概念是劳动产品这个概念的子集。换句通俗的话讲,就是劳动产品包含商品,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但是,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




  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一点,那么接下来,陈岱孙对马克思的推论过程的总结(这一总结也是符合马克思的推论过程的):“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可以按其为劳动产品的共性,以其所含劳动量的大小的相互比较所表现的相等或不相等程度,以定其交换比率”就有问题了。



  问题在哪里?我们说过,商品是劳动产品,但,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因此,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可以按其为劳动产品的共性来比较交换比率的行为,就是一个不合逻辑的行为。交换比例是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劳动产品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确定交换比例时,人们是按照商品的共性还是按照劳动产品的共性来确定其交换比例呢?这是一个不需要回答的答案很明确的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商品的共性,马克思已经指出来了,就是它们都是劳动产品。对,我们可以先承认马克思的结论、即商品的共性是劳动产品这一点正确,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了,劳动产品和商品交集的关系,而不是同一个范畴。因此,人们可以按其劳动产品的共性来确定交换比例,严格地讲,应该是可以按其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来确定交换比例,而不是简单地说:根据劳动产品的共性来确定交换比例。如果只是简单地说,像陈岱孙先生那样,说:“在交换过程中,人们可以按其为劳动产品的共性,以其所含劳动量的大小的相互比较所表现的相等或不相等程度,以定其交换比率”,人们在确定交换比例时,就有可能忘记了劳动产品和商品的区别,就会忘记了此处的劳动产品和一般的劳动产品不同,就会导致人们是按照一般的劳动产品而不是“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特点,来确定商品之间的交换比率。而假如人们在确定商品的交换比例时,是按照劳动产品的共性,而不是按照“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特点来确定,那么,人们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当然,在理论上讲,陈先生总结的马克思这一推论过程,其实是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即在应该“可以按其‘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来确定交换比例”的场合,把‘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偷换成了‘劳动产品的共性’,换句话说,用劳动产品这一概念偷换了商品这一概念。这种偷换,也可以说,是马克思忘记了下定义逻辑方法中的“种差”部分即商品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区别而造成的。当然,这是马克思故意为之,还是因为他思维混乱逻辑思维欠缺而使然,那就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了!





  而假如我们知道,既然在交换时人们是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来确定其交换比例,那么,交换的双方,要考察的就不是一般的劳动产品的共性了,而是要考虑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的共性,这样,他们就不会像马克思那样,把商品的使用价值看成是完全和商品的交换价值无关的东西。因为,劳动产品要成为商品,必须要具备使用价值,必须具备满足人的需要,必须要能够进行交换的这些基本的特点,这是作为商品的劳动产品和一般的劳动产品最大的不同。这些基本特点,是不是也要作为商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被加以考虑呢?因此,马克思把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当成是无关的东西,看来是说不通的。这样,商品的价值量仅仅由商品中蕴含的劳动量即仅仅由一般的劳动产品的共性(一般的劳动产品的共性,也不是单一的仅仅蕴含抽象的劳动)来决定,也是成问题的结论了。






当然,这个结论的成问题,首先是由马克思对于商品的定义所引起的,因为,商品不一定都是劳动产品,物和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和商品 这些概念之间,有着巨大的区别。而我们知道,经济学意义上的商品是什么,经济学意义上的劳动产品,经济学意义上的物,指的是什么,作为经济学家和科学家的马克思,都没有给出明确的解释。








因此,要想从“商品是劳动产品”或者“商品是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出发,要得出马克思要得出的结论,在理论的推论过程中 ,不进行“偷换概念”,即把商品的概念偷换成劳动产品的概念,就是无法办得到的。




那么,我们能说,劳动价值论是偷换概念的产物吗?或者说,它是一个怪胎吗!






草作于2016年10月30日早  于从吾庐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古典学派 偷换概念 劳动价值 马克思 马克思 价值论 产品 如何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xuguw + 100 + 100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沙发
xuguw 发表于 2016-10-30 12:59: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陈岱孙在这里,其实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推论过程进行了一个“事后”的总结。陈岱孙首先做的工作是对商品概念给出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商品是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在该定义中,陈岱孙直接把商品当作劳动产品来看,这就和马克思最初对商品的定义不同了,陈岱孙的这一定义,其实是想让马克思的理论从泥淖中走出来的一种办法。我们知道,马克思最初对商品的定义是:商品是物,商品是外界的对象。只是后来,马克思才说商品具有劳动产品的属性。那么,最初的“商品是物”这一结论,是如何演变成为商品是劳动产品这一结论的呢?物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区别是什么?这些问题,在马克思那里都没有得到清楚的解释。陈岱孙 的这一定义,即把商品直接定义为劳动产品,就使马克思的理论无需在回答以上的问题了。

——恭喜从吾庐,您走上了保卫资本论道路!!!


从产品到商品,从劳动到劳动二重性,这是研究的正道,人间正道是沧桑

使用道具

藤椅
YJDWII 发表于 2016-10-30 13:04: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我们把成本价格叫作k,W=c+v+m这个公式就转化为W=k+m这个公式,或者说,商品价值=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资本论  第一卷     第十七章 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转化为工资

劳动力的价值 = 工资

劳动力是商品,所以,应该可以作这样的推定

劳动力的价值 = 工资 = 成本价格+剩余价值


前面说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必需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不包括利润,与产品成本是一致的;后面说商品的价值是由成本价格+剩余价值组成,按这里的说法,工资中是有剩余价值的,从事实来看,工人的资是超过了他的生活资料价值的。

但不管怎么说,马克思理论是耗费价值论或成本价值论是确定无疑的。


抄点会计理论冒充经济学,这就是我们膜拜的马克思经济学。

马克思的价值论根本就不是什么劳动价值论,他是从耗费价值论开头的,到成本价值论结束,中间出了点小小的意外,让别人劳动价值论写到了马克思的文章里。

使用道具

板凳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6-10-30 13:13: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产品成为商品是以交换为前提的”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商品是劳动产品”就有问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换,是个人权利之间的交换,但个人权利却未必都来自劳动途径。我们可以说“椅子是家具”,但不可以说“家具是椅子”,因为家具未必都是椅子。“家具是椅子”的说法是偷换概念。“商品是劳动产品”的说法也是偷换概念。

使用道具

报纸
孟子的学生 发表于 2016-10-30 13:15: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帖是对以下文章的补充思考。

https://bbs.pinggu.org/thread-4511393-1-1.html

使用道具

地板
gao7100 发表于 2016-10-30 13:19: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JDWII 发表于 2016-10-30 13:04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我们把成本价格叫作k,W=c+v+m这个公式就转化为W=k+m这个公式, ...
什么叫必须的生活资料?比尔盖茨的必需的生活资料是多少?他为投入微机系统的风险算不算成本?马克思的要害就是他一方面承认商品价值的实现要惊人的一跃,另一方面他又不把这个惊人的一跃当成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这时他回顾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从而引出在所谓更高层次上实行计划经济,资本家就作为社会盲肠被切除了。

使用道具

7
gao7100 发表于 2016-10-30 13:25: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老弟,杨小凯先生指出马克思的理论之所以有各种解释,在于其概念不能通过数学语言加以表达,精确性不足。我觉得也能说明问题所在。

使用道具

8
gao7100 发表于 2016-10-30 13:28: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YJDWII 发表于 2016-10-30 13:04
资本论  第三卷  第一章  成本价格和利润

我们把成本价格叫作k,W=c+v+m这个公式就转化为W=k+m这个公式, ...
老兄,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已经被各种对其理论解读烦恼不已,以至于声称他不是马克思主义者。杨小凯先生指出,很大原因是其概念不能用数学语言精确表达,事实上自己都说不清的。从亚当斯密到马歇尔凡是不能用数学语言表述的的概念,最后都被解释的一塌糊涂,甚至被人遗忘。

使用道具

9
龚民 发表于 2016-10-30 13:28: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陈岱孙在这里,其实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推论过程进行了一个“事后”的总结。陈岱孙首先做的工作是对商品概念给出了一个定义。这个定义就是:商品是通过交换进入社会消费以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在该定义中,陈岱孙直接把商品当作劳动产品来看,这就和马克思最初对商品的定义不同了,陈岱孙的这一定义,其实是想让马克思的理论从泥淖中走出来的一种办法。
      孟徒儿瞎掰,人家陈老师正是以交换而说明商品,他却明眼说瞎话说陈岱孙直接把商品当作劳动产品来看?孟徒儿不仅曲解陈岱孙,而且是在考验大家智商,会不会把土豆当人参。结果许光伟却上了钩,又是加分又一厢情愿想拉孟徒儿保卫资本论。
朋友你好! <img src="static/image/smiley/comcom/3.gif" class="vm">

使用道具

10
qi509 发表于 2016-10-30 15:57: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任何企图对马克思的商品进行解读的都会产生歧义。如果我们肯动自己的脑子来考察一下现实就会发现:所谓商品不过是在交换的场所上的物品。换句话说就是:在市场上交换的物品我们称之为——商品。而交换的物品可以是劳动的产品,也可以不是劳动的产品。例如:无意中从河岸边捡到的一块漂亮的石头。当然,即便是捡到的石头要拿到市场上去交换这个过程也可以算作劳动的成分。但是,这个从捡到到拿到市场这个劳动就不能用什么劳动时间来衡量了。再例如中国的常林钻石。常林钻石是农民在耕种土地是偶然发现的。也就是说,马克思的商品的价值不是完全可以用劳动时间来衡量的。

确切地说,马克思的商品只限于劳动的产品。而且还仅仅是一般的劳动产品。马克思自己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即: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产品。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