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zolo538
9256 12

[宏观经济学教材] 高鸿业关于挤出效应的定义问题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7粉丝

dreamer

学科带头人

1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5
论坛币
48686 个
通用积分
0.3169
学术水平
13 点
热心指数
24 点
信用等级
8 点
经验
20092 点
帖子
627
精华
1
在线时间
53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5-8-28
最后登录
2021-12-5

楼主
zolo538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0-28 12:1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倒序 |AI写论文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高鸿业的书上不同地方对于挤出效应的现实解释不太一致,麻烦高手解答一下?

1  在IS LM垂直或水平的时候,即解释2种极端的时候,高对于财政政策挤出效应的解释是政府此时向私人部门借钱,卖出政府公债,使私人投资转移到政府公债,然后对私人部门产生挤出效应。

2  在非充分就业时候,对于挤出效应的解释和大多国外教材一样,都是收入上升,占用交易需求,使投机需求减少,导致利率上升,挤出一部分投资。

3  在充分就业的时候,高的解释又是,此时政府部门投资只能推动价格上涨,结果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量减少,所以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这是书上三处对挤出效应的解释,感觉有点零散,请高手指点一下。  附带有个问题,若政府财政政策从私人部门筹资,此时买卖国债的时候,岂不是又起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呢?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挤出效应 高鸿业 充分就业 投机需求 财政政策 高鸿业 定义 挤出效应

回帖推荐

sungmoo 发表于10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30 23:39:00的发言:还有个问题,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总需求挤出效应的时候是通过产出-价格传导,那么我们用IS-LM分析时假设价格不变,这两个对挤出效应的分析是否区别于时间的长短?区别于对价格(一般物价水平)刚性的判断。IS-LM模型认为利率比价格更有弹性(更容易变化)。如果价格相对于IS-LM模型中的其他变量有明显的内生性(易受其他某个变量的影响),使用IS-LM模型就很可能不恰当或不方便了。

sungmoo 发表于7楼  查看完整内容

财政部门增加财政赤字的扩张政策有没有挤出效应,就看:财政部门能不能总“一如既往”地使用同一国债收益率吸引公众来购买国债。如果财政部门必须通过比以往更高的国债收益率才能吸引公众来购买国债,挤出效应就会发生。国债收益率的提升与社会利率水平的提升是一致的。IS-LM模型的一个关键是:一般物价水平外生。如果分析是针对既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分析中,名义国债收益率与实际国债收益率是相等的。

sungmoo 发表于5楼  查看完整内容

财政部门如果只向公众买卖国债(即缩胀信用),而货币部门并不参与(或者没有义务参与)这种交易,经济中的通货并不改变(即货币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变化,只是财政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这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独立。货币部门如果只向公众胀缩(流动性最高的)信用(使用政策工具实现通货的扩张与收缩),而财政部门并不参与(或者没有义务参与)这种交易(即财政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变化,只是货币部门的资产负债表 ...

sungmoo 发表于4楼  查看完整内容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28 12:10:00的发言:若政府财政政策从私人部门筹资,此时买卖国债的时候,岂不是又起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呢?原则上,“国债”是财政部门发行的,“货币”是货币部门发行,两种东西的发行分别对应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本质上,国债与货币都是发行部门对持有人的负债(向公众出售的“信用”),对于持有人来说,它们就都是“资产”(但它们算不算“财富”,这先要分清讨论的层次与范围)。作为公众资产 ...

本帖被以下文库推荐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沙发
yanshili 发表于 2007-10-28 17:5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不管是哪种解释,终归要回到投资的公式中。所以利率的升高和投资利率系数的升高,都会导致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

  我以为如果国家用借来的钱买国债的话,只是财政政策,而用投放货币买国债的话,则是两种政策都起作用。国家卖国债则是货币政策。

使用道具

藤椅
zolo538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0-29 23: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顶一下,等待高手答复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使用道具

板凳
sungmoo 发表于 2007-10-30 12: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28 12:10:00的发言:若政府财政政策从私人部门筹资,此时买卖国债的时候,岂不是又起到货币政策的效果呢?

原则上,“国债”是财政部门发行的,“货币”是货币部门发行,两种东西的发行分别对应各部门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本质上,国债与货币都是发行部门对持有人的负债(向公众出售的“信用”),对于持有人来说,它们就都是“资产”(但它们算不算“财富”,这先要分清讨论的层次与范围)。作为公众资产的这两种东西,区别在于它们的流动性不同。

作为公众资产的货币从法律上获得一国最高的流动性(从而一般而言它具有最低的收益性,甚至经常是负收益性),而国债的流动性比货币弱很多(从而收益性也更高)。

财政政策是财政部门的,货币政策是货币部门的。财政政策不局限于发行国债一种。而货币政策却必然要达到调节通货(流通中的货币)量的作用。通货量变化,关键要看货币部门(央行)的资产负债表的变化。

如果一国的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经常性地“串谋”(甚至实质上是“一家人”),那么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也许没有必要(也难以)严格区分了。

如果法律上规定、事实上也是,财政部门与货币部门是两个独立的部门,一方的政策没有义务也不应该考虑另一方的政策,那么两种政策的区分就有必要了。

使用道具

报纸
sungmoo 发表于 2007-10-30 13:1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财政部门如果只向公众买卖国债(即缩胀信用),而货币部门并不参与(或者没有义务参与)这种交易,经济中的通货并不改变(即货币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变化,只是财政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这时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对独立。

货币部门如果只向公众胀缩(流动性最高的)信用(使用政策工具实现通货的扩张与收缩),而财政部门并不参与(或者没有义务参与)这种交易(即财政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没有变化,只是货币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变化),这时财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独立。

在货币部门与财政部门相互独立的前提下,还有一类常见的交易:货币部门在公开市场上与公众买卖财政部门发行的国债(此即一种政策工具),这种行为会改变货币部门的资产负债表;而只要财政部门不在其中再参与国债的买卖,财政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并不因货币部门的行为而改变,这时,两种政策仍然独立。在公开市场上向公众买卖国债,是货币部门特别常用的一种胀缩信用的工具(即货币政策工具)。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 8:18:59编辑过]

使用道具

地板
sungmoo 发表于 2007-10-30 13: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28 12:10:00的发言:3  在充分就业的时候,高的解释又是,此时政府部门投资只能推动价格上涨,结果用于投机需求的货币量减少,所以利率上升,投资减少。

可以考虑一个问题:在充分就业的时候,财政部门如果不提高国债的名义收益率,能否将国债(向公众)卖得出去?

使用道具

7
sungmoo 发表于 2007-10-30 13: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财政部门增加财政赤字的扩张政策有没有挤出效应,就看:财政部门能不能总“一如既往”地使用同一国债收益率吸引公众来购买国债。

如果财政部门必须通过比以往更高的国债收益率才能吸引公众来购买国债,挤出效应就会发生。

国债收益率的提升与社会利率水平的提升是一致的。

IS-LM模型的一个关键是:一般物价水平外生。如果分析是针对既定一般物价水平的,分析中,名义国债收益率与实际国债收益率是相等的。

使用道具

8
zolo538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7-10-30 23: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感谢版主,好像有点懂了。是否可以这样说,挤出效应总是由于利率的改变而发生,具体利率如何改变看不同的政策组合。

还有个问题,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总需求挤出效应的时候是通过产出-价格传导,那么我们用IS-LM分析时假设价格不变,这两个对挤出效应的分析是否区别于时间的长短?

you may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使用道具

9
sungmoo 发表于 2007-10-31 10:1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30 23:39:00的发言:呵呵,感谢版主,好像有点懂了。是否可以这样说,挤出效应总是由于利率的改变而发生,具体利率如何改变看不同的政策组合。

以上面这句话为基础,再考虑“经济是否充分就业”,就可以了。

使用道具

10
sungmoo 发表于 2007-10-31 10:2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zolo538在2007-10-30 23:39:00的发言:还有个问题,总供给总需求分析总需求挤出效应的时候是通过产出-价格传导,那么我们用IS-LM分析时假设价格不变,这两个对挤出效应的分析是否区别于时间的长短?

区别于对价格(一般物价水平)刚性的判断。IS-LM模型认为利率比价格更有弹性(更容易变化)。

如果价格相对于IS-LM模型中的其他变量有明显的内生性(易受其他某个变量的影响),使用IS-LM模型就很可能不恰当或不方便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