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戚华建
16106 84

[原创]经济学第一定律——交换定律 [推广有奖]

71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3-1 00: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yangyuancn在2009-3-1 0:20:00的发言:
无非是古典政治经济学中交换理论呢加强版...

朋友,没有这么简单吧。古往今来的经济学,除了研究

P=RSC

我问你,你还要去研究什么?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72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3-25 09:2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逻辑证明——“按需分配”理论荒唐在哪里

(戚华建)

命题:“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始(动物)社会

证明:

因为世界上只有两种“社会生产关系”,1、P=RSC;2、P=RC。

P=需求交换;R=需求(价值);C=成本;S=供求系数。

人在地球上,需求R是不可缺少的;获得需求R,必须付出辛苦与努力C,所以成本C也是不可缺少的;个人付出辛苦与努力获得的需求,是无法满足个人全部的需求的(除非人回到动物世界去),所以,人与人之间的需求交换P也是不可缺少的。这些“不可缺少”是不依“生产关系”所转移的。

我们要交换什么对象呢,显然,我们交换的对象实际上就是需求R(需求中都同时包含价值,下同)与成本C,所以,立成公式就是:

P=RC。(1)

(动物世界可以表示成RC,因为动物世界没有交换P)

在交换过程中,有些人较喜欢需求A而不喜欢需求B,所以提供者就多生产A,少生产B。而又有一些人较喜欢X而不喜欢Y,所以又有些提供者多生产X,而少生产Y。所以,在交换中,就出现了——供求关系(用S表示)。于是式(1)如果加上供求关系就变成了:

P=RSC。(2)

式(2)也称为——交换定律。(交换定律在经济学中称为价格定律,P=价格)

显然,地球上,除了P=RC与P=RSC这两种交换关系,任何人造不出第三种交换关系。人类社会离开交换关系,就回到动物世界去,在动物世界里没有“生产关系”。所以,在实际上,“生产关系”的实质就是交换关系。

“按需分配”的社会——供求关系(S信息)——如何获得,这成了“按需分配”能否成立的生死关键。在“按需分配”社会,如果——供求关系(S信息)——无法获得,那么,社会生产关系表达式就是P=RC;如果能够获得,那么就是P=RSC。

我们现在的“供求关系S”都是由市场交换提供的。如果“按需分配”所获得的“供求关系S”也是通过市场交换提供,那就不是“按需分配”了。所以,按需分配社会必须要解决“供求关系S”提供系统的问题,如果无法解决,那么,社会生产关系就变成P=RC。我们已知,这个社会——供求关系(S信息)在宏观上是趋向无穷大的,所以,除了市场交换并由市场提供外,任何(信息处理)系统都是无法提供。所以,按需分配除了每个人分配一台“万能永动机”外,显然社会是不知道每个人要想分配什么东西的。因为“万能永动机”是没有的,所以在“按需分配”社会S信息找不到。因此,在“按需分配”社会,生产交换关系就是P=RC。

P=RC是一种很原始很危险的社会生产交换关系,因为根据我的“需求公理2——在有限范围(有限自然空间及物的集合)内,存在两个以上的人,这两个以上的人所对应的需求系数R一定最终趋向1。”所以, P=RC就最终会变成:

P=1C,P=C。(需求交换=成本) (3)

——需求交换=成本——的社会就要回到原始的动物社会!所以,命题得到证明。

有人提出,生产力和科技的高度发展,会使成本趋向极小,按需分配就可能实践。这是一句毫无根据的梦话,因为没有供求系数S,社会上谁也不知道明天要生产什么及社会上人需要什么,你生产力和科技的高度发展放在那里对社会只有害处而没有益处;(其结果跟我国古代的南辕北辙的寓言一样,你前进的方向错了,你的车越快,你离你的目的就越远)

在需求交换=成本的社会生产关系中,社会生产没有——增值。因为社会人口在不断增值,所以在“P=C,需求交换=成本” 社会生产关系中社会上就要饿死人。(这在世界上社会主义社会的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大量的证明)

P=RSC与P=RC这两个代数公式,既不懂“唯心主义”也不懂“唯物主义”,既不懂“社会主义”也不懂“资本主义”,它只表示了一种——自然法则。自然法则与社会实践得到了相互印证,这不是巧合!

给我一个诺贝儿经济学奖,我是不要的。

使用道具

73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7 01:03:3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72# 戚华建

有点意思

使用道具

74
zquibe 发表于 2009-7-7 18:05:1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
人格的完善是本,财富的确立是末!

使用道具

75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7 20:36: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R=P/SC

(2),P=RSC   

在求价格P时:

由(1)式推导出(2)式,R中就含有P,这是同一个公式,(2)式中的R 又如何求得?难道需要通过(1)式吗?

使用道具

76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7-7 23:02: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回复75楼 分析家 朋友:

在现实计算中,比如我们求某款式的服装A的价格、价值等关系,那么我们应先求A的价值系数R,具体求法:

1、成本C是已知的;设50元

2、再以A卖出去的(时间T1)价格P设100元,作为求R的已知数;

那么75楼(1)式就是

R=100/S500(1)

显然上式还有两个未知数R和S,那么我们再先假设社会衣服供求关系S=1(宏观供求系数S可以用社会消费量除以货币供应量),那么(1)式的R就可以求出了

R=2

在现实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价值”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量,至少不会在几天或几个月之中人的——价值观(欣赏)——会改变,所以,我们在服装A的“价值量”的表格中,就可以填上“R=2”

那么,我们再在服装A时间T2的价价格变动时,马上就可以发现,服装A的微观供求系数在改变。比如在T2的价格是90元,那么代入交换定律就是:

90=2×S×50

S=0.9

S小于1,我们显然就可以知道或者是投资大于消费,或者是消费小于投资,所以,生产者就要考虑或者是压缩投资,或者是创新新的款式。新款式有两个经济学特点1、R量大,2、在新款式相对老款式来说,消费量大。所以相对使微观供求系数S变大。

使用道具

77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8 13:35: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的 R1=2 是在 P1=100,S1=1 的第一状态下求得的,怎能再将其代入P2=90 的第二状态   P2=R2*S2*C    求 S2 呢?

你在这里预设了 R1=R2=R  依据何在?在知道,P1=100 时的R1=2,P2 = 90时的R2=?

使用道具

78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7-8 14:09: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8 13:35
你的 R1=2 是在 P1=100,S1=1 的第一状态下求得的,怎能再将其代入P2=90 的第二状态   P2=R2*S2*C    求 S2 呢?

你在这里预设了 R1=R2=R  依据何在?在知道,P1=100 时的R1=2,P2 = 90时的R2=?
定律是适用于每一次的任意什么物品或劳务的具体交换(买卖)的,正像物理中的欧姆定律一样。

虽然是服装A,但服装A是一个批量,也许是一个批量批发,也许是一件件零售,在事实上,每一次交换在时间T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理论上,它们每一次的交换反映在——交换定律——中的数值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使用道具

79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8 17:55: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7-8 14:09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8 13:35
你的 R1=2 是在 P1=100,S1=1 的第一状态下求得的,怎能再将其代入P2=90 的第二状态   P2=R2*S2*C    求 S2 呢?

你在这里预设了 R1=R2=R  依据何在?在知道,P1=100 时的R1=2,P2 = 90时的R2=?
定律是适用于每一次的任意什么物品或劳务的具体交换(买卖)的,正像物理中的欧姆定律一样。

虽然是服装A,但服装A是一个批量,也许是一个批量批发,也许是一件件零售,在事实上,每一次交换在时间T上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理论上,它们每一次的交换反映在——交换定律——中的数值都可能是不一样的。
你并未回答我的问题,R1=R2   ??????????????

使用道具

80
戚华建 发表于 2009-7-8 20:04: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现实经验中,我们可以知道,“价值R”是一个比较稳定的量,至少不会在几天或几个月之中人的——价值观(欣赏)——会改变,所以,我们在服装A的“价值量”的表格中,就可以填上“R=2”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from^^uid=814164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5 1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