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
41701 400

“代价补偿价值论”要点 [推广有奖]

101
hhj 发表于 2010-7-6 06:59:0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价值作为代价耗费,它的形成(新形成)只能凝结着最小的必要耗费;在此如果它不得不需要人类劳动,那它就只凝结着一笔最小的新价值,从而使所产物品具有最小的新增价值量,如果它已经不再需要人类劳动(比如全自动化生产),那它就不再凝结新形成的价值,而使它免于具有新增的价值量。于是,作为使用价值的生产,其结果最大化,而作为“价值[代价耗费]的生产”,其结果则最小化,它并不需要更多的要素参与新价值的形成。

使用道具

102
hhj 发表于 2010-7-6 07:02: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劳动”作个介定:劳动是人类生命力在自然创造财富的过程中必须辅以的代价耗费。在此,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人类生存所需要的财富,并不一定需要人类活动(劳动)的直接介入才能形成出来,比如自然空气、自然水、自然野果,所有人类需要的矿藏等等,它们都是自然界自己形成的。所以,“创造财富”从根本上说是自然界自动进行的。人类则以自己的生命力(包括体力与智力)活动对这个自然创造过程进行必要干预,从而使其创造出适合人类需要的更多财富。这就是人类劳动,它的作用是对自然创造过程施加辅助作用,这个作用从体力和智力上耗费了人类生命力的代价。

使用道具

103
hhj 发表于 2010-7-6 07:13:3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7-5 08:16
最后问几个问题:
不同物品,其(效用)使用价值是否可比,其生产(代价消耗)是否可比,其通常所说的价值是否可比?
效用可比,就看你如何比了。但这是因人而异的,也更多是个技术问题。耗费可比,因为它有共同的耗费属性与单位。
不同物品之间如果具有替代关系,那么可以使我们用更容易获得替代物品去获得原物品的效用。因此这很有意义。

使用道具

104
hhj 发表于 2010-7-6 07:38: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fujo11 发表于 2010-7-5 09:25
前面说了,价值具有两个属性,一个是效用(使用价值)属性,另外一个是代价耗费属性。这两个属性我们通常都把其称作“价值”。但严格来说,这是不妥当的,甚至价值并不是指物的价值,因为价值是指:表征人类生存发展。而物只有对人生存发展(简称人的生活或“生活”)的意义,才算有价值。但对生活有意义的的价值属性中,却存在两个意义相反与矢量相反的因素:对于效用越大越好,而对于代价耗费则越小越好。因为只有这样,生活才能更好,从而体现出价值更大。
总之,价值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意义是相当复杂的,任何想将其简单化的做法,都不太好。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 ... ge=10&from^^uid=13834
=============================================================
这些空话、套话,能够增加经济学知识吗?显然不能。
HHJ还没有搞明白经济学中研究价值理论的目的。
看来,读了哲学,也不一定会用哲学。
哈哈!老兄别激动!我从来不想增加自己的知识,因为所谓知识不过是些低档的东西。我只关心思想而不是增进自己的知识。
我以上的思想自己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将价值本身与物的价值区别开来。
至于研究价值论的目的,我没有目的,至少不想以此去谋求什么额外利益。至于经济学中研究价值论的目的,我更不知道了,因为没有人能够代表经济学去规定此类目的。
对于哲学,我更不懂了。

使用道具

105
hhj 发表于 2010-7-7 06:47: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类使用的一切物品,我们都可将其看成是大自然运作造化的结果,而人类劳动只是在这个自然运作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而已。
实际上,人类的这种辅助活动并不想过多介入自然的创造过程, 所以人类就创造出相应的机器,以自然自己的力量来控制与作用于自然的过程。因此,人类劳动对自然过程的这种辅助作用是续渐淡出的,生产过程续渐不需要人类活动直接介入。

使用道具

106
hhj 发表于 2010-7-7 06:48:2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因此不要说什么“劳动创造”,真正起到创造作用的只是大自然自己,人类劳动只是聪明地利用了大自然的创造过程与机制,让其创制出适合人类需要的物品而已。这是对人类劳动基本作用的重新定位。

使用道具

107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7-7 08:42: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hj 发表于 2010-7-6 07:1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7-5 08:16
最后问几个问题:
不同物品,其(效用)使用价值是否可比,其生产(代价消耗)是否可比,其通常所说的价值是否可比?
效用可比,就看你如何比了。但这是因人而异的,也更多是个技术问题。耗费可比,因为它有共同的耗费属性与单位。
不同物品之间如果具有替代关系,那么可以使我们用更容易获得替代物品去获得原物品的效用。因此这很有意义。
据我所知,不同物品的效用即使针对同一个人也不可比,生产也无法直接相比。惟有不同物品的价值具有公约性,这正是交换的基础。

黄兄没有回答通常所说的价值是否可比的问题,要是认为效用、生产可比请举例证明?

使用道具

108
hhj 发表于 2010-7-8 06:54:0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说,劳动二重性指:“有用劳动,即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的具体形式,和抽象劳动,作为劳动力消耗的劳动,不管它用何种‘有用的’方式消耗(这是以后说明生产过程的基础)。” ---请注意,马克思正是通过劳动二重性而抽象出“耗费性”的劳动,并以此来说明生产过程与生产方式的历史性演化的;这体现了马克思建立“劳动二重性”并把它作为理解他的劳动价值论的“枢纽”的深刻思想意图。

使用道具

109
hhj 发表于 2010-7-8 06:55:5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马克思通过劳动二重性而强调“耗费劳动”的思想,体现在许多方面,他在《资本论》开始就特别强调这个思想。他说:“如果把商品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就只剩下一个性质,即劳动产品这个性质…现在我们来考察劳动产品剩下来的东西。它们中的每一个和另一个都完全相同。它们都具有同一的幽灵般的现实性。它们变成了同一的升华物,同一的无差别的劳动的样品。它们只是表示,在它们的生产上耗费了人类劳动力,积累了人类劳动。这些物,作为这个共同的社会实体的结晶,就是价值…归根结底,如果把生产活动的有用性质撇开,生产活动就是人的力量的耗费。尽管缝和织是不同的,但二者都是人的脑、肌肉、神经、手等等的生产耗费,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都是同一的人类劳动。人类劳动力的运动在不同的生产活动中只是改变形式,它当然必须有一定的发展,才能以这种或那种形式耗费。但是,商品价值体现的仅仅是人类劳动,是一般的人的力量的耗费…商品要成为价值,首先必须是效用;同样,劳动要被看作抽象意义上的人的力量、人类劳动的耗费,首先必须是有用劳动。”

使用道具

110
hhj 发表于 2010-7-8 07:04:4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7-7 08:42
hhj 发表于 2010-7-6 07:13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10-7-5 08:16
最后问几个问题:
不同物品,其(效用)使用价值是否可比,其生产(代价消耗)是否可比,其通常所说的价值是否可比?
效用可比,就看你如何比了。但这是因人而异的,也更多是个技术问题。耗费可比,因为它有共同的耗费属性与单位。
不同物品之间如果具有替代关系,那么可以使我们用更容易获得替代物品去获得原物品的效用。因此这很有意义。
据我所知,不同物品的效用即使针对同一个人也不可比,生产也无法直接相比。惟有不同物品的价值具有公约性,这正是交换的基础。

黄兄没有回答通常所说的价值是否可比的问题,要是认为效用、生产可比请举例证明?
效用不可比就不比吧,人只知他在某个时刻需要什么效用,以多大代价获得此效用则可。至于“不同物品的价值具有公约性”中的价值到底是什么意思?还需要作个介定。交换的基础,是效用与费用的综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9 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