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石开石
10908 178

新经济学连载之五——供给定理 [推广有奖]

泰斗

83%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4318 个
通用积分
1821.7757
学术水平
466 点
热心指数
436 点
信用等级
324 点
经验
508731 点
帖子
37780
精华
1
在线时间
10443 小时
注册时间
2013-11-28
最后登录
2024-4-5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新经济学连载之五——供给定理

作者王震

关于供给,传统经济理论认为,某种商品的供给量与其价格呈正方向变动。具体而言,对于正常商品来说,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存在着正方向的变动关系,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相反,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这就是供给定律,或称为供给规律。
  虽然上述理论流传已久且深入人心,但实践证明却是错误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上述理论为什么是错误的,正确的理论应该是什么样的。
  一、 传统的供给定律理论为什么是错误的
  传统的供给定律理论认为,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这种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相反,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
  但是,如果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其错误。比如,如果一吨钢材的成本是2000元,由于经济危机,现在的价格是1200元。假如在这时候价格开始反弹,价格涨到了1300元,供给量会不会增加呢?显然不会!依然没人愿意生产,依然不能增加供给量。然后,价格再继续上升,当达到1800元每吨的时候,依然没人愿意生产,依然不能增加供给量。直到价格达到2000元以上时,生产者才会有利润,才会有生产者愿意生产。
  同样,如果价格下降,也不一定会造成供给量下降。我们仍然假设一吨钢的成本是2000元,现在价格已经达到了4000元,达到了顶点,然后开始下降。如果钢材价格降到3800元每吨,供给量会不会减少呢?当然不会!因为虽然价格开始下降了,但是,生产钢材的利润依然非常高,生产者不但不会减产,反而还会尽量增加产量,以赶在价格降到没有利润之前尽可能多的享受超额利润。一些新的投资者也会加入进生产钢材的行列,供给量可能还会增加。
  所以,传统理论只是一种貌似正确的伪真理,很容易证伪。
    二、供给定理
   既然传统理论是错误的,那么,正确的理论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仍然以钢材为例进行分析。
  假如钢材成本是2000元每吨,现在钢材价格是2100元每吨,肯定会有人生产;如果价格上涨到2300元每吨,当然更会有人生产;假如价格上涨到3000元每吨,那么不但会有人生产,而且投资者会越增越多,供给量会增加。这说明,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生产。利润率越高,供给量增加越多。
  假如钢材价格降到2000元以下,生产者就会赔钱。这时候生产者是减少生产还是停止生产呢?肯定是停止生产!那么,为什么我们会看到价格下降到成本以下的时候,市场上仍然会有供给呢?这是因为,生产者虽然不生产了,但是还有许多存货。因为,生产者在生产以前,价格可能在成本以上,但是生产出来销售时,却供大于求了,价格下降到了成本以下。为了减少损失,降价赔钱也得卖出。所以,当没有利润的时候,虽然在商业环节还有商品销售,但在生产环节已经无人进行生产,应该说,相当于已经没有供给。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是商品利润,不是价格。当价格在成本以下没有利润的时候,无论价格升降都不会有人生产。当价格在成本以上的时候,无论价格升降都会有人生产,在价格上涨阶段,利润率越高,投资者越多;在价格下降阶段,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生产,价格下降供给不一定减少甚至会增加。我们称这一结论为供给定理。

三、供给定理对传统理论经典例子的解释

我们来看百度百科里传统供给定律理论所举的两个例子及描述:

让我们回到供给定律上来。和需求定律一样,我们可以用供给定律去解释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经济现象。举两个发生在2010年的典型例子。

首先看看大蒜的情况。2008年,新蒜的上市价格在每斤两三角钱,蒜农不得不赔本卖蒜。2008年9月,各地大蒜库存相继出售,大大超出市场需求,价格开始大幅下跌。到2008年11月,价格跌破每斤一角,远远低于库存成本,不光蒜农赔本,大量的中间商也是血本无归。2009年大蒜初上市时,收购价格仍然较低,进入7月以后成交价格才逐步攀升。2009年下半年以来,大蒜价格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嗖嗖”地一路飞涨。从最初的一斤一两角到2010年5月的四五元,最贵时曾一度高达六七元。“大蒜价格都快比肉贵了!”消费者对此惊呼。大蒜价格为啥“高烧不退”?我们用供给定律来分析就不难理解。据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该县被称为大蒜之乡)的蒜农反映:“今年的大蒜价格比去年高点不假,但产量比去年减少了1/3。”据了解,金乡县2009年大蒜种植面积为58.5万亩,比2008年减少10.5万亩,干蒜平均单产为785.2公斤,比2008年减少311.5公斤,减少了近1/3;全县总产为45.93万吨,比2008年总产减少6.71万吨,减幅为12.7%。由于2008年的大蒜价格严重超跌,导致2009年大蒜供给量严重不足,大蒜价格报复性上涨。这种价格忽高忽低的现象在农产品身上屡见不鲜,经济学上可用蛛网模型予以解释。

我们再来看看大学毕业生的情况。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中国社科院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0年就业蓝皮书《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指出,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8个专业连续3年失业人数最多。国内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分析,上述专业若是放在五六年前,都是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高、工资高。如今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真是不可思议,但如果我们用供给定律来分析一下,原因自然不难找到。恰恰是因为前些年学校扩招,多半都是热门专业在扩招,增加了这方面人才的供给量。另外就是这些行业逐渐稳定成熟,当时需求的大量人才,现在都已成为骨干,行业的需求量,尤其是对初学者的需求量没有那么大了。

以上两个例子也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即供给往往落后于需求的变化,这当然是因为某种商品的生产需要一个周期(比如大蒜的生产周期为1年,而一个大学生的培养周期一般为4年),所以如果有关部门没有计划好协调好的话(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这样的计划协调越来越困难了),就很容易出现供给和需求失衡的现象,无论是在农产品市场还是在劳动力市场。

上述例子,都是百度百科里举的例子。分析两个例子不难发现,它们都有一些断章取义,因而无法科学证明传统理论。

首先来看大蒜的例子。这个例子中,只是把2008年和2009年的价格进行了对比。从而得出了价格下降、供给减少的结论。但是,如果我们多看几年的行情,就会发现,实际情况和传统供给理论不符。下面是新华网财经频道2016年11月10日发表的一篇文章。题目是《蒜商的十年轮回:07年抄底血本无归 今年终补齐亏空》,文章是这样描述的:


在经历了2006年蒜价的“黄金年代”后,2007年大蒜价格快速回落,到当年6月中旬,新蒜价格跌至0.75元/斤的低位。这让老陈和合伙人看到了发财的希望,于是通过各种渠道凑了100多万元,毅然决然地“杀入”蒜市抄底。

  “不成想,2008年蒜价彻底崩盘,一度触及0.05元/斤的历史低位。”谈起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老陈记忆犹新,“尽管后来回涨了一些,但很快我们连冷库费用都抵不上了,最后真是血本无归。”

在老陈的印象中,蒜价2009年触底反弹,2010年“一骑绝尘”,2011年“蒜你狠”不知所踪、“蒜你贱”如约而至。在达到了2012年的高峰后,蒜价2013年、2014年又跌入谷底,直到2015年才有所好转。

上面的一段话说明,2006年蒜价很贵, 2007年大蒜价格快速回落,到当年6月中旬,新蒜价格跌至0.75元/斤的低位。这说明,肯定是2007年供给增加了,似乎符合2006年价格上涨,造成2007年供给增加的理论。但是2007年价格下降后,2008年价格彻底崩盘,一度触及0.05元/斤的历史低位,这说明,2007年相比于2006年的价格下降,并没有造成2008年的供给减少,相反,从价格继续下降看,供给反而增加了,这又与传统的供给理论矛盾!这说明,传统的供给理论是错误的。如果用新理论解释,就容易了。2007年的价格下降,并没有造成2008年的供给减少,是因为2007年的价格仍然有利润,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生产,而且还有可能增加生产。2009年触底反弹,是因为2008年许多蒜农赔钱,所以不种了。而有些人预期2009年会是“小年”,种植量会减少,所以种了,因而2009年会有一定种植量,而不是所有人都不种。这样,市场供小于求,所以价格涨了。这些,都是符合新经济学供给定理的。

再来看看大学毕业生情况的例子。大学设置什么专业、招收什么样的学生,看当时学生的需求,而不是看以后毕业时的就业率或者失业率。当时招收学生有利润,而且好招,所以招生计划就多,即供给多。如果现在失业率多了,需求少了,招生不好招,肯定会减少供给量。其实,这是一个需求方面的例子,或者说,是供求关系方面的例子,而不是供给方面的例子,因而例子本身来证明传统供给理论就是不科学的。

四、发现供给定理的意义

供给定理的发现,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

首先,否定了传统的供给理论。传统的供给理论影响理论界多年,可谓流毒很深。而且,以其为基础,形成了很多错误的理论。否定了传统的供给理论,就自然而然的否定了以其为基础的其它理论。

第二,确立了正确的供给理论,即供给定理。新的供给理论从人们的逐利性入手,用成本和利润分析的方法,揭示了决定供给的是利润而不是价格的本质规律。供给看似受价格影响,实则受利润影响。使我们今后在分析供给的时候,首先要分析利润而不是价格。

第三,为形成科学的供求关系理论奠定了基础。只有弄清了供给和需求理论,才能正确分析供求关系,形成正确的供求关系理论。供给定理的发现,为正确分析供求关系奠定了基础,并将在以后分析供求关系时得到应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沙发
zsl0815 发表于 2019-4-26 20:20:24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两个浆糊脑袋。
按照【浆糊脑袋】的奇葩思维逻辑,需求曲线同样不成立。

例如:经济萧条时期,居民的购买能力只有1200元,某件商品价格是2000元。
当价格降低到1800元时,需求同样不会增加。
当价格降低到1300元时,需求还是同样不会增加。

呵呵,论坛上真的有人学经济,把自己学成浆糊的。还取了个【新经济连载】的调调。

使用道具

藤椅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4-26 21:40: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本文是转载王震先生的新浪博客文章。王震先生通过实证证伪了供给定理。
当然,他总结的供给定理也不完全正确。但指出供给定理是错误的是正确的。

使用道具

板凳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4-26 21:46: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是商品利润,不是价格。当价格在成本以下没有利润的时候,无论价格升降都不会有人生产。当价格在成本以上的时候,无论价格升降都会有人生产,在价格上涨阶段,利润率越高,投资者越多;在价格下降阶段,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生产,价格下降供给不一定减少甚至会增加。我们称这一结论为供给定理。
————————————————————————————————
以上观点有些问题,笔者如下修改: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决定一种商品供给的,是商品利润,不是价格。
当价格在成本以下利润为负值的时候,如果增加产量利润是减少的,应该减少生产量。
当价格在成本以上的时候,在价格相对较高的阶段,利润率相对高,投资者越多;在价格相对不是很高的阶段,只要有利润就会有人生产,价格下降供给量不一定减少甚至会增加。我们称这一结论为供给定理。

使用道具

报纸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4-26 21:59: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sl0815 发表于 2019-4-26 20:20
两个浆糊脑袋。
按照【浆糊脑袋】的奇葩思维逻辑,需求曲线同样不成立。
http://blog.sina.com.cn/hfwz66

使用道具

地板
yuanbing1351704 发表于 2019-4-26 22:32:5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前提假设概念要搞清楚

使用道具

7
zsl0815 发表于 2019-4-26 22:47:21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呵呵,你果然还是个浆糊。因为:
随着【价格下降,利润下降,成交量(不是供给量)增加】,这是需求定理的内容,不是供给定理的内容。

石开石,你好歹上论坛这么多年了,还是分不清楚【需求定理】和【供给定理】的区别。

使用道具

8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4-26 23:15:5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sl0815 发表于 2019-4-26 22:47
呵呵,你果然还是个浆糊。因为:
随着【价格下降,利润下降,成交量(不是供给量)增加】,这是需求定理的内容 ...
王震先生的供给是生产的意思,那里有什么“成交量”增加?人家说的是生产量。

使用道具

9
zsl0815 发表于 2019-4-26 23:26:00 来自手机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生产量=供给量?
呵呵,浆糊脑袋。

供给的前提是生产,但生产出来的不等于当期的供给。
这种常识,我以前就多次跟你说过的吧?

使用道具

10
石开石 发表于 2019-4-26 23: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zsl0815 发表于 2019-4-26 23:26
生产量=供给量?
呵呵,浆糊脑袋。
人家王震先生说的是生产量,你能给搞成——成交量。
供给量的意义多了,生产量、提供出售量、售出量都是。
如果将价格看成自变量,供给量只能理解为生产量或提供出售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