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2794 4

[张建平] 关于信贷的“钓鱼竿”理论 [推广有奖]

  • 0关注
  • 78粉丝

贵宾

大师

2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9357 个
通用积分
10574.8512
学术水平
1474 点
热心指数
1318 点
信用等级
987 点
经验
129409 点
帖子
12241
精华
12
在线时间
253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9-25
最后登录
2023-10-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信贷规模”,通常是作为一个流量来设定的,即在一段时间内的信贷量,而不是词面意义上的存量概念(在某个时点上银行未收回的贷款总量)。所谓“新增信贷规模”,就是一个“二级流量”,这又有“环比”和“同比”之分。
  新增信贷规模,无论多小,都只可能导致厂商部门的负债总量的增加而不会减少,减少的仅仅是增加的速度。这种加速度和速度的措辞忽悠对于有中学物理知识的人都难以奏效,但是也确实能够迷惑不少不具有中学物理知识的人。

  信贷是宽松还是收紧,是各个方面都关心的问题,最近的预期是央行将会收紧信贷。更有不少研究经济周期的学者预测全球央行都将进入加息周期,按照经济学惯常的认识,这意味着资本使用成本增加,或导致许多企业减少借贷,进而意味着经济发展可能减速。
  但仅仅是“或许”。以上因果分析是非常牵强的。首先,加息和信贷规模并不具有必然的负相关关系,其次,信贷和经济发展速度也不是通常所说的正相关关系。

  为了展开分析,我们还要纠正一点凯恩斯式宏观经济学当中已经成为定式的错误认识,即投资就是购买土地厂房设备。在两部门分析当中,厂商是生产资料的拥有者,这些生产资料包括了土地厂房设备原材料,所以厂商向银行的借贷,并不是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种借贷仅仅是货币在“厂商”部门内部的流动,内部流动不会产生任何效用,这个道理非常简单——把自己左口袋的钱装到右口袋里不会有任何效益产生;另一方面,居民部门被界定为劳动服务的拥有者。厂商和居民两个部门的结合,就是资本与劳动的结合。所以,从部门分析来看,投资其实就是厂商部门向居民部门采购自己并不拥有的劳务,换句话说,投资就是厂商部门给居民部门发工资。
  确立了上述概念之后,我们就可以从货币流的角度用两部门方法来静态分析信贷规模及其影响问题了。
  我们假定在厂商部门内部生产制造企业向金融企业在某个时期内的借贷量为I,这个借贷量被用于向居民部门采购劳务,即投资I转化为工资W
  居民不是货币增殖的追求者,而是消费者,因此,居民通过出卖劳务获得收入W=I),最终还是要全部用于向厂商部门购买产品的。这个产品,是居民用于换回收入W的那个劳务量与厂商的生产资料结合的产物,厂商通过向居民部门出售产品,再回笼货币资本。回笼量为VV也是这批产品的总销售金额。
  由于厂商是图利的,所以,用I量的信贷购买的居民劳务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指最终消费品,不包括厂商部门内部自己使用的产品,部门内部自用的非消费品不存在销售问题)的销售额V一定不小于I,而且一定会大于I,这个差额当然就是厂商部门的“利润”,包括金融企业的利润在内,我们用p表示。即p=VI
  由于无论是厂商还是居民,都没有权力制造货币,货币的流动不可能使得自己增殖一丝一毫,所以,货币流的,所以,货币流以更大的流量——连本带息从居民部门以消费的渠道向厂商部门回流时,多出来的量p,唯一可能来源于居民部门原有的货币积累,即储蓄S。也就是说,由于只可能是居民部门用自己的积蓄的减少来保证了厂商部门的利润,即厂商部门的利润总量一定等于居民部门的储蓄的减少量,即—S=p,厂商部门赢利p越多,居民的储蓄减少的就越多。
  有没有厂商部门的利润p为负值的情况发生?理论上当然是有,但是现实中这属于小概率事件。第一,厂商是主动逐利者,主动行为往往是有目标有策略的,加上对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掌控,赢利的概率会远大于亏损的概率;第二,在厂商部门内部,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商都会或者都能够向金融企业借贷的,加上金融企业自身也是选择性放贷,只肯借给风险小赢利前景好的生产企业,因此,货币流通过产品市场加量(连本带息)成功回流的胜算就非常之大了。一种皆大欢喜的结局是生产商和金融企业共同瓜分利润;另一种次优的结局当属生产商亏损而金融企业依然赢利,即所谓的金融危机。
  从部门分析来看,金融危机本质上并不是金融企业的危机,而是生产企业的危机,是金融企业不愿向生产企业借贷而导致生产企业无力向居民部门购买劳务进行生产导致的生产萎缩。

  由于任何一个货币经济的国家都用强有力法律保证银行的赢利,长期以来,民间也已形成了“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的基本认知,所以,最差的货币流动状态不过就是p=I·rr即金融企业向生产企业放贷的利率。所以说,银行利率r实际上是厂商部门向居民部门盘剥程度的一个基本起点,r提高,意味着金融企业向生产企业的分成比例就越高,生产企业就只能加劲从居民储蓄当中攫取利润,只有攫取超过r的利润率,才能保证还本付息之后仍有结余。生产厂商是厂商部门从居民部门攫取增量货币的手,而操作这只手的就是金融企业。

  从—S=p=I·r可以清楚地看到,Ir都和居民储蓄S之间保持着一种负相关关系,只要rI是正值,居民的储蓄就会不断减少,即无论是加息(提高r)还是增加信贷(提高I),其结果都是一样的。
  请注意:如本文一开头就提醒读者的,不要再沿用Ir具有负相关的错误观点了(这是错误的供求定理及量价负相关原理在货币市场的“应用”)。在I·r当中,Ir都是作为独立变量的,即在一个固定利率r之下,金融企业既可以扩大信贷规模也可以减少信贷规模;另一方面,反之,在一个固定的信贷量规模之下,既可以以高利率贷出也可以以低利率贷出甚至是“零利率”送出。Ir都具有完全的独立性和可控性,操控它们各自独立变化的就是央行,这种操控权是法定的。

  从以上和之前的帖子的分析可以知道,以借贷方法投放到经济体内的货币,充当了一个从经济体内收取利息的借口和工具的“钓鱼竿”作用,厂商部门当然有简单而充分的理由为宽松的信贷而欢呼,这意味着更好用的钓鱼竿以及更好的收获,尽管钓到的鱼还要分给借钓鱼竿给自己的金融企业一部分。
  或许有人会将企业借助于宽松信贷的而兴旺发达的局面说成是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和收入的机会,但是这仅仅是错觉,厂商一定会用销售产品的方式把他以工资形态发放给居民的货币加量收回,否则将无法偿还“钓鱼竿”和预先约定给银行的“鱼”的分红并保有自己获得以货币形态表现的利润。
  因此,宽松的信贷就意味着钓鱼规模的扩大,意味着捕捞量的扩大。千万不要把对Ir的调控解释为金融企业对生产企业和居民部门有什么恩赐的动机,不要使得金融企业“被高尚”。金融企业惟一的、不变的目的就是货币增殖,除了来自央行的货币配发之外,金融企业实现这个目的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向生产企业和居民部门攫取其储蓄。加息还是减息、宽松还是紧缩,只是捕鱼方法和规模的变化,而捕鱼这个目标是始终如一、忠贞不二的(《西方经济学的终结》,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P170)。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钓鱼竿 西方经济学的终结 宏观经济学 小概率事件 西方经济学 流动性 信贷 紧缩 信贷规模 宽松

已有 1 人评分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收起 理由
网聚人 + 1 + 1 我很赞同

总评分: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网聚人 发表于 2010-3-22 20:02: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过这个分析就把国家机器的本质至少是揭露了,是从经济学的观点出发而已,这个书要好好的拜读哈!!

使用道具

藤椅
lingjun21 发表于 2010-3-23 17:21: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感觉这是一个误区,把企业和人区分开了,实际企业的盈利也是由作为股东的居民获取的。如果按照以上的观点,那么随时间延长,居民还有什么储蓄可言呢?无资本品的大部分居民作为劳动者,出售劳动价值,获取金钱,实际是为了换取更好的生活品质,所以归根到底,是以物易物的原理,企业贷款生产出来的产品一部分交给居民消费,一部分用于储备及投资下一步生产,所有的生产结果,都有相应的居民拥有,消费品过多的时候,消费会因市场而缩减,转而进行投资和储备。金钱可以增发,这是个导致误区的原因之一。

使用道具

板凳
skybluuue 发表于 2010-7-20 12:19: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国家机器的本质
就是管理和分配资源
此广告位招租

使用道具

报纸
genie_静 发表于 2010-7-21 14:37:4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参加讨论的人不多啊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6 2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