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xjczyh
2317 7

价值规律与资本运动——续————赵毅红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学前班

9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30 点
帖子
2
精华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8-25
最后登录
2015-3-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6、管理的目标是产业结构的平衡度

货币流通量根据市场对货币的需求发行,似乎没有什么理由提出质疑的,可是,当市场的商品结构与需求结构大相径庭时,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便与生产结构脱节,就要出现滞胀现象。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不凭统计为依据去调整产业结构,而是以货币为手段去迎合市场,其结果就是价格指数节节上长,经济波涛此起彼伏。如果社会的管理者能够真正地放下架子,扎扎实实地把统计工作做到家、做到位,时时刻刻把产业结构的平衡度放在首位,就象司机开车一样一丝不苟地注视着路面,就不会发生问题。凯恩斯理论如其人一样是不折不扣的投机理论,资产阶级运用其理论发财,似乎没有什么大逆不道,因为资产阶级就是贪图钱财之人。没有人对强盗的偷窃行为感到惊讶的,却对正人君子的不法行为感到愤恨。人的思维反差会影响人的情绪。所以,社会主义这块招牌应当提醒人们不要依赖凯恩斯的伎俩长久苟安,应当勇敢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缺点和错误,开辟符合人类理想的道路。

7、土地和机器一样具有使用价值

文章发现“富人的物质消耗与穷人差距不大”但他不理解为什么还说富人占有了财富或价值量的90%以上?这里存在着概念上的误差。物质的和非物质的价值量都属于财富的范畴,用于消费的物资应当属于劳动价值的范畴,用于生产的物资应当属于使用价值的范畴。富人掌握的财富大部分属于使用价值(包括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穷人取得的财富主要是实用价值,即主要用于消费的物资。就是说,现在人劳动只能取得消费品作为生产过程对他的回报,而他的劳动积累必须留存在生产过程。比如农民种地只能收获粮食或其它农产品,而对土地的投入使土壤肥力的增加是无法完全拿回来的。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和机器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在实际操作中,企业所有者不仅占有了与工人一样进行分配的工资部分,他们还掌握着对企业利润及财产的处置权。财产好比土地是过去人留下的,利润好比土地的肥力是必须作为维持和扩大再生产之用的。无形资产以货币形式存在于生产过程,发挥着创造利润的作用。这可以用于回答文章所说的“西方人来中国,带来的只有一个芯片,或者干脆什么都没有,他们使用的是美国印发的美元”问题。这就可以把机器和人统一起来视为生产力,机器是人的思维方式物化的形式,技术人才是未物化或者不可物化的思维存在。先进和落后不是只有工具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劳动者的思维差别。至于土地资本和其它资本在GDP中所占比重的问题,我认为是货币主义纵容市场造的孽,而不是价值规律本身的问题。

关于马克思所说的“价值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观点,本人并不赞同。按照马克思的说法,社会越进步、技术越发达,商品价格指数应当呈下降趋势,可是现实表明物价指数呈上升趋势。这不完全是货币在作怪,也有价值规律本身的因素。技术的进步缩短了生产周期,减少了单位产品的必要劳动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投入产品的劳动价值减少了。资产的留存、技术的传承,都是过去人停留在生产过程的劳动表现,马克思在为现在人争取分配权利的同时,忽略了过去人仍然以物化劳动的形式停留在生产过程中的事实,这是马克思《资本论》最不成功的思维缺陷。

8、资本是赖以赚钱的本钱

关于供求关系,我认为人类生存需要的首先是维持生命延续的物。而且是现实中可以量力取得的物。至于物质之外所需求的非物质需求,必然是物质需求满足之后的追求。没有人会饿着肚子去听戏,光着屁股去跳舞。认为价值计量的纯粹是劳动量,那才是笑话。没有物质联系起来的劳动是谈不上价值的。文章的作者根本没有弄懂我所说的意思就急于进行反驳,显然过于轻狂。正因为有了对物的消费需求,才有了劳动的渴望。否则,谁还会自觉地去劳动呢?消费者必须是劳动者,是在占有矛盾中建立的分配规则,而不是社会的固有属性。消费者又可以是劳动力的控制者,这也是占有矛盾产生的结果,而且其中存在着诸多不合理的因素。也是强权政治产生的原因。劳动力控制者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参与社会分配是合理的,但若有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成果的行为便是不合理的。这里是政治与经济接轨的结合处。

经济学的研究目标应该在政治与经济接轨的结合处找到解决社会矛盾的最后办法,建立完全透明的经济管理制度去约束强权产生的冲动,这就必须借助统计学的功能把整个生产过程和分配过程置于数字化的监控下。民间有句俗语:好朋友明算账。凡是发生经济纠纷的矛盾都是因为没有把账目算清,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该如何算账。将小比大,社会矛盾的发生大多与经济有关,同样是因为账目算不清,或者说经济学理论还没有算清这本账的能力和方法。

什么是资本?马克思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显然马克思把资本理解为货币,虽然他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但流通中产生出来的毕竟是钱,即货币。他说“货币不采取商品形式,就不能成为资本。”就是说商品是货币到资本的中间过程,或中介。也就是说,货币通过商品中介而增值成为资本。如此说来资本成了子虚乌有的概念,显得有些荒唐。在人们的心目中,资本是赖以赚钱的本钱。对于商人来说,本钱就是货币。但对于农民来说,本钱就是土地。对于工业来说,本钱就是机器,就是厂房,就是所有的固定资本加流动资本。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资本就是工业资本、农业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总和。所有的资本都是过去人留下来的,而不是现在人创造的。马克思看到的现象只是价值循环过程的一个片断,“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价值,成了处于过程中的货币,从而也就成了资本。”可见马克思对这个片断的误解,把商业的欺诈行为误认为资本产生的唯一方式。

马克思说:“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就是说,利润是在生产过程创造出来的。为什么却认为资本在流通中产生呢?显然是对商业利润的不规范化感到无奈。资本家靠商业起家的普遍性对马克思的思维影响可能导致发生错误。流通是聚集资本的手段而不是产生资本的方式。活劳动与物化劳动相结合创造了物质价值,其中的生活资料用于支付活劳动的报酬,生产资料用于资本的损耗和扩大资本的投入。这样再去审视商业行为,无非是千方百计、挖空心思多占有货币价值,通过货币的职能占有物质价值。总之,占有是交换的目标。从占有货币到占有物资,是资本形成的过程和方式。

资本的配置影响着经济过程的平衡度,因此,管理应当把资本配置作为管理的目标。土地资本、资产资本和货币资本是构成社会资本的总和,资本主义是拿着货币资本来摆弄土地资本和资产资本的,就是所谓的玩钱游戏。土地的产出和资产的产出之和,等于社会的总价值GDP,货币是用来完成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之间的交换的,无论货币在其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它的最终目的就只有这一个。所以,社会管理只要把货币流通量把握得恰到好处,经济过程的所有矛盾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货币流通量计算清楚。这个问题我在《人类社会始末》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有了准确的货币流通量之后,就在于把握商品流通量与货币流通量的互动关系,就象卤水点豆腐一样,必须把握好整个过程。这个问题我也在《人类社会始末》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有识之士不妨去看看。

9、物价指数的有关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物价指数的有关问题,按照劳动价值的规定,产品的应当等于劳动价值,即凝结在产品中的劳动量用货币价值表示出来。可是在交换实践中,价值是用价格来表现的,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或不同人之间都可能使用不同的价格。这其中隐藏着巨大的商业秘密,也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复杂化了。

价格的频繁浮动受三方面的因素影响着、制约着,即技术的进步、工资的浮动和货币流通量的变化。技术的进步是借助过去人的劳动形态提高劳动效率,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降低价格的优势和潜力。工资的浮动是对现在人的劳动价值进行直接分配,在生产力稳定增长的情况下,工资应当与生产力增长成正比例关系,是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技术进步带动的下跌和工资上浮引起的价格上涨,两者的差额应当是价格指数变动的额度。与产业技术结合在一起的劳动工资不构成价格指数上浮的条件;纯粹的人力劳动才具有推动价格指数上升的因素。在市场竞争中落后的劳动力被挤在社会的最下层,原因就在于其没有借助过去人劳动形态的能力。文化知识是接近过去人的基本手段,也是过去人基本特征。

货币流通量的变化应当与资产的量变成正比。资产的存量表示过去人的劳动量,资产带来的劳动效率是过去人创造价值的方式,利润应当是过去人创造出来的,而不是现在人创造的。因此社会才存在着分配的问题。所谓分配,就是对过去人创造的价值的占有方式和占有过程。市场经济是利用价格手段作为分配的方式,因此人们才不择手段地挑动价格以达到占有目的。资产增加的时候,它将带着它可以创造的利润出现在生产过程,但利润是以后在生产中实现的,它本身的价值只代表过去人的劳动,可是人们如果需要它,就需要支付一部分以后还未实现的利润。就是说,生产资料劳动者取得的利润是向未来生产过程支取的劳动价值,其实可以说劳动价值是专指消费品的价值;生产资料是积累在生产过程的未实现的劳动价值。市场竞争中最激烈的部分其实是对劳动积累的争夺,占有了劳动积累就等于得到了聚宝盆,财富会源源不断地从这里产生出来。然而货币流通量能够改变这种现象,货币可以把一个产业推向顶峰,也可以把它摔进深渊,凯恩斯就是发现了这个秘密,采取增加货币流通量的办法解决流通中因供给与需求错位造成的动力不足问题,同时也因货币发行过量造成价格指数持续上升的趋势。这才是经济领域由发生经济危机转化成金融危机的原因。文章说“资本社会之所以出现经济危机,正是因为资本家控制了大量的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当社会已经没有更多的劳动力与其撑握的劳动力与之交换了,那么这种赚钱的游戏就自然无法玩下去,经济危机产生”是不对的。

经济危机是在没有过量货币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某些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的过量生产超出社会需求的极限,生活资料无法满足需求,又在短期内不能缓和这种局面,便是经济危机。这与资本控制“大量的商品货币化的劳动力”没有太大关系,却与这种控制的不平衡有直接关系。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恢复产业结构的平衡。凯恩斯的办法所以能奏效,是因为增加货币流通量可以把积压的生产能力安排到急需要的地方,便可缓和供需的平衡度。其缺点就是物价指数持续上升,为资本剥削提供了一双无形的手。也是两极分化加剧的原因。如果我们抓住“产业结构的平衡”这个关键,放弃凯恩斯的办法,通过统计的途经随时把握产业结构的平衡度,岂不就可以避开物价指数持续上升的弊病?物价稳定了,社会就稳定了。稳定的社会就是人类最理想的社会。最理想的社会其实并不难得到,最难得到的是人类的共同认识。曾经我们把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对立起来,争得不可开交,斗得你死我活,其实两种经济模式都是不可偏废的,就象磁铁的两极,永远对立,又永远连在一起。若将其关系理顺了,矛盾也就解决了。

市场经济应当由民众的行为去支撑,计划经济应当由ZF行为去管理,在其中间应当是以统计为媒介规范各自的行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价值规律 赵毅红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必要劳动时间 商品价格指数 凯恩斯 管理者 平衡 司机 统计

沙发
iyaxuan 发表于 2012-9-14 17:37: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好长

使用道具

藤椅
hhj 发表于 2012-12-19 07:48: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危机是在没有过量货币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某些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的过量生产超出社会需求的极限,生活资料无法满足需求,又在短期内不能缓和这种局面,便是经济危机。
---------没有过量货币,哪有市场 泡沫,没有市场 泡沫,哪有泡沫破灭下的经济危机?
没有过量货币,哪有市场繁荣?没有市场繁荣,哪有生产过剩?人们不会莫名其妙地多生产的吧。
社会 需求不了并不是东西太多了,而是东西太贵了,而东西之所以贵,那是因为成本太高。一种商品,如果它的成本为0,那么它就算象宇宙那么多,也不算多,也不会使某些人产生“过剩的负担”。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板凳
曹国奇 发表于 2012-12-29 23:31: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2-12-19 07:48
经济危机是在没有过量货币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某些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的过量生产超出社会需求的极限, ...
楼主说法的确不当,但是阁下的质疑也不当。经济危机是总量问题,而楼主是讲的过剩则是局部现象,这在逻辑上没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少一个概念,即局部经济危机和全局经济新危机。有这一对概念,楼主就无空可占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AdamFreeman 发表于 2012-12-30 00:00:28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2-12-19 07:48 经济危机是在没有过量货币存在的情况下发生的。某些商品(特别是生产资料)的过量生产超出社会需求的极限, ...
就是要多生产-供大于求啊!不多生产怎么赚钱呢?

使用道具

地板
hhj 发表于 2012-12-30 07:35: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曹国奇 发表于 2012-12-29 23:31
楼主说法的确不当,但是阁下的质疑也不当。经济危机是总量问题,而楼主是讲的过剩则是局部现象,这在逻辑 ...
楼主说法的确不当,但是阁下的质疑也不当。经济危机是总量问题,而楼主是讲的过剩则是局部现象,这在逻辑上没问题。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少一个概念,即局部经济危机和全局经济新危机。有这一对概念,楼主就无空可占了。
--------------我不认为危机只是全局危机而不是单方面危机。比如危机时所呈现的过剩对于消费者来说恰恰是好事,因此恰恰是不危机。而危机只是对于生产方来说是危机。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7
曹国奇 发表于 2012-12-31 00: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2-12-30 07:35
楼主说法的确不当,但是阁下的质疑也不当。经济危机是总量问题,而楼主是讲的过剩则是局部现象,这在逻辑 ...
过剩危机的确是这样,对生产有害,对消费有利。

使用道具

8
逍遥熊 发表于 2013-5-27 22:34: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问题我也在《人类社会始末》一书中作了详细论述。有识之士不妨去看看。

======================
我们是无识之士,就不配去看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30 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