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xuguw
9006 72

[学科前沿] 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资本论》如何研究价值和剩余价值 [推广有奖]

贵宾

泰斗

36%

还不是VIP/贵宾

-

TA的文库  其他...

保卫《资本论》

威望
3
论坛币
659057 个
通用积分
580.3555
学术水平
7108 点
热心指数
6183 点
信用等级
5677 点
经验
427494 点
帖子
29199
精华
21
在线时间
467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8-11
最后登录
2021-2-23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qi509xieyongxia 暨 “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


且看《保卫<资本论>》中如何处置“价值”和“剩余价值”




说明:网友qi509xieyongxia长期致力于基础理论研究,且路径不一致,可以说各有千秋吧!


qi509批判《资本论》之剩余价值开始,到现在赫赫有名望的“张启恒理论家”……



对待qi509,我们在


回答qi509的追问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02500-1-1.html

保卫《资本论》:一本好书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625350-1-1.html

分表了他的严重错误,但是qi509似乎不服啊,而且觉得很冤枉,觉得他的学术水准没有得到最大化、最充分地发挥啊。没法子,本楼只有再次提供一个机会了,


另外啊,走过路过的,不要错过啊!帮助长长眼呢!不要吝啬您的理论思维细胞嘛,真正的务虚和务实是不矛盾的。但是,QI的好像有些,他把会计学和政治经济学对立了起来。


______________


xieyongxia在期刊网上发表了一系列署名为谢永侠的大作,从新制度经济学批判到杨小凯经济学批判,如“科斯_企业的性质_批判_谢永侠”和“杨小凯经济学框架评析_谢永侠”,等等批评经济学_帝国主义_与经济学家_霸权主义_”类别的文章,显示出功力深厚,学术批判能力超强。


从“重弹价值概念”起步,他最近掀起了解构《资本论》狂潮啊,不能不认真学习,应战了。



谢先生尤其是认为马克思不懂科学


他重点针对楼主设立了

解构《资本论》之二:xuguw请进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

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91530-1-1.html


解构《资本论》之八——劳动、价值及二重性,兼答xuguw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人大经济论坛https://bbs.pinggu.org/thread-3795998-1-1.html
最后声明一点:由于是针对启和谢先生的专帖,302一族仁杰老弟就不要动歪脑筋了,搞什么恶作剧,通过打分攻击手段,来制造种种不光彩的形象了。提前请他注意了。欢迎他多来交流他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抽象劳动)的正确”!!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如何研究 研究价值 剩余价值 如何写 资本论 如何 马克思 经济学 剩余价值 资本论

回帖推荐

xuguw 发表于72楼  查看完整内容

用这个顶帖!! 光山先生的微博_微博 http://weibo.com/1496263003/profile?topnav=1&wvr=6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沙发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11:3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首先指出我的路向


国学马克思主义+中国经济学



请阅读[创新发展] 《政治经济学报》: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清华大学)!这个楼!


那里的电子版下载
许光伟2015: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草稿.pdf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报》第4卷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6月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藤椅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12: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政治经济学报》:我为什么与如何写《保卫<资本论>》(清华大学)内容:

请大家交流、讨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您读懂《资本论》了吗??   《保卫<资本论>》引导您国学视角下的阅读!!

您会用《资本论》吗???   《保卫<资本论>》给出“国学马克思主义”的运用!!



那么,您对《保卫资本论》有怎样的意见呢??欢迎不吝赐教!!!



它的题名——《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怎样建立联系呢…………等等,请您伸展您的犀利目光,请您斧削,

请您爱护性批评和爱护性表扬!!



——————————————————————————

目前,和《资本论》有关的研究不外乎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原典解读,如卫兴华教授2014年推出的《资本论简说》、《资本论精选讲解》;第二类是新解《资本论》,或所谓的新资本论;第三类是批判与解读、理论整合与建设相结合,以此寻求中国原创思维的多路向发展的方法论性质的论著。毫无疑问,拙著属于最后一类别。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资本论》研究方兴未艾,渐渐迎来保卫《资本论》时代。2013年后,伴随着《21世纪资本论》、《跟大卫·哈维读<资本论>》、《重读<资本论>》和《资本论的哲学》等一大批国外译著的涌入,热潮迭起。以下阐说的《保卫<资本论>——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以下简称《保卫》)的创作宗旨、逻辑路径、理念和所运用的特别方法,构成一篇严格意义的跋文。对我个人而言,又可称之为该著迟到的后记


《政治经济学报》(原《清华政治经济学报》)第4卷目录_中国政治经济学教育科研网

http://www.cpeer.org/html/chubanxinxi/2015/0715/6113.html
《政治经济学报》(原《清华政治经济学报》)第4卷目录

《政治经济学报》
The Chines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4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5

名誉主编:史正富
编:孟    


本刊各期所有文章均为中国知网收录

  


经济理论研究
1. 冯金华:价值的决定:表现形式和客观基础
2. 蔡 昱、龚 刚:我们所追寻的自由——从“手段的自由”到“目的的自由”
3. 陈 平:经济周期的弗里希模型批判

中国经济

4. 章 铮:城乡生活水平差异、劳动力二等市场就业与城镇化
5. 张 衔:我国现阶段罢工的经济学分析

调研报告
6.“新时代” ilabor 课题组:全总 PK 富士康: 富士康工资、工时与生产管理调研

全球化和危机理论文献
7. 弗雷德·马格多夫、约翰·贝拉米·福斯特: 停滞与金融化:矛盾的本质
8. 莫斯里: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与可能出路


学术评述
9. 邰丽华:莱博维奇 “超越《资本论》” 思想探究
10. 贾小雷:公共产权:基于产权理论和财产所有制度的辨析


书 评:
11.李其庆:如何正确把握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评高峰《资本积累理论与现代资本主义》
12.许光伟:因应潮流的批判和建设——我为什么要写《保卫<资本论>》?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板凳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13:0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xieyongxia暨如何写保卫资本论”:且看《保卫<资本论>》如何研究价值和剩余价值

这一章中重点解决了qi509xieyongxia质疑的问题

第四章 劳动一般的理论与实践
楔子
价值(形式)
剩余价值(形式)
抽象劳动——存在规定抑或存在者的形成

保卫《资本论》

—·
经济形态社会理论大纲·—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412月出版)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报纸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13: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另外啊,本楼直接由以下促成

看一下八大名校之一厦大专家怎样回答我们这里的qi509

[创新发展]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抽象劳动)的荒谬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19:34
关键的问题是你似乎不明白什么是价值形式

我似乎不明白价值形式与否定价值形式不是同一概念吧?

但即使我不明白价值形式,但价值形式不等同于等价形式,这应当是明确的吧?我怎么发现你把二者给混淆了?xieyongxia

马克思价值解构---马克思耗费价值论的实际体现形式

显然,这是保卫中的“保卫”,是反对解构的“保卫战”!!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地板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20: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和xieyongxia: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19:34
关键的问题是你似乎不明白什么是价值形式


我似乎不明白价值形式与否定价值形式不是同一概念吧?

但即使我不明白价值形式,但价值形式不等同于等价形式,这应当是明确的吧?我怎么发现你把二者给混淆了?




xieyongxia 发表于 2015-7-13 20:26
这就是您的不对了:

我什么时候否定价值形式了?在何处?

关键的问题是你似乎不明白什么是价值形式




简单的价值形式——总和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货币形式


弄清楚它们,是理解马克思的价值形式概念的关键,这是马克思“新创造的词”。您好像总是避而不谈,好像也不懂它们的关系!!


能够算是赞成马克思的价值形式????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7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23: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和qi509


《资本论》论的是什么?是资本的增值。资本是如何增值的呢?

你这是和风车作战啊!!!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15:52
您是否敢追问

世上从来都没用过什么“剩余”!

世上有剩余。但没有什么马克思编造的“剩余价值”!


qi509 发表于 2015-7-14 11:38
这里是学术论坛。耍流氓没用!

《资本论》里有几个“剩余价值”?马克思各是怎样论述的?


《资本论》里面,总的剩余价值范畴,就一个,具体化和变化的,侧重点不同的剩余价值,有许多个啊!!


现在问问您,GDP中到底有没有“剩余价值”!!!!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8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24:2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张启恒的误读误解误会误识

批判《资本论》之“剩余价值”
                                                                                                         


《资本论》,《资本论》论的是什么?是资本的增值。资本是如何增值的呢?

是资本家利用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提供的无偿劳动所获得的那部分价值还是在商品上加的一个量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个“剩余价值”到底是怎么来的。

《资本论》的两个“剩余价值”

第一个“剩余价值”:

翻开《资本论》第二篇《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第四章1《资本的总公式》53版63年第10次印刷P138。

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里第一次出现这个“剩余价值”一词时,是这样论述的:

“......G——W——G的流通却不是如此。最初一看,这种流通好像是没有内容的,因为是同义反复的。两极有相同的经济形式。两者都是货币,不是性质上有别的使用价值,因为货币是商品的转化形式,在其中,商品的特性使用价值已经消灭。先用100磅交换棉花,然后再用这个棉花交换100磅,迂回曲折的用货币交换货币,用同物交换同物,好像是一种没有目的而且背理的操作。一个货币额和另一个货币额,总的来说只能由它们的量来区别。所以,G——W——G这个过程有内容......例如,用100磅购得的棉花再拿去卖,会卖到100磅+10磅即110磅,所以,这个过程的完全形式,是G——W——G′。在其中G′=G+⊿G,那就是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我把这个加量或原价值以上的超过额,称之为剩余价值。原来垫付的价值,不仅在流通中把自己保存了,并且在流通中变更了它的价值量,加进了一个剩余价值,或者说增值了。并且,正是这个运动,使这个价值变为资本。”

在P141-142继续论述到:

“商品价值在简单流通中采取的独立形式,货币形态,仅仅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并且会在运动的结果中消失。在G——W——G流通中商品和货币却是当作价值本身的不同存在方式。货币是价值是价值的一般存在形式,商品则是价值的特殊的或者说不过化装了的存在方式。价值不断由一个形态转到另一个形态,不至在这个运动中丧失,但会由此转化为一个自动的主体。要是我们这个自行增值的价值在它生命循环中交替采取的各种特殊现象形态固定下来,我们就会得到这样的说法,资本就货币,资本是商品。但是,在这里价值事实上成了一个过程的主体。在这过程中,价值会在货币和商品这两个形态的不断转换中,自行变化它的量,从原有的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自行把价值增值。因为他借以增加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所以,它的增值是自行增值。它取得了这种玄妙的,因为是价值所以会生出价值的性质。它会生下活的儿子,至少是生下金的蛋。”

以上两段是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最初论述“剩余价值”的。也是“剩余价值在《资本论》里第一次出现时的定义。通过第一段的这句:“例如,用100磅购得的棉花再拿去卖,会卖到100磅+10磅即110磅,所以,这个过程的完全形式,是G——W——G′。在其中G′=G+⊿G,那就是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我把这个加量或原价值以上的超过额,称之为剩余价值。”。我们知道了“剩余价值”一词的由来。并知道马克思将“剩余价值”定义为“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更严格地来讲,这个“剩余”是与词义是不太相符的。因为从字面上来讲“剩余”应该是对从整体的减去一部分后那余下的部分而言。马克思的这个“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就词不达意了。

通过第二段的这句:“在这过程中,价值会在货币和商品这两个形态的不断转换中,自行变化它的量,从原有的价值生产剩余价值,自行把价值增值。因为他借以增加剩余价值的运动是它自身的运动,所以,它的增值是自行增值。”。 来看,这是在货币——商品——货币的运动中自行增值的这个“剩余价值”显然不是马克思所说的,我们耳熟能详的那个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那么这个“剩余价值”是什么“剩余价值”呢?马克思在P153告诉我们:“所以无论我们怎样拐弯抹角,结果还是一样。如果是等价物互相交换,那不会有剩余价值发生;如果是不等价物互相交换,那也不会有剩余价值发生。流通或商品交换是不会创造价值的。

由此人们可以明白,为什么我们在分析资本的基本形态,资本决定近代社会经济组织的形态时,开始会全然不考虑到那些习见的,,可以说是洪水期前的资本形态,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G——W——G′形式为要贵卖而买的形式,最纯粹地表现在真正的商业资本上。它的全部的运动,也是发生在流通领域之内。”

哦,我们知道了。这个“剩余价值”是指商业的剩余价值和金融资本。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剩余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里又是这样论述到:

   “假设在劳动力的售卖上一日劳动力的价值等于3先令,在3先令中有6劳动小时体现着,因此这个劳动量就是劳动者每日平均必需生活资料的生产所必需罢。现在,我们的纺纱工人劳动一小时把......所以在6小时中棉花吸收了6小时劳动时间。在3先令的金量中体现着同样多的劳动时间。.......

.......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劳动本身,不属于劳动力的卖者,正如油的使用价值,卖出以后,不属于油商。货币所有者已经支付劳动力的日价值,所以,一日劳动力的使用,一日的劳动,也是属他所有。劳动力维持一日只费半日劳动,但是劳动力仍然能够全日工作,能够全日劳动,以致劳动力使用一日所创造的价值二倍于它本身一日的价值这件事,对买者来说,固然是一个特别幸运,但对卖者来说,也并不是什么有害的事情。

我们的资本家预先知道了这件事。这正是他发笑的原因。所以,劳动者在工场中发现的,不是6小时而是12小时劳动过程的必要生产资料。如果6小时劳动吸收10磅棉花,使它转化为10棉纱,12小时劳动就会吸收20磅棉花,使它转化为20磅棉纱。”53版,63第10次印刷。 P186-190

    以上这段就是人们挂着嘴边的,耳熟能详的,被人们推崇为资本主义生产规律的伟大发现的“剩余价值”的来源。这就是马克思《资本论》的“剩余价值”的核心论述。就是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剩余价值”的核心论述。简单概括一下就是:

3先令工人售卖价格(工资)=6小时必需生活资料的必要劳动时间;工人工作12小时。12小时-6小时=6小时的剩余劳动时间。我称其为这是核心的心核。

凭着这个定义,马克思推论出:工人工作12小时,6小时为必要劳动时间,6小时为剩余劳动时间。产生了剩余价值。并且将剩余价值率定为100%。下面我就带你攻破这个核心。这个核心一攻破,剩余价值自然就不成立了。
    可以说,马克思是一个魔术高手,在这里他带领我们做了一个游戏,变了一个戏法。巧妙地把3先令的货币换算成了6小时的时间。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这“生活所必须的劳动时间”、“6小时”、“3先令”都是怎么来的:
    翻开《资本论》第二篇,第四章《由货币到资本的转化》3、《劳动力的买和卖》(我就不摘抄那么全了):53版,6310次印刷P161-163,马克思这样写到:
     “劳动力的价值,像任何别一种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这种特别商品,也就是再生产这种特别商品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所以,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劳动时间,实际就是生产这种生活资料所必要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劳动力得到价值,实际就是维持一个有劳动力的人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

......所以,生产劳动力所必须的生活资料的总和,要包含补充员,工人子女的生活资料......

     劳动力的价值,分解为一定额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所以,劳动力的价值也要随着这个生活资料的价值,那就是,随着这个生活资料生产上的必要的劳动时间的大小而变。

.....假若半日社会平均劳动表现为3先令或1台娄尔的金量,1台娄尔就是和劳动力一日的价值互相适应的价格。”

好了。下面我就来进行一下解读和批判:

马克思为了证明资本家是剥削工人,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首先在第一个“剩余价值”里堵死了在流通领域里通行的“G——W——G′形式为要贵卖而买的形式”;这个“例如,用100磅购得的棉花再拿去卖,会卖到100磅+10磅即110磅,所以,这个过程的完全形式,是G——W——G′。在其中G′=G+⊿G,那就是等于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我把这个加量或原价值以上的超过额,称之为剩余价值。”与资本家剥削工人没关系。是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那么资本家是怎么样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的呢?这就得需要对现实的经济社会经济考察。但,现实中资本家在把产品拿到市场上去出卖以前进行核算的时候根本就不是按照马克思的什么“剩余价值”来核算的。这与马克思所说的,在“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一样。这个“原来垫付的货币额加一个加量”的定义完全适用于社会所有的经济活动。没有什么资本家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

没有不要紧,那就编造一个。于是,马克思开始不惜篇幅地大肆杜撰着另一个“剩余价值”。于是,资本家残酷剥削工人的那个全世界都耳熟能详的“剩余价值”的理论。并被称其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伟大发现“剩余价值”规律。就出炉了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9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26:0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qi509


qi509 发表于 2015-7-14 20:13
在你的帖子里已经批了。否则你也不会恼羞成怒。

看看“保卫《资本论》”P541-543

那里有你想了解的东西的大纲

第十七章 机器到金融的发展(马克思以后时代的客观逻辑·历史脉络)
楔子
工厂的发展
金融工厂的发展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10
xuguw 发表于 2015-7-14 23:33: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学科前沿] 保卫《资本论》:一本好书  
qi509
在1074楼


dragon1458 发表于 2015-4-8 17:48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 ...

说的是。社会是动态的。无论谁,无论他怎么样的说或叫嚣。社会怎么变革都必须有规律可循。事物的规律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任何人对社会的研究都不可脱离事物的规律性而杜撰。

我曾回帖告诉一个网友:研究任何一个主义必先研究其事物内的在规律性。这样才能说服读者。才能让人们信服。这个主义才能有实现的可能。

——————————————————————

xieyongxia


在1520楼


保卫《资本论》,我们保卫什么?

一、原文: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因此,交换价值好象是一种偶然的、纯粹相对的东西,也就是说,商品固有的、内在的交换价值似乎是一个形容语的矛盾。现在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个问题。”

解读:
    1.这里界定出马克思要论述的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2.论述了交换价值决定的当代观点——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
    3.针对这个观点,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简单的提出了质疑,他用了两个含糊的词语——好像、矛盾的。但他似乎是对此持反对观点,他认为——商品具有内在的、固有的交换价值。其实从后面的论述就是这回事。

评析:
    马克思提出问题,交换价值有内在的决定吗?然而,这个问题显然是多余的!
    难道商品的交换价值不是“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吗?这应当是不证自明的,但马克思进入的证明其有内在决定的漫漫之路。
    最为让人不理解的他并没有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从而得出商品具有内在决定的东西。而是把商品具有内在决定当作前提,从而为其需要的价值概念做出反复的论证。


二、原文,接下来论证交换价值:
    “某种一定量的商品,例如一夸特小麦,同x量鞋油或y量绸缎或z量金等等交换,总之,按各种极不相同的比例同别的商品交换。因此,小麦有许多种交换价值,而不是只有一种。既然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都是一夸特小麦的交换价值,那末,x量鞋油、y量绸缎、z量金等等就必定是能够互相代替的或同样大的交换价值。由此可见,第一,同一种商品的各种有效的交换价值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第二,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


解析:
马克思得出这两个结论是不严格的:
    1.马克思在此已经偷换了概念,此时的交换价值已经不是交换关系或比例,而是一物能够交换到另一物的量。
    马克思从交换中多种物品都能够同一种物品相交换入手,从而得出能够替代的同样大的交换,但在没有确定交换是等价交换时,“同样大的交换价值”有何意义?显然,马克思相好当然的把等价交换当作交换的前提,这显然是错误的,从逻辑上讲是欠严格的。
    “等同”的东西是必然的吗?——其实,在货币没有产生以前同样存在着交换——他们是互通有无,他们并不必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即便在货币产生以后,货币是作为交换的一方出现,还是作为“等同的东西”出现呢?这个问题就从几个简单的例举就得出结论,显然是过于武断!
即便都能够表示一个“等同的东西”,但这个等同的东西是什么呢?显然是一种另外的使用价值。然而,马克思下面显然是把“劳动”带入这个公式,但其方法存在着严重的逻辑错误。
    2.最后得出“交换价值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明明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怎么“只能是可以与它相区别的某种内容的表现方式,‘表现形式’”。起码,得出这个结论是不严格的,难道就是因为他们能够互相交换,或者说就是因为“小麦有许多交换价值”。当然,这是马克思为后来得出交换价值是劳动的表现形式的一个铺垫。这个结论不显得草率吗?
    再者,严格来讲,表现方式与表现形式是不相同的,表现方式是一种表现的方法,而表现形式从马克思后来析论述可以看出则是具体的一种实体。如果硬要从表现方式过渡到表现形式,也是不严格的。

我们沿着马克思的思路向下看:
三、原文:“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如1夸特小麦=a吨铁。”
   
四、原文:“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
    解析:马克思这里的相等,还不只是等价,等价后面还存在着一种共同的东西,这更是一种臆造,用小麦换大米存在什么共同的东西,这其实就是不懂得交换发展的历史。
五、原文:“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
    解析:任何交换都是二种物品的交换,所谓的第三种东西是对货币的一种误解,似乎货币能够作为交换媒介出现,物物交换必须通过这种媒介使交换变得更加容易,但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也只不过是交换过程之处的事,而货币仍是作为交换的一方与物品相交换,或者说任何一次交换都是二种物品交换,根本没有必要化作第三种东西;同时,货币也只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或者说是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而已,根本不是什么第三种东西。


http://weibo.com/u/1496263003?from=feed&loc=nickname&is_all=1
回家回历史回中国!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6 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