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梁
28396 250

[宏观经济指标] 经济周期根源的数学推理   [推广有奖]

11
huangyong626 发表于 2012-3-18 11:24: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12
catchenmiao 发表于 2012-3-18 11:29: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分享

使用道具

13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3-26 17: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楼主好,你的分析很有新义。
1,概念新。币利、币损、币存。无理债务。
2,循环论,但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循环,而是“新投”与“无理债务”积累是银行发贷结果,而“无理债务”减少则是企业破产倒闭。这个循环论相对于循环货币论是一个进步。
3,肯定了债务形成的意义。并说这个意义也有限度,导致滞涨和通胀。使分析显得合理。
4,用币利恒等币损的关系,说明债务是与盈余这个概念对等的。非常好的关系。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4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3-26 17:53: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只是这一段我还没理解清楚:
“设市场需要总投放货币是100元,则85元从银行投放,贷给企业。剩下15元组织失业者充分就业,且让他们生产全民共享的产品(不销售)来换得这15元,然后他们用这15元去购买。在购买商品后15元则转到企业,企业再支出。于是,企业仍然是支出100元,产出105元商品。但100元形成购买力90元,加上新就业者约15元的消费,也是105元。即购买了约105元货物。(这里用了“约”字,表示15元可能有一部分发生币存)。这样,买卖就平衡了。由于有15元币损,所以就不必再产生15元的无理债务了。而社会其他情况产生的债务,则全部是有理债务,可以清零的。”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5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3-26 17:55: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债务问题因你这个设计而解决,你可为人类做大贡献了。
浅浅的一问,引来深深思考。 唐突妄语仍金玉良言。

使用道具

16
阿梁 发表于 2012-3-27 16:21: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列光 发表于 2012-3-26 17:53
只是这一段我还没理解清楚:
“设市场需要总投放货币是100元,则85元从银行投放,贷给企业。剩下15元组织失 ...
谢谢马老师的评论。对上文解说:
前面说过,100元支出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买卖差,然后在循环中,不断累积出现导致经济衰退的错误。为了消除买卖差,则需要支出100元货币,却自动产生105元的购买力,则买卖差就消除了,经济中隐藏的错误将得以纠正。
因为从源头上,货币从银行流出时,本身就是有币利的,因而在源头上纠正就可以了,数学上讲起来很繁琐,但道理不复杂。
设流通中需要100元货币总量,现在只从银行投放85元。另15元用“新投”方式投放。15元投放给了待业者,没有新增商品。结果,居民总收入就增加了15元。但企业本年度原本需要100元支出,现在只从银行借到85元。不过,企业支出85元时,肯定已经有一定产出了,售卖时,居民所借15元就通过购买商品,流转到企业手中。于是,本年度,企业仍然能获得100元并完成本年度100元的总支出。这样,100元总支出将产生105元商品,而形成90元购买力。不过,由于事先已经卖出了15元商品,因而总体上企业是支出100元,但可以实现105元的销售。买卖所以能平衡。
要是从盈亏恒等来讲,则是15元新投属于纯粹币损,它与社会所需的币利与币存之和相匹配,所以,无理债务将不再出现。而这一点,是以往任何反经济周期对策上所未涉及的,我认为也是前面理论最终失败的根源。
通俗来理解的话,则可以考虑,凡到经济危机或经济衰退时,社会最希望的是扩大就业以提振市场,但是,用举债的方式来扩大就业是错误的。用政策引来新的投资也不正确,因为它们都有新的产出,都希望将来获得币利,然后才能还债。因而全社会在货币上仍然欠缺一个亏损行为。没有亏损,则债务将替代亏损。经济仍将依靠债务来获得上行动力,最后债务不能被忍受时,经济就陷入困境。
这完全是数学分析的结果,对与错,应该不难评判。
欢迎发帖!

使用道具

17
zxun 发表于 2012-3-27 16:48: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企业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你指的是利润部分吧?
利润经济学上叫资本的回报。不过你把利润单拆开分析也是有道理的,只不过和马克思的两大部类有点像。

使用道具

18
zxun 发表于 2012-3-27 17:11: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企业实际上是自己支出形成更大的产出,但支出只形成了更小购买力

——你这个观点凯恩斯早就提出过了,就是C=a+bY,储蓄是购买力的漏出。但是他又提出了投资是购买力的流入。用投资去补储蓄,就正好把购买力补上了。Y=C+I
所以开始就有问题哦。我觉得你这个模型来讲两级分化倒是挺合适的。

使用道具

19
邓凤芝 发表于 2012-3-27 17:41: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看看

使用道具

20
阿梁 发表于 2012-3-27 20:36: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xun 发表于 2012-3-27 16:48
企业总收入大于总支出——你指的是利润部分吧?
利润经济学上叫资本的回报。不过你把利润单拆开分析也是有 ...
谢谢发帖。
企业总收入大于总支出并非是利润。利润是收入减去投资,而本文是收入减去投资及消费,称为币利。举例:一年之中企业家投资100元,产出200元商品,那么,利润是200-100=100元。但是该年,企业家自己消费50元。于是币利为200元-100-50=50元。每个企业肯定要有币利,否则,企业将入不敷出,所以币利肯定存在。这是本文与以前分析方法的不同。为什么要用支出而不用投资作为计算的指标?因为支出决定了购买商品的能力,而产出商品的销售收入又必须大于支出。这样,产出和购买力都可以是支出的函数,所以就能放到一起比较了。比较之后就能发现买卖差,再……,如文章描述。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8 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