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15479 84

[转帖]效用最大化是不可证明的 [推广有奖]

81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23 23: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3 22:36:00的发言:

你大概还顾及到了冰箱、调料等问题了吧。对备选消费物品的选择的涵义是这一次购买“全部消费掉”,每样购买多少,将使完全消费后的效用最大化。就是说研究问题的时候已经固定为同一时间段了。你所说的“买菜”方式的研究是日常的现象,但这里蕴藏着明天再买,随吃随买的可能,如果允许这样就无法研究规律了。因为变量太多,而要研究一个或几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必须把其它的变量视为常量或设为常量。自然科学是这样,社会科学也是这样。这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这个“备选消费物品的选择”原则是西方经济学强加给消费者的。商场里琳琅满目,但是,只买其一而归不是个案吧?而按照西经的无差异曲线,是不可能在多选择时有单一选择的,因为无差异曲线不会和坐标轴相交。

我认为问题出在“同时性”,你却用“同一时段”化解,如果今天买大米是和明天买猪肉都是以2日为一个时段的“同一时段”的话,我们不需要再讨论下去了吧?如果如此考虑效用问题,即便是明日不买猪肉,你还可以考虑“3日内”或“n日”这个时段长度。

使用道具

82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23 23: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3 22:55:00的发言:

这句话典型地暴露了分歧。“什么”各买“多少”,才是要解决的问题。按照你的逻辑,先确定买什么,只准买一种;再考虑买多少,只许买足量。所以,在你的选择里只能买一个足量的一个品种。钱若不够买另一种的一个足量,宁可把钱扔掉。否则不能解欲花那个钱干什么?

怀疑你的“欲”也是任意的,吃一口也是解欲,吃饱了也是解欲。有一点点消费,就算是解欲。所以,当然没有什么半温半饱,什么“不饱和”,恐怕你的词典里就没有“饱和”的概念。

和上个回帖有关,“各买”是“同时性”还是“同时段性”?

偏好是有顺序的,有条件的话,应该是一个需求序列依次实现解欲。买什么、买多少、何条件下买,这是一个需求的三个要素,三个要素确立之后,才会有为了解欲的购买行为发生,这是心理学给出的行为原理。

“只许买足量”,这是肯定的。因为“足量”之“足”是相对需求量而言的,作为理性人,买家之所以买那个量,是因为他需要那个量,那个量“足”以满足他的某项需求。买一颗大葱,是因为她炒两个菜需要一颗大葱做调料;买一斤大葱,是因为她需要包一顿饺子。

你不用怀疑我的“欲”是否任意的,它就是“任意”的。宁吃仙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此时吃一口仙桃就是解欲,就是一种满足。如果他希望吃一个面包穿一条短裤,这一个面包和一条短裤,就是他这两个需求的“足量”,如果他得到了,就是满足了。这种任意性反映的就是价值的主观性和存量特点。饱和不饱和只有理性人自己知道,没有客观标准。

一个既顾廉耻有顾性命的人向你讨要一个面包和一条短裤,你的回答是“好吧,我可以满足你”或者“对不起,我无法满足你”,用的词语是“满”和“足”。我的词典里是只有“饱和”概念而无“不饱和”概念,因为从事不饱和行为有悖理性人概念。

使用道具

83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24 00:1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ruoyan在2007-1-23 23:07:00的发言:

如果没有约束,比如摆上足量或超量的衣服和食品让一个人选择,如果他仍然不愿意穿衣服,而只是吃饱,就说明他的“嗜好”是只吃不穿的。这个证明是完全可观察的。这就是我说的餍足点可以表达嗜好。如果他既选择了穿衣又选择了吃饱,就说明他的“嗜好”是“要吃也要穿”的。所以,可以判断,此人廉耻果腹兼顾。在有约束的情况下,这种嗜好也将起作用,他会尽可能地两者兼顾,均衡选择消费品,不会偏废地消费。而对于那个充裕时都不顾穿衣的人,有约束时,当然更不考虑了。你是不是认为不可能存在有均衡嗜好的消费者?

1。经济学从来都不考虑无效需求,通过交换表达的需求,都是有效的,即有足够支付能力的,换句话说,是没有约束的。

2。“尽可能两者兼顾”,是你设定的价值标准。你试图制订客观的效用最大化标准。

3。林子大了,啥鸟都有,但都是正常的鸟。当然存在你所谓的均衡嗜好消费者,他们只是理性人的一个类群,并不是和他们不同的人不存在和不正常,其它人也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只是不同类型的人的价值观不同,效用标准不同而已。

回到主帖上来,其一,正因为效用最大化没有客观标准,所以不可证明;其二,正因为理性人是追求各自的效用最大化的人,所以效用最大化是无须证明的。

使用道具

84
hhyy 发表于 2007-2-4 08: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起来总觉得有一些内在的问题:

首先西经的效用理论是建立在偏好公里之上的,如果我们先验的认为推导是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反效用,应该从假设入手。选择决定了效应最大化,不论是一元还是多元,Y=C+S来说,尽管只在约束上选择,那么偏好决定了选择,我们就认为是最大化的效用了啊

使用道具

85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2-4 10: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hyy在2007-2-4 8:47:00的发言:

看起来总觉得有一些内在的问题:

首先西经的效用理论是建立在偏好公里之上的,如果我们先验的认为推导是没有问题的话,那么反效用,应该从假设入手。选择决定了效应最大化,不论是一元还是多元,Y=C+S来说,尽管只在约束上选择,那么偏好决定了选择,我们就认为是最大化的效用了啊

Y=C+S,这不是一个约束,是S的定义式,即S≡Y-C,永远都不可能有例外。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