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e_zr
2643 18

论人创造价值还是机器创造价值的认识观 [推广有奖]

  • 0关注
  • 31粉丝

版主

大师

1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516194 个
通用积分
48.7791
学术水平
971 点
热心指数
1103 点
信用等级
816 点
经验
289361 点
帖子
11485
精华
0
在线时间
870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25
最后登录
2024-4-28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机器会不会创造价值,成了人们最近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

        按常规,人们在讨论问题之前首先要把讨论对象定义好,明确大家所指的概念没有偏差和异议,这样讨论起来才能恰如其分,名副其实,得出有意义的结果。

        先说创造。从唯物论观点来说,人不过是物质世界的一分子,人不可能去创造什么,创造是上帝或神干的宗教概念,人所能做的只是改变物质的存在形式而已。所以,人没有创造什么,准确的说,人只是在制造什么。

        再说价值。人既然具备了制造行为,大自然就当属人制造的对象了。大自然是物质实体,不是人的抽象概念,所以作为抽象概念的价值不可能与人的行为搭配在一起,成为人的制造对象。因此,能成为人制造对象的一定是物质实体,这个物质实体就是人们常见的产品。至此,所谓人创造价值或机器创造价值,确切的说,应该叫人制造产品或机器制造产品。定义明确了,我们再来看两个不同观点的问题。

        第一,人制造产品。很正确,既直观又形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又具有改造世界的行为能力,所以,人制造产品的说法一点没错。

        第二,机器制造产品。有问题吗?也同样没有。从替代形式来看,原来由人担负的工作,现在由机器来完成,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一模一样。相同的行为过程和结果,怎么人做的和机器做的就不是一回事了呢?

        不同意机器制造产品的观点认为,机器是人造的,所以逻辑上还是人在制造。可是,逻辑推理是一回事,形象直观又是另回事,既然人制造产品来自直观形象,到了机器制造产品的时候却抛弃原有的立场和视角,采用另一种方式看问题了呢?

        可见,人造还是机制,同意机制的观点显然比反对机制的观点更客观,反对机制的观点明显在使用双重标准。

        其实,人造也好,机制也罢,两种观点都没有错,区别只在于人观察事物的视角不一样。当你把人看作万物之灵的时候,当然就是人造了,机器仅仅是人利用的对象。而当你的视角转到两者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来看,机器实际在代替人完成制造任务,这就直观形象的证明了机器在制造产品。

        因此,公正的说法是,人制造产品和机器制造产品的说法都成立,错误在于不能拿前者否定后者,或反之。

        此外,有人拿产品分配来论证人造还是机制,甚至把机制观点贬为“庸俗”,实属不得要领和故意抹黑了。

        个人生产形式是不存在分配问题的,因为生产多少和好坏皆由个人承担。分配产品只能在合作生产形式中两个物权关系不同的合作者之间进行。如果合作者之间只认定人的作用,无视生产工具的作用,坚持“谁生产产品归谁”的原则,那么合作形式肯定不存在,只能回归个人生产形式。

        因此,人们无论认为是人在制造产品或是机器在制造产品,这两者观点都是在直观形象的观察事物,给事物作结论,属于人的感性认识。然而,人造或机制的感性认识是解决不了合作者之间的分配问题的,人们必须得从感性认识上升至理性认识,也就是说,人也好,物也罢,人们已非直观形象的去观察和做结论,而是将两者均转化为生产中的一种生产要素,然后合作者之间就对各自提供的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大小和贡献大小分别进行评判,从而决定和划分彼此之间的产品分配界限。

        感性认识是人对事物粗浅的,表面的和片面的认识方法,理性认识才是对事物人深入的,本质的和全面的认识方法,也是唯一正确的认识方法。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机器创造价值 创造价值 主观能动性 感性认识 产品分配 创造价值 热门话题 大自然 唯物论 能动性

已有 2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4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颠三倒四,又五又六。
李攀 + 100 + 10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4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5-11-9 19:16: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件产品,归根到底是人的意志的产物——我不是在说意志会生产产品,而是在说,是人的意志规定了这个产品的一切技术性能(当然是在人掌握的科学知识的范围内)。而恰恰是这种技术性能,才能体现价值的本质。产品实体不过是这种意志的承载者——事实上,即使是这种实体,也是人规定了的。进一步,机器的一切运动过程和运动方式,同样也是人规定了的。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20 观点有启发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he_zr 发表于 2015-11-9 19:21: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5-11-9 19:16
一件产品,归根到底是人的意志的产物——我不是在说意志会生产产品,而是在说,是人的意志规定了这个产品的 ...
是人制造产品,还是机器制造产品,都是一种人从不同角度直观形象观察事物得出的认识产物。两种说法都没错,关键是不能相互否定。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4 人是主体,机器是被驾驭。

总评分: 论坛币 +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板凳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5-11-9 20:03: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e_zr 发表于 2015-11-9 19:21
是人制造产品,还是机器制造产品,都是一种人从不同角度直观形象观察事物得出的认识产物。两种说法都没错 ...
创造也好,制造也好,乃至生产也好,只有有意志的人,才能对应这种概念。即使把机器拟人化,机器也没有这种意志,它只是机械地执行人的意志——这种执行都是人的意志的产物。
机器的运动过程,归根到底是人的劳动过程的转化形式。人用双手把一物从甲地搬到乙与用小车把其从甲地搬到乙地有什么区别吗?小车的确替节省了体力力,但是,这种节省是以耗费了一定的人的脑力为前提的。人们总是直观地看到了机器对人的体力的代替,而忽视了这种代替背后的人的脑力耗费的增加。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20 热心帮助其他会员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报纸
ggtta 发表于 2015-11-9 20:43:07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e_zr 发表于 2015-11-9 18:57
机器会不会创造价值,成了人们最近议论纷纷的热门话题。         按常规,人们在讨论问题之前首先要 ...
一个概念如果引起很多争议,可能这个概念本身定义的是有问题的,时间上的局限性,范围上的局限性

使用道具

地板
he_zr 发表于 2015-11-9 21:17: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天涯诗客 发表于 2015-11-9 20:03
创造也好,制造也好,乃至生产也好,只有有意志的人,才能对应这种概念。即使把机器拟人化,机器也没有这 ...
你这是站在人是万物之灵的角度看问题,这点没错。同理,站在同为完成某项工作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来看,机器制造产品的观点也没错。只要两种观点不相互否定彼此就行。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1993110 + 4 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囫囵吞枣颠三倒四。

总评分: 论坛币 + 4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7
he_zr 发表于 2015-11-9 21:18:5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gtta 发表于 2015-11-9 20:43
一个概念如果引起很多争议,可能这个概念本身定义的是有问题的,时间上的局限性,范围上的局限性
所以,大家在讨论问题之前,一定要首先明确概念,检查是否理解一致,才能进行下一步论证。

使用道具

8
ggtta 发表于 2015-11-9 21:27:4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或者给概念下定义的人自己也没搞清楚

使用道具

9
he_zr 发表于 2015-11-9 21:41:1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gtta 发表于 2015-11-9 21:27
或者给概念下定义的人自己也没搞清楚
概念是人的认识产物,因此对概念的定义是否正确要看人的认识是否符合物质世界的运动规律和存在形式。不过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从另一方面来说,就算概念与事物之间不是很准确,出现很大的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只要大家还保持概念一致,论证过程还是可以接受的。

比如月食现象,科学的概念是月亮被地球挡住了阳光,神话的概念是天狗把月亮给吃了。无论辩驳双方采用哪种概念,只要彼此保持一致就行。

使用道具

10
ggtta 发表于 2015-11-9 21:48:1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是的,理论可以被实践验证再指导实践就可以了,有点小偏差也没关系,太离谱就没意义了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