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索然
35733 234

《资本论》第一卷中的一个不足! [推广有奖]

  • 1关注
  • 14粉丝

贵宾

学科带头人

10%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16779 个
通用积分
2.0012
学术水平
175 点
热心指数
162 点
信用等级
152 点
经验
14554 点
帖子
590
精华
1
在线时间
34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7-2
最后登录
2024-3-1

楼主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1-30 18: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结合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历史经验,马克思阐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组织生产过程的特定方式,参与生产活动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既定的社会生产力发展下产生,而生产过程的发展又是如何在特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展开。他对手工工场向工厂制度变迁的分析,为生产组织变迁提供了所有的重要概念和方法。但是英国生产组织后来的发展与马克思对机器大工业的预测并不完全一致[1]。原因在于:(1)马克思没有看到英国生产组织内部熟练工人影响技术的能力。熟练工人通过车间工会[2],巩固了他们对原子状生产组织内部劳动分工、非熟练工人的工作安排和流动、劳动支出与工资之间关系的控制能力,甚至还支配了新技术的应用,即马克思忽视了特定的劳资关系对生产组织应用技术和进一步分工的限制。(2)竞争和信用促进资本集中需要其它经济和社会、文化条件[3]:英国世界工厂的地位使其容易维持相当容量的市场以维持小规模生产组织的存在。商业银行偏好负债和中间业务,根本不重视资产业务如投资和长期信贷。产业资本家融通资金主要通过自身积累和银行借贷,使股份制度在英国并没有占据主导地位。

希法亭、布哈林和列宁依据当时德国或美国生产发展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垄断问题。但是他们着重分析的是垄断资本形成所引起的经济关系变化和经济、政治矛盾的加剧,并把它与当时的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任务联系起来,而没有分析资本主义垄断生产组织内部劳动过程的发展。他们对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垄断生产组织发展到国家托拉斯直至消灭生产组织内部分工,仅仅是一种不符合实际的推理:技术进步既提供了生产集中的必要,也为生产的分散化趋势提供了可能。如第二次科技革命中的电力、多用机床、化学和卡车以及战后的各种新材料、新动力、电子技术等等。扩大生产产生规模经济要受到技术本身、管理能力、运输成本和各种风险的限制。(高峰,199631-38页)大规模生产所要求的专用性机器、设备,不可能由大规模生产本身生产出来,即存在着工业二重性。所有这些技术和经济因素都对垄断组织规模的扩大起制约作用。



[1]1830年,曼切斯特的夏普·罗伯特工厂公开了自动走锭纺纱机,并对其购买者宣称,这一机器可以由没有技术的机器操作者最终代替有技术的纺纱工,从而使纺纱工工会消失。当时的工业顾问——尤尔将夏普·罗伯特工厂的宣称当作一种事实而到处宣扬。马克思接受了尤尔的观点,认为机器大工业使纺纱工成为机器的“看管者”,工厂主对劳动过程取得了绝对的控制权。而经济史的事实表明,纺纱工在生产中既是监督人,又是招募人,远比机器制造者、工业顾问和理论家所想象的复杂的多,工厂主对劳动过程或车间控制能力要比他们所想象的差很多,熟练工人的工会不仅生存下来,而且在新技术上获得更大的控制权。(Lazonick,1990)实际上,马克思的对机器大工业内部劳动过程的分析更适用于20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经历。(布雷弗曼,1979

[2] 英国的工会具有典型的行会组织性质,参加某一工会的主要是特定行业的熟练工人,非熟练工人是不能加入工会的。(参见韦伯夫妇,《英国工会运动史》,商务印书馆,1959

[3] “在由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向联合起来劳动的生产方式过渡时,信用制度会作为有力的杠杆发生作用;但是它仅仅是和生产方式本身的其他重大的有机变革相联系的要素”。(马克思,3卷,1975679页)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资本论 Lazonick 资本主义生产 资本主义社会 无产阶级革命 资本论

回帖推荐

sunbao99cn 发表于237楼  查看完整内容

其实,马克思的资本论是不完整的,即使是马克思多次亲手修订的第一卷也是不成熟的,第二三四卷都是带有草稿的性质的文本,二三卷由恩格斯、第四卷由考茨基整理出版的。所以学习资本论不应就资本论论资本论,而需要结合手稿和其他文稿中的相关论述来学习。就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问题,应该这样认识:生产资料与劳动者必定要在生产中结合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劳动资料的发展水平决定着生产的组织形式,什么样的生产资料就需要什么 ...

yjg30 发表于189楼  查看完整内容

顺便说一些,你的这两点概括,完全和马克思手稿里意思不一样。 我知道一些人对于马克思全集从46卷开始到最后一卷的那些经济学手稿十分的有兴趣,而且不仅在这个论坛上,而且在许多地方我也碰到用后面的手稿的内容来否定《资本论》的。 你不要说什么手稿与《资本论》不同,这些手稿我全部看了。我从中除了看到手稿中哲学思辨用得更多一些之外,所有的论述和《资本论》的论述是相当统一的。你们看到的是由于手稿更多的反映作 ...

贝克汉姆0 发表于188楼  查看完整内容

竞争资本主义孕育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一种新形式的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竞争与阶级斗争的模式已经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忽视了完全不破坏竞争本身而缓和其最糟后果的可能性,他还忽视了阶级斗争不仅可能被资本主义决定变数范围的要素所遏制,还可能被利用来再生产资本主义——如果工人设法获得了可以使资本主义更能让人忍受一些的让步的话。阶级斗争不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而是其救世主。” 芬伯格认为,作为对资本主义 ...

yiweiluoye 发表于192楼  查看完整内容

姑且称索然为索先生吧。从《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的变迁——资本主义生产的组织演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阐释》面世开始就开始剑走偏锋,然后就是自我强化、定型化。他并未与马克思一道超越马克思,仅仅在超越自己。马克思研究小技术也研究大技术,但这并未让马克思本人成为一个技术主义者,再加上企业组织形态又当如何?在生产关系的普照之光之下这些琐碎化研究并不能说明本质,只能是局部的而非整体的事实特征。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 ...
已有 3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wodetiantang + 1 + 1 + 1
xuguw + 3 + 3 + 3 分析的有道理
赫赫铭儿0 + 60 + 60 + 1 + 1 + 1 学术价值

总评分: 经验 + 60  论坛币 + 60  学术水平 + 5  热心指数 + 5  信用等级 + 5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ccggqq 发表于 2005-2-4 14: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个不足意味着什么?

使用道具

藤椅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4 16:2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觉得呢!

使用道具

板凳
vagabond 发表于 2005-2-10 23: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特意为你查了一下:Karl Polanyi,书名是 Great Transformation(英文的介绍请参见http://www.eh.net/bookreviews/library/polanyi.shtml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报纸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11 10: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巨变 当代政治、经济的问题 博兰尼著 黄树民, 石佳音等译 新桥译丛 康乐主编

人大图书馆
复本 文献类型 馆藏位置
3(4)3/15 1 中文图书 库本阅览室 (非流通)

使用道具

地板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11 10: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顺便说一下,拉左尼克教授是企业史学家,专共英国17-18世纪企业史、技术史。

我想,作为从事经济学研究工作,我的经济史知识已经完全够用,同时技术史、劳资关系史和国家史方面也还可以。(谦虚一点)

所有这些只不过表明资本积累通过劳动过程的
变化,采用了能带来更多价值增殖的新形式,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方法不
仅能够而且能更深刻地揭示变化的实质。实际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
化,也相应地导致劳资双方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的变化,例如20世纪90
年代以来,美国收入分配从原来较公平的“热气球型”向“沙漏型”转变,中
产阶层逐渐消失,社会生产和消费之间存在极大的风险。如果这种风险积
累到一定程度,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条件下,精益生产方式的危机可能
难以避免。
事情可能又回到20世纪60年代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增长黄金时期,曼德尔
所预测的那样!

使用道具

7
vagabond 发表于 2005-2-11 11: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不怀疑你的专业性、博学、才干。但在你所研究的这个层面,与其说需要更多的知识,不如说需要更好的对史实的解读和趋势的研判。想想恩格斯在悼念马克思时所总结的三大贡献吧,其中剩余价值论就是一种解读,光从知识的角度很难批判或支持它,所以,我才说在“调侃”里用举例(自建模型)的方法批判马克思是“文革”遗风。我觉得你可以从更宏观一些的角度来进行研究,在马克思论著或后人对马克思的解说中找些漏洞是雕虫小技,是才干不济之人的意淫之道。比如说,财富到底是什么,我们知道的解读是“劳动-交换”创造价值(财富的增值部分或其成分),但我们也知道在地球上总的来说物质是守恒的,那财富不是物质吗(劳动改变的只是物质的形态而不可能导致物质的增加)?或者它纯粹来自交换(边际效用)?那不该是人越多越富裕吗?我的意思是说,批判马克思也好,发展马克思主义也好,不妨盯住恩格斯总结的三大贡献,其余的工作自会有其他人去做(因为相对容易)。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8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11 11: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任何社会都不能停止生产,资本主义社会概莫能外!生产过程中的利益差别最终必须服从人类社会对物质的需要,关键是以一种不剧烈影响既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使各种不同利益统一为资本的利益。因此矛盾是根本的,这正是马克思劳资关系的生命力之所在,行业利益在短期看来很有意义,但从长期看来,却是虚幻的。最近写了一点东西,是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上写的,你看看: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点:(1)资本主义是以增长为方向的,它必须为产量和实际价值的增长准备好基础,并在实际上取得产量和实际价值的扩张;(2)实际价值的增长倚赖于对生产中活劳动的剥削,即增长始终要以劳动所得与劳动创造物之间的差距为基础,因此生产和市场两方面的劳动力控制和劳资关系对资本主义永久存在是根本性的;(3)资本主义必须在技术上和组织上具有能动性,竞争的外在压力导致单个资本家进行追求利润的竞相创新,而组织和技术上的变化,在减缓由劳动力市场与劳动力控制领域的双方所进行的阶级斗争的动力方面起着一种关键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这三个必要条件是不一致和相互矛盾的,资本主义必然潜伏着危机。危机产生了过度积累的周期性阶段,必须通过以下几种不威胁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方式来表现、遏制、吸收或处理过度积累的趋势。(1)商品、生产力、货币价值的"贬值",或许还可以加上彻底的破坏,提供了处理剩余资本的一条途径。但它以一种过分残忍的方式暴露了资本主义理性的非理性的一面,对于应付过度积累来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绝非不同寻常的选择。(2)通过使某种调节体制制度化而进行的"宏观经济控制",可以抑制过度积累的问题,或许会持续相当一段时期。但却导致新一轮的过度积累。(3)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而"吸收过度积累":a、时间上的转移或者必需把资源从满足当前的需要转移到探索未来的用途,或者必须加速周转时间以便加速本年度对上年度过量能力的吸收。b、空间上的转移必需吸收地理上扩展的过量资本和劳动力。但通过时间和空间的转移最多是对过剩积累的短期缓解。(Harvey,D.,2003,221-238页)   战后福特主义从上述三个方面暂时解决了资本主义所固有的过度积累的趋势,导致了1945年到1973年的长期繁荣,建构起了一系列劳动控制的实践、技术上的组合、消费习惯和政治-经济力量的结构,可称之为福特主义-凯恩斯主义的积累体制。自1973年以来,福特主义已经耗尽了处理过度积累问题的所有选择,控制危机趋势发展的所有机制,最终被资本主义根本性矛盾的力量压倒,"危机"开创了一个迅速变化、流动和不确定的时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规律继续在历史的--地理的发展中作为一种不变的塑造力量在起作用。"20世纪晚期,资本主义劳动过程、消费习惯、地理和地理政治结构、国家权利及类似的东西之中各种根本性的信号和标志十分丰富。"(Harvey,D.,2003,161页)灵活积累体制开始出现,这种体制意味着适应,它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策略在时空范围内的简单再结合并互为来源:一方面,在福特主义之下建立起来的很多标准生产体系已经转向低工资地区,形成"周边的福特主义",各种新的生产技术与各种组织协调形式使得家庭的、家族的、父权制的劳动体制和"远距离工作"的血汗工厂、非正规劳动活动(如临时就业、自我就业、转包等)的复兴;另一方面,组织上和技术上的变化开始为一些创新企业赢得暂时的利润和作为低商品成本的更为普遍化的利润,这种策略需要具有高度技能的劳动力,以及理解、贯彻和管理新的却更加灵活得多的技术创新与市场定位模式的能力,资本主义核心企业越来越依赖于为了未来积累而调动作为一种工具的知识劳动力,[1]劳动力内部就出现了有高度特权的、在某种程度上得到授权的阶层。 这是回复黄焕金的帖子,转来贴一下。国内还有人用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当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演变吧,恐怕目前只有我一个。哈。

老兄,尽管你不了解我的基本观点和思想,你的论点却和我一致!

使用道具

9
vagabond 发表于 2005-2-11 12:0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倒是很想拜读阁下的大作:)

我把我的电子邮件地址通过短信告诉你。

请你有空时看看是先有交换(或价格)还是先有价值? (就在这个板块里)后的跟贴。

至于你在这里的回复,请给我一些时间,我得烧饭去了。

结婚之人无自由

4:12 I know both how to be abased, and I know how to abound: every where and in all things I am instructed both to be full and to be hungry, both to abound and to suffer need. [Philippians]

使用道具

10
索然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5-2-11 12: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老兄,资本论中的不足不是小问题。

马克思正是在这个结论基础上,得出分工消亡的结论(见法文版《资本论》),由此推导出未来社会人是如何自由全面发展的。

实际上从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发生了很多变化,在核心企业的劳动过程中,分工向合工演变,在外围企业劳动过程中,分工仍然是很细的。这与资本主义诞生初期的工场手工业很相象。所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技术史、经济史和劳资关系史研究的基础上。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机制是什么,马克思也没有阐明,经济基础又是如何决定上层建筑的,也没有很好的分析,你正在翻译《大转变》,后一个问题可以分析一下,我现在全部精力都放在前一个问题上。

现在国内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一谈企业就谈马克思《资本论》的分析,实际上马克思去世后,资本主义主导性的劳动过程在美国出现,并超越了英国的机器工厂。而现在又发生了新变化。向我上个帖子方向转变。

如果我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科学,那就不仅能解释本质,而且能在本质基础上解释多样化的丰富现象。西方或主流经济学解释的都是现象,这个现象来自他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读书求知,为什么那么多人都相信他们的道理,所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不是喊喊口号(这是庸俗的做法,实际会导致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死亡的)而是细心研究,不仅能进一步发展本质性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包括西方经济学对现象的研究。

例如,为什么货币主义或供应学派、理性预期自70年代兴起,实际上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具体形式演变有关,和这些人的主观信念有关。这其实在卢卡奇的书中找到合理的解释。

我不善于发贴,思维有点意识流。见谅!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5 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