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精忠岳飞
2426 13

劳动价值论对于左派现今最大的用处是反GDP,证明它是买卖流通劳动的总和 [推广有奖]

  • 0关注
  • 15粉丝

灭虏大皇帝

院士

7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6714 个
通用积分
3.0029
学术水平
142 点
热心指数
182 点
信用等级
129 点
经验
41282 点
帖子
6897
精华
1
在线时间
77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5-2
最后登录
2021-10-20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从“使用价值上”是不能用货币来度量,可理解为什么宋朝的人均GDP相当于2200美元的水平(要说一点GDP实际上就是钱,就是货币,劳动价值论是货币理论的基础)。无疑,我们今天的生活水要比宋朝上高出不知道多少,古代根本没就电脑、电视,甚至连收音机也没有。电脑、电视、互联网是都是使用价值(财富),当然古代也别的使用价值,如骑马、斗蛐蛐、看西洋镜等,古代的劳动力交换也是依附在这些使用价值上。需要说的是价值需要使用价值作为载体,才能交换,但有一个问题“使用价值”是不能用货币度量的。

因此价值计量的只能是“被买卖流通的商品货币化劳动力”

在实际GDP的统计中,美国1820年时人均GDP是1600美圆,中国2000年时的人均GDP不到1300美圆,更要命的是中国宋朝时的GDP相当于2200美元的水平,是不是中国人现在的生活水平比美国1820年或中国宋代的时候还要差呢?这显然有些荒唐,你只要把美国或者中国宋代当时有的那些产品的人均产量和现在中国的人均产量作个对比就可以了,更不用说我们现在消费的东西绝大部分是当时美国或宋代没有的。如人们经常说的,中国现在是“世界工厂”,几乎所有的消费品、包括汽车和民用飞机的拥有量都居世界前列,而且每年向美国出口大量的消费品,怎么可能比美国1820年的生活水平还要低呢?
  
在一本宏观经济学教科书中有一个应用实际GDP的例子,作者在讲到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增长时写到,这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努力工作和技术进步,使实际GDP的增长率连续三、四十年保持在7%左右,这段话是没有问题的,但接下来又说,这种7%的增长率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人均GDP从战后到90年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的人均GDP从战后的130美圆增加到30000美圆,韩国从50美圆增加到12000美圆,台湾地区从80美圆增加到16000美圆等等。当我们把上下两段话放在一起就出笑话了,因为GDP每年增长7.2%,10年会增长1倍,这些国家和地区怎么可能按7%的增长率在40年的时间里增长这么多呢?上面的数字当然是名义GDP,要解释这些数字当然也要用名义GDP,比如日本在高增长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超过15%,同时日圆对美圆的汇率提高了3倍,而韩国在高增长时期名义GDP的增长率接近30%,而在目前采用实际GDP来说明实际产出的增长,同时分离出物价水平的变动和汇率的变动是经济学家做不到的,这里可以肯定的说,这在将来也做不到,那么这样使用“实际GDP”的统计指标就有些希奇古怪了
因此GDP只能是依附在使用价值上的“商品劳动力”买卖的流通量,使用价值是不能计量,如今天用的商品,很多几十年前未必有,而且像电视、电脑、汽车很多古代的人们是想都到不到的,这些都是不通的使用价值(财富),实际GDP统计确是一种数据,这种数值意味的到底是什么?它“只能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加总”。


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的例子来说明使用实际GDP比较实物给经济学家带来的尴尬。比如要说明中国的GDP究竟是多少美圆就必须先解决人民币对美圆的汇率问题,经济学家试图用购买力平价的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怎么样呢?从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主张人民币贬值时的低估到现在主张人民币升值的高估,经济学家从2美圆到14美圆之间竟然给出了十多种计算结果,这种误差可能达到7倍的计算是不是还能应用呢?
    1930年,凯恩斯在《货币论》一书中针对这种国民收入的统计含义提出疑问,GDP统计中的各种产品是异质的,怎么可以加总在一起表示实物产出呢?实际上,这种加总和指数问题在理论上是有确定的结论的,即只能是单一产品或稳定状态增长(即所有的产品按同样的比例增长),比如说有苹果和梨两种产品,如果它们的增长率都是10%,可以确定的说产出的增长率是10%;但如果苹果的增长率是15%和梨的增长率是5%,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指数的。这一问题实际上很容易理解,比如对于我们现实生活的异质品世界来讲,说GDP增长8%,显然不如说去年生产的是21寸电视而今年生产了29寸的电视更清楚。
 对于物价指数的统计也是如此,这种统计只能在单一产品和稳定状态下才是可能的,比如苹果和梨的价格都增长了10%,可以确定的说物价上涨了10%;但如果苹果的价格上涨了15%和梨的价格上涨了5%,或者价格同时上升而苹果和梨的产量比例变化了,我们是不可能得到一个确定的物价指数的。前面所举的用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人民币的汇率出现的尴尬结果就是一个例子。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中也说,物价指数的统计可能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变化,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如果物价指数的统计考虑产品的质量变化,由于产品的质量变化太快(比如电视机),那将使物价指数的统计失去意义,因为只要质量变化了就要把它视为一种新产品而不能与原来的产品构成时间序列的指数。联系到国民收入核算的实际,现实中物价指数统计的困难远超出前面的例子,不仅产品的质量经常在变动,而且新产品层出不穷。可以举一个例子说明这一问题,目前我国物价指数的计算是以1990年为基期的,而如今在市场上几乎难以找到与1990年完全相同的产品,更不用说占消费支出很大比重的新产品。显然,这种物价指数的计算与实物量的统计相差甚远。
  就人们通常所说的物价指数是指消费者价格指数(即CPI),这种消费者价格指数经常被作为计算实际国民收入的依据。然而,这种消费者物价指数显然不是全部产品和劳务的统计,比如资本品的价格变动被排除了,资本品的价格变动是用单独的指数来表示的,由于资本品在我国GDP统计的全部产品中要占到30%左右,所以GDP并不能表示实物量的变动是显而易见的。就消费品而言,消费者物价指数所包含的产品也不是全部消费支出的构成,比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家用电器在我国居民消费中已经占有很大的比重,但只是在2000年时才考虑将其加入到物价指数的计算中。显然,用这种物价指数的方法来计算实际GDP是大有疑问的。

   价值的留存量最终会形成资本,按照统计资料,美国的总资本中65%左右是地产,而且这个比例在长期中一直保持稳定,由于美国的投资率在长期是稳定的,那么就意味着,由投资所转化的资本增加或资本积累只是地产的增值或地价上升,而根本不是机器的增加。这样,资本就只是那块儿地,资本积累只是人们用更高的价钱(投资)去买那块儿地。当然,除去地以外还有35%的资本,它们是不是机器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在剩下的35%的资本中,绝大部分或50%以上是由专利和商标等无形资产构成的,机器的价值只是占总资本中很小的比重。教科书中总是使用统计数据来说明美国的资本劳动比率是中国的40倍,但大家都知道,机器是由劳动生产的中间产品,美国现在所使用的机器存量只是近20年生产出来的,以前的机器都报废了,美国的产业工人只有几百万人,而中国却存在几个亿的剩余劳动力,如果资本是机器的话,中国完全可以用这些人在1年中生产出美国的这些机器(当然要知道这些机器的生产技术),实际上,中国现在也正在按照这个速度生产机器而成为世界工厂,但在资本的价值上赶上美国的可能性却很小

在国民收入的统计中那些球星和歌星超过千万的高额收入怎么会和面包加在一起构成GDP。为什么面包工人的微少工资可以和球星、影星的收入加在一起构成GDP总量呢?原因只是在于他们都是资本家雇用的,假如利润率是10%,资本家付给面包工人100美圆的工资,就要把面包卖110美圆而得到10美圆的利润,而付给影星的1000万美圆的工资就要从出售电影中收回100万美圆的利润,正是这种性质才使不同质的产品和劳务得以加总。自20世纪30年代人们使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以来,并没有从理论上考虑它的性质和意义。反到是马克思对生产劳动及价值的定义似乎可以作为GDP等国民收入统计的理论依据,在批评了斯密把物质产品的生产作为生产劳动的定义后,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中,只有能够为资本家带来剩余价值的劳动或生产出资本的雇佣劳动就是生产性劳动,这里只要把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用货币计量即可联系到GDP的统计。当采用货币交易时,假设所有的企业都是资本主义企业和所有的工人都被资本家所雇用,则马克思的生产性劳动的定义是与国民收入的统计相一致的,即所有的产品都是经过货币的买和卖两个过程,以使货币增殖,而根本不涉及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这里强调一个马克思提出的逻辑上的问题,只有具有使用价值的才是财富,价值代表的并不是财富,因此只能计量使用价值增长才能称为生产涵数或者生产总值,但不同物的异质性使其是不能加总在一起的,因此异物加总的生产总值是一个不存在的概念,只能说同质的物数量生产多少以及被使用情况,它只能用物质平衡表来表述)
    因此,对于市场经济或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来讲,重要的是名义GDP,而不是反映产出的“实际GDP”,而且这种“实际GDP”根本就不存在。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 最大的 GDP 价值论 人均GDP 互联网 收音机 价值论 最大的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王志成2010 + 100 + 10 + 1 + 1 + 1 奖励文明发帖

总评分: 经验 + 100  论坛币 + 1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01:25: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重大,他是剥削理论形成的根据,正是从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和资本增值与劳动的关系,而国际共运的理论基础也是劳动价值论推导出的剥削理论。GDP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左派关心的是分配问题,而要改变分配问题就必须改革所有制,因为所有制决定分配。所以劳动价值论的最大用处并不是用来反GDP。而是作为劳动者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是有效抵制西方反动经济学对劳动者的荼毒。

为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做理论准备,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造成舆论,总是要先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劳动价值论就正是这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使用道具

藤椅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8:46: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01:25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重大,他是剥削理论形成的根据,正是从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和资本增值与劳动的关系,而国际共运的理论基础也是劳动价值论推导出的剥削理论。GDP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左派关心的是分配问题,而要改变分配问题就必须改革所有制,因为所有制决定分配。所以劳动价值论的最大用处并不是用来反GDP。而是作为劳动者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是有效抵制西方反动经济学对劳动者的荼毒。

为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做理论准备,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造成舆论,总是要先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劳动价值论就正是这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你的这个关于分配的观点,正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评的。

GDP就是一定时间生产的价值的总量。

还要说一点,不是分配问题(这是马克思在哥达批,就把钱给穷人,穷人也买不到物资,物价会立即上涨,根本就没有生产那么多穷人所需的物资,因为价值兑现的是商品货币化的劳量,不是具体的财富(使用价值)。


社会主义追求是,生产结构的指向性要指向劳动者所需的物资来生产,而不是指向少数富人,为什么生产奢侈品。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使用道具

板凳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8:47: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要说的是马克思本人是极端仇视价值和价值规则的

马克思认为价值不是财富,使用价值才是财富,价值是一种被买卖流通的劳动量是依附在“使用价值”(我们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上的

(原话: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按马克思的逻辑社会主义应该以最小的劳动力消耗来生产最大化的“使用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是不追求价值,不追求利润,只追求使用价值的社会,因此追求这种价值总量的名义GDP的国家,实际上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资本追求的就是价值和剩余价值追求用货币来控制最多的人类劳动量。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使用道具

报纸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18:54: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8:46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01:25
劳动价值论的意义重大,他是剥削理论形成的根据,正是从资本家对劳动的剥削和资本增值与劳动的关系,而国际共运的理论基础也是劳动价值论推导出的剥削理论。GDP其实没有什么意义。左派关心的是分配问题,而要改变分配问题就必须改革所有制,因为所有制决定分配。所以劳动价值论的最大用处并不是用来反GDP。而是作为劳动者斗争的思想理论武器,同时也是有效抵制西方反动经济学对劳动者的荼毒。

为彻底埋葬资本主义做理论准备,正如伟大领袖毛主席所说: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是要造成舆论,总是要先做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而劳动价值论就正是这种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有力武器
你的这个关于分配的观点,正是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批评的。

GDP就是一定时间生产的价值的总量。

还要说一点,不是分配问题(这是马克思在哥达批,就把钱给穷人,穷人也买不到物资,物价会立即上涨,根本就没有生产那么多穷人所需的物资,因为价值兑现的是商品货币化的劳量,不是具体的财富(使用价值)。


社会主义追求是,生产结构的指向性要指向劳动者所需的物资来生产,而不是指向少数富人,为什么生产奢侈品。
左派所关心的就是劳动产品的分配,而不是什么价值的分配你这个人要么误解别人的意思要么就故意的去曲解人们的意思然后再进行批判。我再强调一遍左派关心的是劳动产品的分配

使用道具

地板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18:57: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8:47
要说的是马克思本人是极端仇视价值和价值规则的

马克思认为价值不是财富,使用价值才是财富,价值是一种被买卖流通的劳动量是依附在“使用价值”(我们潜意识默认的价值定义)上的

(原话: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按马克思的逻辑社会主义应该以最小的劳动力消耗来生产最大化的“使用价值”。

因此社会主义是不追求价值,不追求利润,只追求使用价值的社会,因此追求这种价值总量的名义GDP的国家,实际上不是什么社会主义国家,而是资本主义国家。

因为资本追求的就是价值和剩余价值追求用货币来控制最多的人类劳动量。
马克思正是从商品价格严重偏离价值角度来论证商品经济的,马克思并不丑事价值规律,而是希望大家能够真正回归价值规律,要注重价值的唯一源泉人类劳动,从而实现从价值到使用价值的公平分配。因为马克思主张要按照价值规律办事,而资本的贪婪就是在偏离价值规律实行不等价交换,从而引发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所以只有重视价值规律才是对的

使用道具

7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9:05: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价值规律!

价值就是一种代价,一种被控制的货币控制的“劳动量”,追求价值不断增长的社会会造成对人自由的奴役。

人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得不出卖更多的能变成价值的“劳动量”,因而人们会越来越累。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使用道具

8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19:10: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9:05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价值规律!

价值就是一种代价,一种被控制的货币控制的“劳动量”,追求价值不断增长的社会会造成对人自由的奴役。

人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得不出卖更多的能变成价值的“劳动量”,因而人们会越来越累。
剩余价值的榨取才是导致一切不平等的总根源,价值规律本身要求等价交换,否则不等价交换的持续进行必然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严重两极分化,最后导致交换无法进行下去,因为一方的太多了,另一方的太少了没有办法再继续交换下去了,最后引起整个社会的借贷消费,从而不断的爆发经济危机,这些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范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只有在商品经济不复存在的时候价值规律才不会发生作用了。

使用道具

9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9:27:5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书记 发表于 2010-3-7 19:10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7 19:05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价值规律!

价值就是一种代价,一种被控制的货币控制的“劳动量”,追求价值不断增长的社会会造成对人自由的奴役。

人们为了获取与原来相同的使用价值,不得不出卖更多的能变成价值的“劳动量”,因而人们会越来越累。
剩余价值的榨取才是导致一切不平等的总根源,价值规律本身要求等价交换,否则不等价交换的持续进行必然导致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严重两极分化,最后导致交换无法进行下去,因为一方的太多了,另一方的太少了没有办法再继续交换下去了,最后引起整个社会的借贷消费,从而不断的爆发经济危机,这些都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价值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范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实在。
只有在商品经济不复存在的时候价值规律才不会发生作用了。
没有剩余价值,价值量不会增加的,因此价值也不会出形。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的逻辑就是要消灭价值规律(实际上应该称为价值规则)。


我不赞同消灭价值,但我赞同人均价值量不增长,也就是保留货币。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使用道具

10
精忠岳飞 发表于 2010-3-9 09:25: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大量的劳动量被白白浪费,这是市场经济社会无人道的性造成的.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