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资本论》的商品分析是南辕北辙<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云谷川<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摘要:南辕北辙的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准方向,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众所周知,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所以,分析和研究商品必须得从交换关系开始,并在交换领域中进行。如果是脱离了交换过程而在生产领域中分析和研究商品,那就是选错了方向和路线,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的商品和价值就是这样。虽然《资本论》巧合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并被无产阶级为“圣经”,但是,作为经济科学劳动价值论却是谬论。<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关键词:资本论、商品、价值、南辕北辙。<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一、南辕北辙①<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从前有一个人,从魏国到楚国去。他带上很多的盘缠,雇了上好的车,驾上骏马,请了驾车技术精湛的车夫,就上路了。楚国在魏国的南面,可这个人不问青红皂白让驾车人赶着马车一直向北走去。<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路上有人问他的车是要往哪儿去,他大声回答说:“去楚国!”路人告诉他说:“到楚国去应往南方走,你这是在往北走,方向不对。”那人满不在乎地说:“没关系,我的马快着呢!”路人替他着急,拉住他的马,阻止他说:“方向错了,你的马再快,也到不了楚国呀!”那人依然毫不醒悟地说:“不打紧,我带的路费多着呢!”路人极力劝阻他说:“虽说你路费多,可是你走的不是那个方向,你路费多也只能白花呀!”那个一心只想着要到楚国去的人有些不耐烦地说:“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车夫赶车的本领高着呢!”路人无奈,只好松开了拉住车把子的手,眼睁睁看着那个盲目上路的魏人走了。<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那个魏国人,不听别人的指点劝告,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朝着相反方向一意孤行。那么,他条件越好,他就只会离要去的地方越远,因为他的大方向错了。<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二、《资本论》的商品分析<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马克思在《资本论》的开篇就说:“商品首先是一个外界的对象,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这里的问题也不在于物怎样来满足人的需要,是作为生活资料即消费品来直接满足,还是作为生产资料来间接满足。”②马克思在这段话里很清楚地说明了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物,其中连半个交换的字眼都没有提到。尽管从需要能够联想到交换,但是,就连这一点希望也被马克思断然否决了。<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接下来马克思给出了使用价值的定义并把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一个因素:“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但这种有用性不是悬在空中的。它决定于商品体的属性,离开了商品体就不存在。因此,商品体本身,例如铁、小麦、金钢石等等,就是使用价值,或财物。”③这段话进一步说明了商品是有用物或使用价值。还是没有说明商品是交换物和交换属性问题。<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在谈到交换价值的时候马克思说:“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这个比例随着时间和地点的不同而不断改变。”④可算谈到了交换价值,但是,马克思并没有说明商品首先是交换物和交换属性问题。只是说明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马克思认为“我们再拿两种商品例如小麦和铁来说。不管二者的交换比例怎样,总是可以用一个等式来表示: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如1夸特小麦=a吨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里面,即在1夸特小麦和a吨铁里面,有一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二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二者中的每一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⑤<o:p></o:p></P>
<P ><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由于马克思认为交换价值是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所以认为两种不同使用价值无法比较,“商品交换关系的明显特点,正在于抽去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商品交换关系中,只要比例适当,一种使用价值就和其他任何一种使用价值完全相等。……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一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⑥<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最后,马克思撇开了商品体的使用价值,从劳动产品中找出了抽象劳动,把抽象劳动当作了商品的价值。“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剩下的只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只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即不管以哪种形式进行的人类劳动力耗费的单纯凝结。这些物现在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它们共有的这个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商品价值。”⑦<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三、《资本论》的商品分析是南辕北辙<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众所周知,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交换环节和交换过程是形成商品的关键所在。这一点就连恩格斯和马克思都是承认的。恩格斯说:“要成为商品,产品必须通过交换,转到把它当作使用价值使用的人的手里。”⑧马克思自己也说过:“直接的产品交换形式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x</FONT>量使用物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y</FONT>量使用物品<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在这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A</FONT>物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B</FONT>物在交换之前不是商品,它们通过交换才成为商品。”⑨<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既然商品是交换的产物,如果没有交换就根本没有商品可言。那么,分析和研究商品必须得从交换关系开始,并在商品交换领域中进行。这样才能选对方向和不至于脱离商品交换的实际情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来。如果是脱离了交换过程而在生产领域中分析和研究商品,那就是选错了方向和路线,结果一定是南辕北辙。<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但是,从上面几步来看,马克思正是把商品从交换领域拿到生产领域来分析的,决定商品和价值的因素都是劳动因素而不是交换因素。他没有说明商品是交换物,没有说明交换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认为商品的属性就是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有用物)和价值(劳动物)。那么,马克思分析商品和价值为什么不在交换过程而在生产过程呢?<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马克思和上面说的魏国人不一样,魏国人是仗着自己的马快、钱多、车夫好等优越条件不怕走错路。而马克思《资本论》的目的是想通过商品分析,论述资本的产生和积累过程,找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服务。因为无产阶级绝大多数都是在生产领域,并且无产阶级除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所以,只有“活劳动价值一元论”才对无产阶级革命有利。这就是《资本论》选择在生产过程研究商品的根本原因。研究目的决定研究路径,阶级立场决定劳动价值理论的产生。<o:p></o:p></P>
<P align=left><o:p> </o:p></P>
<P align=left>虽然《资本论》巧合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需要,被无产阶级为“圣经”,并成功地指导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产生了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但是,作为经济科学劳动价值论却是谬论。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些国家都无一例外地放弃了计划经济体制转而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世界瞩目,这些事实都充分地证明了《资本论》只适合于无产阶级革命而不适合于经济和社会发展。<o:p></o:p></P>
<P align=left><o: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o:p></P>
<P align=left>注释:<o:p></o:p></P>
<P align=left>①、南辕北辙、华夏经纬网<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连接:<FONT face="Times New Roman">http://www.huaxia.com/wh/jdgs/yygs/00159079.html<o:p></o:p></FONT></P>
<P align=left>②、《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7-48<o:p></o:p></P>
<P align=left>③、《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8<o:p></o:p></P>
<P align=left>④、《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9<o:p></o:p></P>
<P align=left>⑤、《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49-50<o:p></o:p></P>
<P align=left>⑥、《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50<o:p></o:p></P>
<P align=left>⑦、《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51<o:p></o:p></P>
<P align=left>⑧、《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1.htm <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54<o:p></o:p></FONT></P>
<P align=left>⑨、《资本论》网络版,连接:http://www.amky.com/cap/cap1_02.htm 105<o:p></o: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