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梁
28235 250

[宏观经济指标] 经济周期根源的数学推理   [推广有奖]

51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5:49: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二寅 发表于 2012-3-28 15:47
这里懂宏观的没几个。
宏观不解释经济周期。

使用道具

52
阿梁 发表于 2012-3-28 15:52: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5:44
币利积累所以说必然发生偿债危机。

也就是必须要赖掉旧帐,才能再欠新帐,是这个道理吧?
对。但旧账不一定全是赖掉的。
通货膨胀时可以赖掉一部分旧账。
衰退时出现的币损是被迫的。比如倒闭,所有债务就一笔购销了。但这是被迫的。全社会币损多了,相应债务规模就会减少(占社会总支出的比例)。规模小了,所以才可以借新债。这和打麻将一样。有人总是欠钱,欠的太多了,大家就不再借给他,于是大家就不打了。也就是经济衰退。

使用道具

53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5:53: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很好,很有新意!

使用道具

54
张二寅 发表于 2012-3-28 15:56: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5:49
宏观不解释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恰恰是宏观的主要研究内容。
唯真唯实

使用道具

55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5:58: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二寅 发表于 2012-3-28 15:56
经济周期恰恰是宏观的主要研究内容。
凯恩斯框架是怎么解释周期的?

使用道具

56
张二寅 发表于 2012-3-28 16:00: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5:58
凯恩斯框架是怎么解释周期的?
流动性陷阱引发投资不足。
唯真唯实

使用道具

57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6:04: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伯南克的成名之作,是《金融危机之非货币因素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发表于1983年6月号的《美国经济评论》。透彻理解大萧条,是伯南克长期为之着迷的重要课题。他说:“理解大萧条是经济学者一直梦寐以求的高远理想。大萧条不仅催生了宏观经济学,让它成为一门独立独特的学问,而且1930年代的经验依然深深影响着经济学者的信念、政策建议和研究策略。此影响究竟有多么深远,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撇开实际运用价值不谈,解释1930年代颠覆全世界的大萧条,依然是我们面临的巨大学术和知识挑战,令人激动不已。”
  
  
  
  一点儿不错,宏观经济学源自解释大萧条的不懈努力,凯恩斯《通论》应运而生。时至今日,经济学者、历史学者和政治学者对大萧条的根源,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以经济学而论,
  
  解释大萧条的理论假说层出不穷,不可胜计。仅以导致大萧条的直接原因而言,相关的理论假说就有:(1)支出的崩溃或急剧下降(凯恩斯学派和计量经济学的观点);(2)货币供应量的崩溃或急剧减少(货币主义学派的观点)(3)1929年股市崩溃的负财富效应;(4)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案,国会通过该法案的消息于股市崩溃的前夜到达股市(朱迪•万尼斯基的观点);(5)货币紧缩和价格水平下降引起的高额实际利率(梅泽的观点);(6)战争赔款和债务问题;(7)资本主义最后阶段不断加剧的垄断趋势(马克思列宁主义者的观点);(8)资本主义走向成熟之后,投资机会的下降和长期停滞的来临;(9)世界大战引起黄金价格低估,后者造成巨大的通货紧缩压力(流动性不足或流动性短缺理论)。
  
  
  
  面对众多解释,要提出令人信服的崭新假说诚非易事。科学创新的灵感经常出自对前辈大师著作的深入解读,以及对事实的重新审查。1963年,弗里德曼和施瓦茨发表《美国货币史》,立刻成为货币理论实证研究最权威的经典,亦是解释大萧条最权威的经典。弗里德曼和施瓦茨解释大萧条的重心是银行危机。银行危机经由两个渠道导致总体经济全面萧条。一是银行危机导致股东财富下降,自然降低股东的消费和投资(财富负效应);二是银行危机导致货币供应量急剧减少,触发严重通货收缩。
  
  
  
  伯南克首先发现二师之“货币主义”解释有重要不足:其一,货币供应量下降影响真实经济之渠道究竟是什么?弗里德曼和施瓦茨没有阐释,亦即他们没有“货币传导机制理论”(Monetary Transmission Mechanism);其二,伯南克利用统计分析技术,发现货币供应量之下降,数量上不足以解释大萧条期间总产出的持续下降。
  
  
  
  很自然,伯南克将透视焦点转向“货币传导机制”。他提出一个新的假说:由于金融市场不完全,好些类型的贷款者和借款者之间,若要完成金融交易,必须借助市场创造(market-making)和信息收集(information- gathering),此类服务所费不菲。1930-1933年,金融体系全面崩溃,市场创造和信息收集之效率急剧下降,真实融资成本大幅度上升,许多借款者(尤其是家庭、农场主和小企业)发现融资非常昂贵,获得信贷极其困难。1929-1930年的经济下滑不是史无前例,然而,信贷紧缩却将经济下滑转变成大萧条。

使用道具

58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6:04: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伯南克假说之思想来源有三:其一,费雪“债务-通货收缩”机制的启发。伯南克认为,费雪解释大萧条的“债务-通货收缩”机制是非常重要的思想,可惜当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他“复活”了费雪的思想,引以自豪。其二,假说直接来自“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启发。新凯恩斯经济学的主要开拓者,亦即不对称信息经济学的开拓者,譬如阿卡诺夫、斯蒂格利兹、斯宾塞,三人共同荣获2001年诺贝尔奖。他们从信息不对称角度解释宏观经济波动。其三,假说否决新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的“金融市场完美模型”,即著名的尤金•法玛模型。它假设金融市场完美运转,信息或交易费用被完全忽略。如此世界里,银行和其他金融中介机构仅仅是资产组合之被动持有者。如此完美的、信息或交易费用为零的世界里,银行之资产组合选择行为和银行体系之规模,对总体经济没有任何影响。[4]
  
  
  
  假说一旦提出,关键是如何验证。伯南克采取的验证办法是直接或正面验证。第一步,验证金融危机是否大幅度提高真实融资成本;第二步,验证真实融资成本之提高是否能够解释总体经济之萧条。
  
  
  
  经济学假说之验证,时常会面临一个困难:那就是相关的成本无法直接准确量度。为尽可能准确验证假说,经济学者必须寻找间接量度或替代量度成本的办法。伯南克的真实信用融通成本(CCI)之定义是:“银行将资金从最终储蓄者或贷款者手上,融通到好的借款人手上,所需要付出的成本。它包括识别、监督、会计或审计成本,以及预期坏的借款人所造成的损失。”“假若能直接量度CCI,此成本理念将大有用场,不幸的是,我们没有找到实证上满意的CCI量度。”
  
  
  
  伯南克的解决办法是替代量度。替代量度CCI 的指标是“信用等级为Baa的公司债券收益率与美国国债收益率之差额”。利用此替代量度指标,伯南克令人信服地完成了第一步验证:即银行危机的确大幅度提高CCI。
  
  
  
  第二步验证理念上简单,方法上复杂。关键是如何凸现出“信用融通真实成本CCI”与国民产出之关系。影响国民产出水平之变量众多,要计算出每个变量对国民产出的贡献度绝非易事。伯南克通过改进巴罗(Robert Barro)的两步法,成功证实信用融通真实成本之上升的确导致产出水平持续下降。
  
  
  
  至此,伯南克完成了解释大萧条之假说的理论分析和事实验证。
  
  
  
  然而,验证理论含义最可靠的办法是以事实反证:即若要验证“若A发生,则B发生”(A→B)之假说,最可靠的办法是反证“若B不发生,则A必定没有发生”(非B→非A)。伯南克的假说是:若银行危机导致真实信用融通成本上升(A),则真实国民产出持续下降(B)。验证该假说最可靠的办法是要证实:若我们没有观察到真实国民产出的持续下降,则必定没有发生银行危机和信用融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5]。
  
  
  
  《金融危机非货币因素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的重心不是反证,而是直接验证。然而,伯南克引述多项观察事实,说明产出下降幅度相对较小的国家,其经历的银行危机或金融危机程度亦相对较小。伯南克和其他众多研究者的深入研究,进一步肯定了上述假说的解释力。1995年,伯南克发表综述性论文《大萧条经济学:比较研究》,系统总结大萧条之实证研究成果。全球范围的广泛比较研究,再次确认“金融危机-信用成本上升-真实产出持续下滑”之假说,基本厘清大萧条时期各个宏观经济变量的内在逻辑联系。
  
  
  
  个人之见,《金融危机之非货币因素如何加剧大萧条之蔓延》是伯南克最重要的论文,决定了伯南克今后学术研究的基本方向。

使用道具

59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6:05: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其一,该文将大萧条根源之考察,从表面的货币供应量彻底转向金融制度安排。“破解大萧条悖论的关键在于: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体系之制度安排,绝非‘一层面纱’,它们深刻影响交易费用,从而改变市场机会和资源配置。正常情况下运转良好的经济制度,一旦外部冲击或政策错误迫使经济脱离正常轨道,经济制度就可能成为经济恢复的制约力量或障碍。”易言之,伯南克否决了古典经济学“货币面纱或货币-真实经济二分法”的老生常谈,直探经济现象背后的制度约束条件。其二,该文启发他从金融制度角度,探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其三,该文启发他高度关注资产价格波动对真实经济的巨大影响。其四,该文启发他开始探索金融或信用市场摩擦如何改变总体经济,最终发现“金融加速器机制”。其五,该文启发他修改IS-LM 模型。
  
  
  
  二 修改IS-LM模型,凸现信用市场之重要性
  
  
  
  1936年,凯恩斯发表《通论》,开启现代宏观经济学。《通论》立意深远,取材宏富,却绝非易读之书,初读者往往如坠五里云雾,难以体察其精华[6]。《通论》之影响迅速波及世界、宏观经济学急速崛起成为显学,盖得力于希克斯将《通论》“模型化”之功。1937年,希克斯发表著名论文《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首次将《通论》简化为IS-LM模型,遂不胫而走,迄今依然是经济学最重要、最常用之模型。
  
  
  
  希克斯从一般均衡角度看整个经济体系,将其划分为两个市场:产品市场或真实经济市场(IS曲线);货币市场(LM曲线)。此乃经济学古老相传之“货币-真实经济二分法”之运用。自IS-LM模型诞生之日起,批评或修正它之努力就从未停止过。基本的批评是:该模型过于笼统,没有深入考察经济体系内在调节之机制。譬如,LM曲线旨在描述货币市场,那么货币究竟是什么?货币市场究竟包括哪些资产或市场?此乃牵涉着货币供应和货币需求之重大问题,不可不深入考察。Alan H. Meltzer and Karl Brunner很早就指出:“对货币需求的深入分析必然要求我们区分货币和银行信用。一旦区分货币和信用,我们就必须分析公众愿意持有的债务总量、决定ZF债务总量的市场过程、决定货币和信用均衡量的各种力量。将银行信用纳入货币和产出分析,必将超越IS-LM模型,超越凯恩斯经济学之范式(Keynesian Paradigm)”。[7]
  
  
  
  1988年,伯南克和Alan S.Blinder合作发表《信用、货币和总需求》,追随 Meltzer -Brunner之思维路线,成功地将信用市场纳入总体宏观经济模型,并推导出一系列重要的理论含义或假说。Bernanke-Blinder模型的关键点是将经济体系区分为信用市场和货币市场,从一般均衡角度考察信用市场冲击对总体经济之影响,实乃伯南克大萧条实证研究之模型化。根据Bernanke- Blinder模型:“伯南克(1983)对大萧条为何旷日持久的解释,就可以看做是信用供给曲线向下移动,根源则是贷款风险不断提高、银行面临挤兑危险而大幅度增加流动性资产。根据本文之模型,信用供给向下移动,则减少信用总量、降低GNP、降低ZF债券利率,同时提高贷款利率。”
  
  
  
  该模型对货币政策提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货币政策终极目标都是维持货币稳定、产出和就业的持续稳定增长,为达此目标,中央银行究竟是应该致力于稳定货币总量、还是应该致力于稳定信用总量?此一重大问题,与今日中国货币政策之控制目标选择有极大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三 以微观决策和观察事实为基点,探索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货币理论和货币政策之核心。数百年来,围绕货币理论和政策的一切争论,皆可以归结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同学派或学者对传导机制之认识各持己见,加上经验事实极其复杂多变,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至今仍然可说是未解之谜。
  
  
  
  古典经济学所理解的货币传导机制,乃是著名的“货币长期中性”(即经典货币数量论):货币是所谓的名义变量,无论货币供应量(通常被认为是外生变量)如何变化,其他名义变量(名义利率和名义价格)皆随之等比例变化,真实经济变量不会有任何改变。后世货币理论之创新,基本上就是要证明或否决“货币长期中性”之命题。
  
  
  
  费雪是从实证角度系统研究货币数量论的第一人。他的重大贡献之一是区分名义利率和真实利率,预期通货膨胀率则是联结二者之变量,此乃著名的费雪公式,是现代货币理论之基石。显然,根据费雪等式,只要名义利率跟随通货膨胀率、通货膨胀率又跟随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等比例变化,真实利率就不会有任何变化,“货币中性”成立。费雪的重要创见是:他发现名义利率变化之幅度,经常并不等于通货膨胀率(原则上,应该是预期通涨率,但预期通涨率无法观察,事后通涨率可以近似描述之),其中的关键是公众不能完全预期到货币供应量之变化。易言之,费雪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渠道是公众预期的转变或不完全。
  
  
  
  凯恩斯完全否决古典经济学的“货币中性”命题。其一,名义变量不可能无限制变化,从而确保经济体系总会达到均衡。譬如,当投资需求小于储蓄之时,根据古典经济学之货币中性假设,名义利率总会持续下降,直至投资与储蓄相等。然而,凯恩斯指出“货币经济体系”(Monetary Economy)具有一个最本质的特征:名义利率不能为负数,即名义利率之下降总有一个限度。名义利率既然无法自由变化,以便经济体系实现均衡,那么真实经济变量就必然出现变化:当投资小于储蓄之时,国民收入则相应下降,最终迫使储蓄下降,直到储蓄与投资重新相等[8]。此乃凯恩斯著名的“投资-支出-收入”调节机制。其二,凯恩斯认为:经济体系有时会陷入一个非常特殊而奇怪的困境,即“流动性陷进”。此时,公众之货币需求弹性无限(LM成为一条平线),货币供应量无论如何变化,皆无法左右名义变量,亦无法左右真实经济变量。货币政策完全失去效力。其三,正常情况下,名义变量无法跟随货币供应量等比例变化(凯恩斯亦考虑到人们预期的不完全性和市场不确定性),真实经济变量总会相应变动。即货币供应量之改变,肯定可以改变真实产出水平和就业水平。
  
  
  
  凯恩斯对经典货币数量论或“货币长期中性”假说的否决,石破天惊,震撼整个经济学术界,成为后来货币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然而不幸的是,凯恩斯的天才创见到了“新古典综合”或“凯恩斯学派”(Keynesian Economics)手里却完全走样,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演变成利率或资金成本机制:即货币供应量变化改变真实经济的渠道,乃是改变借款人的资金成本。

使用道具

60
zxun 发表于 2012-3-28 16:22: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950年代,弗里德曼发起“货币理论反革命”,旨在复苏古典经济学的“货币长期中性假说”。理论上,他有《货币数量论之重新表述》;实证上,他和施瓦茨合作完成了煌煌巨著《美国货币史》。他和众多追随者的不懈努力,只是为了证明:货币供应量之变动,乃是经济波动(主要是价格水平之波动,或通涨通缩)的基本力量。为了稳定经济,首要任务是稳定货币供应量。弗里德曼才华盖世,学究天人,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古典经济学大同小异。大同者,即“货币长期中性”;小异者,即货币供应量之变化,短期内亦导致真实产出之变动。货币供应量变化导致真实产出变动的主要渠道,则是投资和消费支出之改变[9]。
  
  
  
  理性预期学派或新古典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继承弗里德曼的基本思想, 从预期不完全或信息不完全角度,深入讨论货币传导机制,进一步确认“货币长期中性”假说。他们当然承认经济周期或经济波动,亦承认短期内,货币供应量变动之经济波动的重要力量,但他们的基本命题是:货币供应量之所以会改变真实产出,原因是公众之预期或信息不完全。[10]
  
  
  
  伯南克是新凯恩斯货币理论之领军人物,重心自然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之新发现。伯南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新颖之处有四。其一,他仔细考究了货币政策变动之后,真实经济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那是说,他研究的出发点不是逻辑推理,而是迷惑不解之事实。他重视的是真实世界之证据。其二,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乃是基于明确的成本理念。“只要存在市场摩擦,诸如信息不完全或合约执行成本高昂,我们就会观察到:外部融资成本(比如发行债券,此债券之抵押或担保无法消除一切相关风险)与内部资金的机会成本之间出现一个差额。我们称之为外部融资额外成本。” 外部融资额外成本是伯南克首创的一个成本理念,是其货币理论最重要的概念。其三,为量度“外部融资额外成本”,自然就要详尽考察经济决策者面向未来之决策行为,包括个人、家庭和企业。显然,金融制度或货币制度之安排,是外部融资额外成本之决定力量。因此,伯南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最终归结于对金融、货币制度之考察。其四,他用矢量回归技术,证实了“外部融资额外成本”假说的诸多推论。
  
  
  
  他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主要由两个渠道构成:其一,企业资产负债表渠道;其二,银行借贷渠道。资产负债表渠道乃是基于显而易见的事实:企业面临的外部融资额外成本取决于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企业净资产越大,其外部融资额外成本越低。银行借贷渠道亦然:货币政策改变金融中介机构之信贷供给总量,尤其是商业银行贷款供给总量,从而改变企业的外部融资额外成本。
  
  
  
  “外部融资额外成本”理念对于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之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殊的企业制度(垄断经营的国有企业和自由竞争的私营企业并存)和金融制度(ZF全权掌控银行体系之经营),造成中国企业外部融资额外成本之两极分化:国有垄断企业之外部融资额外成本非常低,极易获得巨额乃至多余之信贷资金;竞争性的私营中小企业则面临极其高昂的外部融资额外成本,极难获得信贷资金。此乃中国特色的“信贷配给”。由此出发,我们可以推导一系列有关中国信用制度、信贷资金流向、企业投资方向、货币政策的重要含义。

——向松祚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8 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