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您的位置:

人大经济论坛

> 经济学
  • 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问题解析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问题解析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国有资产出资人;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公司治理 [论文摘要]文章对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了简要的概述,探讨了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内容,分析了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利益相关者激励和约束机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构建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路。认为应更多考虑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企业,以提高企业活力和凝聚力。 一、引言 现代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在于是否能够适应内外部的变化,形成与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协同效应。建立现代公司制度的核心是要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一方面要合理安排公司控制权和监督机制;另一方面要设计和实施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实践表明,企业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企业绩效,忽视任何一个利益相关者都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随着改革开放和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时期,虽然国有企业出资人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国有企业治理,但是我们也看到国有企业长期以来充斥的短期行为、寻租现象、内部人控制、中小股东和职工等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低等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我们认为,国有企业效率低下主要原因是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片面强调股东的权益,忽视了出资人主导下的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因此,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激励与约束机制,增强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动力,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概念界定 1.利益相关者概念文献回顾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在西方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在国外,公司治理非常重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并且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很多,在所有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中Freeman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他在《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 ( Freeman, 1984 )。 Clarkson从动态发展角度研究利益相关者,他认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人了一些实物资本、资本、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是对一个企业及其活动拥有索取权、所有权和利益要求的人”(Clarkson,1994 , 1995 ) o Blair则从人力资本专用性的角度指出,“公司利益相关者是那些对公司投人了专用性资产,并作为既成现实,这些资产处于风险状态的自然人和法人”( Blair, 1995 )。 国内学者关于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是李维安、杨瑞龙等人的研究。李维安教授(2001)认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分为直接和间接利益相关者,前者是指那些对公司投人了专用性资产,且这些专用性资产由在公司中处于风险状态的自然人或法人所有。间接利益相关者是在客观上影响公司或受公司影响,公司必需对其承担一定责任的利益主体。杨瑞龙(2001)则把利益相关者定义为“与特定联合生产过程中有联系的个体(生产要素所有者)”。2002年初,中国证监会和国家经贸委制定的《治理准则》也专门规定了利益相关者问题,指出所谓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及其他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拥有求偿权、知情权和参与权。可以说,《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对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以及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作用和权力等方面作了框架性的规范,在制度层面上为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保护奠定了基础。 2.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内涵 一个令人关注的趋势是,许多学者开始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与企业相关,并在企业中投人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的人或群体。正如米切尔(Mitchell, Angle and Wood, 1997)等人归纳的利益相关者定义第三层次:利益相关者是特指那些在公司下了“赌注”,其利益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的自然人或社会团体。我们借鉴和吸收了以上研究的合理之处,将利益相关者定义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为企业发展投人了一定的专用性资本,能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并承担相应风险的个人或群体。 根据上述概念的界定,我们认为国有企业相关的利益主体应包括国有资产出资人(国资委)、公司股东、企业经营者、员工、债权人和部分对公司经营活动有影响的供货商和消费者(其他利益相关者如社区、竞争对手和媒体等不作为本文的讨论对象)(如图1所示)。国资委是政府的直属机构,政府委托国资委行使所有者职能,国资委行使国有股东权利,即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企业经营者等出资人权益。公司股东、企业经营者和员工是国有企业的内部利益相关者,而债权人、供货商和消费者则是国有企业的外部利益相关者。 三、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现状分析 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最重要任务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就是建立规范的公司治理机制。然而国有企业目前的激励与约束制度依然存在缺乏激励、竞争机制,监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不配套的情况,没有形成不同层次的、有效的自我激励和约束机制。现有的国有企业激励和约束机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国有企业激励、监督机制不完善,造成“内部人控制”与“外部人控制”问题同时并存

  • 试论合理构建公司控制权改善公司治理结构_经济学毕业论文

    试论合理构建公司控制权改善公司治理结构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通过实证分析讨论了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论文关键词:公司控制权;公司治理;公司绩效 近年来,美国接二连三暴露的丑闻揭开了美国现行公司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冰山一角,也打破了美国股权结构模式的神话,以往被奉为范例的分散治理的模式在事实面前被质疑,迫使人们回过头来反思什么才是解决公司治理的核心和关键,因而控制权机制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公司控制权是公司治理中的核心问题。近几年,国内关于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文献越来越多,但是讨论公司控制权与公司治理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文献却并不多,是我国公司治理研究领域比较薄弱的一个环节。 一、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作用 控制权机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背景下,它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尽不同。不同模式的适用性也有待于不同的文化和机制的配合,所以不能将治理结构的模式神话,也不能将目的与结果、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倒置,要从问题人手,追根溯源。控制权机制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无论在何种治理结构模式下,它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果与作用。 目前,我国正积极推进公司治理改革,实际上,公司控制权机制在我国公司治理中所起的作用并不是很明显。我国的公司治理状况与美国的情况有着显著区别。美国公司治理的问题主 要是由于股权高度分散导致股东对层缺乏约束,外部监督机制不完善所造成的。与此相反,我国公司治理的现状是股权相对集中,以及由于国有股代理人的缺位而形成了内部人控制的现象。但是两国的后果很相似:都缺乏足够的控制权约束机制,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权利过多过滥。我国已出台了《在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意见》、《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等相关规定,为独立董事的人数及独立性、董事会的结构设定了基础框架,但比照美国两个交易所新近提出的改革方案仍显粗糙。同时,在发展机构者、增强对中介机构的约束、强化事后监督和严厉处罚、形成健全的制度特别是股东诉讼制度等方面,仍存在着较大的理论和实践盲区,这些都应该成为我们改进的目标。 二、公司控制权机制对公司治理的效果 (一)样本的选取与研究方法 1.样本选择 本文选取了在深交所上市的493家上市公司2002年N2004年的数据,剔除了经营状况异常的ST、PT类公司、剔除类公司和2002~2004年三年数据不完整的公司,最后选择374家上市公司2002年-2004年的数据作为本文的全样本。根据所取数据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将全样本划分为控制权集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60%以上)和控制权分散(控股股东持股比例20%以下)两个子样本,控制权集中的子样本容量为253,控制权分散的子样本容量为91。样本观测值的所有财务数据以及公司治理变量的所有测度数据均来自CSMAR数据库或从上市公司年报数据中计算所得。

  •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治理研究——浅析董事会制度改革为视角_经济学毕业论文

    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公司治理研究——浅析董事会制度改革为视角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摘要:次贷危机揭开了太多的制度缺陷和瑕疵,人们经常反思如此汹涌的风暴从何而来?本文认为,其根源在于是美国式公司治理机制存在缺陷。中国曾仿效美国的公司治理方式,危机一出,改革刻不容缓。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文章对各国的公司董事会制度进行了对比,从而判断出我国相关制度的缺陷,并提出了改革建议;最后重点分析了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和董事赔偿责任的改进。 论文关键词: 董事会制度 独立董事 一、各国公司治理原则中的董事会制度的比较 公司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主体,董事会制度产生有其客观必然性。公司股东大会,成分良莠不齐,人数规模不一,不能对企业实施有效。公司需要舵手对公司进行全方位的掌控,代表公司利益行使权利,董事会应运而生。董事会代表企业所有者的意志,监督企业管理人员并保证管理团队能尽其义务追求公司利益最大化。在这个意义上,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董事会制度在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原则中都有涉及,但却各有侧重。 (一)董事的提名与选举 董事提名程度获得许多国家和地区公司治理准则的重视,认为新董事的任命需遵循正式而透明的程序,美英还主张建立提名委员会,以减少CEO对董事会的影响。但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则认为董事会作为一个整体对董事的提名负有最终责任,如南非。我国和韩国都采用累积投票制。该制度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中小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管理的权利,调动了积极性,同时也使得公司董事会不至于被大股东完全操控。 (二)董事会的独立性 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认为董事会的独立性是影响其客观评价经理业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各国的公司治理原则都要求董事会里必须配备一定比例的外部董事,但具体比例各有不周。美国建议董事会应主要由独立董事构成。也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公司治理准则指出,董事会的组成应实现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的动态平衡,非执行董事应包括一些真正意义上的独立董事,而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应有l,3以上为独立董事,其中至少应包括一名专业人士,并规定了一系列独立董事义务以限制其被同化。 (三)董事会下属委员会 发达国家广泛地认为董事会职责应分别由其下属的各委员会履行。董事会下属委员会的设立主要应分为提名委员会、委员会和报酬委员会。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建议设立委员会、治理委员会等。独立董事应是备委员会的重要组成力量。如加拿大的公司治理准则指出.所有的委员会都应主要由非行政董事组成.且大部分是不相关者:有些委员会可以吸纳内部董事,如管理人员或职工;董事会至少应下设四个委员会,即提名、报酬、治理和审计委员会;董事会有权任命其他委员会。《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上市公司董事会可以按照股东大会的有关决议,设立战略、审计、提名、薪酬与考核等专门委员会;专门委员会成员全部由董事组成。其中审计委员会、提名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中独立董事应占多数并担任负责人,审计委员会中至少应有1名独立董事是会计专业人士。 (四)董事会会议 在董事会会议方面,会议的频率和长短各国的公司治理原则的规定是不同的,美国规定典型的大型公众公司董事会大约每年召开8次,另外董事应能定期地在CEO及其他内部董事不在场的情况下会晤。韩国公司治理准则规定“董事会应定期召开,至少每季度一次,必要时可随时召开特别会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准则》规定,董事会应定期召开会议,并根据需要及时召开临时会议,董事会会议应有事先拟定的议题;董事会会议应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董事会会议记录应完整,真实。

  • 试论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试论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劳动价值论是在深刻揭露和批判制度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理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依据。价值是由劳动者创造的,理应归劳动者所拥有,这是劳动价值论的核心所在。不仅如此,劳动价值论还是对按要素分配的科学否定,是按劳动分配的理论基础。 论文关键词:劳动价值论;价值创造;价值分配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在当今仍然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正确认识劳动价值论,认清其科学内涵和本质,对于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坚持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追求自身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武器和理论依据 马克思创立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为了划清劳动与剥削的界限,为了揭露资本家雇佣工人的剥削实质,为了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理论依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劳动价值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反对资本统治、反对剥削,追求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团结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因为劳动价值论的提出,并不是为了让资本家良心发现而放弃剥削,只是使广大无产阶级看到自己的处境,为了共同的利益,为了自身的解放团结起来,共同反对资本剥削,争取自身的解放。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利益的理论体现,创造价值的劳动者理应拥有自己创造的价值,这是劳动者的利益所在,也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代表了劳动解放乃至人类解放的大趋势。 劳动价值论不仅是反对资本统治的理论武器,在社会主义社会,它还是劳动者实现自由发展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经济,是劳动者的各种经济权利得到充分发展和实现的经济,这也正是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趋势所在。只有坚持劳动价值论,不断提高劳动者的地位,坚持作为社会文明创造者的劳动者拥有自己所创造的文明,劳动者才能实现自身的利益和自由发展。虽然我们所处的时代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劳动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但劳动价值论的本质,劳动者争取自身的解放和自由发展这一核心的内涵没有改变。因此,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不断坚持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把握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 二、活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 关于什么样的劳动创造价值,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非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这种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创造的主体是人,物没有意识,怎能谈得上创造?只有活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在于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的抽象劳动是创造价值的惟一源泉。只有活劳动才能创造商品的价值,物化劳动根本不能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明确指出的“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价值本身除了劳动本身没有别的任何‘物质”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地说到,“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马克思这一理论无疑是科学的,因为物化劳动已经凝结在作为商品的物质中,是不可能再“活化”的,不会再具有创造价值的功能。尽管资本和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都不创造新的价值,仅仅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物化劳动也创造价值的观点,实际上回到了马克思曾经批判过的非活劳动要素也创造价值的理论上。正如马克思所说:“土地所有权和资本,尽管会对它们的所有者形成收入的源泉,也就是,会给他们一种权力,让他们可以占有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但决因此,便成为他们所占有的价值的源泉。”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正是批判资产阶级学家把劳动作为与资本、土地同等的生产要素,抹杀了劳动创造价值的作用而提出来的。企图把与劳动相对立的资本、土地都看成是创造价值的,这种观点忽视了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同资产阶级家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把劳动同资本、土地一样作为生产要素没有什么两样,这是在从根本上否定劳动价值论。

  •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经济学毕业论文

    浅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 转变 发展方式 经济规律 [论文摘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我国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党对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全面地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各级领导干部要实现“四个转变”。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这是党对主义经济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是对执政经验的科学。 1.体现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总量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公认的伟大成就。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比较粗放,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是以耗竭资源能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为沉重代价的,造成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中不稳定、不协调、不全面、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一定程度上就是简单地把增长当做发展。“增长方式”主要是就增长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而言的。而发展方式则不仅包括了经济效益的提高、资源消耗的降低,也包含了经济结构的优化、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成果的合理分配等。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2.反映了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要求。内外需结构不平衡,国内需求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以及体制机制不健全,是转变增长方式提出多年而没有实质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必然会成为发达国家或最便宜的“加工工厂”或“生产车间”。这就必然带来、和出口的快速增长,而这些又必然带动消耗高、排放多的投资品生产的扩张及其投资扩张。加之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工业和出口的快速增长又必然主要依靠附加值底而占地多、消耗多、排放多的生产方式来实现。因此,单纯转变增长方式很难收到预期效果,必须从本源上抓好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调整,抓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所以,用“发展方式”替代“增长方式”,对解决深层次矛盾具有现实意义。 3.全面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也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惬意的环境等。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一些地区不顾自然规律竭泽而渔式地开发,导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水资源严重短缺,环境污染加剧,越来越多的区域已不适宜人类生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确定更全面体现人民根本利益的发展方针。因此,实现经济又好有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我们党的发展观,是从维护人类可持续发展高度出发,总结我党执政经验和汲取世界各国发展教训,借鉴国外发展的有意成果,而得出的科学理论。 二、全面理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深刻含义 中央提出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同我们以往所讲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相比,虽然把“增长”改为“发展”,但含义却大为不同。经济增长主要是指数量的增加,即GDP或者人均GDP的增加,而经济发展不仅要求有数量的增加,而且要有结构的优化和质量的提高。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但经济增长不一定保含经济发展,单纯的经济增长不能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是一切经济发展的首要物质条件,但不是惟一的条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包括的内涵要丰富,方式更为复杂。经济增长方式比较单一,主要指数量的增加,如资源、劳动、资本等投入的增加;而经济发展方式要复杂得多,不仅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而且要涉及到诸如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经济效益、质量的提高和优化,摆脱贫困、公平分配,以及增加社会福利等。因此,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来说,当经济增长积累到一定量的程度后,就不能一味地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速度,而更应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经济、社会、生态之间的相互协调,注重社会公平分配与和谐发展。现在我们需要的发展不单纯是数量的增加,而是要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也即实现“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要实现“四个转变” 1.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首先要转变发展理念,坚持科学发展观,要以人为本为核心,要更加注重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共享改革的成果,要把维护和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 2.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是包括内外需结构、内需中消费与投资结构在内的整体需求结构的调整方向,是针对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过于依赖投资和出口带动的问题提出的。 3.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这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层面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我国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以及三大产业之间比例不合理问题而提出的。 4.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创新转变。这是经济增长中要素投入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针对经济增长中过于依赖物质资源投入的增加和简单劳动,而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等对经济增长贡献不大的问题提出的。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 [2]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北京:学习出版社,2006年 [3]洪银兴孙宁华:《发展》.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4]吴振坤辛守良王兆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难题研究》.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7年6月

  • 论做躯干国家,更要做头脑国家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做躯干国家,更要做头脑国家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知识时代的来临,现代已经成为知识社会。而知识社会的特点之一则是知识在产品服务的成本里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在知识经济时代,如果不能取得主动,就会处于被动地位,这也是我国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之一。 论文关键词:国家 知识经济时代 躯干 知识社会 现代社会 产品服务 知识成本 知识经济时代有两种国家:头脑国家和躯干国家。头脑国家,即创造知识、输出知识的国家;躯干国家,即接受知识、引进、使用知识的国家。中国要实现复兴大业,不能只做躯干国家而不做头脑国家。 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消除知识差距,才能真正实现中华的伟大振兴 在知识经济时代,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知识差距,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我国当前的经济增长还处在廉价劳动力和耗费大量原的时期,而当前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其核心是科技的竞争,本质是人的竞争,而人的竞争关键是人才创新能力的竞争。人才创新能力要通过来培养。1999年,我在接受中国教育台采访时,曾说过经济只能管我们的今天,科技可以管我们的明天,而只有教育才能管我们的后天。教育不仅关乎经济,同样也关乎,否则,很难实现。 教育是国家的根本,关系着民族的未来,关系着民族的生死存亡,关系到能否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消除知识差距,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二、消除知识差距要靠教育 我国教育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改进。我在访问国外多所重点大学时发现,国外大学培养学生的特点是重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国教育仅灌输给学生知识,并没有交给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因此,我认为当前教育改革应包括以下两点:一是培养学生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要改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千篇一律的局面,应根据需要进行专业设置。要让教育振兴中华,就要进行教育改革,而如何使其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这一命题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 加快中国住房制度创新步伐_经济学毕业论文

    加快中国住房制度创新步伐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住房 住房制度 住房租赁 论文摘要:德国的住房租赁、住房租赁市场政策及廉租房等对中国住房制度创新有重要借鉴意义。加快培育和发展中国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建议。 住房问题是关系到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关系到公平与和谐。不久前我国民建中央欧洲住房制度考察团赴欧对德国、瑞典等国住房制度作了考察。我们在考察中看到:现在的德国住房制度是一种市场化的住房制度。 从上看,德国住房市场制度经历了一个逐渐制度创新的发展过程。 早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国革命时期,大量农民进入城市成为市民,需要大量住房,城市住房短缺,这时,一批商人作房产企业主的私人房产公司应运而生,它们建造公寓、别墅作商品房,以市场价出售或出租给市民。私人房产公司以市场价出售或出租住房这标志着住房市场制度已经形成。 同时,德国在工业革命时期,工矿企业主——资本家要大量吸引工人,也建了许多工矿企业工人住宅,以低于市场租赁商品房的低廉价格出租给工矿企业工人。这又标志着当时由企业主赞助的廉租房租赁市场制度也已经形成。 二次大战以后,德国许多地方居民几乎都无房居住,政府为了要使人民有房住,向农民买了许多土地,建造了大量公寓房出租,后来这些公寓房绝大多数都出售给了私人。政府建造了大量公寓房出租、出售,这又标志着政府主导的住房市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东西德统一后,德国住房出现新的较大短缺现象。这时,德国政府不再从事房地产业,而是大力鼓励私人房产公司和私人从事房地产业,建造或买卖公寓和别墅出售或出租。社会福利房也由政府赞助,房产公司和私人建造并提供市场满足低收入者对住房的需求。这就使市场化的住房制度更加完善和发展。 欧洲考察归来,我对中国与德国、瑞典等市场发达国家的住房制度情况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和研究,感到一个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国家的住房制度也应逐步建成市场化的住房制度。成熟的市场化的住房制度,即房地产市场制度应当是租售并举,居住与兼容并行发展的市场制度。德国,瑞典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在住房制度建设和住房市场发展的创新探索中取得的许多成熟经验都很值得我国借鉴。要搞好我国住房制度建设,要保持我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应努力加快市场化住房制度建设步伐,尽快努力把我国房地产市场制度建成规范的租售并举,居住与投资兼容并行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制度。 一、德国与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 德国是现在世界上搞好住房制度建设和住房市场发展,解决住房问题比较成功的国家之一。德国住房制度是一种由住房销售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构成的市场化的住房制度。 现在,德国住房制度已经成为一种由住房销售市场和住房租赁市场构成的租售并举,居住与投资兼容发展的,较完善、成熟的市场化住房制度。德国住房市场是一种在整个住房市场中住房租赁市场占比大于住房销售市场占比的住房市场结构。德国自有住房率仅为42%,租赁住房率为58%。住房租赁市场占比大于住房销售市场占比,住房租赁市场发达,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为什么现在住房租赁市场还如此之发达?这是由于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条件下,住房租赁市场的存在和发展,首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中低收入家庭承受不起自己购房的经济负担,买不起房,而必须租房居往;现在城市中总还存在一部分流动或暂住人口,他们中有的人因生活或工作长期具有一定流动性,暂时不愿意买房或不需要买房而需要租房,有的人暂时买不起住房,需要不定期地租房居往。 现在我国住房市场结构与德国和其他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住房市场结构还存在较大的差别。据《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公报》,2005年底,我国全国城镇私有住宅面积87.9亿平方米,全国城镇户均住宅建筑面积83.2平方米,全国城镇居民住宅私有率为81.62%。(摘自《建设部2005年城镇房屋概况统计公报》) 据此计算,目前,在我国全国租赁住房市场占比为18.38%。当然,如果我们从实际情况看,我国还有许多富人1户拥有多套住房。按人均或户均住房占比计算的住房租赁市场的实际占比,应比全国租赁住房在住房市场中占比仅为18.38%会要大些。 但是,我们从另一些具体数据看,我国的住房租赁率也还是较低的。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居民中租房居住的仅有几百万户。2004年,有关部门对我国城市居民住宅状况的显示,全国租房居住的城市家庭仅占全部城市居民家庭的9.49%。 从现实情况来看,在目前和今后长时期内,我国对住房租赁的市场需求潜力十分巨大,住房租赁市场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经济的发展,产业整合能力的进一步加强,吸引和消化就业能力的加大,必然促进城市大量新的就业人口的增加。而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加大对住房的需求;同时,从总体上来说,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面积和住房质量都还处于较低的水平线上。随着收入的增长,住房不仅是生活的基本资料,还作为一种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住房消费扩大将是必然的趋势。 为适应住房需求的急剧增加,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迅速,住房供给不断增加。在住房供给不断增长的同时,商品房的价格亦不断攀升并且持高不下。由于广大中小收入家庭有效需求不足,购房的愿望难以实现,他们必须租房居住。这就从根本上决定了广大中小收入家庭对租房消费将形成巨大需求。 与此同时,我国已经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的实行,这又将促进广大中小收八家庭对住房租赁市场有效需求的形成。这是因为:一方面住房分配货币化取代了无偿福利分房制度,切断了福利分房的后路,市场成了居民解决居住问题的唯一途径,人们要么买房,要么租房,市场上存在着大量的对住房的消费需求要素。另一方面,货币化的住房分配制度为职工提供了大量长期的资金,又使住房消费成为可能。从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现状与走势来看,更需要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从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现状来看,较长时期以来,我国住房市场在租售市场结构制度安排上存在“重买轻租”,对住房租赁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现在我国住房租赁市场的发展已不符合经济发展和居民现有的收入水平的客观需要。 二、德国与中国的住房租赁市场政策 德国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高度重视广开住房出租房源,确保租赁住房供应稳定。现在德国租赁住房供应来源广泛,种类构成多样。德国住房租赁市场租赁住房供应来源和构成是:在占全部住房58%的住房租赁市场的出租住房中,98%左右均为私房。其中占比最多的是自然人私人出租住房和合作社出租住房,分别占66%和22%,另外8%为基金或公司出租住房,3%为专业建房公司出租住房。在占全部住房58%的住房租赁市场的出租住房中,仅有1-2%为政府公房出租住房。 德国地方政府还以、规定等手段或方式保障租赁住房供应稳定。德国法律规定住房合作社建造房屋只能出租不能出售。同德国地方政府还规定房屋开发商必须提供房产开发总量的一定比例,专门出租售给低收入家庭。例如,现在科隆市一年新建3,800套房,其中1,000套规定房屋开发商必须专门建低收入家庭出租房。 德国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政府和大力扶植和鼓励私人和房地产开发商投资建造出租出售住房。德国地方政府以减免和生产者补贴等形式大力扶植和鼓励住房开发商投资建造出租租赁住房。例如:1978年联邦德国住房补贴中税收减免占50%,生产者补贴占21%。德国还对住房合作社出租房屋政府实行免税政策。德国住房信贷银行以无息或低息住房贷款扶植私人和住房开发商投资建造出租住房。德国地方政府还设有住房屋建设基金,以低息贷款或无息贷款等政策性优惠贷款方式,鼓励扶植开发商和私人商实验新的居住方式和更新改旧房,作出租或出售住房。 德国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还特别重视加强租赁市场法制建设和,保障租房者合法权益,稳定租房租金,防止住房租赁非法投机。德国重视加强租房管理,制定了比较完备的住房合同管理法律。德国重视加强租房租金管理,制定了比较完备的租房租金管理法律。德国重视加强维护住房租赁市场秩序,制定了维护住房租赁市场秩序的有关法律。法律明确规定禁止二房东,有效地防止住房租赁非法投机。和德国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比较,目前我国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中,法律还有保障租赁住房供应方面的专门规定。地方政府也还有规定房屋开发商必须提供房产开发总量的一定占比,专门出租售给中低收入家庭。在租赁市场供应房源方面也还很不广泛,目前仍大部分是公房租赁,私人租赁住房的比例很低。在租赁市场供应房源中,私人租赁住房的比例很低,不足以形成比较活跃的住房租赁市场。 由于我国公房租赁的租金仍然执府规定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租金,有的甚至相差几十倍,所以我国公房租赁并不利于住房市场的健康发展。而且公房租赁的承租人是住房福利分配的结果,并不是资助最低收入户住房,不能达到救助最低收入人群中无房户的住房社会保障功能。

  • 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民工荒”的一个解释——论析“刘易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民工荒”的一个解释——论析“刘易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权力;工资水平;民工荒;刘易斯模型 论文摘要: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据此可知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中国的实际情况表明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提前到达,要求巩固民工权益保障的既定成效,产业结构优化与农民工职业培训相结合,适时适度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一、“民工荒”状况研究综述 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的强劲复苏,沿海地区用工短缺的现象又开始出现,特别是“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民工荒”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自“民工荒”问题出现以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对其认识逐步深人。目前对“民工荒”问题的基本判断主要有五类观点。一是劳动力机制论:“民工荒”并不是民工绝对数量不足,而是劳动力供求关系变化、劳动力价格与价值偏离、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综合作用,、劳动力市场区域性和结构性失衡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民工结构短缺论:“民工荒”并不是由于农村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而是结构性有效供给总量不足,即由特定人群短缺而造成的结构性供给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年龄、性别、地域和技能型民工荒,真正能够实现流动又能满足流人地需求的劳动力数量有限。三是民工数量短缺论:“民工荒”并非是特定区域或产业的劳动力短缺,也不是市场结构性短缺,而是数量性短缺,中国正面临全面性劳动力短缺的现实挑战。即使现行的劳动力周期性缺工不能表明劳动力已陷人长期短缺,但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已孕育着未来劳动力短缺的趋势。四是民工权益缺失论:长期以来企业漠视民工权益,保障制度又将民工置于制度之外,民工的劳动权和社会保障权都严重缺失。与此同时政府的支农惠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对收益的预期,增加了进城务工的机会,农民工流动趋于理性。“民工荒”揭示了民工维权意识增强,是民工在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的情况下开始“用脚投票”的结果。五是产业优化发展论: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使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变动,而劳动力供给结构无法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导致劳动力不能有效供给,尤其是素质型民工满足不了劳动力需求。要保障中国产业的持续发展、转型和升级,必须要培育符合现代发展的产业工人队伍,而不能依靠民工来长久支撑中国工业化。 相关研究大多隐性假设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在劳资博弈中处于劣势,无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即使是“用脚投票”也是无奈的极端选择,因此把“民工荒”问题归结为体制、结构或政策原因。本文却认为随着“民工荒”问题的严峻化,领导层已经认识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来保障农民工权益,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而且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知识、技能也在提高,内外诸多因素使农民工的经济权力在逐渐增强,农民工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是“民工荒”的问题所在,进而修正“刘易斯模型”,认为刘易斯模型是一个动态的水平面,而不仅仅是静态的水平线,并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判断刘易斯转折点将比预期的提前到达,并提出若干应对措施。 二、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一个分析视角 经济权力即经济主体凭借其掌握的资源而形成的对他人或资源的影响力与控制力。传统意义上雇佣方与劳动者之间天然存在着权力察赋的差异,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及民工群体的弱势状态特性下,雇佣方的经济权力体现强权特征,民工经济权力被完全剥夺,民工工资只由雇佣方的经济权力决定,雇佣方与民工的经济权力两极化作用的均衡结果是,劳动力供给曲线从倾斜逐步变化为水平线,具有无限弹性,此时的民工需求量与均衡工资完全依靠需求曲线来决定,这种民工的工资决定与经济权力的动态转变过程如图1所示。 (一)农民工经济权力的增强 随着“民工潮”的兴起,民工权益问题得到领导层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中央和地方出台的相关政策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民工的权益,使农民工外显的经济权力得到增强。全国总工会调研组2006年发布的(关于农民工权益保障问题的调研报告》中称民工权益保障取得一定成效,表现为一是农民工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二是农民工进城就业的体制性障碍逐渐削减;三是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和社会环境日趋改善;四是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日益好转;五是农民工对自身享受权益情况满意度上升。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民工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年龄18岁到25岁.表现出受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等“三高一低”的特征。作为资本的主要方式,教育增强了民工的自然察赋,民工劳动知识和技能,乃至维权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提高,促使民工内化的经济权力也得到提升。另外近几年国家的支农惠农政策使农民对农业收益产生了良好的预期,致使大量农民留乡种粮,部分民工弃城返乡,拓宽了民工的就业途径,也相对提高了民工的经济权力,在劳资博弈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在内外诸多因素的作用下,民工的工资决定与经济权力的动态转变过程如图2所示。

  • 浅论海尔的核心能力_经济学毕业论文

    浅论海尔的核心能力_经济学毕业论文 [论文关键词]海尔;核心能力;创新能力 [论文摘要]在当今不断加速的竞争节奏中,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来源便是核心能力。对于海尔而言,不竭的创新能力正是其核心能力之所在。海尔的创新遍及了、、、组织、观念及制度等各个方面及领域,它整合了企业各项资源,不断发挥着海尔的优势,为海尔创造出巨大的价值。 在当今不断加速的竞争节奏中,企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而获得竞争优势最根本的来源便是核心能力。核心能力不仅是开发潜在产业的关键,而且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衍生出各种新的产品和服务。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和日益加剧的企业间的竞争,只有增强核心能力才能确保企业的永久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海尔核心能力的探讨 海尔集团作为一个20多年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业务经营始终保持上升势头的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近年来一直有许多专家学者致力于对它的分析研究,希望可以发现并借鉴它能够长期保有同行业内竞争优势、始终位于同行业领先地位的奥秘——海尔的核心能力。结合理论界对核心能力这一概念的表述及海尔自身的特点,不同的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其中主要有三种: 一种观点认为海尔的核心能力是其高质高效的服务能力。如姜汝祥在其所著的《差距》一书中提到,海尔的核心能力是其“通过服务来支撑品牌的那些经验、技能与知识的组合能力”,他们认为是海尔的星级服务使其在同行业间的竞争中取得长期优势。 另一种观点认为海尔的核心能力是其独具特色的企业。持此观点者认为:海尔独特深入的,对内将企业和员工凝聚在一起,给予二者精神力量,并为员工发挥技能、潜质营造了良好氛围;对外提高了企业形象、增加了企业的无形资产,使其能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海尔的核心能力是其无所不在的创新能力。笔者较赞同第三种观点,即创新能力是海尔能够发展壮大且不断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 二、海尔创新能力及创新体系 对于海尔而言,不竭的创新能力正是其核心能力之所在。海尔的创新遍及了企业的各个方面及领域。如果说狭义的海尔创新能力是指它的技术创新,那么能作为海尔核心能力的应该是其广义的创新,即其在战略、市场、管理、组织、观念及制度等方面的协同创新能力。海尔通过不断“创造性地破坏”和“创造性地借鉴、模仿”,不断“创造有价值的订单”以满足用户需求,逐步培育、构造、强化和发挥以品牌为基点的核心竞争力机制,不断赋予海尔品牌新的内涵,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创新体系。 (一)技术创新是关键 经过多年的实践,海尔逐渐形成了以技术中心为核心的四个层次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形成了以渐进创新为主,产品创新与工艺创新相结合、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相结合的组合创新模式。 海尔的技术创新不是盲目追求技术的高精尖和从零开始研究,而是根据自身的实力,按照借梯登高的原则,在引进消化和模仿创新的基础上,整合全球科技资源进行创新。即海尔所秉承的“企业最重要的不仅仅是拥有多少科技资源,而是能利用多少科技资源”。在模仿、借鉴的基础上,海尔根据企业的和自身实际,有选择、有重点地培育有良好市场潜力的高技术产业领域进行自主研发,以抢占技术制高点,提高自身未来的竞争力。 (二)战略创新是方向

  • 论析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析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及其结构性因素_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生产力;技术进步;结构性因素 论文摘要:近几年,由于政策推动等多方面因素作用,中国农业连续五年实现粮食大幅增产,结构性调整也正逐步推进。但多年来,要素投入而非技术进步是支撑中国农业增长的根本要素这一状况并未得以根本改变。通过测度省际间农业生产力成长水平可见,技术退步是造成近年来中国农业生产力趋于下降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定量考察影响农业生产力变动的结构性因素时发现,部分旨在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政策。从实际效果来看并未能够达成政策的初衷,有必要做出适当修正。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得到很大提高,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央政府把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三农”的政策,其中之一是促进农业生产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五年,中国粮食生产连续实现增产,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能力总体呈增长之势,这是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一方面表现。但总体而言,中国农业生产还存在科技和资金投人不足、农村劳动力资源总体过剩且配置不合理、农村资本水平未得到有效提高、各种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水平有待提升等一系列问题。同时,中国农业生产面临的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的限制越来越严苛,在农产品中所处的不利分工地位也越来越明显。这些无不有力地说明依靠技术进步,提高中国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优化资源配置能力已是刻不容缓。 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力研究的文献很多,尤以适合多投人、多产出分析的非参数方法居多。Yir一Hueih Luh, Ching一Cheng Chang, Fung一Mey Huan和Tim J. Coelli, D. S. Prasada Rao使用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方法分别研究了东亚8个国家和世界93个国家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Jin, Jim, S. , Huang, J. , Hu,R. and Rozelle, S,等也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国内运用非参数方法研究农业生产率的文献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各省为对象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如,石慧、孟令杰等通过样本分析发现1985一2005年间,省份之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没有缩小的趋势,不存在新增长理论的收敛机制;另一类是针对某些区域或某种农业生产方式的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 综观现有对中国农业生产率研究的文献,大多以广义的农业为对象,但事实上,农、林、牧、副、渔业之间在投入要素、生产技术与方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种植业是中国农业的主体部分,也是“三农”政策的主要实施载体,因此,本文仅以狭义农业即种植业为研究对象。 二、中国省际农业生产力成长差异的主要表现 本文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的Malmquist生产力指数来衡量中国各省的农业生产率变动情况,由于该模型比较常用,这里省略模型介绍。本文选取了六个投入指标和三个产出指标,投入指标分别是:农业从业人员数(万人)、农使用量(吨)、化肥施用量(万吨)、农作物机播面积(千公顷)、农作物非机播面积(千公顷)和农用总动力(万千瓦)。产出指标包括:谷物和其他作物产值(亿元)、蔬菜园艺产值(亿元)和水果等产值(亿元)。利用2004一2006三年的面板数据,以2004年为基期,使用各省当年农产品价格指数对产出指标进行了调整。数据分别来自《中国农业年鉴》(2005一2007),《中国农村年鉴》(2005一2007) ,《中国统计年鉴》(2005一2007)、国家统计局数据以及各省第二次农业普查报告。实证结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省际间农业技术效率水平参差,但绝大部分省份已达到技术效率的最高值 实证研究显示:北京、天津等19个省市农业三年平均的技术效率均为1,另有河北、辽宁等6个省份三年平均的纯技术效率也为1。这说明中国绝大部分省份的农业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依靠合理利用资源提高技术效率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遭遇技术效率提升的“天花板”。但一些省份,如河北、山西、安徽、河南、甘肃等的技术效率水平低于0.9,特别是山西仅为0.57,而且低效率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低下造成,说明这些省份在合理配置农业生产资源,以及农业生产等方面都还有程度不同的改善空间。 2.农业生产力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技术退步 本文进一步计算得到各省2004一2006年间农业的Mahnquist生产力指数及其分解指标。 如表1所示,中国2004一2006年间农业生产率水平总体上有所下降,下降幅度达2, 3%,这主要是由于技术退步造成的。虽然平均技术效率水平提高了0.6%,但是由于技术退步了3.5%,造成生产力水平的总体下降。从各省的情况看,在农业生产力水平提升的13个省份中,绝大部分是由于存在着技术进步。而余下的18个省份,技术退步则是造成其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这说明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农业生产力成长的根本因素。资料显示,中国农业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仅为48%,而国外发达国家高达70%—80%。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