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0

[基础问答] 从“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看产权之妙用 [推广有奖]

  • 1关注
  • 8粉丝

一心向善

讲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73797 个
通用积分
32.1947
学术水平
12 点
热心指数
20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5937 点
帖子
153
精华
0
在线时间
752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6-27
最后登录
2024-6-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看产权之妙用

“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赐大观名”。大观园是贾府为元妃(贾元春)建造的省亲别墅,“天上人间诸景备”,一语道破大观园内的景致之丰之美。而如果把《红楼梦》比作是一场戏的话,那大观园就是一个舞台,红楼女儿们的喜怒哀乐都在这里上演着。

然而,在前几十个章回里,大观园只是作为一个花园兼住宅区存在着。贾府对于大观园的管理是不甚规范的,从经济学上讲,也没有给贾府带来什么“经济效益”。直到第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中,大观园的经济效益才被发掘,而经济效益的最终实现则得益于探春的“产权改革”。

“我因和他们家(赖大家)的女孩儿说闲话儿,他说这园子除他们带的花儿,吃的笋菜鱼虾,一年还有人包了去,年终足有二百两银子剩。从那日,我才知道一个破荷叶、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钱的。”探春在赖大家聊天时发现了一个园子竟然还可以产生经济效益,而后便想到自己家的大观园。“咱们这个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起来,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不如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老成本分、能知园圃的,派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

探春的这一想法得到了众人的支持,薛宝钗说“善哉!‘三年之内,无饥馑矣。”’李纨道:“好主意”,而且凤姐对此也是赞成的。之后,探春等人便大胆地对大观园进行了“产权”改革,把土地“包产到户”。

首先,由于这次改革是“使之以权,动之以利”的,因而得到大家的欢迎,“众人听了,无不愿意”。“那片竹子单交给我,一年工夫,明年又是一片。除了家里吃的笋, 一年还可交些钱粮。”“那一片稻地交给我,一年这些玩的大小雀 鸟的粮食,不必动官中钱粮,我还可以交钱粮。”

然后,探春等人便根据对老婆子的认识和各自的特长进行了土地划分。“这一个老祝妈,是个妥当的,况他老头子和他儿子,代代都是管打扫竹子,如今竟把这所有的竹子交与他。这一个老田妈本是种庄稼的,稻香村一带,凡有菜蔬稻稗之类,虽是玩意儿,不必认真大治大耕,也须得他去再细细按时加些植养。”对于怡红院和蘅芜苑的香草管理,平儿本建议给莺儿他妈管,但宝钗却深知不妥,便推荐了焙茗他娘。“怡红院有个老叶妈,他就是焙茗的娘。那是个诚实老人家,他又合我们莺儿妈极好。不如把这事交与叶妈,他有不知的,不必咱们说给他,就找莺儿的娘去商量了。那怕叶妈全不管,竟交与那一个,这是他们私情儿,有人 说闲话也就怨不到咱们身上。如此一行,你们办的又公道,于事又妥当。”

最后,探春等人还确定婆子们的一切收入不必受账房辖制,也不与凤姐去算账,一年只需揽一宗事儿,再拿出几吊钱给园子里的其他婆子们。这也是非常明智和有见地的,受到了众婆子的欢迎,齐声说“愿意!强如出去被他们揉搓着,还得拿出钱来呢。”

这次改革,跟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农村开始执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非常相似,但从经济学本质来说,应算作一次“产权改革”。所谓产权,在经济学上来讲,就是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四权合一的一个权力束。非常直白地说,就是某一物品为个人或者多人所有,他或他们想对这个物品怎样就可以怎样,而其他人却不得使用或要付出使用费用。

在上面改革过程中,探春把改革的用处说得很详细。“一则园子有专定之人修理花木, 自然一年好似一年了,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成年家在园中辛苦;四则也可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并打扫人等的工费。”

而从产权的功能这一角度来说,可以阐释如下:一是减少了不确定性,降低了交易费用,因为产权不清,极易导致使用和管理上的混乱,产生“公地的悲剧”;二是激励与约束,刺激了管事婆子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得他们努力生产,约束了管事婆子,让他们对自己的土地负责一部分责任,各人揽一宗事管;三是外部性的内部化,将大观园的土地和花草分包给某一婆子,使得大观园的外部性内化为婆子个人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了她们的行为,促使她们围绕利润最大化组织生产;四是资源配置和收入分配,将资源分配给专人管理,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这也促进了收入的分配,让管事的婆子获得了额外的收益,而他们也拿出一部分钱给其他婆子,也是收入分配的一种体现。

那么,改革的具体影响又如何呢?

在第五十八回中这样写到:“因近日将园中分与众婆子料理,各司各业,皆在忙时:也有修竹的,也有树的,也有栽花的,也有种豆的,池中间又有驾娘们行着船夹泥的、种藕的。”这就表明,改革之后,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土地使用开始变得规范起来。

在第五十九回当中,莺儿和蕊官去潇湘馆借蔷薇硝,到了柳叶渚后因见叶才点碧,丝若垂金,莺儿便摘了些柳条子编花篮等物。不一会儿,一个叫春燕的丫头过来跟莺儿聊天,因说道“这一带地方上的东西都是我姑妈管着。他一得了这地,每日起早睡晚自己辛苦了还不算,每日逼着我们来照看,生怕有人遭塌,——我又怕误了我的差使。如今我们进来了,老姑嫂两个照看得谨谨慎慎,一根草也不许人乱动。你还掐这些好花儿,又折他的嫩树枝子,他们即刻就来,你看他们抱怨”,但是莺儿因薛宝钗从未要过什么花草的,就觉得掐这些也没什么。一言未了,春燕姑妈果然拄着拐杖来了,见到莺儿摘了柳条子,不好意思说莺儿就直骂春燕,还打了春燕几下。还有在六十一回中,柳家的因要从角门过,奈何小厮跟她开玩笑说,“好婶子,你这一进去,好歹偷几个杏儿出来赏我吃。我这里老等。你要忘了,日后半夜三更打酒买油的,我不给你老人家开门,也不答应你,随你干叫去。”柳氏啐道:“发了昏的!今年还比往年?把这些东西都分给了众妈妈了。一个个的不象抓破了脸的,人打树底下一过,两眼就象那黧鸡似的,还动他的果子!”

从这两处,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大观园的产权改革,把园子里的花草树木的产权划分给特定人,而管事的婆子不让他人“摘柳条子”“摘自己的果子”则鲜明地体现出产权的排他性,而柳氏等人不像从前那样乱摘园内果子便是产权导致的“约束”效应。

而在第五十九回当中,莺儿说“自从分了地基之后,各房里每日皆有分例的不用算,单算花草玩意儿:谁管什么,每日谁就把各房里姑娘丫头戴的,必要各色送些折枝去,另有插瓶的。”后来,春燕跑去怡红院,他母亲追了上去后,春燕姑妈“自己且掐花与各房送去不提”。从这儿,我们可以看出产权的明晰在产生激励管事婆子的努力生产之外,也约束了他们,使得他们必须要在享受利益的同时,承担一定的责任,体现出产权的“激励与约束”。

而后在第一百零八回,由于众人都已搬出了昔日一片盛景的大观园,大观园的管理也不如刚刚改革之后的情形。“门是天天关着的”,而后来只偶尔会因为“预备老太太要用园里的果子,才开着门”。虽说不如先前,但是探春等人的产权改革还是有成果的,尚能为贾府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些物品,即产生了经济效益。

这次改革,让大观园的土地和花草树木的产权划分变得明晰起来,优化了资源的配置,减少了交易费用,使得存在于大观园的外部性行为内在化,从而产生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虽说她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产权界”,但在封建社会的背景之下,红楼的女儿们能够想出并做出这样的改革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生产积极性 利润最大化 制度经济学 公地的悲剧 经济效益 红楼梦 经济效益 天上人间 大观园 经济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