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经济学
  • 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类型分析

      摘要:我国土地流转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这些利益相关者来自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利益需求。文章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了不同利益相关者各自的利益焦点,将土地流转中涉及到的9个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战略”、“外围”三种类型。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农村土地流转;分类框架  一、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理论综述  “利益相关者”最早由伊弋尔・安索夫(1965年)在《公司策略》一书中首次提出,到20世纪80年代,西方学者认识到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的重要性,并进行深入研究,被大家最为推崇的是多维细分法和米切尔评分法。多维细分法是从多个维度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以找出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差异。弗里曼(1984)从所有权、经济依赖性和社会利益三方面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格兰特(1991年)从威胁性、合作性把利益相关者分为支持型、边缘型、反对型、混合型等。1997年美国学者米切尔和伍德从影响力、合法性、紧迫性三方面将企业利益相关者分为隐匿型、纯权型、要求型、支配型、危险型、依赖型、权威型和非利益相关者等8类,这种分类法因思路清晰、简单易行,成为利益相关者分类的最常用方法。  20世纪90年代后国内学者认识到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非常关键。万建华(1998)、李心合(2001)从合作性和威胁性将其分成支持型、边缘型、不支持型、混合型四种。陈宏辉(2004)从主动性、重要性和紧急性三个维度其细分为核心型、蛰伏型和边缘型三类。  上述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利益相关者的认识,反映出在实际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时有了更高的要求,为我国土地流转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二、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分析  (一)土地流出方  土地流出方是具有农村户籍,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国各地开展了一系列土地流转实践。根据农业部(2012)的统计数据显示,农户之间的流转是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农户之间土地流转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由于土地收益低于非农收入,劳动力外出打工或从事非农产业,为避免土地的抛荒而委托给他人耕种;二是劳动力短缺,当农户经营的土地规模较大时,耕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劳动力,但农户由于年老体弱无法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对外出租。一般情况下,土地流转的直接收益(租金)与农户转出土地的意愿成正比。但收益最大化并不是农户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行为选择的唯一标准,还要考虑生存、就业等保障。农户是否参与土地流转以及选择怎样的方式进行流转,都是特定环境下做出的合理抉择。  (二)土地流入主体  2005年农业部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中规定土地流入主体:“可以是承包农户,也可以是其他按有关法律及有关规定允许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和个人”。此办法明确了土地流入主体不只是承包农户,城乡工商企业和个人也可以参与土地流转。目前我国土地流入主体有农户(包括专业大户)、工商企业(包括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城市居民等四大类主体,土地流入主体多元化发展趋势明显。但土地流入主体绝大部分为农户,2012年全国流向农户的土地面积占流转面积的69.17%,这与国家政策中“保持农户是土地流转的主体”相适应。  (三)村委会  村委会在土地经营权流转中往往作为农户的代理人和上一级政府组织的委托人,代表农户实现其利益主张,代表上一级政府组织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在我国农地流转市场发育并不成熟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将土地委托给村委会进行统一流转。村委会对农地流转中的流入方和流出方是否能积极组织、监督和评价约束,取决于其自身利益能否实现最大化。若获取的利益低于预期,则会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和农地流转信息传递的有效性。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对村委会缺乏实质监督,村委会很容易在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时选择绕过村民会议,对农地经营权流转方式和收益分配不经过农户同意而做出决策,有的地方还出现强迫农户流转土地用于非粮化和非农化,截留挪用农村土地流转补偿金等情况。  (四)中介组织  土地的细碎化限制了农地的规模经营,散户之间的土地自发性流转无法实现土地大规模、高效率地聚集,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必须依靠中介组织的专业化服务,目前我国缺少为土地流转服务的各种中介组织。土地流转中的各项服务工作主要由村委会代办,因而有时会缺少中介机构应有的专业、公平、公开、公正和效率。土地资源质量与价格的评估,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但目前农村土地还没有开展定级估价工作,因此缺乏科学合理的土地价格体系,不能为交易者双方提供完善的价格信息。虽然不少地方政府在组建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方面做了许多探索(如2007年绍兴建立了县、镇、村三级土地信托服务组织),但大部分地区依然缺乏规范、专业的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导致土地供需双方信息交流阻塞,土地流转范围受到限制。本课题组在安徽阜阳的田间调查显示,只有38%的农户知道土地可以任意流转,有14%和6%的农户以为土地只被允许在本村内和本村民小组内部流转。  (五)地方政府  各利益相关者站在自身角度,对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提出不同要求,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从而引发利益冲突。地方政府所制定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经济利益分配的有力保证。地方政府肩负引导和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责任,为参与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各方主体提供交易平台,所提供的科技支持和社会化服务促进农地流转,同时提供土地流转监督与调解纠纷的职能。但实际上一些地方政府为追求政绩或其他利益,往往会制定各种农村土地流转方案,甚至采取强迫方式,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以获得更多的土地财政收入。  (六)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制定了关于土地流转的政策后,要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及个人在制度框架内获得自己应有的权益。中央政府要求地方政府在保证耕地数量不低于18亿亩的基础上促进耕地规模化经营、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由于市场失灵以及法律的不完备,中央政府必须要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监管。监管客体包括地方政府、土地流出方、土地流入方及农地流转中介机构以及村委会。   (七)土地流出方亲属  土地流出方亲属是影响土地流转方向、效率的一支重要力量,也是常被研究者忽略的部分。课题组在对农地流转信息获取的问卷调查中了解到农地流转的信息主要以亲戚朋友和政府部门为主,其它渠道为辅。在土地大规模流转时常常由地方政府和村委会为供需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和信息,由于在此过程中常出现隐藏信息的问题,损害农户利益,农户对政府和村委会多持不信任态度。农户信任的是由血缘、姻亲关系形成的亲属。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的最大一笔财产,在确定是否流转、流转给谁、以什么价格流转之前,农户都会找亲属商议,多数情况下,如有亲属愿意耕种,农户一般都会同意把土地转给亲属耕种。这是因为在农村,特别是偏远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数量少,社会化程度低,农户遇到困难,多由亲属互助,农户更注重维护亲属关系。基于血缘、姻亲形成的亲情关系能够有效减少土地流转中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乡土社会中的“自己人”关系使得土地流转双方也都能够获得一种安全感。  (八)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能够成为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是由其本质属性决定的。新闻媒体是社会的观察者和监督者,其主要功能之一是向公众宣传土地流转的方针与政策、传递土地流转的信息;同时把土地流转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炼报道出来,以便政府能采取措施解决问题。“三农”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具备很强的新闻报道价值,自然会引起媒体的关注,新闻价值最大化是各种媒体追求的目标。新闻媒体可以对土地流转中的各主体起到舆论监督的作用。  (九)金融、保险机构  农业规模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是缺少资金。在我国资本市场尚不发达以及土地抵押困难的条件下,农业经营企业的资金融通方面存在授信担保困难、申请手续繁杂、隐性交易费用高等问题。农业规模化经营具有成本投入大、投资回期长的特点,因此农业规模经营主体在完成农村土地流转后急需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由于农业本身固有的报酬递减规律,以及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农业经营主体很难有效分散或转移风险,对农业保险等扶持政策有强烈需求。  三、土地流转中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框架  借鉴中外学者特别是米切尔对利益相关者分类的研究成果,根据利益性质、关系程度、影响力三个标准,将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核心、战略和外围三个类型,各类的结构关系如图1所示。  外围利益相关者:新闻媒体、金融机构、转出土地农户的亲属土地流转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土地流转中拥有直接的经济、法律和道德利益的个人和群体,土地流转过程中必须将他们的利益放在首位,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流出土地的农户、规模经营主体、村委会、中介组织。在核心利益相关者之外的战略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能给土地流转带来机会和威胁的利益相关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战略层利益相关者,并不简单等于次要利益相关者,只是因为他们并不时时刻刻与土地流转经营管理过程密切相关,但他们同样有着潜在的巨大影响力。战略层利益相关者之外是外围层,包括新闻媒体、金融机构、转出土地农户的亲属。战略层: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核心利益相关者:流出土地的农户、规模经营主体、村委会、中介组织。  以上利益相关者的分类是就土地流转的普遍情况而言,具体到某一土地流转案例,其个案的特殊性决定了可能并不涉及到所有的利益相关者,只是包含了若干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利益相关者之间也可能相互转化,一些核心利益相关者可能降级为战略或外围利益相关者,因此农村土地流转中的利益相关者分类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政府应科学地把握利益关系变化,有效识别土地流转中的利益各方及其所属类别,以制定合理的土地流转政策。  参考文献:  [1]李勇,杨卫忠.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参与主体行为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4(02).  [2]刘宗劲.土地流转的逻辑起点与制度选择[J].改革,2009(02).  [3]吴杰华,吴杰宇.论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博弈与制度均衡[J].社科纵横,2009(05).  [4]钱忠好.农地承包经营权市场流转:理论与实证分析――基于农户层面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3(02).  [5]孔祥智等. 土地流转中村委会的角色及其成因探析――基于鲁冀皖三省15 个村庄的土地流转案例[J].东岳论丛,2013(05).  *本文系安徽省领导圈定课题“有序推进我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问题研究”(编号:SLDQDKT13-009FCD)、阜阳市社科规划课题“安徽省农民工市民化的对策研究”(编号:Fsk2013051)的阶段性成果。 

  • 浅谈俄罗斯卢布贬值原因和对中国的影响

      摘要:文章简要介绍了俄罗斯卢布贬值的原因,并分析了卢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        关键词:卢布贬值;中国;影响  2014年12月15日,俄罗斯陷入一场空前巨大的危机中,俄罗斯官方货币卢布走势如同过山车一样惊心动魄,卢布在当天疯狂贬值13%,创下1998年来最大单日跌幅。12月16日,俄罗斯央行出乎意料地加息650个基点,紧急宣布将基准利率由10.5%上调至17%,以期遏制卢布暴跌之势,然而此举事与愿违,结果收效甚微,当天卢布继续溃败,一度贬值19%。紧接着俄央行宣布了一系列稳定金融市场措施,仍挡不住卢布汇率的飞流直下。卢布汇率一年内跌幅超过了50%,成为了2014年全球最差货币。卢布的贬值具体表现在跌幅最高时欧元对卢布汇率超过1∶100,美元对卢布汇率击穿1∶80,而在14年的1月至8月,美元对卢布汇率基本稳定维持在1∶35左右。卢布贬值导致俄罗斯通货膨胀加剧,经济发展速度放缓,但暂时不会对俄民众基本生活造成实质性影响。卢布贬值的原因是什么?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呢?  一、卢布贬值的原因  2014年,卢布汇率持续暴跌,引发市民猜测有投资机构对卢布大举做空,导致本国货币成为“自由落体”。对此,有华尔街人士指出,市场缺乏流动性,并未出现投资机构大规模做空卢布的现象,因此投机行为不是卢布暴跌的主要原因。随后专家指出,国际油价的暴跌、西方对于俄罗斯的制裁以及强势美元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才是造成去年卢布暴跌的三大主要原因。  (一)国际油价暴跌,而俄经济过度依赖油气出口  回顾近年俄罗斯经济表现,俄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过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的出口。有分析指出,原油和天然气出口收入占俄政府财政预算收入的50%。2014年6月中旬以来,因国际油价下跌近40%,导致俄主要财源受到冲击,俄财政收入大大减少,财政赤字增加。因此国际油价暴跌是卢布暴跌的诱因,卢布的崩盘式暴跌,首先就与国际原油价格持续暴跌有直接关系。  2008年,国际油价暴跌也曾导致俄经济大幅下滑,但俄罗斯对能源行业的依赖并没有因此减弱。纽约原油期货价格在2014年的暴跌对卢布汇率的影响跟08年类似,半年来,国际原油价格从106美元/桶跌至目前的54美元/桶,在此期间卢布兑美元汇率从35跌到了65,卢布贬值严重!  (二)地缘政治,欧美经济制裁  地缘政治是卢布贬值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俄罗斯在乌克兰东部地区冲突中的立场招致西方国家多轮经济制裁,欧美自今年3月以来对俄罗斯进行多轮经济制裁,涉及能源、金融和国防等俄罗斯经济重要领域。 欧美限制俄企业从本国金融机构获取贷款,这截断了很多俄企业的融资渠道。此外,欧美禁止向俄出口勘探和开采页岩油的设备,导致俄石油产量和出口下降。  对俄罗斯打击最大的是七月末欧盟启动的对俄罗斯金融机构的制裁。俄罗斯储蓄银行、外贸银行等多家国有控股银行均被列入制裁名单,欧盟成员国禁止本国企业及公民向被制裁银行提供中长期融资。这一举动的直接影响是,跟俄罗斯要害行业相关的经济、金融机构美元资金告急,融资成本 急剧上升,进一步打击了卢布汇率。  (三)美元走强  随着美联储缩减和结束QE,以及未来加息预算促使美元升值,全球各主要货币都出现了对美元贬值的走势,导致美元持续走强。几个发达国家的本国货币对美元汇率跌幅明显,如英镑、欧元、日元等半年来对美元汇率跌幅均超过10%,就连自汇改以来持续升值的人民币,今年对美元汇率也收跌。俄罗斯卢布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就算原油价格坚挺、国内金融机构没有遭到制裁,也很难抵挡住资本外流、汇率下跌的风险。  二、卢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  对俄罗斯人来说,在2008年到2014年这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同样的“亏”已经吃了两次,其深层原因并不完全是油价下跌、全球地缘政治和美元走强造成的。牵扯到一国经济模式的改革,因此俄卢布汇率暴跌不仅是俄罗斯需要加紧思考的问题,也是中国等诸多发展中国家需要警惕的问题。  业内普遍认为,在卢布暴跌的带动下,新兴市场货币也会面临不同程度的贬值压力,中国经济或将受到一定的影响。卢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卢布贬值有利于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但对中国出口或产生不利影响。  (一)卢布贬值有利于中国战略石油储备  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全球原油供应充裕,为补充国家战略石油储备提供了契机。对于重要能源消费国来说,低油价正是加快能源布局的时机。低油价不是长期趋势,因为北美页岩油未来产量增长有限,特别是在低油价环境下,一些高成本油田将被迫关闭停产,而全球原油需求依然存在。中国是全球重要的原油、金属等资源进口国,包括原油、铁矿石以及有色金属的对外依存度均较高,达到58%以上。因此,原油消费国应在低油价环境下签署长期原油购买合同。  从金融市场规律看:美元走强,油价下跌。而油价下跌,卢布就贬值。俄罗斯经济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油气出口为主,此轮国际原油价格下跌有利于中国石油进口和战略石油储备。此外,国际油价下跌也能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延缓输入性通胀压力,提高居民实际购买力,有助于消费提升和企业盈利改善。油价下跌使得中国政府有更大的空间去支持资源价格改革。  (二)卢布贬值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从“量”的角度看,俄罗斯经济下行将直接影响到我国对俄出口,按2014年10月数据计算,我国出口总额中对俄出口占比约为2.3%,但是由于油价下跌有利于其余能源进口国,会有一定对冲,因此从目前来看整体上对2014年中国出口量的影响有限,但对2015年的出口量影响则会明显扩大。  浙江义乌聚集了600多家圣诞用品企业,出口额占到全国圣诞用品出口份额的70%左右。俄罗斯是义乌圣诞用品出口的第三大市场,义乌每年约20%圣诞用品出口到俄罗斯,2014年圣诞用品的外贸出口已经在10月份前就完成了,目前的卢布贬值对义乌圣诞出口企业的影响有限。但2015年二、三月份就到了新一年的圣诞用品采购、下单季,外贸企业担心卢布汇率继续下跌,新一年的采购季肯定大受影响。由于卢布走势仍存在一定变数,企业对后续市场纷纷表示担忧,害怕此次卢布暴跌引发的市场反应会持续下去,给企业造成更大损失。  从“价”的角度看,美元在人民币汇率定价中仍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5月以来,以卢布为代表的新兴市场汇率对美元贬值则意味着人民币对新兴市场货币升值幅度更大,人民币兑卢布过快升值也将影响中国对俄出口。数据显示,自2014年6月26日以来,截至2014年12月15日收盘,人民币对卢布汇率由5.41升值至9.63,升值幅度已达78%。  随着卢布继续贬值,出口企业面临的各类贸易风险正在加大。一般制造业企业的订单周期在4~6周左右,如果利用T/T结算方式,以14年9月签订的出口至俄罗斯订单为例,俄方客户当时支付30%先期定金(美元结算),再以当时1美元约兑35卢布进行结算,11月客户提货时再支付70%的尾款,但此时卢布汇率是1美元约兑60卢布了。因此随着汇率的急剧变化,相当于客户提货前要多支付30%的本币,一些客户索性“不提货”。  此外,利用信用证结算的方式也出现了风险,由于卢布贬值,俄罗斯银行开具的信用证在国内银行认可度不断下降。部分俄罗斯客户因为卢布贬值反复推迟付款,出口企业贸易风险大增。由于卢布暴跌导致损失严重,加之不利影响仍在持续,部分出口企业和在俄华商选择收缩经营规模以“止损抗寒”。  参考文献:  [1]潘晓慧.揭秘卢布贬值的根本原因[J].华声在线,2014(12).  [2]乔�I东.卢布贬值对中国的影响有利有弊[N].证券日报,2014-12-10.  [3]许昌.卢布暴跌并非“一日之寒”[N].东方今报,2015-01-17. 

  • 成都市保障房融资模式分析

      成都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考虑到城市的长远发展,需要建设大量的民用住宅来解决居民的居住问题。同时,城市房价的不断攀升,使得城市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更加严峻,因此需要政府将重点放在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居住问题上,保障性住房作为改善城市中居民居住环境的重要举措得到了政府的大力关注。  一、成都市保障房融资现状  成都市保障房的融资运行流程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类别,从运行主体来看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由我国政府保障性住房融资运行主体;另一类是以单位为融资主体;还有一类是房地产开发企业为运行主体的保障性住房融资。从主要资金来源来看,可分为政府财政出资和企业出资。从融资方式来看,可分为政府直接投资和间接金融工具融资等。  根据相关规定,成都市保障房所需资金可通过财政预算、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土地出让净收益、廉租住房租金收入、社会捐赠等直接融资和银行贷款、债券发放等间接融资方式。  二、成都市保障房融资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财政压力巨大。由于保障房建设资金主要部分是财政资金,且保障房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政府资金,使得政府面对巨大的为保障性住房建设融资的压力。  (二)社会资金参与度低。现阶段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银行,社会资金所占比例较低。这里所指的社会资金是指与保障性住房无关但拥有资金的投资人。一方面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存在着巨大的缺口;另一方面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度并不高。  (三)融资风险高。首先是资金的供给风险,由于政府的属性,政府同时担任着相关政策制定者和监管者的角色,这就意味着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参与双方地位不够平等,从而造成信用风险的出现。  (四)融资主体不规范。相对而言,房地产开发商作为融资主体较为规范,而以政府相关管理机构和单位为融资主体存在诸多问题,并没有专门的规章制度对此类管理机构的形成、运作等有具体要求。  三、成都市保障房融资模式分析  (一)BT模式在成都市保障房建设融资中的应用。建筑-移交(BT)协议是指承包商(建筑企业)与政府签订保障房建设的相关协议,由承包商进行项目建设全部资金的筹措,并进行施工建设,在竣工验收移交之后,政府按照所签订的协议向承包商支付建设投资价款和一定比例的投资收益的一种新型模式。  1、成都市保障房建设融资中应用BT模式的优点。相对于其他融资模式,合同关系简单,便于操作、管理;建设期间政府不需要资金的注入;通过招投标方式引入先进的建筑企业,降低开发成本(BT模式普遍性的优点);权责划分明确,纠纷发生的可能性较小;保证了政府对于保障房的运营、管理权、处置权。项目建成后由政府负责运行、管理,能够达到保障性住房的建设目的;利用民间资本的最简单模式,在偿付时间计划和回购定价方面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2、BT模式中面临的问题。民间资本利用时间短;项目资金筹集困难。  3、基于BT模式提出的新型融资模式。基于BT模式在保障房建设融资中的优势,通过对于融资过程中各方面临问题的分析,提出一种新型的第三方融资模式,引入公司制运营的国有城市建设投资公司作为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第三方的中介作用解决政府与建筑企业面临的问题。该机构的运营模式类似于银行,但又不完全相同,它是一个以筹集的资金为唯一运营资本的公司制运营机构。  (二)PPP模式在成都市保障房建设融资中的应用  1、PPP 模式在成都市保障性住房的应用方式。政府与私企合资新建项目。在这种方式下,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通过签订特许协议的方式,由政府部门与私营企业共同投资或由私营企业独立筹资建设保障性住房项目,双方商定在项目建成后由政府在数年内分期回购并给予私营企业一定的利润补贴,或者政府部门在特许协议中授予私营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周边设施的开发权或特许经营权,使私营企业在特许经营期内可以回收投资并获得一定的利润,特许经营期满后将项目交还政府部门。  私营企业自行集资建设。符合条件的企业可以向地方政府申请,以获得在土地使用方面的优惠政策或者减免部分税费,但是企业必须保证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要遵守政府定价以及建筑标准方面的规定。  政府将已建住房交由私营企业运营。政府部门通过与私营企业之间签订协议,将已经建成的保障性住房项目交由私营企业在一定期限内进行运营,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商议一定的支付比例后,私营企业向政府一次性支付期限内预期收益,并通过运营中获得的稳定收益回收投资及获得利润。待运营期满后,私营企业将项目交还政府部门。  政府向私企购买积压住房。政府可以在积压住房中选取符合保障性住房标准的房源,商议以低于消费者个人购买价格的协商价格向开发商购买,给予开发商一定的利润或通过签订协议允许其在一定时期内进行经营,经营期内收益归开发商所有。  2、成都市保障性住房PPP模式应用中的改进措施。保障性住房的选址。可考虑将保障性住房的建址选在市郊公共交通站点的周边,通过增加站点公交车辆及线路的方式解决交通问题;对于企业自建的情况则可以考虑由企业自行设立通勤车,解决本单位职工的交通问题。  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政府部门在设计风险分担结构时应充分考虑项目方案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使投资人等可以接受并愿意参与其中,这是政府和私人投资者能否取得“双赢”局面的重要因素。  政府对私营企业的资格审查和操作监管。为了保证项目达到规定的建设标准及保护公众利益,政府需要采用竞争机制来选择合作商,对私营企业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对其经营过程、产品以及服务质量等进行监督,保证私营企业按照合同要求规范经营,避免违规现象出现。  四、成都市保障房融资模式中政府主导作用改进建议  (一)管理机制的改进   1、完善立法保障。由于保障房建设工作系统庞大,不是哪个部门能单打独斗的,仅施工阶段就涉及勘址、设计、施工、监理等多个环节,另外还有土地的划拨、环保的评估、财政和银行的融资等,由于这些部门和机构各自为政,甚至有些政策出台相互矛盾,从而增加了执行难度或造成执行不到位,因此迫切需要出台一部完整统一的保障房法规政策,为我国保障房资金来源及其可持续性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2、加强监督监管,严格考核制度。政府应尽快建立保障房指标化考核制度,并以此作为政府官员升迁的标准,同时加强保障房“一把手”问责制,以此提高相关人员的忧患意识。建立专门的监督监察机构,严格监督保障房建设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同时加大对虚报瞒报、违规挪用资金等行为的惩处力度。  3、成立强有力的独立机构。政府应尽快成立这样一个强有力的独立机构,专门负责保障房从融资、建设、审核到后期运营管理、市场监督等整个过程。通过利用政府信用保障可以提高其融资能力,增强融资模式的灵活性,从而降低融资交易成本,有效盘活已有的购建资金。  (二)融资操作改进  1、加大政府投入,凸显“主力军”作用。虽然全国各地区的融资模式出现多样化的趋势,但财政拨款仍是保障性住房的常态固定资金来源,也成为政府调控保障房建设规模的重要手段。在成都市目前保障房建设阶段,政府也应当成为主要的建设资金负责者,充分发挥政府在保障房融资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2、加大土地出让收入的提取额度和支出力度。首先,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严格政府土地出让收入的支出方向和支出结构,明确规定保障房建设资金支出应该是除土地拆迁、安置成本之外的第一优先考虑项;其次,土地出让收入提取依据应统一,建议全市统一采用土地出让总收入作为计算依据,并把提取比例提高,以加大土地出让金支持保障房建设力度;最后,将土地出让收入用于保障房建设的比例固定后,各区政府必须严格执行,并以此作为其考核奖惩的重要依据。  3、扫除公积金融资保障房障碍。首先,应尽快根据成都市实际情况修订出台《住房公积金条例》。通过修订该条例,可以使今后住房公积金贷款建保障房有法可依,从而拓宽政府融资渠道;其次,针对公积金支持保障房融资可能出现的投资失误等安全隐患,必须限定公积金投资保障房的范围,如只能投资相对高回报的公租房,不能让住房公积金承担更多的保障功能;最后,建立符合现有的公积金融资保障房有效运行模式。由于目前尚未组建政策性住房银行,可将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与商业银行联合,建立业务融合、风险共担的协作机制,将银行的运作流程渗透到公积金业务全流程管理中,通过双方共同筛选项目和开发商、投资策划和跟踪管理,发挥各自业务优势,为公积金融资保障房提供高效的运行环境。

  • 美国资产证券化经验的启示

      [提要] 资产证券化是全球金融市场上的一大创新,它为市场的融资与投资都开辟了全新的渠道,但同时它又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之一。所以,深刻地分析美国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吸收这一过程中的优秀经验,同时也要借鉴它的教训,这对于中国资产证券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次贷危机;监管   引言   2008年由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次贷危机从美国开始向全球蔓延,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市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虽然此次危机由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引起,但是美国的次级抵押贷款的余额即使在危机爆发前夕所占的全部住房抵押贷款的余额也是很低的。但是,次级抵押贷款违约却造成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危机,这个关键就在于美国不断发展强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到美国次贷危机之前,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在规模上已经超越国债成为了美国债券市场上的第一大品种。资产证券化在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增加利润水平的同时也种下了危机的种子。   资产证券化源于美国,同时美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但是,2008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美国的资产证券化规模缩减的十分明显。在金融危机爆发前,美国对证券化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证券化的积极方面,危机爆发后,对证券化的负面影响以及相关的监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   (一)次贷危机爆发前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在经历了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之后,美国金融管制越来越严格,但是银行可以通过存贷利差获得丰厚的利润。20世纪60年代开始,婴儿潮一代开始进入成家买房的年龄,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急速上升。随后在60年代中期,美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走高,在石油危机之后进入高峰,但商业银行由于受到利率管制,不能灵活处理他们所面对的各种问题,这样就造成大量的银行存款转移到了货币市场基金。市场的变化要求金融机构快速寻求出路,这时一个可行的办法出现在这些机构面前,那就是盘活存量。银行需要出售自己的存量资产来提高流动性,而美国政府为了适应金融业的这种需求,也出台了相关的各种措施。随着美国的资本市场利率大幅飙升与通胀激增,银行等金融机构原有的住房抵押贷款的固定收益率无法补偿需要支付的短期负债成本,银行的经营面临巨大的压力。于是为了解决银行面对的种种问题,在1968年最早的抵押贷款债券应运而生,这也成为资产证券化的早期形式。   1970年,吉利美作为担保方,首次将房地产抵押贷款打包发行抵押贷款证券。标志着美国开启资产证券化时代。1980年,美国开始了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这导致了银行业的负债成本激增,存贷款期限错配等问题造成了储蓄机构的运行步履维艰。美国的政府信用机构,通过收购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然后再进行打包分拆发行抵押贷款证券,以此来帮助储蓄机构提高资产的流动性。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功能由补充资金短缺向为储蓄机构管理和解决财务与风险问题方向转变。随着资产证券化的不断发展,基础资产的类型不断丰富,而且随之各种相关的衍生品也层出不穷。   (二)次贷危机之后美国的资本证券化市场。2008年的次贷危机给高速发展的美国资产证券化市场以沉重的打击,抵押支持债券(MBS)规模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资产抵押债券(ABS)的市场余额也呈现出大幅度的下滑趋势。经历次贷危机席卷过后的美国对资产证券化的结构设计和基础资产做出严格要求,更关注产品的衍生风险,资产证券化进入相对稳健的发展阶段。目前,美国的经济在刺激政策的作用下渐渐开始复苏,证券化市场又随之活跃起来。   二、美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这次的次贷危机,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美国资产证券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虽然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快速发展对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中固然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引发了这场全球的次贷危机。   (一)重复的证券化恶化了信息不对称状况。重复证券化的问题在美国的资产证券化中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资金中介链被重复证券化过程不断的拉长。而基础资产质量与资金链条的长度也呈现出反比关系,即质量越高的资产中介链就越短,相反低质量的资产往往有着更长的中介链条。对于低质量的资产,金融市场需要反复地使用证券化过程将低质量的基础资产进行修饰,这样才能创造出机构投资者需要的高评级的证券。由此造成了发行者与投资者间信息的高度不对称。信息不对称会使金融市场遭到外部冲击时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防御。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者无法真正的了解基础资产的真实风险,而大部分投资者没有能力对基础资产进行准确的风险测定,这导致了投资者只能依赖于评级机构对各种证券的评级。但是,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评级结果并不能十分准确的显示出证券化产品的真实信用等级。一是因为证券化的种类过于庞杂,结构也十分多样繁复,有一些专业的投资者都不能对所有的证券化产品做出真正的客观评级;二是证券化产品大多采用的市场外交易,收集数据十分困难,而且证券化产品的时间一般比较短,这些原因导致了对于一个证券化产品的历史数据十分缺乏;三是评级机构在对产品进行评级时会采用十分复杂但可靠性不足的数学模型;四是评级机构本身的独立性还有待商榷。以上这些原因导致了评级机构难以全面客观的反映出资产的真实风险,资产的价格和实际的风险错配,进一步增加了市场的不确定性与信息的不对称。   (二)对于风险自留比例要求的缺失。在传统的融资模式中,信贷的风险全部都由银行承担,所以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有动力对贷款的质量进行严格的审核并对贷款的使用进行监督。但是,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导致了金融机构在贷款经营方面发生了方向上的转变。银行相比以前的贷款人更像是融资的中介。在对于风险自留比例没有要求的情况下,资产证券化可以转移全部的信贷风险。   银行通过证券化将风险全部转移使得银行疏忽对于贷款质量的检查,更在乎贷款的数量,而忽视了信贷资产的风险。在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下,银行更愿意将贷款业务外包给直接贷款者。在危机爆发前的繁荣时期,直接贷款者数量激增,直接贷款者的目的就是更多的向外发放贷款,而且他们会很快将自己手里的贷款售给银行。这种经营模式,导致了银行所持有的贷款的质量越来越差,违约的风险也越来越高。   (三)资产证券化抬高了经济整体的杠杆率。首先,在新的经营模式下,贷款人重视数量忽视质量的态度,导致发起人只顾客户群体数量的提升,而不考虑对于不同的客户的不同风险承担能力。这导致了原本不够条件贷款的居民也获得了银行的贷款。这使得居民部门的杠杆率持续抬高;其次,证券化使得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升高。第一,金融机构将缺乏流动性的贷款通过打包分拆,再通过信用增级来使资产信用的等级提高后出售,再将等额的资产支持证券从证券市场上购入,这样一来法定资本金要求就被显著的降低;第二,重复抵押也提升了金融机构的杠杆率。重复抵押加快了抵押品的流通,导致一些证券的回购交易量超出了债券市场上该证券的实际余额。   高杠杆率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与利润率的同时也使得经济更加脆弱。一旦有负面的冲击出现,必然导致去杠杆化,而这一过程是痛苦的。而且,一般来说私人部门去杠杆化将推高公共部门的杠杆率,最后可能成为主权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四)评级机构独立性。影响着评级机构独立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信用评级虽然是为投资者和监管者提供真实客观的信息,但是评级的费用都是卖方付费的,也就是由证券的发行者承担评级的费用;第二,发行者为了使自己的证券获得更好的评级,一般会向评级机构寻求如何提升自己证券评级的方法。这时评级机构的独立性就会因为利益冲突而受到影响,是向投资者与监管者负责,提供客观公正的评级给他们,还是提供对发行者有力的评级。评级机构因为存在着这种利益冲突,导致了评级机构不能真实客观的对证券化的证券风险进行测度,这导致了金融风险持续积累,最终引发了金融危机。   三、对中国资产证券化的启示   我国在2005年以试点的形式启动了以信贷资产为核心的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2008年因次贷危机的影响马上叫停。直到2012年才重启试点工作,中间间隔了近四年。2013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信贷资产证券化发起机构风险自留比例的文件》,允许发起机构的自留风险的方式可用垂直自留的方式,不再硬性要求保留至少5%的次级证券。2014年11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资产证券化正式由审批制变更为备案制。2014年,资产证券化产品的发行量为此前9年总量的2.5倍。   尽管2014年国内资产证券化发展迅猛,但与欧美日等发达资本市场相比,国内资产证券化市场仍显不足。截至2014年底,国内资产支持证券余额为3,073.15亿元,仅占债券市场存量的0.86%。2014年,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量占当年债券发行量的2.7%,同期美国占比为25.35%。   在未来几年内,金融机构将会大力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资产证券化将会在我国迎来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首先,资产证券化可以盘活存量,增加银行信贷供给能力,又能帮助银行改善不良资产状况;其次,资产证券化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也为银行增加了更多的盈利方式,而且在改善了金融脱媒引起的银行资金不足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的垄断利润降低的问题;最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完善中国债券市场。   我国在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中要吸收美国的发展经验,但同时也要以美国发展中的不足为鉴,创新与监管并重,发展的同时要构建一套审慎的监管架构,时时记住对于风险的防范。第一,在具体的产品设计上我们应充分考虑中国的特殊情况,不能照办国外的成功设计,应创造出更加适合于中国经济和金融发展的资产证券化产品;第二,一定要建立起一套能与资产证券化相对应的监管系统,毕竟证券化将许多分离的市场连接起来,单独市场的监管很容易有监管漏洞与监管重叠。因此,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的监管系统对中国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和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对于重复证券化一定要加以控制,防止链条无限加长;第四,为了解决发行人的道德风险问题,监管者一定要对风险自留制定一个合理的比例,这也能很好地体现出共担风险与利益的原则;第五,要控制资产重复抵押和金融机构的杠杆率,尤其在经济发展过热的时期,机构如果将杠杆率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那就可以预防在经济下行时,大幅度地去杠杆化给经济体造成的不利影响;第六,国内的信用评级机构与国际上的一些知名的评级机构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努力提高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业务能力与素质,并一定要防范好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问题;第七,为了构建一个和谐的良好的金融市场,对于信息的透明度问题一定要重视,同时也要注意提升投资者的能力,通过透明的信息让投资者进行更加理性的投资选择。   主要参考文献:   [1]姚禄仕,王璇,宁霄.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的实证研究――基于美国银行业的面板数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2.9.   [2]张明,邹晓梅,高蓓.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实践: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J].上海金融,2013.11.   [3]徐文舸,刘洋.中美两国的资产证券化:兼谈金融创新与债务危机[J].国际金融,2014.11.

  • 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问题分析

      [提要] 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渐推进,商业银行以利差主导的传统盈利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转型显得尤为迫切。而发展低成本、低风险、高收益等特征的非利差业务成为商业银行增加盈利水平、转变现有盈利模式的重要途径。本文的政策建议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应继续重视传统利息收入维持适宜的利差水平,大力发展新型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加强成本管理控制,细分产品客户市场。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   引言   我国商业银行收入的来源主要是净利差。而从国际金融监管环境的变化及我国金融业改革开放、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来看,我国银行业传统的依靠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不仅有悖于商业银行的经营规律,也与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在此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转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一般概述   (一)商业银行盈利模式的基本含义。所谓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就是指商业银行在一定经济与市场环境下,以一定资产负债结构为基础的主导财务收支结构。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实行综合经营,金融产品丰富,商业银行很大一部分营业收入来自于金融投资工具带来的非利息收入。   (二)商业银行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中小商业银行仍然以经营传统的银行业为主,存贷差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占资产的比重都在50%左右。全国性股份制中小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比重都在10%左右,表明银行的大部分业务收入还是来源于银行存贷款利息收入。   (三)商业银行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非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是以零售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私人银行业务为载体,有着层出不穷的银行产品,涵盖了综合代理、金融中介和业务顾问等,起到金融服务的功能。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内因。业务品种较少,中间业务较弱。我国商业银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体制的束缚,商业银行资金运用渠道有限且手段单一,只有发放贷款、银行存款、债券投资、同业机构往来等,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以规模扩张为主要手段,没有重视业务品种的开发。   产品供求矛盾,客户体验欠佳。我国商业银行的服务水平很低,经营网点和渠道的布局不合理,从业人员缺乏应有的竞争和服务意识,客户群体的细分不到位,忽视了普通客户群体的价值,普通客户群体中的利润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二)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型的外因。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利率市场化终将倒逼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改革,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盈利的直接冲击是:当前在利润来源中占最主导的批发银行业务将面临萎缩的困境,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议价能力将下降,在存款市场上的利率定价将处于被动地位,预期中存款利率的上浮和贷款利率的下降最终将收窄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减少利差收入,直接冲击利差主导型盈利模式。   三、我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成功转型的建议   (一)重视传统利差收入,维持合适的利差水平。尽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和银行业竞争的加剧,使传统利差收入占比不断降低,但传统利差收入仍然是我国商业银行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从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来看,利息净收入的相对稳定是商业银行盈利模式转变的基础,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对利息收入业务应该继续高度重视。   (二)大力发展新型的中间业务,提高差异化水平。在银行业竞争新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通过发展创新型的中间业务来提高竞争水平,如发展风险低、收益高的咨询评估类业务;发展信用融资类中间业务;可以大力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理财咨询、理财规划等业务;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等等。通过发展这些创新型的中间业务,可以提高中间业务的收入,提高差异化水平。   (三)加强成本管理力度,提高盈利水平。为了降低成本,商业银行要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建设信息技术平台,通过按网点、按业务、按客户实施综合的成本管理。另外,应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银行业的发展经验,摆脱盲目的通过增设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来促进银行增长的模式,而是通过发展自助银行业务、网上、电话银行来提高电子化水平,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支出,提高商业银行的获利能力。   (四)细分市场,提供区别服务。商业银行要通过提高服务质量增强自己的竞争优势,树立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客户价值至上的经营理念,满足客户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按某些标准对客户进行分类,推出适合不同类型客户的服务,这也是我国商业银行在转变盈利模式的过程中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   四、结束语   我国商业银行迫切需要转变旧的盈利模式,要继续推进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健全,积极开拓新的创新经营方式和新的利润增长点,发挥我国商业银行的本土优势,鼓励创新和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只有如此,才能使我国银行业在未来的金融深化和创新的大潮中占据不败之地。

  • 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分配影响因素研究

      [提要] 股利分配决策是财务管理三大内容之一,在公司经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农行和光大银行除外)2007~2012年现金股利分配政策进行分析研究,首先介绍当今我国商业银行股利分配政策的特点,然后分别从上市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公司规模、资产质量等方面选取相应能体现上市商业银行的指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最终发现现金股利分配与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与每股收益、资产负债率、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最后,提出针对股利分配政策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现金股利政策;影响因素  一、引言  目前,针对我国上市公司整体股利分配情况的有较多研究,而针对我国银行业股利分配政策的研究较少。且近年来我国银行业利润率持续走高,但股利政策存在不规范现象,缺乏连续性和稳定性。对银行管理者而言,如何制定股利政策,激发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上市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上市银行股利分配政策是否合理,不仅对其自身发展影响深远,也会对宏观经济造成重大影响。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分配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股利分配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政策实证分析  我国上市银行在股利分配方面主要有如下特点:第一,股利分配形式单一,主要以现金股利为主;第二,存在不分配现象,但比例极小;第三,股利发放持续性比较好。  (一)研究假设。商业银行股利政策的制定要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外部因素主要包括法律限制、股东因素以及契约性约束,内部主要受到盈余的稳定性、举债能力、投资机会等方面的影响。盈余相对稳定、流动性较高、举债能力强、缺乏良好投资机会的银行,由于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较小,因此更倾向于高股利政策。  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一――现金股利与盈利能力正相关,银行盈利越多,现金股利就越高。  假设二――现金股利与成长能力负相关,银行成长能力越强,就越少发放股利,股利支付率越低。  假设三――现金股利与负债水平负相关,银行负债水平越高,现金股利越低。  假设四――现金股利与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银行资产规模越大,分配现金股利的可能性越大。  (二)变量描述。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来描述股利支付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检验变量的多重共线性。研究样本为我国上市的14家商业银行(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上市较晚,故没有包含在样本内),研究期间为2007~2012年,共有84个样本。相关数据主要来自于CCER数据库。因变量和自变量的设计分别如下:  1、因变量。根据实际情况,本文以股利支付率作为衡量银行现金股利的水平,并且作为本文研究的因变量,具体计算公式为:股利支付率=每股股利/每股收益,用PR表示。  2、自变量。本文采用的自变量指标分别为: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净利润增长率、资产负债率、总资产对数,分别用ROE、EPS、NPGR、DAR、LA来表示。  (三)模型构建。本文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参数估计,具体模型如下:  PR=α0+α1ROE+α2EPS+α3NPGR+α4DAR+α5LA  (四)实证分析及结果  1、多重共线性检验。在多元回归之前,本研究将采用方差膨胀因子(VIF)和容忍度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  VIFi=1/(1-Ri2)  其中,Ri为自变量Xi对其余自变量作回归分析的负相关系数。VIF越大,说明共线性越严重,一般认为方差扩大因子大于10或容忍度小于0.1时,第i个解释变量存在较强的多重共线性问题,必须加以处理。通过SPSS分析,本文发现自变量的VIF均小于10,容忍度都大于0.1,表明自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多元线性回归。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本文发现方程显著性F=12.710,所以回归方程的效果显著,该回归模型具有统计意义。ROE、EPS、NPGR、DAR、LA这5个变量均通过了t检验(sig<0.05),其中ROE系数为0.899,说明与股利支付率有正相关关系;EPS系数为-7.192(在1%的水平下显著);NPGR与股利支付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系数为-0.036,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DAR相关系数为-0.995,同样在1%的水平下显著,说明资产负债率与股利支付率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总资产对数则与股利支付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3.212,并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因此得出模型为:  PR=17.186+0.899ROE-7.192EPS-0.036NPGR-0.995DAR+3.212LA  3、实证结论。通过以上回归结果可知,本文所研究的五个变量对现金股利的分配都有显著的影响。因此得出以下结论:  (1)盈利能力与现金股利的发放呈正相关,支持假设一。盈利能力强的公司相对而言有更高的股利支付能力,因为盈余高,公司发放股利后还会有较多的未分配利润来为将来的扩大规模、可能的弥补亏损提供资金;而且盈利能力强的银行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比较小,面对外部环境抵抗力强,综合考虑,所以会倾向于多发放股利给股东。  (2)成长能力与现金股利的发放呈负相关,支持假设二。现金股利支付率与净利润增长率呈负相关关系,这是因为银行在制定相关股利政策时,会考虑公司未来的发展状况,如果公司认为最近有很好的投资机会或是扩大业务的机会,那么会较多地利用未分配利润来进行投资,而倾向于少发放股利。   (3)偿债能力与现金股利的发放呈负相关,支持假设三。资产负债率越高,股利支付率越低,银行的负债能力是制定股利分配政策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银行的资产负债率普遍较高,因此为保留抵御较大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资本,银行就会倾向于少发放现金股利。  (4)资产规模与现金股利发放呈正相关,支持假设四。资产规模越大,可以反映出银行的实力较强,这也表明公司的经营现金流比较稳定,对外夸张的可能性比较小,而且规模越大的银行,比较注意在投资者以及证券市场的形象,往往会遵从国家法规,发放股利。  三、我国上市银行股利政策优化措施  (一)规范法律制度,监管股利分配行为。强制信息披露透明化。对于当年不分配的公司,应要求在财务报告中详细披露不分配的原因;伴随着国有股的减持,机构投资者逐渐增多,投资者更加理性,我国资本市场也将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作用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使我国股利分配方面的法律制度和监管更加合理化和规范化。  (二)适当减少股利所得税,活跃资本市场。上市公司需要对当年利润缴纳企业所得税,而进行股利分配时,投资者又需要缴纳20%的股利所得税,所以存在着重复征税的现象,我国上市银行的股利分配水平本来就不高,再征税的话,普通投资者得到的现金股利十分有限。所以有关部门应该考虑适当减轻流通股股东的股利税负,一方面可以提高投资者的股利支付率,有利于创造理性投资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可以活跃投资者的投资热情,活跃二级市场。  (三)优化股权结构,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合理的股权结构可以约束控股股东以公司整体利益为目标进行决策,从而避免过度地以自身私利为目标而损害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逐步实现股权结构的优化,消除上市公司非理性股利政策形成的制度缺陷,实现股权的多元化,真正做到同股同权,同股同利。  主要参考文献:  [1]陆妍,刘兆框.我国上市银行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J].金融经济,2013.2.  [2]刘志伟,赵永琴.我国上市银行股利分配政策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1.5.  [3]仇世昊.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现金股利分配的影响因素研究[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4.  [4]苏力勇,傅胜华.竞争加剧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股利分配策略[J].上海金融,2008.11.

  • 浅谈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务筹划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煤炭企业的改革,社会对其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等提出了要求,本文就当前形势下的企业投资税务筹划现状及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一定对策。  【关键词】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税务筹划  在煤炭企业统计工作中,固定资产投资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就目前形势下的投资统计现状,做好税务筹划工作,是许多企业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税务筹划工作不仅是有计划性、目的性、合法性的一项工作,但从共性上说,税务筹划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具有针对性的工作。  一、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现状  技术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开采所面对的安全问题、规模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而其中固定资产的投入也占取了很大比例,据目前大型、特大型煤矿企业财务报表反映:固定资产多占企业总资产的 46%~69%,这说明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在煤炭企业的经营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行业的特殊性要求了其固定资产投资税务筹划工作的必要性。  二、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税务筹划的作用  1.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税务筹划作为一项高增值活动,负责该项活动的人员必将是高智商、高水平的人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经营提供了好的基础。而税务筹划工作属于财务核算工作,这就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不仅从财务制度、人员分配上得到规范化管理,也使得日常财务工作效率得以提高。  2.提高企业利益  税务筹划工作是建立在税务收取的基础上的。缴纳税款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与职责,而国家在收取税款的同时也为纳税单位的财产、所得等提供了法律保护。根据国家相关政策,企业缴纳税款,是政府根据市场规律的税收政策调节,使得企业可以合理安排经营投资、生产经营决策,也可以从中利用法律条款,减少或者避免税务出发,从而提升企业利益。  3.树立企业优良形象  税务筹划的前提条件是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及税收法规,合理的税务筹划不仅有利于企业经济行为有效率的选择,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同时也达到了实现国家税法的立法意图,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增加国家收入的目的;现如今仍有许多企业为了得到更多利益,心理不平衡从而逃避税收,但在国家执法力度提升的同时,成功逃税不为人知的概率也在逐步减少,发现逃税漏税就会受到法律的制裁,不论罚款还是判刑,都对企业和个人造成巨大损失,因此税务筹划工作不仅能帮助企业树立优良形象,同时也无形中帮助企业得到了利益。  三、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税务筹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体系繁琐  由于国家统计制度的改革及煤炭企业的发展,从生产规模、资金预算、矿建、土建、设备安装等多方面都需要进行统计评估。投资指标体系是在计划经济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的,多年来增多减少,产生反映价值量的指标多,反映实物量的指标少;反映建设过程的指标多,反映投资效果的指标少。这些都给税务筹划工作带来了困难,也降低了各部门工作配合的效率。  2.税收筹划机制不够完善  尽管税收筹划这个名词对于企业来说并不陌生,但仍有许多企业没有从根本上重视该项工作,也没有成立专门的部门来进行税收筹划工作,这就导致了部分企业达不到国家提出的要求。因此,企业必须重视这项工作,做好内部的结构优化改革,并成立专门的人员队伍来进行对接。  四、提升煤炭企业税务筹划的对策  1.增强风险预估  因为行业的特殊性与政策的多变性,企业必须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环境高度重视税务筹划的作用和影响。不仅要做好税务筹划工作,还要对内部制度的建设进行完善,针对各种税 务筹划风险进行系统的管理和控制,提高企业应对各种风险的能力。同时要打造一支专业的税务筹划队伍,用高质量的专业工作来提高税务筹划的工作效率和效益。  2.提升人员筹划水平  企业中的税务筹划人员,不仅要对相关税务政策十分熟悉,同时也要对财会工作有所了解,做到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法律下合理避税。筹划人员做好部门间的沟通工作,得到企业上的数据支持,并从公司本身经营角度出发,不断为税务筹划工作提出改进意见,从而更合理、完善企业的税务筹划工作。  五、结束语  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具有耗资多、时间长、风险大等特点,其纳税筹划涉及成本、收益、折旧、投资方向以及市场等诸多因素。煤炭企业不论是加强固定资产的投资,还要在做好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工作上,使用正确的税务筹划对固定资产进行投资,都是正确有效的投资方法。但根本上还是要把握好国家政策法律条款,合理运用企业自身特点和优势,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合理避税,这样不仅能够减轻企业本身的税收负担,也从一定程度上使企业获得了经济效益,给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赵建蕊.消费型增值税下煤炭企业固定资产税务筹划[J]. 中国外资,2011,233:64.  [2]李红霞.浅谈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13,12:279.  [3]汪振宁.论税务筹划在煤炭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实践[A]. 现代经济信息,2012,12:274.  [4]计美云.浅谈煤炭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税务筹划[J]. 会计之友,2007,6:51.

  • 县级财政扶贫资金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摘 要】财政扶贫资金是国家设立的用于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改变落后面貌,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农民收入水平的专项资金。如何管好用好扶贫资金,提高扶贫效益,改变人民生活水平。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  【关键词】财政扶贫;资金 ;问题;对策  一、审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1.随意变动项目实施方案,改变资金用途  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对扶贫资金政策认识不到位,不按照批复的项目方案实施,随意改变资金用途,把项目实施得面目全非,难以达到项目实施的预期目标。  2.资金管理混乱,仍然存在截留挪用现象  财务资料未按项目分开核算,资金管理不规范,各个项目资金界定不清晰,未按照项目实施方案上分项目借出款项。近年,扶贫资金管理逐渐规范化,各级控制制度逐步健全,处理措施也越来越严厉,但在审计中仍发现有少数项目实施单位截留挪用扶贫资金,甚至通过虚列项目支出套取扶贫资金,用于弥补单位经费支出。还有部分乡镇以借作支,不及时报账,导致报账率低下,项目已实施完而资金未报账。  3.项目管理不规范,各级各部门对扶贫资金管理未引起足够重视  未建立相关控制机制,对扶贫资金管理不到位,项目资料混乱,收集不完整,未建立专人管理制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采取的招投标方式、政府采购方式、工程初期备案及终期审计等制度形同虚设。导致项目实施结果差强人意。  4.项目立项不科学,难以达到项目实施目的  扶贫项目的立项应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扶贫政策以及扶贫开发规划,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因地制宜,才能够真正起到扶贫脱困、发展经济的作用。在审计中我们发现项目在立项时往往未经过科学论证,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在方案的制定上不够科学,老百姓不愿实施项目。导致扶贫资金最终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益,在实施中存在很大的难度,让项目实施部门无所适从。  5.项目的采购环节存在很大问题  在项目的采购上缺乏相关控制制度,也未采取招投标、政府采购等方式进行,对所采购的物资质量无法保证,尤其在苗木采购上存在很大弊病,在此环节上所带来的恶果又要在几年后才能体现。有其滞后性。  6.项目的特殊性  扶贫项目基本上是由县级统一调配使用,在实施过程中的调整多由县级领导决定,在项目中或完成后的审计结果最终报县政府审定,因此容易内部消化审计结果,没有引齐足够的重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  二、主要的解决措施  1.采用交叉审计或上审下的审计方式,保证扶贫资金审计真实完整  扶贫专项资金审计任务重,情况复杂。异地交叉审计和上审下方式可以保证审计人员充分发挥独立性,避免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出现。有力地保证了审计全面性、真实性、完整性。交叉审能更好地让审计人员按照实施方案确定的内容重点实施审计,真实反映扶贫资金项目实施情况,实现项目审计的效益性。  2.科学论证立项,保证扶贫项目实施的效益  在项目立项初期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实地勘查项目实施地点,与实施地点的老百姓座谈,进行科学论证,保证项目的可操作性。真正让扶贫资金实现其预期效益。  3.深化审计质量,提高审计成效  坚持全面审计,加大审计力度,按照扶贫资金管理办法的具体要求,科学制定审计方案。对扶贫资金管理部门和扶贫资金实施单位进行全面审计。深入基层,开展工程质量审计,检查资金使用情况,掌握项目实施全过程和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在审计中,注重与各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反映、通报扶贫资金审计工作的情况和查出的重要问题,认真听取各部门对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审计方法。对扶贫资金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效益审计工作方法,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方面深刻揭示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影响效益的因素,为扶贫工作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4.建立健全问责制度,保证资金效益  在扶贫资金审计中,要抓住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管理不善、决策失误、挤占挪用等原因造成的投资失败、无经济效益等损失浪费问题这一个重点,抓住如何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益这个关键点,更好地完成审计工作,在审计中依托实际,调整审计方案,为县委、政府建言献策。对导致项目失败的责任人进行问责,更好地保证扶贫资金的效益性。  5.建立专人负责制度,切实划分各级各部门责任  各乡镇、各部门要安排专职扶贫工作业务人员收集、管理扶贫项目档案资料,加强扶贫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个人,便于在工作中划分责任,从而保证扶贫资金的顺利实施。  6.跟踪审计结果整改情况,确保审计效果  审计结果整改是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落实了审计决定和建议,才能真正提高审计质量,保证审计工作成效。在扶贫资金审计后,必须认真跟踪检查审计结果落实情况,从根本上整改,才能保证扶贫资金实施效益。

  • 浅析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与控制

    【摘 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以非盈利性和实现其社会公益目标为特点,所以导致其重职能而轻财务、重收入而轻结余;加之事业单位规模大,制度不够健全,财务人员业务能力不高等原因,导致财务风险增大。本文从加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产生过程中的可控关键环节的管理与控制入手,如合同管理环节、预算管理环节、财务收支环节、资产管理环节、资金风险环节、财务监督环节等,提出防范与控制事业单位各种财务风险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控制  一、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及原因解析  1.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非营利性与发展性的矛盾导致财务风险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总体目标是获取并有效使用资金, 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社会使命和维持自身生存发展,即实现资金使用社会效用的最大化。这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即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或企业价值最大化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事业单位战略目标的制定首先是基于自己的特殊使命,即以为了社会公益目的,完成科教文卫等基本职能为首要任务,其次才是维持自身发展。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准则是根据事业单位的非盈利性特征制定的,但是在当前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事业单位尤其是自收自支类事业单位要更好的生存、发展,又必须要以盈利作为保障。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导致事业单位财务风险增大,如战略目标不明确,部分事业单位过分强调收入而忽视结余,成本控制不力,年终突击花钱等。  2.事业单位行政职责的存在导致财务风险  因为事业单位的行政职责的存在,所以部分单位政事不分、政企不分的情况不可避免的存在,可能导致的结果是管理层首先重视的是事业单位特殊使命的完成、业务职能的实现,而对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和残酷性、对财务管理的风险重视不够。  3.事业单位国有性、规模大的特点导致财务风险  因为事业单位属于国家所有的特点,很多单位具有盘子大、业务复杂、历史悠久等特点,导致系统财务资源取得较为复杂,财务信息系统的实施完善困难较大,内部各单位之间以及与其上级主管单位之间,在资金管理与使用、收入分配、成本分摊等方面难以做到权、责、利一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产的安全和合理有效配置无法得到保证等,而内部众多的层级、复杂的财务权限分配、内部单位间混乱的财务关系,极易导致系统内各单位的财务风险。  4.事业单位人员素质不高与各项规章制度的高标准要求的差距导致财务风险  事业单位工作相对稳定,所以老职工较多,无论业务部门还是财务部门高素质人才都较为缺乏,业务规范改革相对困难,导致事业单位在人员素质、财务风险意识、财务预算约束、内外部审计监督等方面可能存在缺失。  而参与对事业单位监管的财政、税局、工商、审计机关、上级部门、专业协会等各级部门及其颁发的各项制度、规则、规定、细则等数量较多、要求较高且在新情况下更新较为频繁,事业单位实际财务管理工作中工作量非常繁重复杂,不可避免出现误差,往往与这些高标准要求有所差距。加上事业单位财务风险控制体系的不完善,工作流程对于财务风险的控制不到位等,都可能导致出现财务核算的偏差、制度执行的不到位等风险。  二、事业单位财务风险防范和控制的要点  从以上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特点及原因解析可以看出,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产生部分是由于政策性、历史性等原因,具有不可控的特点;事业单位财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关键在于控制风险产生过程中的可控环节,如合同管理环节、预算管理环节、财务收支环节、资产管理环节、资金风险环节、财务监督环节等,只有对这些关键环节的风险进行有效分析和控制,才能更好地防范事业单位单位风险,从而提高事业单位工作绩效。  1.事业单位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  事业单位对外发生经济行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合同是单位对外发生各种经济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是防范财务风险的第一关。合同内控制度的完善、合同拟定、审批、执行、评价等环节的严密性和合同的合法性、经济性、可行性等,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  2.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  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管理,是保证其实现既定的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手段。对于预算编制及调整过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如审批流程责权不明确、不完善,指标分解不科学,预决算脱节等,则需完善并严格执行预算编制、调整、审批等各项制度,不断改进编制方法来实现。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对于风险的防范不仅是对未来的预测,更重要的是它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对预测的结果进行不断的深层次的剖析,对有征兆可能出现的风险事先制定出防范措施,从而使财务预算本身具有抗御风险的特征。例如在完成销售预算和支出预算后,在制定现金预算时发现可能发生现金短缺的风险,则需要适当调整销售预算或支出预算并预留不可预测空间,以规避风险。  3.事业单位财务收支风险防范与控制  财务收支环节,首先要强调收支行为的真实合理性,业务经办和审批各部门需要对各项收支业务和票据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进行审查,确定支出必要性和金额的真实性,这是防范收支风险的基础;其次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在事业单位有限的财力条件下,仅仅是确保真实性不够的,还需要充分考虑如何避免浪费,以实现资源有效利用。对有限的资源合理规划,确定优先顺序,最大限度地履行单位职能。规划不当或资源配置低效,其结果很可能造成那些效益更高且价值更大的项目缺乏足够的资源的风险;还要避免因控制环节过多导致效率低下或无效运作的风险。  在事业单位收支业务内部控制体系设计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单位经济活动业务特点、重点管控容易出漏洞和风险的点。如某事业单位经费人员经费支出,管控重点为基本人员经费支出和专项人员经费支出必须严格分开,落实专款专用,基本人员经费支出必须符合预算,严格按照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入账,必须经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按制度严格审核,严防吃空饷的情况等;又如基本业务支出,必须重点管理“三公”经费、基本建设项目经费、购置项目经费等,必须符合对应的事业单位“三公”经费管理制度、基建财务制度等,及上级单位或本级单位对应制定的本单位管理制度,必须严格执行审批制度,尤其是“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审批制度,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公务卡管理制度等。

  • 依靠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打造安全优质高效绿色农业

    垦区发展已经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要坚持“四化”同步发展,围绕实施“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挥组织化、科技化、水利化和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以巩固提高粮食产能为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互联网+农业”为载体,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目标,率先实施农业“三减”,坚持稳产量与提质量并重,走出一条安全优质高效绿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要抓住当前黄金施工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为稳增长促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国家已把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作为主攻方向,垦区一定要发挥自身优势,不断总结经验,加快技术创新,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带动职工农户增收致富。  企业积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走高端、强质量、打品牌,研发市场旺需产品,构建现代营销网络,尽快形成产业规模,真正把乳制品产业做优做大做强。  农业现代化是垦区未来发展的根基。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垦区要实现“四化”同步发展,就必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率先转变发展方式,走安全、高效、优质、绿色发展道路,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调整优化垦区种植结构。垦区的农业机械化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等都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但在高产出、高产值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强调高质量、高效益,进行高起点、高标准种植。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落实粮食作物“三减”措施,推动种植和生产加工全过程标准化,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同时,要积极调整种植结构,坚持农林牧结合,大力发展果蔬、牧草等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业综合效益,推动垦区种植结构向安全优质高效绿色方向发展。  要加快推进垦区产业化经营,坚持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重研究产供销产业链中“销”的环节,积极拓展精深加工的产业化道路,生产加工安全优质的绿色有机食品,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动产品由“原字号”向“精、深、特”转变,经营由“单打独斗”向培育新型业态转变,发展动力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要加快推进垦区体制机制创新,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探索完善九三、建三江管委会试点工作,健全完善财税职能,增强垦区吸引承接产业项目投资、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能力,努力提升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发挥垦区组织化程度高这一优势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进一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应对市场竞争能力,充分释放和激发垦区发展活力。  要高度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积极稳妥推进垦区城镇化和美丽场区建设,加快安全饮水工程、供热管网改造、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收入、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重点问题,努力提高垦区职工群众幸福指数。要坚决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继承和发扬北大荒精神,扎实开展好“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抓班子、带队伍,切实解决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遵守纪律讲规矩,敢于担当有作为,艰苦创业、务实奉献,以作风建设的新成效推动垦区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