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tom_lv1
2023 10

[创新发展] 人类对经济学的认识过程 [推广有奖]

  • 1关注
  • 47粉丝

院士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93132 个
通用积分
105.6001
学术水平
602 点
热心指数
475 点
信用等级
479 点
经验
54652 点
帖子
1077
精华
21
在线时间
750 小时
注册时间
2016-2-24
最后登录
2024-1-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人类对经济学的认识过程

                 于德浩

                2016.10.2

人类在进步,是由于人们对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商品的价值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前提假设,一种学说认为商品价值决定于其效用,即消费者的主观感受;另外一种学说认为商品价值决定于生产者为之付出的客观劳动。实际上,这是人们从两个方面看待同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从内部看,效用价值论从外部看。依我看,这两种看法看似对立,实则统一,没有谁对谁错之分,就如同物理学中光的波粒二象性。

商品的效用,也就是使用价值,影响商品的价格,是很容易理解的。显然,没用的商品其价值就是0。一般来说,商品用处越大,其价值也就应该越高。比方说,2个馒头的用处比1个馒头的用处大,是其2倍,所以价值也就是2倍的价格。一间屋的用处比一个馒头的用处大很多,所以其价值就高很多。

但是,对于不同商品价值的定量交换,如果只是使用“效用”,似乎找不到一个兑换方法。比如,1把椅子=100个馒头。凭什么认为1把椅子的效用是100个馒头的效用呢,这毕竟是不同的东西,怎么比用处呢?为了解释这个基本的问题,亚当斯密就提出了劳动价值论,如果说1把椅子耗费的劳动与100个馒头耗费的劳动相当,这就是一个人们可接受的模型解释。同样该模型也可以承上去解释以前的2个馒头的价值是1个馒头的2倍,付出的劳动是2倍嘛。这就是斯密一个伟大的创举,把不同商品的价值用看得见的人类劳动给联系在一块。当然了,这是一个非常大但是比较粗糙的模型。

一个人不经意捡了一块金子,没有付出多少劳动,但是其价值很大;有些人比较笨,生产同样的商品,很费时费劲,但却不能卖的更贵。怎么解释这些例外呢?李嘉图为此引入了社会平均劳动概念,马克思发展为抽象劳动概念。就是说,即便两种商品的具体消耗时间相同,价值也不同,因为其抽象劳动不同。比如,农民种地1小时和教师讲课1小时,抽象劳动是不同的,所以其收入报酬也就不同。

马克思的伟大,就是就此引入了劳动生产效率的概念,要想生产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价值,就得研发和使用更先进的生产工具。如果农民只靠锄头,那么累死也就种10亩地;而使用拖拉机,就可以种地100亩。

但是,有些商品,人们无法或很难估计它的抽象劳动,比如古董艺术品。还有,马克思的抽象劳动概念也很难解释影视明星的超高收入。如果说,一个人的抽象劳动是普通工人的5倍,所以工资也是5倍,这个解释还可以接受。但是,如果说明星的抽象劳动是普通工人的10万倍,这就太牵强了。再怎么解释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的一些例外商品呢?后来的经济学家绞尽脑汁,好像从劳动价值的假设走不下去了。

这时候人们又重新回到效用价值,但是首先得解释一个基本的问题,就是水和钻石。水用处大,钻石用处小,可是钻石比水昂贵的多。后来人们引入了边际效用概念,就是说,水的综合用处大,但是边际效用价值小,因为得到水太容易了;而钻石的边际效用大,因为得到钻石太难了。商品的价格就是其边际效用价值,这个概念实际就是给“物以稀为贵”找到了一个理论基础。

庞巴维克给边际效用概念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说一个农民如果收入5袋谷物,其分别依次是用来不挨饿,吃饱,吃肉,喝酒,和喂鸟玩。如果他损失一袋谷物,实际上只是不能喂鸟玩了,其他前4种要求依然可以达到。换句话说,这5袋看似相同的谷物,其价值依次递减,比如从10,8,6,4,2元。

显然,如果从劳动价值论的观点来看,每袋谷物的价值应该相等,要么都是10元/袋,或2元/袋,或其他等等,但不可能不相等。这就是效用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的根本分歧。如果仅仅局限于庞巴维克的例子,那么显然效用价值论更合理。但是,这个问题仅是基于一个封闭的系统。如果考虑外在交换,比如,1把椅子换1袋谷物。那么他还能区分哪是第1袋,哪是第5袋吗?

现实的例子,就是1个农民家里仅剩100斤口粮,如果卖掉自己就会饿死,也就是这袋粮食的价值应该是无限大,比如价值应是1亿元。可是,粮食的市场价那管某个人死活啊,如果卖掉那就是100元,标准的,一视同仁。

当然,边际效用价值也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在我看来,实际上这个理论是强调了个体事例的差异,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则是强调整体事例的平均值。商品的价值是多少?有人说是10元,有人说5元,也有人说是2元,等等;都可能有具体的成交事例。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主观价值,无人掌控;但是经济学的客观规律就形成一个客观的市场价6元,这就是整体事例的期望值,就是马克思所认为的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价值。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认识过程 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效用价值论 物以稀为贵 经济学 消费者 价值论 生产者 物理学

回帖推荐

经济史外行 发表于2楼  查看完整内容

我赞赏, 所说很有道理。 这正好表明,不可能获得人们都认可的价值理论。 用如此思路看问题,关于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的争论,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两者都是为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经济史外行 + 5 + 3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5  学术水平 + 3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经济史外行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6-10-2 19:26: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赞赏,

所说很有道理。

这正好表明,不可能获得人们都认可的价值理论。

用如此思路看问题,关于劳动价值和效用价值的争论,其实并没有多大意义——两者都是为解释社会经济现象产生的!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tom_lv1 + 5 + 5 + 5 精彩帖子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6-10-2 21:56: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比如,农民种地1小时和教师讲课1小时,抽象劳动是不同的,所以其收入报酬也就不同。
        你别信口开河,你用数字或逻辑说说,农民与教师的抽象劳动怎么就不同了?像你这样信口开河,没有一个经济学派的理论是错误的。         
    一般说来,凡是说“比如”的,所举的例子都是常人公认的。你这个“比如”,我怎么看不懂啊。


使用道具

板凳
leijy 发表于 2016-10-2 22:50: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报纸
tom_lv1 发表于 2016-10-3 08:15: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6-10-2 21:56
你别信口开河,你用数字或逻辑说说,农民与教师的抽象劳动怎么就不同了?像你这样信口开河,没有 ...
你觉得农民种地1小时的劳动,和教师讲课1小时的劳动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   台上三分钟的具体劳动所包含的抽象劳动,是台下10年的具体劳动。 明白了吧?

使用道具

地板
tom_lv1 发表于 2016-10-3 08:18: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eijy 发表于 2016-10-2 22:50
不学无术,信口开河!
你学过概率统计吗?
知道什么是个别事例, 整体事例期望值的概念吗?

看资本论, 也得有起码的数学基础。

使用道具

7
tom_lv1 发表于 2016-10-3 08:30:0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eijy 发表于 2016-10-2 22:50
不学无术,信口开河!
马克思很伟大, 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同样也很伟大。 同理,庞巴维克,哈耶克,萨缪尔森,凯恩斯等等他们也很伟大。
如果,某种理论那么错误傻帽, 那就不用等着你去批判了,早就消失了。
盛名之下无虚士。
如果一个人觉得劳动价值论就是垃圾或者效用价值论就是垃圾。 那首先就是这个人是垃圾。
要停止民科思维。
牛顿的理论是错的吗,当然不是。是有其局限性,某些实际问题解释不了,所以才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去补充。

使用道具

8
leijy 发表于 2016-10-3 09:42: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9
leijy 发表于 2016-10-3 09:44:3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使用道具

10
黑色清道夫 发表于 2016-10-3 09:45: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tom_lv1 发表于 2016-10-3 08:15
你觉得农民种地1小时的劳动,和教师讲课1小时的劳动是一样的吗?
当然不一样!
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 ...
台上三分钟的具体劳动所包含的抽象劳动,是台下10年的具体劳动。 明白了吧?
           呵呵,德国农民种地1小时,很可能在大学毕业的基础上再培训2年,而他们的中小学教师很可能在大学毕业后直接任教了。你明白了吗?
         口说无凭,你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就是信口开河。
         问题的关键是,在“比如”引导的句子里,你使用了人们大都不懂的抽象劳动,只能证明你的主贴是歪理邪说。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1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