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lisi1948
956 1

[经济现象] 揭批《资本论》思辨流通手段的秘密〈一〉 [推广有奖]

  • 1关注
  • 0粉丝

讲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481 个
通用积分
32.0958
学术水平
67 点
热心指数
77 点
信用等级
30 点
经验
22777 点
帖子
467
精华
0
在线时间
16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1-3-5
最后登录
2021-6-22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揭批《资本论》思辨流通手段的秘密〈一〉

应该说,集大成经济学的研究前提,是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在创立解决实现“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方向和途径:既是“根据经验去研究现实的物质前提”;也就是将“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总结出的经验,以此来展开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的是虚假“世界”即想像世界的批判,都是在针对“抽象关系”的“抽象存在”而展开的。也就是说,马克思哲学在批判“思辨结构的秘密”中,是创立“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现实关系”的“现实存在”来实现的。

因此,集大成经济学在展开对《资本论》的批判,实际上也是发掘出马克思哲学在创立运用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的原理和方法的这一理论的必然性。

然而,本篇是要揭批《资本论》采用黑格尔的思辨方法,在论述的第一篇第三章的“2.流通手段”确立“(a)商品的形态变化”的实质,是在虚幻中想象的抽象存在,而不是在现实中观察到的现实存在。也就是说,马克思在研究《资本论》的方法上,是采用黑格尔的“思辨结构”的思辨方式来展开的研究。因此,《资本论》从“商品”的“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的论述,它既不是生产的产品,也不是经营的商品,而是用“意识决定生活”的想像在编造一个圣物、一个怪影、一个幽灵——商品,来充当“生活决定意识”的考察前提。所以,《资本论》在思辨“2.流通手段”必然要确立“(a)商品的形态变化”的观点认为:

“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只有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才能实现。”(《资本论》〈根据作者修订的法文版第1卷翻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1月第1版、第84页)。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的人所看到的在生产中的产品、以及在经营中的商品,它是在企业生产中的产品,在被经商者采购到经营中的商品,这才是从产品到商品的现实存在。

理当说,企业在生产的产品是为有益消费而生产的。理当说,商品也是为有益消费而经营的。因此,从产品生产到商品经营,从商品经营到销售商品的最终决定,它是在消费中即必需中,而不是在“商品的交换”中。实际上,从产品到商品、从商品到销售的整个过程,它是用法定货币来实现生产、来实现经营、来实现消费和必须。

由此可见,《资本论》是采用思辨的想像方式,在说“我们看到,商品的交换只有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才能实现”,这纯粹是想像的虚幻存在。所以,《资本论》在论商品的抽象存在认为:

“商品的发展使商品表现为二重性的东西,即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同上卷、上页)。

实际上,在现实生活中的现实的人看到的经营中的商品,是以有用劳动在换取的货币来购买的,而不是采用“使用价值”来“交换价值”。这才是我们在现实存在中看到的商品进入消费中的真实性。

货币,它是现实的人在用自己的有用劳动在生产劳动中、在经营劳动中、在服务劳动中的等等中的劳动时间、劳动技能、劳动成果的等价报酬,在取得的法定货币。因此,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看到的产品或商品的这些现实存在来说明:《资本论》确立“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就不是现实存在,而是虚幻想象的抽象存在。

诚然,我们在市场经济中看到的产品和商品,它们有“商品的发展使商品表现为二重性的东西”吗?实际上是没有的。

实际上,我们明明在现实存在中看到的产品,是由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被经营者采购到经营中的商品,是由于消费者的需要,这才是在货物流通中在促进着产品生产的发展、在推动着商品经营的发展。应该说,这才是在市场经济中的“二重性”。也就是说,是从产品的生产到商品的经营的“二重性”。由此可见,《资本论》在想像中看到的“商品的交换”是虚幻存在的“二重性”,

实际上,在任何时代的商品,决不是与“商品的交换”,而是用法定货币去购买产品,再到用法定货币去出卖商品。

因此,在生产中的产品,再到经营中的商品,所发生在其中的矛盾或包含的矛盾,也决不是《资本论》的思辨在说的:“只有包含着矛盾的和互相排斥的关系才能实现”,而是现实在看到的以有用劳动得到的货币量与有益消费付出的货币量的平衡量,这才是能化解其中矛盾的解决方法。可是,《资本论》却以为:

“这种发展并没有扬弃这些矛盾,而是创造这些矛盾能在其中运动的形式。”(同上卷、上页)。

实际上,“扬弃”是思辨的辩证法的概念,而“改变”才是实现的概念。由此可见,《资本论》采用的是黑格尔的思辨的辩证法的研究方式,应该是马克思哲学批判的复活。

因此,《资本论》也就解决不了:从生产到经营的产品与商品的各自得到的利润的合理分配的现实问题。

因为,《资本论》不是从原材料+劳动时间+生产费用+成本费用+运输费用+税赋的现实存在来解决,而是采用“扬弃”的思辨方式来解决,是虚幻存在的想像方式。所以,《资本论》错误地认为:“这就是解决实际矛盾的唯一方法。”

这样,《资本论》在举出“例如,一个物体不断落向另一个物体而不断离开这一物体,这是一个矛盾。椭圆便是这个矛盾借以实现和解决的运动形式之一。”(同上卷、上页)。实际上,《资本论》在用“一个物体”与“另一个物体”的例子来描述:从产品到商品的生产过程和经营过程的现实关系,是错误的举例。为什么是错误的呢?因为这个举例说明不了:在生产中的产品所获得的利润,再到经营中的商品所获得的利润,究竟哪个才是不合理的利润?

实际上,“物体”是自然的运动现象,而产品和商品是社会的运动现象,怎能将两者混为一体。

实际上,由于《资本论》在将商品当成是自然的物体而看待,所以《资本论》也就将社会的运动现象,作为是自然的运动现象来理解:

“交换使商品从把它们当作非使用价值的人手里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同上卷、上页)。

然而,我们从社会的运动现象的现实存在来看,商品是持有货币者的必需意向,在决定使用或非使用。同样,从商品到消费的过程来看,也是持有货币者在通过货币方式来展开交易,而不是价值来展开的交换。换言之,无论是产品交易,还是商品交易,都是在卖与买的双方展开的交易,而不是、也决不是《资本论》确立:“交换使用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转到把它们当作使用价值的人手里”来展开的交易。

因此,《资本论》在研究的前提上,是脱离现实存在的抽象论,而不是现实论。也就是说,《资本论》在研究方式的抽象论,实际上是虚幻存在的想象论。

集大成经济学研究室 理思 于阳新 2015-2-1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流通手段 资本论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 经济学研究 马克思 经济学 资本论 黑格尔 哲学家

李相春
沙发
wawiii 发表于 2015-2-10 08:47:2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感谢分享。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