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彭刚
18564 126

在经济学中,数学难道能这样用吗? [推广有奖]

121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1-11 23:05: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另外,"事物"即生命事与非生命物的总称.如果我们能够分辨生命事与非生命物的本质不同,那么我们就该知道,研究非生命物(物理)该用什么手段,研究生命事(事理)又该用什么手段了.

非生命物的许多"恒定参照"使得量化分析手段对于物理的研究是有效的.但同样的手段对于没有"恒定参照"的事理研究是往往无效的.比如说经济学领域,我们能不能找到价值的"恒定参照"呢? 根本就找不到.如果硬把量化分析手段沿用到经济学中来,并将之称为科学,这又是何等的堕落.

使用道具

122
彭刚 发表于 2011-1-12 15:11: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1-11 22:38
彭刚 发表于 2011-1-11 20:5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1-11 12:30
分析欲,我们就会发现欲是"利己意识,自由意志,有限理性"的综合.其实这正是所谓的生命本性.研究生命事的整个领域只能从研究生命本性展开.只不过,这是一种纵向追根溯源的认识方法(形而上学),于人类有效的认识方法,但这是横向联系事物的那种认识方法(辩证法)所不屑的.

由宪法所规定的教育,它不教我们如何去追根溯源,只教我们横向联系事物.因此,我们根本不具备寻找事物本质的能力,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寻找事物的本质.哪怕院士教授也不会例外(不信你可以翻遍所有教科书,问遍所有院士教授).
利己是“欲”的本质,自由意志是为了实现“欲”的最大满足,有限理性是人在实现“欲”的最大满足时的环境约束。

追根溯源的纵向研究方式是科学探究真理本源的唯一途径,而平行性的横向研究只能得出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性,两种研究方式在科学研究中各有其特点和用途。两者都不可偏废。

通俗地说,问十万个为什么,就能追根溯源到问题的“根”了。

中国今天之所以仍未出现世界级科学大师,思维方式的僵化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会出现思维僵化这一现象呢? 追根溯源下去我们一定会找到教育,会找到教育的指导思想,会找到由宪法所规定的"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其实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都有着相同的本质,那就是断言和坚信的态度,与这种态度相对立的是一种什么也不唯的态度,崇尚理性的怀疑态度.这就是科学的态度.当然,我这里所说的科学,那就是与宗教相对立的那种科学,而不是被人们理解成"术"的那种科学.

霍金在《时间简史》第十一章中说:"在18世纪,哲学家将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知识当作他们的领域,并讨论诸如宇宙有无开初的问题.然而,在1920世纪,科学变得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而言,过于技术性和数学化了.哲学家如此地缩小他们的质疑的范围,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这位本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仅余下的任务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以来哲学的伟大传统的何等的堕落!"

这两个世纪以来,被绝大多数人(除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理解成"术"的科学,在霍金眼里只是一种堕落而已.如此看来,我们的教育也就是一种堕落的教育.堕落的教育又怎么可能出大师呢?
我以为,中国人思维僵化的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使然,在一个禁锢人思维的体制下必然不存在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空间,常此以往也就形成了人的固化而非发散的思维模式。教育只是这一体制下的外在表现,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对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产生影响。

当哲学内的某一门类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使哲学无法包容其之后,独立也就成为了其很自然的选择,就如同分家一样。这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精细分工的体现。
《欲学》,彭刚彭强/著。书加邮资:三十元,有意者请扫描二维码。

使用道具

123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1-12 15:20:3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彭刚 发表于 2011-1-12 15:11
我以为,中国人思维僵化的原因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体制使然,在一个禁锢人思维的体制下必然不存在一个学术自由的环境空间,常此以往也就形成了人的固化而非发散的思维模式。教育只是这一体制下的外在表现,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也对中国人的思维定势产生影响。

当哲学内的某一门类发展到一定程度而使哲学无法包容其之后,独立也就成为了其很自然的选择,就如同分家一样。这是人类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一种精细分工的体现。
禁锢思想的体制,这不就是宗教统治吗? 从历史残留痕迹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本来不是这样的,至少先秦就不是这样.

使用道具

124
彭刚 发表于 2011-1-12 15:26:5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1-11 23:05
另外,"事物"即生命事与非生命物的总称.如果我们能够分辨生命事与非生命物的本质不同,那么我们就该知道,研究非生命物(物理)该用什么手段,研究生命事(事理)又该用什么手段了.

非生命物的许多"恒定参照"使得量化分析手段对于物理的研究是有效的.但同样的手段对于没有"恒定参照"的事理研究是往往无效的.比如说经济学领域,我们能不能找到价值的"恒定参照"呢? 根本就找不到.如果硬把量化分析手段沿用到经济学中来,并将之称为科学,这又是何等的堕落.
人类科学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研究有生命的科学;研究无生命的科学。这两方面彼此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特别是在方法论上存在互通的可能,而问题是我们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而非机械的联系起来。我以为,任何一门学说不能够予以量化就很难称之为科学,经济学也是一样。对于人而言,“恒定参照”存在吗?我认为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针对人的参照方式有别于对物的参照方式而已,是一种动态参照而非静态参照。

至于说到“价值”,以我的理解,其本身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伪概念,我只承认可看的见摸得着的“价格”。
《欲学》,彭刚彭强/著。书加邮资:三十元,有意者请扫描二维码。

使用道具

125
无知求知 发表于 2011-1-12 18:30: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彭刚 发表于 2011-1-12 15:26
人类科学大体上可分为两类:研究有生命的科学;研究无生命的科学。这两方面彼此之间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特别是在方法论上存在互通的可能,而问题是我们如何将两者有机的而非机械的联系起来。我以为,任何一门学说不能够予以量化就很难称之为科学,经济学也是一样。对于人而言,“恒定参照”存在吗?我认为是存在的,只不过这种针对人的参照方式有别于对物的参照方式而已,是一种动态参照而非静态参照。

至于说到“价值”,以我的理解,其本身就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伪概念,我只承认可看的见摸得着的“价格”。
我们还是暂且称之为"学科"吧,因为相同学科的研究还要分科学/宗教这两种不同的态度.

关于"恒定参照"的问题,你提出了"动态参照"这一概念.我能不能将其理解为一把弹性尺子呢? 如果真是这样,这把尺之就只能度量自己而不能成为参照了.

至于以数字标值的"价格",我宁可把它看作是标错了的,否则就没有理由不停地变动下去.

使用道具

126
pljufe 发表于 2011-8-24 13:05: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习了,受启发

使用道具

127
知水乐山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2-4-4 12:23: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个人觉得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哲学层面的逻辑基础才是指导学科理论思想的源泉,其他学科尚且只能充当演绎及概念界定的工具..此文提及数学,对于经济学而言,数学确也不能仅被视为工具性学科,本身数学的研究对于促进社会相关方面的发展是有引导性意义的,进而又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作用,因此,对于经济学而言,数学可以说是扮演着双重角色的.文中提及经济学发展中假设“中间体”的问题,个人认为,在此问题上,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结合或许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5 1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