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inpf
25841 174

[转帖]论西方经济学效用理论的基本问题__余斌 [推广有奖]

61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19:57: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0 19:22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19:18 余斌的这句话是正确的,饿了十天的穷人饿了一天的富人对1元钱所带来的边际效用是不等的。
这里(无论判断“边际效用是否相等”)的假设是:“效用”是可以进行人际比较的。
对于饥饿来说,这里的(隐喻)前提是:穷人与富人的生理状态是相同的,仅仅是胃口的初始食物量不同。或者说,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仅考虑所处的饥饿程度,其他条件视为相同。

在此前提下,1元钱的边际效用两者是不同的。

使用道具

62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19: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在今天,经济学之所以变成花里胡哨的数学游戏,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序数论把其引入了歧途,从而把原来的虽然艰难,但极有前途的基数论束之高阁。

使用道具

63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20:1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引入了一些集合论、拓扑学的概念,自以为把自身包装的十分漂亮,岂不知是在空洞的废墟上披上了一件华而不实的外衣。
通过集合论、拓扑学证明了一些存在性问题,姑且这些证明对否暂且不论,即使正确,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又有何意义呢?它能得出具体的效用函数方程吗?它能求出具体的效用、需求量、价格……数值吗?不能,一点也不能,只是一个黑板经济学。

倘若物理学通过引入集合论、拓扑学证明了“速度、能量的存在性”问题,而对速度、能量的测定、及函数关系一无所知,真不知道物理学能怎样发展?对现实的应用又如何进行?

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数论”的摒弃所致。帕累托真是为经济学“立了大功”了。

使用道具

64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20:5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物理学若也象经济学一样,对长度、质量、电量……无法做到具体的定量,而是只知道(序数论),这棵树比那棵树高,这个物比那个物重,这个能量比那个能量大,真不知道物理学将如何发展?
经济学自己把自己引入了死胡同,现在还在自鸣得意呢。搞什么“经济学帝国主义”。自己的基础都未夯实,还琢磨着四处扩张。

使用道具

65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58: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不是研究数学的。经济学使用再多的数学也掩盖不了其哲学的人性基础的匮乏。使得其成为了沙漠里的大厦。
经济学的这种把经济现象看成自然现象而不是人的现象的现实,必使其付出惨重的代价。研究经济现象等价于研究气象、地震,而不从“人”的根源中去寻找规律。

使用道具

66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1 00:55:0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19:57 对于饥饿来说,这里的(隐喻)前提是:穷人与富人的生理状态是相同的,仅仅是胃口的初始食物量不同。或者说,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仅考虑所处的饥饿程度,其他条件视为相同。在此前提下,1元钱的边际效用两者是不同的。
你事实上在假设任何两个人完全相同——区别只在于禀赋多少而已。

这无非是一种更强的假设。

使用道具

67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1 01:01:5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19 在今天,经济学之所以变成花里胡哨的数学游戏,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序数论把其引入了歧途,从而把原来的虽然艰难,但极有前途的基数论束之高阁。
经济学如果想引入更一般的、更少的假设,如果不解决其中的一些基础问题,就仍然达不到目的。

换句话说,如果“遇到问题”就不断引入更强的、更多的假设,经济学(包括其他任何理论)的构建就太容易了,这样的理论便成了假设的不断堆积。

更少的、更弱的假设下有没有均衡或最优解存在,这正是需要说明的(当然要说明的不止于此)。

更多的、更强的假设下有没有均衡或最优解存在,如果你不去说明,只是假设存在,那么你无非又引入了一个强假设。

使用道具

68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1 01:09: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20
经济学引入了一些集合论、拓扑学的概念,自以为把自身包装的十分漂亮,岂不知是在空洞的废墟上披上了一件华而不实的外衣。
通过集合论、拓扑学证明了一些存在性问题,姑且这些证明对否暂且不论,即使正确,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又有何意义呢?它能得出具体的效用函数方程吗?它能求出具体的效用、需求量、价格……数值吗?不能,一点也不能,只是一个黑板经济学。

倘若物理学通过引入集合论、拓扑学证明了“速度、能量的存在性”问题,而对速度、能量的测定、及函数关系一无所知,真不知道物理学能怎样发展?对现实的应用又如何进行?

究其原因,就是对“基数论”的摒弃所致。帕累托真是为经济学“立了大功”了。
前面(包括其他帖子)不是说过了吗?

偏好,这一更一般的概念,并不是天然有“效用函数表示”,所以我们要明确什么条件下,它可以有效用函数表示。

另外,“效用函数方程”是什么?

“基数论”无非是一种更强的假设而已。

另外,看来你指出的所谓物理学的说法并不恰当。“速度”与“能量”的定义与量值,它们都要依赖于给定的时空结构。而给定的时空结构有怎样的拓扑结构,恰恰物理学需要说明,这种说明也恰恰是物理学研究的内容。

使用道具

69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1 01:17: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20 物理学若也象经济学一样,对长度、质量、电量……无法做到具体的定量,而是只知道(序数论),这棵树比那棵树高,这个物比那个物重,这个能量比那个能量大,真不知道物理学将如何发展?经济学自己把自己引入了死胡同,现在还在自鸣得意呢。搞什么“经济学帝国主义”。自己的基础都未夯实,还琢磨着四处扩张。
“定量”未必只涉及“定比”一种尺度。

自己天然地假设某一量具有定比尺度,这才是所谓“自鸣得意”的表现。

如果用更弱、更一般的概念都可以构建理论,何必引入更强、更特殊的概念呢?

以为引入了更强、更特殊的概念便是在“夯实基础”,这才进入了“死胡同”。更强、更特殊的概念,恰恰反映了“基础”的窄而薄。

“四处扩张”,可不是偏好论者向往的,恰恰是某些反对偏好论的人(可以本组中的其他帖),才愿意四处扩张,大搞“经济学帝国主义”。

使用道具

70
sungmoo 发表于 2009-7-21 01:20: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分析家 发表于 2009-7-20 20:58 经济学是研究人的,不是研究数学的。经济学使用再多的数学也掩盖不了其哲学的人性基础的匮乏。使得其成为了沙漠里的大厦。经济学的这种把经济现象看成自然现象而不是人的现象的现实,必使其付出惨重的代价。研究经济现象等价于研究气象、地震,而不从“人”的根源中去寻找规律。
天然地假设所有人都一样(从而他们的“效用”是可比的),这就算从“人”的根源中去“寻找规律”?

偏好论确实不去大谈所谓“人”的根源问题。倒是一些愿意引入更多更强更特殊假设的人反而愿意大谈所谓“根源”问题。这是为什么呢(仿小沈阳一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5 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