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道之末
86799 459

[宏观经济指标] 央行的基础货币怎么流入市场的? [推广有奖]

121
witswang 发表于 2008-3-31 12: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3-31 11:58:00的发言:

我只想知道一点,你做出上述判断的理由。

************************************

个人以为,国人之所以在许多方面难成大就,就是因为太想从“宏观高度”入手考虑问题了,结果一无所获。

国人的“风水”,讲究“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可是,具体如何操作呢?在这种高度“宏观”的思维下,却大量出现了骗子,因为施无定则,所以一切皆在所谓“大师们”的一张嘴。

哪种东西有哪种重要性,自不必多言,每个人都可以说出一大堆。

比如,“整体性思维”,若缺乏细节的严整,则成为粗糙。

不要小看儿童,儿童许多思维正是整体性的——许多儿童都会想到“自己怎么来的”,“天外面有什么”……但是,“儿童”与“大人”,与医生,与宇宙学家的区别,在哪里呢?

   如果没有系统科学的思维,你读了细节,也不可能把细节吃透。

   我为什么强调系统科学思维,因为本人在看一般均衡理论的时候,发现其思想如此简单,虽然细节可能复杂。你可以想想嘛,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一般均衡分析,你如果不用系统科学思想去把握,你怎么可能把握得了。

   不要只以为一般均衡分析就是什么阿罗德布鲁。我说过,你经济学书读得多,但是消化得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1 12:25:37编辑过]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http://blog.sina.com.cn/witswang
在后现代性的知识碎片化浪潮中,把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成为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使用道具

122
sungmoo 发表于 2008-3-31 12:2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witswang真地想知道我对“主流经济学”有没有“意见”(“批判”这个词已经用得很滥了,这里就不用了),我不妨先说一点。

概念的可观测性。

在概念的可观测性没有确认之前,我还不敢称经济学是“科学”(当然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科学观”)。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通货膨胀”就是个令人麻烦无比的概念。如何定义它,我们才能据此判定是否发生通货膨胀呢?(可见其他一些贴子)

这种概念的可观测性问题很难使经济学成为像物理学那样的学科。

*****************************

经济学虚拟了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以外,有“经济学家”存在。然而,连儿童也可以说,经济学家也是“活”在“现实”世界中的。在生存大戏中,每个人既是观众,也是演员。

“上帝精明,但无恶意”。爱因斯坦凭此给自己安慰(虽然其他人给爱因斯坦太多的不安),安慰自己的理论。但经济学家总没有这样的幸运,却要不得以而为之。

使用道具

123
sungmoo 发表于 2008-3-31 12: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itswang在2008-3-31 12:17:00的发言:不要只以为一般均衡分析就是什么阿罗德布鲁。我说过,你经济学书读得多,但是消化得少。

这就是你屡教不改的习惯。频频发出主观臆断——这样的思维习惯,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因为它会让你形成太多的偏见。

谁说过“一般均衡分析就是什么阿罗德布鲁”了吗?你不同意那个世界,你可以定义自己的世界,这些都是不同的模型而已。

给自己做广告,犯不上用这样的方法吧?

另外,写毕业论文,并不是写教科书。

如果有人说我的学生写的论文“像教科书”,我认为这是贬辞。

使用道具

124
witswang 发表于 2008-3-31 12:4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ungmoo这句话算是说得不错。

  当然,如果从严格的数学定义来看,经济学纯粹不过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堆在一起。但是你的那种批判,我也赞同,而且很清楚。但是我不明白,这与我们讨论的货币发行、货币幻觉、货币中性、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公平有什么关系。因为我们也知道这些概念的不准确,但是既然我们已经开始讨论了,我们就不得不容忍一些概念的不精确性。问题关键在于,货币发行、货币幻觉、货币中性、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公平这几个关系十分密切的问题,我只是提出了一个自己的理解思路而已。我提出的模型,你可以不接受,但是你只是仍然把经典教科书理论拿出来说而已,似乎别人都不知道。你要知道,这个贴子讨论到我发言时,已经进入到非常高层次的讨论了,CCGGQQ先前提出的思路,就是解决货币发行、货币幻觉、货币中性、经济发展、社会福利、社会公平之间关系的一个思路,而我以前思考过这个问题,思路与他有些类似而已。而我之所以觉得你的讨论没有给我启示,原因在于,你重复的是一些我们大家都知道的知识,而CCGGQQ与我提出的是通常教科书上没有的思路。当然你可以说我的思路前人提过了。但是我确实没有看到过,因此如果说确实是前人提过了,那也只能说是英雄所见略同。

  我前面的发言,我估计你没有仔细研究就开始发火反驳我了。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看看,我相信也许你会赞同我的论点的。

  货币发行从一个货币注入口进入经济系统以后,由于货币幻觉的存在,导致人们经济活动“不理性”(全局与事后看来并非理性,在别人看来并非理性,但是在经济主体局部看来却可能理性,这即局部信息条件下的理性),正是这种幻觉与不理性,或者说非完全理性预期,导致经济发展。而正是这种未来经济发展,担保了纸币的购买力。真正担保纸币购买力的是未来经济发展,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倒了,政府权力再无济于事,想想国民党大陆晚期的法币吧。而货币注入口的选择会有社会财富再分配效应,而这个效应加上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也是一种财富感觉,不会对经济发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货币注入口的选择非常重要。楼主的问题是说央行的基础货币是如何进入市场的,我们上面讨论的不正是这个问题吗。难道我与CCGGQQ的讨论偏题了吗。我们正是针对楼主提出的问题,从经济学整体出发,进行讨论。而sungmoo呢,却总是在诸如银行资产负债表这些细节上抠半天。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http://blog.sina.com.cn/witswang
在后现代性的知识碎片化浪潮中,把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成为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使用道具

125
sungmoo 发表于 2008-3-31 12:4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itswang在2008-3-31 12:17:00的发言:如果没有系统科学的思维,你读了细节,也不可能把细节吃透。我为什么强调系统科学思维,因为本人在看一般均衡理论的时候,发现其思想如此简单,虽然细节可能复杂。你可以想想嘛,象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样的一般均衡分析,你如果不用系统科学思想去把握,你怎么可能把握得了。

各按各的路走吧。

也许,每个人凭自己的经验推断他人,都是不恰当的。

使用道具

126
witswang 发表于 2008-3-31 12: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3-31 12:39:00的发言:

这就是你屡教不改的习惯。频频发出主观臆断——这样的思维习惯,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前途,因为它会让你形成太多的偏见。

谁说过“一般均衡分析就是什么阿罗德布鲁”了吗?你不同意那个世界,你可以定义自己的世界,这些都是不同的模型而已。

给自己做广告,犯不上用这样的方法吧?

另外,写毕业论文,并不是写教科书。

如果有人说我的学生写的论文“像教科书”,我认为这是贬辞。

   从格式上也许你说得没有错。但是关键你得看内容吧。我用不着打广告,因为本人的研究并不需要你的承认。只是我认为,我的论文一定对你有启发,如果你不看,损失是你的,犯我不着。不是我不自信,而是我与许多博导讨论时,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我的思考是有力的。

   如果你是教师,你这样搞下去,很难在经济学思维上培养学生。当然,你这样搞下去,也许很快进入主流,拿到课题资金之类。但是在经济学思想贡献上,我认为你不改变抠细节而宏观整体上把握不了的习惯,那么你的学生也将受你的影响而成不了气候。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1 12:46:20编辑过]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http://blog.sina.com.cn/witswang
在后现代性的知识碎片化浪潮中,把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成为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使用道具

127
sungmoo 发表于 2008-3-31 12: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itswang在2008-3-31 12:40:00的发言:我前面的发言,我估计你没有仔细研究就开始发火反驳我了。实际上如果你仔细看看,我相信也许你会赞同我的论点的。货币发行从一个货币注入口进入经济系统以后,由于货币幻觉的存在,导致人们经济活动“不理性”(全局与事后看来并非理性,在别人看来并非理性,但是在经济主体局部看来却可能理性,这即局部信息条件下的理性),正是这种幻觉与不理性,或者说非完全理性预期,导致经济发展。而正是这种未来经济发展,担保了纸币的购买力。真正担保纸币购买力的是未来经济发展,如果一个国家经济倒了,政府权力再无济于事,想想国民党大陆晚期的法币吧。而货币注入口的选择会有社会财富再分配效应,而这个效应加上货币幻觉,货币幻觉也是一种财富感觉,不会对经济发生不同的影响。因此货币注入口的选择非常重要。楼主的问题是说央行的基础货币是如何进入市场的我们上面讨论的不正是这个问题吗。难道我与CCGGQQ的讨论偏题了吗。我们正是针对楼主提出的问题,从经济学整体出发,进行讨论。而sungmoo呢,却总是在诸如银行资产负债表这些细节上抠半天。

既然你说楼主的问题是“央行的基础货币是如何进入市场的”,扯上上面这些,是针对楼主问题的吗?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正反映了基础货币如何进入市场。

使用道具

128
sungmoo 发表于 2008-3-31 12: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itswang在2008-3-31 12:43:00的发言:从格式上也许你说得没有错。但是关键你得看内容吧。我用不着打广告,因为本人的研究并不需要你的承认。只是我认为,我的论文一定对你有启发,如果你不看,损失是你的,犯我不着。不是我不自信,而是我与许多博导讨论时,他们都不得不承认我的思考是有力的。

你可以出版它,然后把这些贴在面封或底封上,作为广告语。

VIP——very interesting person

使用道具

129
witswang 发表于 2008-3-31 12:5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ungmoo在2008-3-31 12:45:00的发言:

既然你说楼主的问题是“央行的基础货币是如何进入市场的”,扯上上面这些,是针对楼主问题的吗?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正反映了基础货币如何进入市场。

    你说的这些都是常识,是大家都知道的。正因为这样,所以我与CCGGQQ通常不讨论这些常识。我们的讨论集中于货币从货币注入口,也就是你所说的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上所表示去向,进入到经济系统之后,(当然,这个进入,CCGGQQ正确论证了,应该无偿进入)对于经济的影响。

   我们目的是把问题的讨论引向深入,而你却是想不这样做。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http://blog.sina.com.cn/witswang
在后现代性的知识碎片化浪潮中,把碎片化知识重新整合起来,成为现代性的未竟之业。

使用道具

130
sungmoo 发表于 2008-3-31 12: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witswang在2008-3-31 12:43:00的发言:如果你是教师,你这样搞下去,很难在经济学思维上培养学生。当然,你这样搞下去,也许很快进入主流,拿到课题资金之类。但是在经济学思想贡献上,我认为你不改变抠细节而宏观整体上把握不了的习惯,那么你的学生也将受你的影响而成不了气候。

你如何从“抠细节”就能推出“不从宏观把握”呢?

你只以为自己懂得这种“大道理”?

又一次表现了自己的臆断。

不过,我确实不会让我的学生(如果我有学生)成为夸夸其谈的“宏观论者”。当然,说这个,并不代表(或者不能推出)你是这类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3 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