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云谷川
3386 10

《资本论》对商品的说明为何前后不一致?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粉丝

硕士生

22%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208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4 点
热心指数
4 点
信用等级
4 点
经验
1011 点
帖子
152
精华
0
在线时间
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7-15
最后登录
2009-7-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资本论》对商品的说明为何前后不一致?

云谷川

翻开《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商品的说明是前后不一致的。在第一章《商品》中对商品的说明是:“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第47)在第二章《交换过程》中对商品的说明是:“ 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2.htm第105)这两个对商品的说明是前后不一致的。

第一章中的商品定义,实际上只是有用物的定义。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什么对象,是交换对象还是劳动产品对象或者是有用物对象?需要进一步做出说明。因为只有交换对象才是商品的基本特征,劳动产品和有用物都不是商品的基本特征。定义中“自己的属性”是指商品的属性。商品属性到底是什么在此之前马克思同样没有给出明确地说明。马克思用事先没有经过进一步说明的东西——“外界的对象”和“自己的属性”来做商品的限定条件,实际上等于什么也没说,因为人们不知道“外界的对象”和“自己的属性”究竟指的是什么。

从内容上看“一个外界的对象”和“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两个特征,既符合劳动产品的特征又符合有用物的特征,唯独不符合商品的特征。比如: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商品,它符合“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的规定;企业自产自用的工装模具是劳动产品而不是商品,它也符合上述规定;企业生产的劳动产品在没有销售(交换)以前都不是商品,它同样符合上述规定;有些劳动产品没有适销对路卖不出去,退回到仓库积压也不是商品;它还是符合上述规定。实际上整个定义就等于说明了商品是一个有用物这一件事儿,其中半个交换的字眼都没有。不仅如此,在整个《资本论》第一章中马克思都很少提到交换的字眼儿。所以,《资本论》第一章对商品的定义是不正确的。

第二章中的商品定义才是正确的。众所周知,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没有商品可言。交换环节或交换过程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不仅马克思在第二章中说:“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而且恩格斯也说:“ 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第54)如此可见,马克思和恩格斯他们都承认商品是在交换领域中产生的,而不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的。商品和劳动产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动产品在没有通过交换以前还不是商品,劳动产品只有通过交换过程后才能转化为商品。即便是在商品社会里也是这样。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交换属性而不是劳动属性。

在同一个《资本论》中,第一个商品定义是不用通过交换的有用物,第二个商品定义是不通过交换的有用物不是商品,前后不一致。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个人认为,这是马克思的有意安排。如果在第一章中先说出商品是交换的产物,没有交换环节或交换过程就没有商品可言,那么,交换过程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交换属性就应该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这样一来,马克思就不能用劳动过程中的劳动产品和劳动因素来决定商品的价值了,从而劳动价值论也就不能成立了。只有首先用含糊不清和分段式的说明: “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才能从好象是商品的有用物中推导出劳动产品,从而用劳动因素来决定商品的价值。含糊不清是指 “外界的对象”和“自己的属性”这样的用语,分段式是指 “首先” 的用语,好像还有其次等等,用此来缓解人们对第一个商品定义没有交换字眼的追究。等用有用物和劳动产品把抽象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结论确定后,再补上交换过程和肯定交换字眼:“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这样一来,前后衔接,既从劳动产品中推导出了劳动价值论,又好像没有漏掉交换过程,这是一种论证技巧。

如果首先按照第二章《交换过程》中的商品定义,“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交换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交换结果产生价值。这就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交换价值论了。所以,《资本论》对商品的说明前后不一致,是有意地安排。劳动价值论是根据劳动产品推导出来结论,而不是根据商品交换过程推导出来的结论,这个价值只能是劳动产品的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根本就是谬论。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资本论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 必要劳动时间 劳动价值论 资本论 商品

沙发
confuse 发表于 2007-7-16 10: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云谷川在2007-7-16 9:21:00的发言:

《资本论》对商品的说明为何前后不一致?

云谷川

翻开《资本论》第一卷的第一章和第二章,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商品的说明是前后不一致的。在第一章《商品》中对商品的说明是:“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第47)在第二章《交换过程》中对商品的说明是:“ 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2.htm第105)这两个对商品的说明是前后不一致的。

如果首先按照第二章《交换过程》中的商品定义,“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x量使用物品A=y量使用物品B。在这里,A物和B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得出的结论必然是交换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交换结果产生价值。这就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交换价值论了。所以,《资本论》对商品的说明前后不一致,是有意地安排。劳动价值论是根据劳动产品推导出来结论,而不是根据商品交换过程推导出来的结论,这个价值只能是劳动产品的价值而不是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根本就是谬论。

1、“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是马克思给使用价值下的定义,不是马克思给商品下的定义。

2、“交换结果产生价值。这就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交换价值论了。”这话说的太正确了!如果不是前边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你就是中国读懂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人。现在我告诉你,你是中国读懂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二人。劳动价值论本来就不是马克思的理论,它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就是交换价值论,或者说是劳动量价值论。总之是交换劳动产生价值的理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我终于遇到了一个看法一样的人。我在“人大经济论坛”上奋斗半年了,就是为了寻找承认交换劳动产生价值而否认劳动直接形成价值的观点的人。今天,这样的人终于出现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解开价值之谜的时刻就要来到啦!

不过,在这里需要指出,你的“《资本论》第一章对商品的定义是不正确的”这句话说的不对。马克思是用一章的文字给商品下定义的,读完全章才能知道马克思给商品下的定义是什么。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2:02:29编辑过]

使用道具

藤椅
云谷川 发表于 2007-7-16 11: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onfuse在2007-7-16 10:58:00的发言:

1、“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是马克思给使用价值下的定义,不是马克思给商品下的定义。

2、“交换结果产生价值。这就不是劳动价值论而是交换价值论了。”这话说的太正确了!如果不是前边有一个人说过这样的话,你就是中国读懂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一人。现在我告诉你,你是中国读懂马克思价值理论的第二人。劳动价值论本来就不是马克思的理论,它是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就是交换价值的论,或者说是劳动量价值论。总之是交换劳动产生价值的理论。

千呼万唤始出来,我终于遇到了一个看法一样的人。我在“人大经济论坛”上奋斗半年了,就是为了寻找承认交换劳动产生价值而否认劳动直接形成价值的观点的人。今天,这样的人终于出现了,让我们一起努力奋斗吧,解开价值之谜的时刻就要来到啦!




可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不仅仅是活劳动一个因素决定的!

使用道具

板凳
confuse 发表于 2007-7-16 11: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云谷川在2007-7-16 11:43:00的发言:

可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不仅仅是活劳动一个因素决定的!

不知你还想说什么。最好咱俩不要发生分歧,啥问题都好商量,别的事情先放一放,因为咱们的共同论敌太多,我们当前的任务是把“交换劳动产生价值”的观点宣传出去,彻底消除“劳动直接形成价值”这种观点在我国经济学界的影响。

在商品交换中,人们拿来交换的已经不是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劳动都是物化劳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7-16 12:00:35编辑过]

使用道具

报纸
pengleigz 发表于 2007-7-16 15:3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哈哈,马克思在这个问题上确实存在矛盾。

两位老兄还可以看看价值的定义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产品(没变成商品之前)有没有价值呢?

马克思不是真正的劳动价值论者。

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交换是劳动的一种。

confuse兄,你认为的价值之谜是什么呢?敬请赐教

不要教猪唱歌,否则烦恼的是你自己。

使用道具

地板
仗义执言 发表于 2007-8-15 23:2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签名被屏蔽

使用道具

7
beidou524619 发表于 2007-8-16 08:0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没看仔细啊!前后没有矛盾啊。

使用道具

8
云谷川 发表于 2007-8-16 08: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仗义执言在2007-8-15 23:27:00的发言:

可笑之及至!还第一人第二人呢!

看看马克思主义大词典吧,讲得很清楚!自以为是!劳动产品不一定以价值形式存在,但是价值一定是凝结在劳动产品中的!价值是劳动形成的并凝结在交换的使用价值中的东西.在交换中才体现为价值,强制把一个立方的空气和一匹布交换并不能产生空气的价值.价值是劳动产品存在的一种形式!


价值不是劳动产品的存在形式.因为劳动产品不一定都能成为商品,只有转化为商品的劳动产品才有价值。这就说明交换环节和交换过程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从而是形成价值的关键所在。所以,价值是劳动产品的存在形式是错误结论。

使用道具

9
confuse 发表于 2007-8-16 10: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beidou524619在2007-8-16 8:05:00的发言:
楼主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没看仔细啊!前后没有矛盾啊。

说的很对,支持!

使用道具

10
云谷川 发表于 2007-8-16 10:4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beidou524619在2007-8-16 8:05:00的发言:
楼主再仔细看看,是不是没看仔细啊!前后没有矛盾啊。

你说《资本论》对商品的说明前后没有矛盾?在第一章,马克思说商品首先是个有用物(使用价值),其次是个劳动物(价值),并没有明确说明商品是交换物。也就是说,在没有交换(不是商品)的情况下,马克思在劳动产品中找出了抽象劳动来决定商品价值的.这是错误的.

按照第二个章的说明,有用物和劳动物必须得通过交换过程,如果不通过交换过程,有用物(使用价值)和劳动物(价值)就不是商品.这样一来,交换环节和交换过程就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交换性就是商品的本质属性.那么,马克思在第一章没有通过交换情况下得出的劳动价值就是荒谬的。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