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来到经管之家 [登录] [注册]

设为首页 | 经管之家首页 | 收藏本站

  •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浅谈VTS机务管理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摘 要:立足VTS机务管理实际工作,从五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开展好VTS机务管理工作,以提高系统的可用率和完好率,为VTS运行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关键词:VTS 机务 管理 船舶交管系统( 即VTS ) 是为保障船舶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以及保护水域环境之三大目的而广为建立的一种岸基设施,多年来,我国致力于VTS系统,在全国沿海各主要港口和长江主要航段相继建立了具有一定先进技术水平的VTS,使我国对船舶交通安全管理具备了较高水平的硬件环境。随着这些系统相继投入使用,如何进一步管理好并逐步完善现有系统,提高系统的可用率和完好率,为VTS运行提供物质保障等,已经摆在VTS机务管理人员的面前。本文根据从事VTS十余年的建设管理经验,分五个方面探讨上述问题。 一、正确把握VTS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一个完善的VTS系统应符合先进性、高可靠性、实用性、易维护性和易扩展性。为了使VTS系统达到这些要求,从系统的设计,系统模型选择,到系统的进一步完善都要以此为基本原则。在系统模型确定之后,应找出代表和整个系统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的核心子系统和关键部位。对于核心子系统应采用系统最成熟、最可靠并增加冗余方案以增加整个系统的先进性和可靠性。在设备选型方面,应考虑先进性和易维性相结合,大量采用商业通用设备,建设成本低同时便于今后发展升级和系统扩展,这样的系统建成后整体维护费用较低,系统可用度较高,从而达到较高的效益,这是今后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长江南浏VTS系统的建设,为稳定长江下游安全形势发挥了巨大作用。该系统是成熟产品,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但由于受当时技术及资金的限制,系统存在较多缺陷:系统几乎全部为专用设备,后期维护成本很高,功能板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系统分辨力较低,跟踪能力较差,不能满足通航密度高、航道弯曲度大的长江水道使用需求;系统几乎没有冗余设备,降低了系统的可用率,等等。上述问题渴望在计划实施的长江南浏VTS系统系列改扩建工程中得到完善。 二、抓好建章立制,规范设备的维护管理 为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制定一套切实可行且操作性较强的设备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是必不可少的。全国海事系统各交管中心在系统运行初期即着手制定各单元设备的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制度,但规范性和完整性相差很大,水平参差不齐。部海事局于2003年下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VTS系统设备维护管理》,规定了岗位工作职责及设备正常情况下、异常情况下的工作程序;强雷电、意外停电、火灾、地震时的应急程序;设备故障处理程序;日常巡查检查制度及维修保养制度程序等。该《规则》的下发,对规范交管设备的维保养工作作用巨大。 三、加强技改技革,不断完善系统功能 设备维护工作是VTS系统发挥功能的保障,开拓进取、技术创新是VTS功能发展完善的关键。VTS系统在设计、建设过程中,由于受资金、发展水平和其它因素制约,很难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对已建成后的VTS系统需逐步完善,使之达到VTS国际运行的标准。我们在镇江VTS运行的十年中,也一直致力于该项工作。 1.组织实施了大沙雷达站恢复和改造工程。大沙雷达站是南-浏VTS工程以前单独建设的雷达站,南-浏工程建设时没有对其设备进行改造。江苏局成立后,先后于2000年和2003年投资160多万元并利用广州交管闲置设备实施了大沙雷达站恢复和改造工程,恢复和提高了大沙雷达站的功能,达到了无人雷达站的要求,一改过去与镇江交管中心各自为政的局面,提高了镇江交管中心覆盖水域的整体监控能力,对进行有效的交通组织,改善辖区通航环境意义重大。同时,有人站变为无人站,达到减员增效的目的。 2.组织实施了尹公洲简易CCTV系统建设工程。尹公洲航段是长江上著名的老虎口航段,航道弯曲、狭窄,船舶流量大,船种复杂,事故多发,最新流量观测数据表明,船舶高峰日流量已达4900余艘次,是南浏交管建设时流量的2.5倍。作为对该航段实施监控的镇江VTS系统,虽然对稳定该辖段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基于雷达探测技术原理的交管系统,对小型船舶的检测能力和监视能力有限,尤其是船舶密度加大以后,船舶间距变小,VTS就更难很好地区分航行目标。根据该航道的特点和船流情况,我局投资15万元兴建了大沙简易CCTV系统,该系统既可以作为大沙雷达监控的必要补充,成为大沙雷达设备的简易冗余系统,又为丹徒航行警戒区、尹公洲下洲头等敏感区域的纠违管理增加了重要手段,为尹公洲航段保持持续稳定的安全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3.进行了系统供电电源的系列改造。先后投资对征润洲雷达站进行了高压供电改造和对镇江交管中心进行了双回路供电改造;结合交管中心修缮工程对中心UPS供电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建成供电冗余系统和应急照明系统;投资建设了大沙和征润州雷达站应急电源系统。电源系统的改造,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可用率。 4.不花钱或少花钱,开发了一些实用性较强的小项目。我们联合软件公司合作编制开发了交管中心值班软件。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交管中心无纸化办公水平的提升。我们自主研制开发VHF语音信息自动播发系统,降低了值班人员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服务质量,受到了船舶的普遍好评。 四、加强维护队伍建设 众所周知,VTS涉及很多行业和专业知识,不仅需要从业者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和爱岗敬业精神,而且需要综合业务能力较高的人才。但由于受编制的限制, VTS专职机务人员数量,这很不利于维护工作的开展。我们将2名专职网管员与VTS机务员进行了混编,同时又培养了一名在交管设备方面有专长的值班员作为兼职机务员,壮大VTS机务员队伍,提高了维护力量。科技很快,为了防止知识老化,跟上步伐,我们购买各种书刊和材料,制定培训计划,同时跟踪VTS最新发展动态,通过消化吸收国外的设备技术、其他海事局VTS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培养自己的维护技术力量。 五、管理模式探索 现代VTS在我国的发展只有十几年,如何建立适宜的VTS管理模式,为充分发挥VTS六项功能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认为需要注意如下几点: 一是要因地制宜。首先认识到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不变的管理模式,由于受科技水平、政策、人力、财力、环境等多项因素制约,必须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本部门的管理模式。经过镇江的情况,我们决定以自维、自修为主,以外部力量为辅,经过几年多方面努力,我们现在已做到中小故障不出门,重大疑难故障有见解。随着交管水平的发展和理念的变化,机化、化、信息化将势不可挡,,我们还得两条腿走路。随着维护力量成长和管理模式改变,我们的管理方式也将随着变化。 二是要借鉴经验。现代VTS做为整体已经走过了几十年,但从设备构成和维保检原则来看,它和其它行业,例如邮电、通讯等有相似相通之处,这正是隔行不隔理。在设备管理方式上,我们海事系统就有更大的相似之处,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在运行上,都有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交管事业发展这么多年,各局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也积累了很短宝贵的经验,现在是个开放的社会,闭门造车势必落后。我们就是要大胆借鉴各方面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根据各自交管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应管理和模式,在实际中不断加以完善,取得了很好效果。 三是要正规化管理。为了克服机务管理中无序现象,重修不重管理情况,根据上级的要求,把维﹑保﹑检制度纳入正规化﹑化﹑规范化的轨道中,使我们所做的一切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原始资料齐全﹑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便于后人检索和检查。也便于后人整理和提高,经过几年的艰苦工作,日积月累,便形成了一种管理技术。

  • 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公共管理标准的理论分析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摘要〕公共管理中的标准,主要可分为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两大类。标准分为严格标准和非严格标准。标准具有具体性、量化和公开性的特征,依据标准的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的重要特征。公共管理中的标准是一种公共物品,标准主要表明了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和义务,依据标准的公共管理,增进了社会的安全、一致、秩序和稳定,并且有助于明确责任。现代政府是标准的制订者和执行者,标准则是政府公共管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标准;公共管理;规则 所谓标准,通常是指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通用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准则或特定的文件。公共行为是受标准管理的[1](41)公共管理中使用了无以数计的各种标准,如建设标准、补助(贴)标准、赔偿标准、收费标准、质量标准、鉴定标准、安全标准、公文标准、接待标准和服务标准等等。作为公共管理重要工具的标准,是一种对某一类活动、行为和物品做出明确要求的指令或者命令,并且是一种可重复适用于特定情境和事项的普遍性规定,即如果活动方式、行为性质或物品类型相同,那么标准就无条件适用,从而将对象纳入到运用标准的范畴中来,从而有助于实现公平的、一致的管理。 一、公共管理标准的类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四种类型。根据标准的强制性程度又可以将其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根据标准化对象的不同,标准的分类就更多了,如工作标准、安全标准、质量标准、设备标准等。公共管理事实上运用到所有这些标准。 根据标准与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性质,可以将管理标准分为技术标准和行为标准。 (一)技术标准。技术标准主要是对各种物品或产品的形式或内容等所做的技术性要求。这种标准通常表现为对某一类物品或产品的各种外形、成分、制作过程等设定的一系列量化指标,从而作为评价物质产品质量的尺度。由于物品的制作过程和物品的质量都是人们行为的结果,因此,技术标准表面上是对物质产品的要求,实质上则是对人们行为的要求和规范。 (二)行为标准。严格说来,所有管理都是对人的行为或指导,因此都是对于行为的规定。行为标准主要对公共管理过程中管理关系双方行为的方式和内容所设定的明确规定。这些标准主要表现为对一类行为做出的要求、确认、约束或限制。在某种意义上,行为标准也可以视为对行为质量的技术性要求。 根据实施标准过程中自由裁量权的有无,标准又可以分为严格标准和非严格标准两种。 (一)严格标准。例如,醉酒驾驶非机动车的,罚款50元、农药残留物不得超过0.5mg/kg,死亡赔偿20万元/人,受到行政纪律处分的,处分期内不得享受任何形式的奖金、奖励和荣誉,有立功表现的另计。这些标准排除了个人的自主判断和自由选择,事实与结果或原因与后果之间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只要事实或原因清楚,行为性质确凿,结果或后果就是确定的,即根据标准规定操作,罚款50元,赔偿20万元,农药残留物只要不超过0.5mg/kg就是合格产品,不能享受任何形式的奖金、奖励和荣誉。一般而言,技术标准大多是严格标准,即根据物质或产品本身的情况只能得出唯一的判断和结论:达标或者不达标,合格或不合格,等等,非此即彼,一目了然。 (二)非严格标准。如运输单位车辆违反载货规定,经处罚不改的,罚款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接待地方一般干部、外单位来人用餐标准:10-30元/人·餐,一般用户数据通信设备障碍修复时限48小时。根据这些标准处理具体问题,结果虽然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但显然已具有一定的弹性,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即可能是罚款2500元,也可能是4500元;接待某个一般干部的餐费既可以是11元,也可以是29元:用户等待修复的时间可能是2个小时,也可能是7个小时。这一类标准为事实(原因)与后果(结果)之间的关系划定了一个范围,但具体后果(结果)与事实前提(原因)之间并非严格的一一对应的关系,而是存在着诸多的可能性,也就给行动者的自由裁量留下一定的空间。非严格标准大多见之于行为标准。 二、良好公共管理标准的主要特征 标准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公共管理工具,是一种高度具体的、精确的和公开的游戏规则,广泛运用在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和各个层次当中。设计良好的公共管理标准,主要应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一)标准中的语词定义应具体而明确,不能含混产生混淆。每一项标准都应当尽可能是针对一项非常具体的、单一的行为的规定,规定所包含的相关语词的定义应明确而具体,而不可概括而笼统,否则就会发生定义问题,规则的适用性就不存在了,人们将无所适从。如在大气总悬浮微检年日平均值(TSP),北方城市≤0.350毫克/立方米,南方城市≤0.250毫克/立方米这一规定中,北方城市与南方城市都是容易产生分歧的两个概念。 (二)标准应尽可能是量化的,而不是定性的。如开业登记收费人民币50元,经过净化处理及加氯消毒后供作生活饮用的水源水,总大肠菌群平均每升不得超过10000个,脚手架高度在24米以下的,各组剪刀撑间距不大于15米,电话服务台应答时限:最长为15秒。因此,科学的标准就是以量化的形式表述一项特定的要求和义务。当然,也有一些标准是不能量化的,如严禁代签字,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但其意思是非常明确的。 (三)标准是公开明示的,而不是隐蔽的或者是内部的。这使标准区别于潜规则的心照不宣,也使它与暗箱操作的方式格格不入。既然制定标准是为了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的,那么标准就必须向社会和公众公开,至少应告知标准规范的所有对象。标准因此可以说是一项关于行为方式或事物性质的公开陈述。标准如果没有得到公开明示,就像没有公开宣布的法律一样,就无所谓遵守的问题,因而也是没有意义的。此外,公开的标准也是敦促标准执行的准则。 总之,标准以简捷扼要的方式阐明了行为的限度和义务。具体而量化的标准,使得对于行为的约束和标准被遵循的程度进行的测量变得直接而有说服力。标准好像一个温度计或一根标尺,立刻能测度出物品或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以及行为的合理性和适当性等。在任何一个社会当中,都不可能有足够多的官员来确保向社会成员提供其分别行动所需要的适当行动的信息,因此,借助与标准化的公共管理,能够增加行为的合理性,减少行为的盲目性,降低了社会的交易成本。而且,依据标准的公共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避免公共权力的随意、专横和武断,并增进社会的一致、秩序、安全、信任和预期。 三、公共管理标准的性质 标准化和依据标准的管理,是当代社会控制和公共管理的重要特征。复杂的标准体系型构了个体的行动,促进了社会的协调与合作,是现代社会运作不可或缺的公共物品,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标准是一种公共物品 经济学上的公共物品作为与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是指那些使用和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与所有由政府制定的法律法规一样,严格意义上的标准一经设立,就具有了普遍性、公共性和权威性,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标准适用范围内的个人或者团体都必须无条件地遵循和执行。公共生活所需要的标准通常需要公共权力的强制力量来予以保证,因此那些个人或私人团体设置的标准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公共性和权威性。标准作为一项普遍性的规则,具有鲜明的公共性。一个人或一个团体对标准的消费,并不排斥其他人或其他团体对标准的同样消费。标准的成本和收益是社会性的,具有经济学所说的外部性。从成本方面看,特别是技术标准的设立和实施,如食品卫生标准、产品质量标准、环境标准等,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进行反复的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要花费大量的检测或监测成本。对行为标准的适用和监督,也是需要大量的组织成本的,如制定标准、开发程序、技术创新、组织重组、实施监督等。所以,除非标准的产权得到清晰地界定,制订标准者能够获得标准化的大部分收益,个人和民间团体将缺乏制定和推行标准的有效激励。当然,在某一行业领域独占鳌头的个人或团体的某些做法虽然作为其他个人或团体所遵循和效仿,而类似于一种标准和样板,引起其它市场主体的跟进,但其权威性是不能强制实施的。这是它与政府设置的标准最根本的区别。从标准化的收益来看,标准化中的知识和信息,减少了社会行动的成本,增强社会交往的确定性、可靠性。标准化的技术规范,是一个社会技术发展的指标,同时也是推动技术进步的重要方法。标准化的行为规范,是社会规则合理化程度的标尺,为社会生活带来秩序、安全、公平、稳定和预期。标准的收益因此也具有了外部性和扩散性。由此可知,世界各国政府都是社会中主要的标准提供者,这绝不是一种偶然和巧合。 (二)标准是一种要求、一种义务,而且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和义务 一项标准就是一个‘必需的手段’。[1](42)标准通过把现实归纳为一系列的类型,而规定了具体情境下所要采取的对策。标准既然是为了指导行为的,因而具体的、量化的、公开的标准,就对行动者提供了最为精确而具体的要求。而且这些要求在管理上是可以准确测量并付诸于操作的。标准通常是对行为方式和物品性质的一种最低限度的要求和义务。对于技术标准,标准设定了一个上限或下限,人们可以比标准所要求的做得更好,但是不能超出标准的最低限度。就行为标准而言,严格的标准化操作,就意味着对行为的最低限度的约束和限制。比如交费、税收和赔偿等严格标准,通常只存在一一对应的事实关系,超标或低于标准都是不被允许。在这一点上,标准与作为行为规范的原则具有根本性的区别。比如,公务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模范遵守社会公德、清正廉洁、公道正派,这些都可以说是对行为的原则性要求。原则表达的是对行为的高质量的、理想化的、定性的要求。标准则是对行为的最低限度的、底线的、基本的要求。标准的应用不需要就标准生效的事实条件进行价值判断,而只需要采取技术方法确认事实关系,测度行为效果,从而适用与事实对应的标准规则。而原则由于是对行为的理想化的愿望和要求,因而需要作出严肃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原则所规范的行为通常根据遵从原则的程度方面做出判断,而为标准所规范的行为,只能得出是否遵从的问题,一项行为或物质或者是遵从了一项标准,或者是违反了这项标准,不存在第三种情况。原则提出了一个模糊的、不能测量的要求,将具体的判断留给了行动者自己的理性和知识,从而允许一定的自由选择空间。而标准或是排除了自由裁量的空间(严格标准),或者至少将自由裁量的空间缩小到一个非常简单的地步(非严格标准)。 公共管理标准所设定的义务主要包括个方面。一方面,标准设定了管理对象的义务,如所有公民都有根据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缴纳个人收入所得税的义务,所有的公务员都应该根据公文标准制作某种类型的公文,这些标准建构了管理对象者的义务。另一方面,标准一旦设立,就意味着政府的职能部门必须依照标准监督和管理该方面的社会事务。它们负有监督标准被遵循的职责,例如,所有的食品卫生机关都应该根据食品卫生的各项标准检查生产产家是否达到卫生标准。如果消极无为,不履行监管职责,就必须被认为是渎职、失职或者不负责任。 (三)标准要求平等、一致和统一 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以达到统一,是标准化的实质。标准的形式主义杜绝了与事实无关的人情化的考虑和不相干因素的干扰,内函着平等主义的精神。标准将事实前提和适用条件类型化,同时也将要求和义务类型化,并建立起相互之间的对应关系,对相同的情形采取相同的标准,对不同的情形采取不同的标准,而保证了形式上的平等和公平。对所有的驾驶者而言,一项关于交通违规的处罚标准表明了,如果驾驶者开车撞了红灯,并且只要是这一事实成立,就意味着必须按照罚款标准处以罚款,比如100元。那么,不管所驾驶的车是宝马或是捷达,不管驾驶者是市长或是出租车司机,也不管乘车者是一位着急赶往医院的临产孕妇,或者仅仅是疏忽大意没有注意到红灯,这些都不应在标准的考虑之列,执行标准也不需要考虑这些个人情况和特殊理由。比如食品卫生的统一标准,死亡赔偿的标准,公共建筑的节能标准,对所有生产该类食品的生产产家、对所有因为事故死亡的人、对于所有的公共建筑,都是一视同仁的。在既定的收费标准面前,管理人员不会因为一个人富有而多收费,也不会因为一个人贫穷而少收费。就执行水污染排放标准而言,执行者不会因为一个企业的规模大和效益高而要求更高的标准,也不会因为另一家企业规模小和效益低而降低标准。 因此说,标准是一条不可逾越的警戒线,它以一种高度简化的姿态,体现了一种标准面前人人平等的正义。标准所体现的公平是一种具体的、可见的公平,因而任何偏离标准的行为都是容易辨识和检测的。当然,正如上面已经说到的,标准的公平更多是一种形式上的公平、程序上的公平。这种依据标准的管理,在保证了一定的平等和公平的同时,也具有僵化、冷漠、保守和形式主义的特征。严格遵循标准的公共管理,因为这些官僚主义的弊病而倍受那些寻求实质正义的人们的批判和攻击。在这个意义上讲,标准化的管理不是十全十美的。此外,标准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制定和执行的,因此,标准化管理的公平首先依赖于制定公平的标准,并公平地适用标准。 (四)标准意味着秩序、信任和预期 一项量化的、精确的、具体的标准,就像商场上的明码标价一样,对顾客和售货员都具有同样清楚而明确的拘束力,还能杜绝无休止的讨价还价和充满不确定的任意处分。对于摆放在超市货架的火腿肠,人们只要确认需要它并且接受其价格,就可以毫不犹豫地买下它,而不需要再去考虑它是否存在有害物质超标等安全问题,更不需要自己先去找一个仪器来对其进行复杂的实验和检测。火腿肠能被摆放到货架上公开出售,即已经说明(至少被假定为)它已经符合或者达到了卫生防疫等部门制定的食品卫生安全标准。又如我们要购买房子,我们除了考虑房屋的地段、结构、造型、面积和价格等方面是否合乎我们的需要或是否令我们满意之外,不需要专门去检测房屋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或者它根本就是一个豆腐渣工程,因为我们假定它能够建造、竣工和公开出售,即已经是遵照了房屋建筑的各项安全标准的,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应当已经为我们做好了这一切。在这个意义上,标准排除了全面掌握情况的必要性,以及每个角色对于每一次都各不相同的情况进行了解的义务。技术标准的严格执行,为人们提供了关于物品或产品的安全感,进而促进了社会的预期和信任。

  • 大型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与策略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结合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总结了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关键词] 大型购物中心; 消防安全; 现状; 安全管理; 重点; 策略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大型购物中心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增长,数量越来越多。不断增长的大型购物中心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集购物、娱乐、休闲于一体,但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大型购物中心在消防安全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大型购物中心在营运过程中频频发生火灾,不仅造成了极大的财产损失,也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大型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势在必行,是商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型购物中心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并由此对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策略提出相关建议。 一、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1. 建筑防火设计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 许多大型购物中心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进行改建或扩建的,在改建或扩建时,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不能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及《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往往在选址、建筑材料、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防火分区、安全疏散、应急照明等方面的设计都存在问题。例如:有些购物中心安全出口数量少而且宽度也不够,疏散通道不畅,而大型购物中心往往人员比较密集,一旦发生火灾,就比较容易因人员疏散不及时而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建筑商为追求利润,大量使用不规范的建筑材料,或擅自改造装修,任意超负荷增加用电设备,给消防安全管理留下了隐患。 2. 未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妥善的维护及管理 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虽然已按照国家工程建筑标准设置了相关的建筑消防设施,但并未对这些系统进行妥善统一的管理,没有实现联动控制,没有让这些系统的运行相互协作处于最佳状态,无法让它们在发生火灾时发挥最佳功效。 3. 消防安全责任制度未落实,消防监督人员能力水平有限 有些大型购物中心的经营者未能妥善处理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的关系,对消防安全重视度不够,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对火灾事故存侥幸心理,缺乏必要的消防投入,也不建立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灭火疏散预案等制度;或者虽然有些购物中心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但未认真监督落到实处,或者相关制度理论与实际不符,没有可行性,让相关规章制度形同虚设。 4. 购物中心员工及群众消防意识薄弱,缺乏消防自救的基本常识和技能 有些购物中心员工或消费者在购物中心内吸烟或有一些其他违规用火的行为,也极有可能导致火灾的发生。 二、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的重点 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管理: 1. 人员的疏散 当火灾发生时,最先考虑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一定要确保所有人员在最短时间内,最有效率地脱离火灾现场,减少人员伤亡。 2. 装修施工材料的选择 许多大型购物中心追求舒适、豪华而置《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于不顾,在装修时使用大量易燃材料进行装潢装饰,例将大量的木材、胶合板、纤维板、地毯、各类纺织装饰物用于地面、墙面、吊顶以及隔板上,大大增加了火灾的负荷。导致火灾发生时,不仅燃烧剧烈,火势蔓延迅速,比较容易形成立体燃烧,而且还会因燃烧而释放出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从而造成大量人员因中毒或窒息而死亡。由此可见,不合规范的装修材料不仅容易引起火灾,而且火灾发生时带来的危害性也较大,这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点。 3. 电气线路及设备的安装 大型购物中心所采用的电器设备种类和数量都较多,而且许多都是大功率的电器设备,这就必然导致用电量大。此时,如果电气线路或电器设备安装使用不当,如发热的电器靠近可燃物安装,在夹层或吊顶内的线路采用未穿阻燃管的铝芯线;保险装置、开关的安装不符合要求;乱拉乱接电气线路以及电器设备,导致线路超载形成短路等,这些都很容易引起火灾的发生,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时一定要给予重点关注。 4. 购物中心内的用火管理 大型购物中心内的固定用火场所如厨房、锅炉房等,如果液体、气体燃料渗漏或用火不当就比较容易引起火灾;在维修施工时使用明火或进行电焊、气割时不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也容易引起火灾;便用蜡烛、汽灯等进行照明,相关人员随处吸烟并乱扔烟头和火柴梗等都极易引发火灾。因此用火管理也是购物中心消防管理的一个重点 5. 消防设施的投入及管理 当火灾发生时,要及时发现,尽早扑灭,减少火灾造成的损失。要加强对消防的投入及管理。消防设施包括建筑内消防设施和公共消防设施两部分。虽然目前许多新的大型商场对相关的消防设施都舍得投入,但却对这些消防设施疏于管理,缺乏相应的维护,不能使消防系统发挥最佳的功效,而且时间一长消防系统也会丧失部分或全部的功能,一旦发生火灾,就后悔莫及。因此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虽然不能为企业带来直接的效益,但是一旦发生火灾,企业的损失是巨大的,因此,相关企业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投入与维护。 三、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管理策略 依据目前我国大型购物中心管理现状以及管理要点,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大型商场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1. 对建筑设计及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设计严格进行消防审核 建筑设计及建筑内部装修工程设计的审核是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道防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凡新建、扩建、改建等改变建筑使用性质以及进行内部装修的建筑,相关建设单位应当将消防设计图纸以及相关的资料送往当地消防机关进行审核,经审核通过后方可施工;竣工后还应通过消防机构验收,才能投入使用;商场等公众聚集场所在开业前,应当向当地消防机构进行申报,经消防安全检查合格后,方可开业。相关的审核人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筑设计进行审核:① 建筑结构、功用以及耐火等级;② 防火分区、安全通道及疏散;③ 防火门、楼梯间;④ 消防给水、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排烟系统等消防设施。 特别是防火分区、安全通道及疏散、消防设施,在建审程序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审核,从硬件上使商场的安全系统得到保障。 2. 做好对电气设计和施工的防火审核 大型购物中心的电气工程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范,要杜绝无证设计或无设计施工的现象。电气工程的施工也必须符合国家消防安全管理的相关规定,严禁无证进行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施工,在电子产品的选用上也要尽量选择高质量的,严禁选择已淘汰的产品。当电气线路投入使用后,应定期对电气线路以及相关的电器设备进行检修及维护,若出现过载、发热、漏电等异常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及时修复或更换,防患于未然。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对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后期会有更多的电器设备进入大型购物中心使用和销售,因此在购物中心做定期维修整改时,为适应长远的发展需要,电气设计应选择导线截面。在电气工程施工中应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做好线路连接、大功率灯具防火、保护线路绝缘、防止中性线断裂等工作,以减少安全隐患。 3. 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履行消防安全责任制 大型购物中心应根据国家的相关消防安全规定,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如: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防火巡查、检查制度、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火灾安全隐患整改制度、用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等,通过这些制度的建立,使单位上下形成健全的防火安全系统。为了确保这些制度落到实处,可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型购物中心的法人代表是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全面负责消防安全工作。大型购物中心应当将消防安全责任逐级渗透,明确各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并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对大型购物中心所有的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执行和组织落实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还应定期将购物中心消防安全情况报告给消防安全责任人,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反映给消防安全责任人。 4. 大型购物中心进行施工时应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消防安全操作规程能够最大限度避免事故的发生,是用来指导人们日常工作的准则,许多火灾是由相关人员违规操作而引起的,因此,为减少消防安全隐患,大型购物中心在施工时一定要严格执行以下几条规定:(1) 施工前一定要制订详细的计划,需明确施工的范围及时间,并要求经过购物中心消防安全负责作的审批后才可进行施工。购物中心在营业期间,应严禁进行电焊、油漆等具有较大火灾危险性的施工。(2) 施工队伍及所有的施工人员应持证上岗,施工现场也要安排相应的具有消防经验的人员进行监护,并需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3) 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操作,施工也需在符合消防安全的前提下才可进行。(4) 当施工需要使用明火时,施工单位以及使用单位应共同协商,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使用区进行防火分隔。(5) 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现场的易燃、可燃物进行清理,并派专人检查,以防遗留火种引起火灾。 5. 大型购物中心应每日定时对商场进行防火巡查 在巡查时应确定巡查人员、巡查内容、巡查部位以及巡查的频次,巡查的内容包括;用火、用电是否有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有没有被占用或堵塞;安全疏散示意图、应急照明系统是否正常;消防设施、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好;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安全责任人是否在岗以及其他相关情况。 大型购物中心在营业期间应当至少每两小时对商场进行一次防火巡查,营业结束时,还应对营业现场进行检查,发现遗留火种应及时消除。 防火巡查人员对违章行为应及时纠正,妥善处置火灾隐患,对于无法当场进行处理的,应当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发现初期火灾应当立即报警并组织扑救。 6. 落实消防设施的维护及保养 大型购物中心应依据建筑消防设施检查维修保养相关规定,找专业的消防设施维修保养单位进行维修保养。并遵守有关规定,定期对购物中心内的自动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测,以保证消防设施保持良好状态。同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定期对灭火器进行维护保养和维修检查。 7. 做好员工消防安全教育及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技能 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教育与培训是大型购物中心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与培训,来提高员工的消防法制观念与消防安全意识,对于增强大型购物中心的抗火灾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型购物中心要严格落实商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定期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宣传及教育培训,至少每半年对员工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相关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应涉及以下内容:有关消防法规、商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商场以及各岗位的火灾防范重点及防范措施;各类消防设施的性能及使用方法;报火警、扑灭初火以及自防自救逃生的知识及技能;组织、引导购物中心群众及时疏散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大型购物中心在营业期间,也要履行对顾客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宣传培训的义务,可通过张贴图画、广播、闭路电视等方式向公众宣传防火、灭火、疏散逃生等常识以及该购物中心的疏散预案和疏散路线。 8. 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消防机构要加强对大型购物中心进行监督抽查,发现火灾隐患时,要依法下发《责令限期整改通知书》,并到期进行复查,对于过期不改的,要依法进行处罚。而对于存在重大火灾隐患的购物中心,要依法及时下发《重大火灾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对于过期不改的,要坚决依法对其进行停产停业处理。 大型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一直都是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重点,为进一步加强购物中心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除了政府机关要加强对大型购物中心消防安全的监督力量外,商场自身也要提高自身对火灾的防御能力,在建筑设计结构、消防设施等硬件方面以及员工的消防意识、消防技能等软件方面同时加强,从而提高购物中心的防控水平,有效预防大型、恶性火灾事故的发生。 主要参考文献 [1] 孙卓英. 浅谈大型商场的火灾危险性及消防安全管理对策[J]. 中国西部科技,2008(19). [2] 周颖. 浅析商场市场消防安全问题分析[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8(12). [3] 刘海涛. 浅析大型商场消防安全的防火措施[J]. 中国西部科技,2008(36).

  • 城市设计从景观到健康_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城市设计从景观到健康_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程,面对工业城市不断带来的恶劣生存挑战,使城市的健康面对着发展的畸形。在力求保持人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中,人们逐渐意识到谋求生态与生存的相适应。在以前刻意追求以人力创造美好城市环境的条件下,逐渐开始以健康为主的养生环境。 关键词:城市设计 景观设计 健康设计 随着当前城市的健康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重视,城市设计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牵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全方面系统工程。城市设计是城市发展的龙头,是城市发展的蓝图,只有将城市设计好才能逐渐把城市建设的更好。本文就如何从事设计健康城市做如下分析。 一、城市规划从景观到健康的设计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项项牵动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全方面系统工程。在设计中要坚持科学性,城市设计作为城市建设的龙头,其是前提,是有效建设城市的保证,因此城市设计的编制要坚持科学性。对每一座城市要进行科学的定位,符合当地实际情况,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使城市设计更富有战略性、广泛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竞争的需要,城市设计要具有超前性,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水平着眼于当今经济时代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全新挑战,更加技高一筹的规划城市发展格局。用先进的规划技术来指导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避免城市建设重复运行。 在城市设计中,要注意人与自然生态的相结合,使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达到优化目标,使城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融。处理好城市设计与城市生态平衡关系,追求健康的生态城市。在做好生态平衡的思想指导下,建立以健康设计为理念的山水城市、园林城市、海滨城市。 二、从景观城市到健康城市的设计思考 影响城市健康的因素多种多样,就城市设计力所能及的范围而言,则主要集中在环境及形体环境因素上。如今,城市设计逐渐向城市建设过程的实施管理工具转变,对建设过程中各种利益关系的平衡、城市设计成果的法制化建设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是保证城市设计全过程健康运作的工作重点,这同时也会对诸如社会参与、社会公平等影响城市健康的社会经济因素起到间接的促进作用。 1.健康城市的表现形式 健康城市本着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人居和谐的设计理念。根据世界卫生组医疗保障场所;织的改善城市健康报告,营造一个由健康市民、健康城市生存环境和健康的社会机制联合组成的健康城市。 ①城市市民在城市中树立起环保的意识,养成处处爱绿、护绿的环保修养; ②有一个强有力的相互帮助的市民群体,群体各成员能够为了改善城市健康而和谐工作,树立低碳生活观念; ③提供各种娱乐和休闲活动场所,以方便市民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尤其是帮助老年人休息、交流的各种福利; ④市民对文化遗产保护觉悟高。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城市的界定是描述性的,而非公式化或量化的标准,通过对不同健康城市指标的分析,发现影响城市健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与医疗卫生有关的变量、与社会经济状况有关的变量、与自然环境及形体环境有关的变量。 三、如何设计健康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中所有的事物都相互联系,因此,造成问题的关键因素往往隐藏在一系列事件链背后,寻求深层次原因的努力使得我们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线索,这就是:塑造一种有机的城市形态使得城市物质环境达到健康状态;创造一个有利于推进健康行为的城市空间,从而改善城市居民的健康状况;然而,无论是有机的城市形态还是有效的活动支持,都有赖于一套强有力的保障机制使得城市设计构想在复杂漫长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得以实现。 1.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健康安全的生态环境是健康城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首先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被破坏。因此,塑造适合人类健康生活的城市环境应在保护自然基质的基础上对空间进行有效、经济地利用,控制适宜的建设密度,促进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支持和渗透,从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事实上,建立与自然和谐的生存环境是古今中外思想家们反复强调和追求的境界。 2.功能布局的混合多样 机械的功能分区迫使居住在功能单一的区域内的人们使用有污染且浪费能源的汽车出行,这无论对于城市的生态系统还是社会、经济系统的健康都极具破坏性。因此,在新的土地开发中增加多样性,在原有建成环境上置换和补充某些功能,将居住、工作、休闲与娱乐等土地使用在空间上集中起来,从而使得人们的各种需要就近得到满足,促进多样活动的发生,保证城市空间的持续活力与安全,而与之相伴的是更少的出行需求和通勤时间,更少的交通运输投资和清洁城市方面的花费,城市也将更大程度地向自然开敞。 3. 法律法规的保障机制建立 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政府权力的宏观指导与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同时制约着城市的开发建设,只有严格健全的法制约束,城市建设才能有序发展。城市设计作为旨在提高和改善城市形态环境的工具,是城市建设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管理建设过程的法律依据是城市设计成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城市设计意图和原则在城市环境形成过程中得以贯彻的基本要求,也是城市设计对建设活动具有严格的限制和约束力的必要条件。 四、总结 追求健康是人类永恒的目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完善,和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建设城市设计将成为未来城市建设的主角。这就要求规划建设部门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做好新形势下城市规划设计编制工作,促进城市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琴.论可持续的老城更新扬州市老城更新的实践与启示[J]城市,2008,(06). [2]刘琴博.步行巴黎[J]城市环境设计,2008,(01). [3]毛其智.从健康住宅到健康城市人居环境建设断想[J]规划师,2007,(S1). 

  • 新公共管理的回顾与检视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新公共管理的回顾与检视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范文 新公共管理进入中国之后,对公共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需要从中国国家建设的角度进行反思,当前中国的国家建设处在与西方不同的阶段,通过理性化的官僚制来提供公共物品仍具有关键性的意义。新公共管理运动是发达国家批评现代官僚制的产物,而在一个正在建立现代官僚制的国家引入其理念,结果可能带来公共性的忽视和政府治理的困境。因此,学界应充分认识到中国国家建设的阶段性,了解新公共管理的限度,让公共性回归到公共管理的核心位置,让政府担负其应有的责任。 关键词:新公共管理;国家建设;反思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管理领域中,出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浪潮。其主要标志是解除管制、私有化及自由化。从80年代初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分别在英美的大规模私有化运动开始,这次政府改革波及西方许多发达国家,其中包括加拿大的2000年的公共服务、克林顿-戈尔的政府再造、澳大利亚的公共财政管理改进计划、奥地利的行政管理计划、丹麦的公共部门现代化、葡萄牙的重大选择计划等等,新公共管理范式就是在这样市场化的大背景中出现的。 此一范式进入中国后,新公共管理的理念很快就在实践和理论上被中国学者引入到中国的行政管理中,成了中国公共管理学科教材的主流指导思想,另一方面,却对西方公共管理思想中的政治公共性原则避而不谈。在中国语境,新公共管理被表述为不仅对于中国公共管理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行政体制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在这一过程,也有一些学者对新公共管理模式及其在当代中国的适用性保留看法,并质疑公共性原则的缺失是否妥当。归纳起来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从法学的角度观察到新公共管理改革大都发生在英、美、澳、新西兰等盎格鲁-撒克逊体系的国家,这些国家主张利用私法契约来提供公共服务,而我国作为大陆法系的国家应该寻求法、德式的法治国家的公共管理改革模式,发扬官僚制中的精密、速度、明确、连续性、统一性、严格服从等优势因素,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政府管理改革模式。第二种观点从政治哲学的视角认为,对于新公共管理所提倡的价值取向必须进行反思,捍卫公共管理的政治公共性,回到公共管理的民主宪政的传统中。第三种观点是基于管理主义的视角,认为新公共管理在公共部门采取民营化和签约外包的方式可能使合同的执行和责任的追究变得复杂和难以实现,因此主张用治理理论去应对公共管理所面对的困境。 以上从不同的视角对新公共管理进行反思,但学界鲜有人将其放置到中国国家建设的视域来考察。事实上,现代官僚制与新公共管理的知识体系,其理论基础无不与国家构建的知识相关。为此,本文拟从学理层面和现实背景出发,对新公共管理作检视,认为将其理念引入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中,不仅需要从政治学知识体系的逻辑来关照该学科的公共性原则,而且还需要从国家构建的知识体系来重新审视。 一、新公共管理运动兴起的背景及国家构建的旨趣 当新公共管理范式进入国内学界时,面对的是这样一种背景,中国曾历经几十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过于强大,政府对经济过度干预。1978年以后,中国的改革表现为向市场经济转变,削减政府职能成为大势所趋,并开始倚重先前受到忽视的社会,这样,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市场化导向的理念很快成为学界的主流观点。 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社会变迁与政治转型急速发展,传统、现代、后现代、西方、东方、世界、本土的现象同时并起,这种复线式状态使得许多被提炼得很精致的理论显得无所适从,致使学术界在解释和研究中国问题时往往出现知识错位,在西方国家成长背景中发生的新公共管理运动,融入中国时就可能发生畸形。我们首先回顾一下美国国家建设历程与新公共管理运动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是美国工业化大踏步前进的时期。在20世纪开始的时候,大工业促成的资本市场开始扩张,形成巨大的社会力量。为了保证市场的合理运行,美国经过了开始的小规模原始自由资本主义阶段,到后来的商业资本主义,工业资本主义,金融资本主义,直到今天的准国家资本主义(由联储会控制金融市场) 。每一步都说明,相当力量的国家干预,是市场和社会发展的必要保障。19世纪末期的美国,自由主义思想曾占主流,他们坚信市场万能,认为从无形的价值规律人手,一切社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在美国的工业化过程中得到了反证。当现代工业资本主义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美国蓬勃兴起的时候,社会生产随着市场需求而起落,财力雄厚的企业资本家人为地操纵产品供给、控制垄断价格,市场需求被严重扭曲。而当时政府基于自由主义的原则,采取了不干涉和小政府的做法,导致积累问题越来越多,最终演变成经济危机,直至1933年罗斯福上台后,才实行新政,强化国家对市场的干预,通过了一系列农业政策(如庄稼借贷法、棉花控制法、烟草控制法等等) ,货币政策(如黄金库藏法案、白银购买法案等等) ,银行法(如紧急银行救援法、银行法、银行储蓄保险法等等) ,工业复苏政策(如国家工业复苏法、互利关税法等等) ,劳工政策(铁路劳工法案、劳工关系法案等等) ,公共工程政策(如田纳西工程法案、紧急民工救援法等等) ,国家管理政策(如通讯法案、债务法案、啤酒烈酒税法案、机动车辆法案、电力公司股权法案、富人附加税法案等等) ,社会福利政策(如社会保险法案、铁路职工退休金法案等等) 。这些法案远不是当时通过的法案的全部,但从这些法案的名称,就不难看出美国政府对市场的干预程度。为了执行这些法案,实现政府对市场多方位的干预,罗斯福加强和扩大了他的总统工作班子,扩展了美国的国家机构,建立了一个庞大的政府体系,开始了美国国家构建史上的一个新篇章。 随着美国经济总量的扩大,社会事务也日益增多,为了维护市场的良好运转,美国政府也加 大了在政治、法律、社会人文方面的作为。在政治方面,美国政府担负起调停仲裁各政治力量,制定竞争法则,并用不同的方法保证各社会利益集团在竞争过程中遵守法则。在法律方面,政府担负起保护公民人身财产的合法权益的任务。在社会人文方面,政府开始了对老幼病残者的照料,对历史文化的保留等等。美国政府的这些职能扩展、转向(即逆市场化)和机构的创设是经过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并依靠国家的制度被建构出来。 纵观美国的国家构建史,随着社会事务的增多,政府的业务量也大幅度增长,行政官僚制在现代国家中越来越重要,且其职能朝着逆市场化的路径转向,特别是在涉及教育、社会福利、公共事业、环境保护等与国计民生的大小问题上,现代国家政府越来越彰显其公共性理念。 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末,美国与西方国家体制的规模、功能与范围蒸蒸日上。大部分西欧国家与美国20世纪之初,国家部门占用的国内生产总值只略高于10% ,但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却逼近50%。在这种情况下,撒切尔主义和里根主义成为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 政治的一大特征,以反思韦伯式现代行政官僚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就是在这一时期推行起来,西方国家普遍认为,必须遏止国家部门的扩张,削减国家的体制规模,而新古典经济学也声势大振,成为社会科学的主流。 中国从1978年开始改革后,面临了如迈克尔·曼所说的市场化和现代化是科层制成长的供应器这一生长逻辑,以此为动力,中国国家建设有了快速发展。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的经济结构单一、社会事务简单。因此,依靠社会分工和市场经济供给建立起来的现代官僚科层制在当时尚未成形。1978年后,现代经济规模不断扩大,中国的国家规模和任务都明显地增大,直接产生了一种与计划经济时期不同的行政体制模式--韦伯意义上的现代行政体制。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业务量在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日益增长,其机构在增长、行政职能在扩张,初步构建了一个门类齐全的现代官僚行政国家体制。它既担负着过去计划经济时期政府所履行的许多职能,又获得了某些过去任何体制所不履行的新职能。 与西方国家在20世纪后期已相继步入后工业社会和信息时代不同,目前的中国尚处于从前工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的阶段,而官僚制恰恰是工业化初期阶段最为合意的政府治理模式。 官僚制所体现的科学、法制、理性、效率和可预见性也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民众所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念。B·盖伊·彼得斯也同样认为:对于体制转换中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而言,在追求政府部门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重视建立一个可被预测的、属于全民的、正直的韦伯式官僚政府。我们认为,增强和健全韦伯意义上的现代行政国家体制仍是中国国家的构建的当务之急,国家必须建立庞大的、广布于社会的科层制组织,渗透其疆域并型塑制度化的运作,新公共管理中所提倡的小政府的权能形态显然不足以担负此必要的功能。 二、从政治哲学层面审视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原则 为了更好地反思新公共管理,有必要从政治学知识体系的逻辑审视公共管理公共性原则。 众所周知,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在学理上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策动:一方面是对管理主义的复兴;另一方面则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照应。而此两方面的表现,直接后果就是公共管理公共性的丧失。而从本质来说,政治学意义上的国家构建理论对公共性和合法性的追求,是公共管理始终应该坚持的重要原则。 事实上,自公共行政学诞生伊始,管理主义的倾向就隐含地忽略了政治的公共性。古典行政学强调政治和行政的二分法,旨在防止政治与政党对行政的侵入;以非人格化、科层制和规则等为特征的韦伯的官僚制理论,阐述了官僚制的效率性,这两方面并没有对公共性构成多大的冲击和挑战。而新公共管理特别强调泰勒主义的管理主义取向,回归效率至上的价值观,明显的挑战了公共性。新公共管理运动以民营化为基本手段,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崇尚效率,模糊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的边界。新公共管理主义的前提假设就是公共部门和工商组织行政并无区别,行政就是管理。他们认为,公共部门管理与私营企业的管理在基本程序和追求目标上都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以至于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就变成次要的,公共性的传统标准是公私间存在清晰的界限,而它第一次全面系统又公开地宣称公私部门之间的界限是模糊的,但两者之间的管理本质却是相同的,主张用私人部门管理模式全面改造政府,以企业家精神重塑政府。这样,新公共管理就从实质上否认了政治公共性的存在,势必造成原本应在公共管理学科中占主导的政治公共性理念衰微。 新公共管理的管理主义、市场崇拜和效率导向同时也是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在公共行政领域的反映。新公共管理运动对公共性的理论挑战很大程度与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意识形态的大转变有关: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学派、以布坎南等为代表的公共选择理论以及以哈耶克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在当时重振声势。弗里德曼反对凯恩斯的国家干预主义,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弃公共性于一边。布坎南等人所倡导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作决策的官僚和其他人并没有什么差别,其理论假设是,政治过程类似于市场过程。在这两个过程中,人们不管他们是谁,都通过进入社会相互发生作用,寻求促进他们自己的目标。在这些参与人的这些目标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目标。在受到正确理解的公共选择观点中,完全没有任何类似于'社会目标'、'国家目标'和'社会福利职能'这样的东西。哈耶克从另一个角度否认公共性。他认为任何组织,包括政府等政治组织都很难达成其所宣称的公共利益目标。在有限的认知能力、社会需求和目标多元化的社会结构中,我们甚至还不能真正判断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才是公平。而所谓的社会目标或公共利益只不过是实现个人目标的一种手段。

  • 基于低碳理念的城市规划措施研究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落幕,节能、减排、降耗、低碳等与环境相关的关键词已经出现在众多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中,甚至成为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之一。我国务院在部署十二五计划中强调,发展低碳经济,构建低碳城市是我国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因此如何在城市规划中灌输低碳理念成为业内研究的重点工作。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低碳 城市规划 问题 节能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识。 所谓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的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实行低碳原则,建立一个资源节约、环境和谐的良性循环社会体系。因此,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要大力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减少空间浪费,增加城市的绿色覆盖率。最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我国城市发展中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2.我国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中的诸多能源问题也逐渐凸显。最突出的表现是在城市能源的消耗飞速增大中。 中国城镇既有建筑约400亿时,并且以每年20亿耐的速度增加着。其次,城市中对于能源的极度使用导致城市环境的恶劣愈发明显,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水资源浪费、声噪污染还城市中固体垃圾的堆积严重等问题,虽然在我国环保部门的大力治理改善下,依然未见好转。再者,人类的生存与能源、环境问题息息相关,犹如鱼儿不能离水。但由于城市建设的不合理化,盲目扩张,致使城市用地紧张,城市中心建筑过于密集。如此种种问题,是造成城市交通问题和环境问题恶化的根源。而由于城市建筑建设的过于密集性,导致了环境成片状的被污染、损害,与此同时使受害人也呈片状分布,致使某些相对发达地方和地方的居民受害过于集聚,造成了极度严重的健康问题和环境问题。 从全球共同着手低碳理念的发展历程看来,在国家层面对于低碳措施实施的宏观计划多于微观层面的实施原则,而针对某个城市的具体行动计划多于可以推广的制度理念。因此,中国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探索对于世界范围内的低碳发展将有深远的含义。由于受我国可持续稳健脚步的发展影响下,我国不少数城市正在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再由于我国各种资源丰源,且地大物博,各大城市的发展都具有自身的特色,如有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主的,有以制造加工为主的,有以主打城市生态牌为主的,有以注重现代化城市建设为主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城市在低碳城市建设的定位迥异,进行低碳化建设的方法和途径也各不相同。而由于我国的民族多样性与地域的辽阔性,如何针对地方特色进行因地制宜的低碳建设,这些宝贵的实践和理论归纳都将为世界低碳城市的建设提供丰富的知识。 3.降低能源消耗的规划手段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要从决策源头和宏观层面上确保低碳发展,城市详细规划阶段要从具体操作层面上实现低碳设计。 3.1城市空间布局。 针对我国城市的现状,要尽快遏制大城市主城区摊大饼式的蔓延趋势,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对主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和功能过分集中的城市要进行适当的有机疏散,并通过规划合理的城镇空间体系,适当遏制大城市的无限膨胀,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从而减少城市夏季的空调能源消耗。 3.2产业规划。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研究国际产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各地产业发展的自身规律,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利时机,先行先试,降低高碳产业的发展速度,提高发展质量;加快城市经济结构调整与升级,加大污染工业、设备和企业的退出力度,全面完成城区高污染企业的退出;提高各类企业的能源使用效率和排放标准;提高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化工和电力等高能耗行业的规划准入条件;制定低碳产业规划战略,将可再生资源、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规划应该对低碳产业的发展规律加强研究,在用地规划等方面为低碳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和有效的引导。 3.3 交通规划。交通与建筑是现代城市能源消耗最大的 2 个行业,占总能源消耗的 70%以上。因此,要大力推行绿色交通规划,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确立城市公共交通的优先地位,倡导低能耗、低排放的低碳出行方式。据估算,北京小汽车出行比例每降低 1 个百分点,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 20 万吨以上。目前,我国城市的公交出行比例为 40%左右,而发达国家大城市公交出行比例已达到 50%~60%。因此,在城市综合交通规划中,要通过合理的规划来提高公交出行的比例,有条件的城市要实现地铁、城铁、机场、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方式零换乘,并保留和扩大城市道路上的自行车道和步行道,提倡绿色出行方式。对外交通规划方面,要推行以城际轨道交通为主、高速公路为辅的交通模式,加快城际铁路和地铁建设,打造城际高速立体交通网络。此外,要做好推广新能源公交车、控制私人交通工具的出行规划管制。 3.4 房地产开发。大力推行绿色建筑规划设计,研究制定适合各地气候条件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准,以绿色建筑替代传统建筑,主要包括:建筑节能政策与法规的建立;建筑节能设计与评价技术标准、供热计量控制技术的研究;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和低能耗、超低能耗技术与产品在住宅建筑中的推广应用;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等。 4.结语 综上所述,总的来说低碳理念的城市建设一项具有长期性的复杂系统工程。它不仅仅需要国家、社会、各行业部门的相互配合协作,更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合理的城市规划在低碳城市建设中应发挥龙头效应,将低碳理念、低碳实施贯穿到城市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以此来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降耗、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从而探索出一条切实符合我国可持续健康低碳发展管理模式的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仇保兴.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的总体思路[M].《建设科技》,北京,2010. [2]《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中国城市出版社》,北京,2009.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与对策研究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实质就是对公务人员的激励。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使公务人员尽可能高效、廉洁、公正的为公共事务服务。[1]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是一项新的课题,对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研究探讨目前还处在初级摸索阶段,当前在中国公共部门晋升制度、薪酬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及培训制度等中有效运用激励机制,对完善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因此,本文所思考的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并对其提出相关对策。 一、研究背景 (一)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 建立和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既是市场经济发展对政府人事管理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政府工作新秩序的客观需要,也是不断完善中国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制度的需要。它对提高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公务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公共部门人员工作效率、吸引和保留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二)本文主要思路、研究方法和重点 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批判和吸收国内外学者对激励机制研究的理论,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此方面的实践经验,为中国在公共部门有效运用激励机制,提高公共部门人员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提供理论依据;二是通过中国公共部门实施激励机制以来在机制本身及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三是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借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实施的成功经验,结合影响激励机制有效实施的多方面因素,探求完善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对策。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从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出发,综合运用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知识对有效运用激励机制进行一定的探索。此外,运用比较分析法,对比分析了西方各国在文官制度公共部门工作人员制度中实施激励机制的经验以汲取各国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可取之处。此外本文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并运用例证法进行研究。 本文的研究重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系统分析公共部门激励机制本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针对目前面临的阻碍,认真探索构建完善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有效途径。 二、激励机制的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由激励与机制两个词组成。机制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指机器运转过程中的各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连接关系及运转力式。在经济和管理科学中,机制是指一个经济或管理系统内各子系统、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整体功能。 激励机制,是指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或激励手段与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总和,也就是指激励内在关系结构、运行方式和发展演变规律的总和。激励机制理论就是以制度化为基础。 (二)激励机制的功能 组织的激励机制一旦形成,它就会内在地作用于组织系统本身,使组织机能处于一定的状态,并进一步影响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科学的激励机制,有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有利于发挥员工的创造力,有利于培养从业员工对部门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只有通过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才能使公共部门充满活力,其持续发展才有科学的管理制度作保证.激励机制的本质就在于通过设置与人的需要相适应,并保证个人需求目标的合理实现。 潜能开发作用。公务人员队伍的相对稳定性与工作程式化和操作性特征,很不利于公务人员潜能的开发,激励机制是激活公务人员内在潜能的一种有效工具,在工作的程式化和操作性之外设置适量的对于枯燥工作的调节性措施,使公务人员积极发挥创造性。 吸引和保留人才作用。只有制度为公务人员提供了良好的激励条件,确保公务人员的工作得到正确的评价,公务人员的努力得到一定形式的认可,并能为公务人员的个人发展与实现自我提供了可靠条件,才能将人才吸引并保留在公务人员队伍中。 竞争环境创造作用。激励机制唤起了人的内在积极性与创造性,这种人的内在力量发挥又形成外部的竞争环境。科学的激励机制中含着竞争精神,能有效促进公务员之间的竞争。 三、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现状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是通过利益分配调动公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规范公务人员行为的机制。它是公务人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政府担负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造就一支廉洁、勤政、高素质、专业化的公务人员队伍,才能为政府履行历史使命提供可靠保证。目前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形成与现状。 (一)干部人事任免晋升制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晋升是指职位等级的提升或工资级别的增加。它兼有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作用。因为晋升不仅意味着荣誉的获得、权力和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薪金的增加和待遇的增加。所以,公共部门公务人员的晋升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具激发力量的激励手段,是公共部门公务人员行为动力的重要成分。 目前公共部门公务人员晋升中竞争上岗蔚然成风。《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实施以后,各地结合职位分类和人员过渡,在公务员中层领导职务和非领导职务晋升和任职中,引入了竞争上岗的概念和做法,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职位空缺和任职条件,通过公开报名、公平竞争、群众评议、组织考察,产生拟晋升人选,然后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决定任命干部。竞争上岗打破了职务晋升中的论资排辈现象,为优秀人才创造了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给干部任用制度注入活力,成为有中国特色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特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0年底,全国已有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万个机关单位实行了竞争上岗,用于竞争上岗的职位近35万个,其中县处级和科级领导职位近18万个,报名参与竞争上岗的各级机关干部达80多万人。以江苏省公推公选区县级政府一把手为例。2003年9月,江苏省在淮安市清河区、淮阴区首次由干部群众票决产生区级一把手候选人人选,被称作为内地首次县(区)级政府正职官员候选人公推公选。随后,江苏省省委又在位处苏北的徐州沛县和苏南常州金坛市(县级市)、位于省会的南京市白下、雨花两区进行了区县级政府一把手竞选上岗的探索。如能在县一级政府长官中推行严格意义上的竞争选举,将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 (二)薪酬管理工资制度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薪酬制度是公共部门激励机制的重要形式。薪酬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薪酬制度是组织有效地吸引、保留和激励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关键所在。公共部门工作人员的薪酬制度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作为一项重要的激励机制,它与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密切相关。西方国家的工资报酬制度一般遵循定期加薪原则:同工同酬原则:行业平衡原则:与物价挂钩原则及综合定额原则。薪酬管理在满足物质和精神需要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北京市公务员阳光工资改革为例。2004年7月,北京启动了阳光工资改革,把公务员的所有收入公开化、透明化。此项改革是在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大力推动下进行的。这场由政府主导的公务员薪酬改革,具备复杂的涵义,清理整顿机关津贴、补贴、奖金,规范公务员收入公务员收入的行业差、地区差,收入的不透明,津贴、补贴、奖金等众多隐性收入,都成为这场改革指向的对象。阳光工资改革选择在公务员最敏感的地方开刀,憾动了长久以来的部门、级别和地区间公务员收入落差和工资外收入的隐性地带。此次改革的一个大背景是:长期以来,不同部门公务员的收入差距已经拉开到了离谱的地步。有全国政协委员曾在今年两会上指出,这种差异近年来更有扩大趋势。这种部门之间的差距已经影响了不同部门公务员的工作情绪,造成了不良的后果。北京的阳光工资改革说明了目前中国公共部门薪酬制度的运行现状,说明对公共部门薪酬改革的重要性以及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三)考核制度绩效评估中激励机制的运用 考核是激励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指在一般时间内对组织中个人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成绩作出判断。公务员考核制度是公务员制度的中枢、是人事行政的重要一环、是发现和选拔优秀行政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同时又为人事决策科学化和改进人事制度提供指导。 在公务员考核中建立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够鼓励公务员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考核,绩效考评结果与公务员职业生涯及其待遇联系在一起,从而为公务员设定了一种有奖有惩、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为其自动改进工作提供内在动力;通过绩效考评,适时了解公务员的知识、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情况,以便及时安排培训、进修,为公务员提供一种提高自己管理水平和工作业绩的保障机制。发现了工作中的成就和问题,评估先进与落后,然后根据工作成绩的大小、好坏,有奖有罚、有升有降,并且把这种奖赏、升降同物质利益联系起来。同时有效的激励机制把考核结果与公务员实际的、切身的利益紧密挂钩,是公务员考核制度激励功能具体表现。应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进行公务员考核,这样才能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国家公务员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意识,进而有利于提升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提高公共行政管理的效率和质量。然而,目前中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中还存在着种种激励功能的障碍。 四、中国公共部门激励机制中激励功能障碍 公务员晋升制度、薪酬制度和考核制度是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的主要制度,它们的健康运行可以激励国家公务员的奋发向上的工作精神,调动国家公务员心理中的积极因素,从而保证行政工作效率的提高,增强人事行政体系的生机和活力。然而,中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激励机制在运行过程中的晋升制度、薪酬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中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激励功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晋升制度:选人用人机制中竞争激励缺失 竞争激励,在行政人事管理学中,它是指管理管事的主体,对相关人员通过多种途径与策略,在良好的竞争环境下,激发、激励人们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驱动力。 目前公共部门的干部职务晋升制度尚不稳定、不健全、不科学。干部的晋升没有明确严格的条件、方法和程序,不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合理使用:干部的晋升中竞争激励缺失,还缺乏统一、明确、具体的衡量标准:长官意志在晋升中起决定作用,易于导致用人上的腐败:在晋升工作中,资历主义泛滥,论资排辈之风盛行,浪费人才,降低效率;而职务晋升又缺乏公开的民主监督和法律保障,给拉帮结派、任人唯亲等不正之风开了方便之门。这些都不利于选人用人机制改革的健康进行。 (二)薪酬管理制度:工资缺乏弹性,岗位间差距有失公平 

  • 公共管理毕业论文-完善票据营业部内控制度建设之我见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随着票据业务的蓬勃,票据已成为商业银行推进服务、减轻负担、优化资产结构的重要业务之一。与此同时,票据诈骗犯罪呈现出日趋增长的趋势,使得票据业务所蕴涵的风险日趋显现。,各商业银行票据营业部虽然也建立了一套较为全面、系统的票据业务内部控制体系,为票据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安全运行起到了一定的保驾护航作用,但随着票据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其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完善。     一、票据营业部内控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内部控制制度有待落实     目前票据营业部虽然也制定了大量的、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这些制度的实际落实情况却不容乐观,执行效果不尽人意。如对票面的审查只是机械地套用票面审查标准,而没有将不同承兑行对《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不同理解考虑进去,直接导致票据逾期现象的发生;对票据跟单资料的审查和客户身份的验证,也只是按照相应的审查标准去执行,在一定程度上欠缺对标准的可操作性及合理性,对操作者来说重要的是收集齐标准所要求的资料,而无力或不去对资料的合理或真伪作出准确的判断,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造成资金损失风险或风险。又如票据营业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不仅审计的频度不够,而且更是重形式、轻实质,对被审计部门的工作只是注重检查其留有的工作记录是否齐全,而不管其工作记录的合理性或真伪,也不对其记录背后的实质业务操作及其个性问题进行分析,更无力对其真正的内控执行情况及潜在的风险或机会作出正确的判断等。     (二)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落后于业务的发展     制度先行于业务、程序先行于操作是企业真正落实内部控制的管理理念,但在实际执行中这一理念却没有得到彻底的贯彻落实,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落后于业务的发展。岗位牵制与岗位责任不匹配的现象仍然存在,使得有职无责的人员因不需对业务操作后果进行负责而放松履职的审慎性,有责无职的人员则无力对业务操作后果进行负责,最终造成无人负责的混乱局面,严重业务的发展。如在票据的托收问题上,票据的买入与票据的到期托收往往是由不同岗位的人员来担任的,而对票据逾期率的考核结果则由票据买入人员独立承担,其结果就使得托收人员因无责可以不必对托收的结果格外重视,随之就会出现托收发错地址、托收逾期无人及时催收或催收力度不够的现象不断发生,而票据买入人员虽然要对托收结果负责,但却无法及时掌握托收状况,其最终结果则是托收逾期率得不到最有效的控制。这种程序落后于操作的现象直接造成了内部控制上的漏洞,给票据业务的健康发展埋下了隐患。     (三)内部控制体系的技术含量过低,信息沟通的渠道不畅     随着机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计算机日益作为业务处理的手段而被广泛。然而商业银行票据营业部的一些内部控制环节采用的还是人脑控制,而不是电脑控制。如我们日常发布的公示信息,就是操作人员按照公示信息的从上百张、上千张甚至上万张的票据当中查找出所要禁止买入或要特别关注的票据。如果公示信息的内容很少,只要操作员有足够的责任心,虽然工作效率较低,还是可以完成预期目标的。然而当公示信息的内容较多且公示期限各不相同时,问题就会出现了,即使责任心再强的操作员也可能会因为业务繁忙或所需记忆的东西太多而在执行中出现纰漏,这样就必然导致内控失效、风险发生。     日常各项内部控制政策都是自上而下发布的,而这些控制政策是通过操作员的具体操作执行的。票据营业部急需通过一个畅通的渠道与政策制定部门进行信息交流。如在票据托收过程中,我们通过对逾期票据的催收发现个别承兑行存在着恶意逃避承兑责任的现象。为避免造成新的潜在损失,我们应该适时控制或限制对该行所承兑票据的买入,而这些情况也许政策制定部门并不了解,操作员又无权自行控制或限制买入该行票据,其结果就使本应该控制住的风险得不到控制,直接加大了票据营业部经营的潜在损失。     (四)部分领域还存在内部控制盲点     根据内控制度的设计原理,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涵盖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不能存在任何盲点,但目前票据营业部的内控制度覆盖面还不大,部分领域还存在盲点。如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方面,我们知道商业秘密大多是企业的核心技术或信息,是其占据市场有利地位的制胜武器,一旦泄密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甚至是毁灭性的打击。对票据营业部来说,拟执行的票据交易利率、已掌握的票据承兑行信息、交易客户的有关资料、拟进行的票据交易行为、内控技术与手段等都是商业秘密,都应该得到严格的保密。但目前票据营业部尚无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具体控制措施及失密后的补救措施并对有关人员的奖惩制度;另外票据营业部目前的内部审计与内控评价也仅限于合规性审计,风险性审计尚未纳入其中;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制度和评价标准等也是一片空白。     (五)内部控制的前瞻性不足     目前票据营业部的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多是沿用金融系统全行性的内部控制与评价体系,部分控制政策或制度及其评价标准并不完全适合于票据营业部,一些具有票据专营机构特点的控制政策、制度、程序及评价标准并没有融入到票据营业部的内控体系之中,且票据营业部在内部控制的前瞻性研究方面投入略显不足,完全适合票据专营机构的内控体系尚未形成。     二、加强和完善票据营业部内控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加强内部控制研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已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应从如下方面入手,以建立适合票据专营机构的、更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     (一)建立有效的、切实可行的内部控制评价和考核机制,使各项内控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在各种政策、制度、办法等的制定过程中,应将办理票据业务所处的外部环境、管理层所预期的管理目标、经营层所面临的经营压力、操作层所能够达到的可操作程度等综合地加以研究、分析,使制定出的内部控制切实可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客观、公正。体现在票据营业部就是要对现有的票据业务管理制度、办法、措施、程序等进行认真研究、归纳和梳理,对现有制度进行重新整合,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建立分类、内容全面的内控制度体系,制定出适合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操作程序,从技术上量化风险,从制度上控制风险,激发起员工的内控意识,提高其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从根本上化解管理层与经营层及操作层的矛盾,真正形成从管理中出效益、以管理促经营的良好局面。     (二)完善票据营业部的业务流程     我们应对现有的业务岗位进行认真的、,合理划分岗位职责,使每一个岗位的职与责做到合理匹配。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各岗位的工作责任心,使其真正做到尽职尽责。如在票据的托收上我们应该尽快制定出一个办法以合理划分票据买入人员与票据托收人员对票据逾期的责任,即票据买入人员应对票据所蕴涵的潜在信用风险负全部责任,票据托收人员应对所托收票据的管理负全部责任,确保票据准确、及时地送达承兑人处,对于到期日款项没有划回的票据要及时进行催收,对于超过正常解付期而仍未能收回票款的票据,票据托收人员应在正常解付期末营业终了后及时将未能解付票据的情况通知相应的票据买入人员,由票据买入人员承担催收责任,同时票据托收人员还应将上述票据的回收情况及时通知票据买入人员。这样就可以避免职、责不匹配或相应管理办法欠缺所造成的相互推诿和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另外,笔者认为,我们现有的一些操作方式应该有所改善,不管是业务处理流程还是账务处理手续,都要尽量简化客户的处理手续,除非不得已,不要因票据营业部内部的业务改革或流程变更而增加客户的手续;与此同时我们还要注意票据营业部内部的任何业务处理流程或手续都不应该与其上一级规章、制度、法规、等相抵触等。我们只有将这些细节问题处理妥当,才能做到既严密了内部控制,又不因我们内部管理问题而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样一来既赢得了客户,也有利于票据营业部声誉的提高。     (三)畅通信息交流渠道,进一步提高内控手段的技术含量     一方面,要对现有的信息交流及反馈的渠道进行彻底的疏通并进一步完善,建立起逐级报告、紧急情况越级报告、平级信息交流与友情提示的信息交流与沟通,搭建起一个良好的信息平台。如票据营业部一线员工在与客户交往的过程中或在向承兑人催收票款的过程中,若发现某承兑人或客户有恶意、欺诈行为或信誉拙劣者,就应该及时将有关情况逐级上报并向平级操作人员发出提示信息,同时还可以向风险管理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直接提请公示控制,风险管理部门或其他有权部门应及时核查有关情况并迅速制定相应对策禁止、限制买入其票据或加强对其的催收力度、改变对其的催收策略等,使票据营业部的风险水平降至最低。另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技术和手段,将机技术广泛运用于内部控制的各个方面,充分发挥电脑控制的准确性和快速性,摒弃人脑控制容易产生遗漏的缺陷,同时还要充分运用人脑的灵活性及面对复杂问题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弥补电脑所固有的机械性,使人脑控制与电脑控制做到完美结合,从而避免票据市场过度竞争所造成的经营行为扭曲及过分追求眼前考核利益而放松对经营风险控制的行为,将票据营业部的各项内部控制制度真正落到实处。     (四)加大内部控制的覆盖面,真正做到全方位控制     对票据营业部来说,要做到全方位控制,就要针对我们已有的内部控制政策、制度和等,找到内部控制中的漏洞或盲点并尽快加于弥补。如对商业秘密的管理办法、对员工操作风险和职业道德风险的管理办法、对利率风险的控制办法、对内部稽核的管理办法等,其中商业秘密、员工操作风险和职业道德风险等都是与人有关的,而人又是最为灵活、最难于控制的因素,因此在加强对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操作水平培训的同时,不妨引入保险机制,用保险来弥补因员工操作失误和道德偏差控制不足而给票据营业部带来的损失;利率风险则是与市场风险、国家政策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密切相关的,这就要求我们准确把握宏观政策、货币市场信息及银行经营政策目标,灵活运用适当的定价政策,细分目标市场,建立反应快速、灵活多变的价格操作体系,不断优化票据资产存量结构,实现期限、利率、票面金额的合理搭配;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审计的实质性检查力度和水平,在合规性审计的基础上引入风险性审计,不断优化审计方法、完善审计手段,做到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事后审计与事中、事前审计的紧密配合,切实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核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票据营业部严密的内部控制网络,确保票据营业部各项业务的健康。     (五)加强内部控制的前瞻性研究     内部控制是贯穿于整个发展历程的课题,它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风险与内控的问题,既要不断经验,又要加强其前瞻性研究。我国票据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各项宏观配套法规、办法还不健全,票据专营机构的经营模式也是刚具雏形,其内部控制经验还略显不足,我们还急需寻找适合于票据业务健康发展的、适合于票据专营机构经营模式的内部控制体系,还需要加强对票据业务定价及其风险、利率风险规避措施、票据交易机会成本、员工职业道德偏失、票据防假、识假及防诈手段与措施、信用风险控制、票据市场秩序与合理竞争、风险目标量化、企业文化建设、员工激励机制、内部审计的方式、手段及其所产生的效应等作出进一步的研究,以构建出具有票据专营机构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经过上述几个方面的努力和改进,票据营业部的内部控制与管理水平必将登上一个新的台阶,具有票据专营机构特色的内部控制体系必将很快浮出水面,票据营业部的业务发展也必将更趋规范。

  •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社区建设分析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基于生态视角的城市社区建设分析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生态社区是生态建筑的一种表现形式。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生态社会的建设成为摆在从事城市建设和规划领域人们所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生态社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需要从社区的空间、水系统、绿化景观、社区交通、建筑布局、硬质景观配置及照明等方面实施。 关键词:生态建筑 生态社区 建筑 建设 一、生态建筑概述 所谓生态建筑,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同时具有良好的室内气候条件和较强的生物气候调节能力,以满足人们居住生活的环境舒适,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生态建筑所包含的生态观,有机结合观,地域与本土观,回归自然观等等,都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理论建构部分,也是环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态建筑其实也是绿色建筑,生态技术手段也属于绿色技术的范畴。因此,生态建筑综合了绿色、信息、生物三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社会、经济和谐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施生态经济循环经济模式的必然选择。 二、生态社区的内涵及特点 1.生态社区的内涵 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能否实现生态建筑,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社区能否实现生态化。关于生态社区,目前国内外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一般都认为:生态社区是具有合理选址和规划,尽量维持原来的生态系统平衡,实现资源、能源的高校循环利用,减少三废排放,使其达到无害化和资源化,保证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质量,实现人、建筑、自然相融合谐的建筑体系。生态社区包含人与自然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一个多功能的社区,它充分体现出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因此包含内容十分广泛。生态社区不仅要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使用,降低资源消耗,体现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尽量使用再生资源,满足生态社区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还要保证便利的生活设施,重视人类居住地各种非自然物质构成环境的生态作用。便利包括社区与先进的内外交通,内外系统的关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和便捷的服务方式。 2.生态社区应具备的特点 从宏观上看,生态社会应具备以下特点。(1)生态规划。居住区选址要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的地形、地质、水文条件、气候等,充分发挥自然条件优势,用最少的消耗和对环境最小的影响来创造能满足人类居住要求的人工环境。除此之外,要注意保护社区的生物环境。(2)生态建设。在创建过程中如何保证生态社区的环保、节能、健康等特性,关键是进行全寿命周期的环管理。(3)生态管理。完善组织机构和社区管理制度,社区内的组织机构应立足于解决社区的问题,进行社区的建和管理;社区的制度应能最好地调控社区各项活动的进行。建立生态社区的管理信息系统,将社有关的人口、物资、住宅、服务设施、社区活动等等各个方面的数据进行综合集成,供社区管机构进行科学的管理决策,同时要使社区组织和居民能够迅速查询和检索需要的信息。(4)生态文化。生态文化是一种人与自然关系的新的价值取向,从过去人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文化,转尊重自然、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化。 从微观上看,生态社区系统还应该具备如下特点:①良好清洁的环境,远离各种形式的污染(包括气体、水、噪音等)。②拥有便利的出行交通及配套齐全的服务设施。③绿化比例高,景观优美。④各种生活设施配套齐全。⑤社会自我管理高效。⑥低碳、节能、环保。 三、生态社区的建设 1.生态社区的空间社区建设 社区又一个由边界、廊道、基底(绿地系统)、基线(建筑与基底的交接带)、斑块(各种空间节点)等结构要素构成的景观单元,其中各组成要素之间通过一定的活动产生联系和相互作用,在空间上构成特定的分布组合形式,共同完成居住区系统所承担的生产、生活以及还原自净等功能。因此,进行生态社区建设,必须使得社区组成因素的各要素生态化。 2.水系统生态网的建设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的提升,对水资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地增加、水环境的不断恶化、水资源的短缺成为了世界性的问题。迅速进行的城市化对水循环的影响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当开发出的土地被利用时,该区域原始的天然流域地面被人工建筑以及铺装覆盖。城市下垫面的不透水面积大大增加,截断了水分入渗及补给地下水的通道,使地表径流增加,径流量汇流时间相对缩短,滞洪、蓄洪能力大幅度减小,时常引发洪涝灾害,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转化。水系统生态网的建设主要包括:雨水循环利用、中水循环利用、水景的生态效益等 3.绿化景观生态网建设。社区绿化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的21世纪中国人类社区发展的目标是:建设规划合理,配套设备齐全,有利工作,方便生活,社区环境清洁安静,居住条件舒适的人类社区。其中社区的绿化配置是创造宜人居住环境的必要条件,它在改善小区的生态环境,体现小区的文明程度,有效地控制居住建筑密度和适度的容积率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社区绿地模式生态优化策略有加强绿地系统的连续性;完善绿地系统的整体性;注重绿化布局的生态性良好的社区绿地生态环境,需要加强绿地系统整体布局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同时,注重绿化植物配置的生态性、自然性,增加社区绿地的绿量,也是保证绿地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手段。 4.社区交通网组织建设 道路系统担负着社区与外界及社区内部机动车的交通联系。步行道往往与社区各级绿地系统结合,起着联系各类绿地、户外活动场地和公共建筑的作用。具体措施包括:重视道路网络的设置,实现居住区道路系统与城市道路系统一体化,通过步道串联各个特色性的景观空间节点形成具有层次性、趣味性的游赏景观序列。实施人车分流的设计理念,力图保持居住社区内的安全和安静,保证社区内各项生活与交往活动正常舒适地进行,避免社区大量私人汽车交通对居住生活环境的影响。同时,避免人车分流绝对化,在一定条件下采用人车混行的交通模式,既可提高社区交通的舒适度,也可以节约土地资源。生态社区的设计还体现在路面、路沿的生态设计(在保证使用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宜更多采用透水性的铺装,并应利用道路边缘组织地表径流);社区内车辆控制车速;消防车道隐蔽设计;提供无障碍通道设计;人行休闲道设计。 5.建筑布局的合理性建设 绿色建筑设计包含着资源利用的经济性并充分利用地域气候特征、地理因素、地方文化与风俗、建筑肌理特征、有利于环境持续性的各种能源分布,如地方建筑材料的利用强度和持久性,以及当地的各种限制条件等等。建筑朝向与生态相结合。。利用太阳能等自然能力,减少电能的消耗。多使用绿色建筑材料,采用低能耗制造工艺和无环境污染的生产技术。,在产品配置或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甲醛、卤化物溶剂或芳香族碳氢化合物;产品中不得含有汞及其化合物,不得用含有铅、镉、铬及其化合物的颜料和添加剂。产品具有多功能化。产品可循环或回收利用,无污染环境的废弃物。实施绿色装饰。并注意使用其他建筑节能技术如新型保温材料、红外热反射技术、高效节能玻璃研发吸热玻璃或热放射玻璃、热回收装置、空气渗透研究及门窗气密性能的改善,提高工艺生产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开发推广节能供暖技术和设备;开发和应用高效保温隔热材料等等方面的技术革新。 6.硬质景观配置及照明的建设 社区的硬质景观包括亭、廊、棚架、雕塑小品、山石、仿真景观、便民服务设施、信息标志系统、围栏、栏杆、挡土墙、铺地等。所有硬质景观的选材都应具有环保性能。整体风格应该统一,简洁而朴素,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建筑小品应该符合人的行为习惯要求尺度。注意景观细节设计,如座椅材料最好选用防腐木材,避免使用冰冷硬质的石材或金属材料;室外踏步级数超过了3级时必须设置扶手,以方便者人和残障人使用等。信息标识设计应该得到重视。如社区内的名称标志;环境标志;指示标示;警示标志等四大项内容进行设计。 生态社区的照明系统包括车行照明、人行照明、场地照明、安全照明(用于交通出入口或疏散口)、以及装饰照明。照明系统应该尽量采用节能型系统和灯具,照度要根据不同的照明要求确定,要避免产生眩光。对于车行照明,灯具要选择带遮光罩的形式,避免光线直射到住户室内,排布要均匀有规律性,保证路面灯照效果均匀,照度范围、高度等主要从细节上体现生态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生态建筑 [2]曾梓峰.可持续发展生态社区规划中社会资本观念之应用[J].生态城市规划,2005(2)

  • 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中的问题研究_公共管理毕业论文

    摘要:分析了在进行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涉及的诸多相关因素,提出了城市道路设计阶段应重点考虑的几个问题并加以剖析。 关键词:城市道路 规划设计 问题 一、前言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地通过,减少行人对行驶车辆的干扰,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道路断面,冷漠的交通环境,剥夺了行人与车辆公平的道路使用权。 线形是道路的骨架,它对行车的安全、舒适、经济及道路的通行能力起决定性的影响,还直接影响道路构造物设计、排水设计、土石方数量、路面工程及其他构造物,同时对沿线的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工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以及自然景观、环境协调也有很大影响。城市道路线形是由直线与曲线连接而成的空间立体线形形状,也就是道路中心线的空间描绘。线形设计不好,轻者乘客会感到不舒服,严重则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甚至造成交通事故。究其原因,道路设计规范只对某些技术指标,如:平曲线半径、竖曲线半径、纵坡坡度、坡长等分别做了规定,而对这些指标之间的组合以及特殊性考虑甚少,如果设计人员不从行驶车辆的安全性上考虑,那么,设计出的道路就不会是一条好的道路。一条线形好的道路,应该首先保证车辆安全、迅速、舒适的行驶。 二、城市道路线形设计中的问题 1、平面线形设计原则 通常,平面线形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道路平面位置应按城市道路总体规划道路网布置;2)道路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质、水文等结合,并且符合各级道路的技术指标;3)道路平面设计应处理好直线与平曲线的衔接,合理的设置缓和曲线、超高和加宽等;4)道路平面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合理设置交叉口,沿线建筑物出入口,停车场出入口,分隔带断口,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5)平面线形设计应少占耕地,少与水系、交通、电力、通讯网交错尽量避免穿过居民区;6)路线布设应尽可能地平顺,一般采用较长的直线,较大半径的曲线,中间加入缓和曲线的线形,转向处偏角要少且线形要平顺;7)平面线形需分期进行时,应该满足近期使用要求,兼顾远期发展。 2、小偏角的设计 特指道路上偏角≤7°的情形。道路出现小偏角时,平曲线的长度看上去会比实际的短,驾驶员容易产生急转弯的错觉而急忙操作方向盘,造成行车事故,偏角愈小愈明显。实际上,小偏角是设计中平面定线最常采用的方法,因为它大多时候可以解决定线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情形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普遍。要取消一个小偏角常常要费很大劲,有时还要增加一些工程量或拆迁。对于设计速度较低的道路,小偏角对行车安全影响不大,在工程艰巨路段设置小偏角还是可以的。但是对于高速公路等设计速度较高的道路设置小偏角一定要慎重。在城市道路上,不可避免地每隔若干距离会有一个交叉口,因此宜尽量利用交叉口使路线作必要的转折。如果路线在交叉口处不作较大的转折时(一般为3°~5°),可不需作专门的弯道设计,仅需在交叉口进行处理,这是避免采用小偏角的一种有效办法。 3、 最小纵坡 小于0.3%的纵坡,将造成路面排水不良,雨天行车溅水成雾,影响行车安全。同时,在路面上积水到一定厚度后,高速行车时,在车轮与路面间产生水膜现象,使轮胎与路面间的摩擦阻力大大降低,这时如果有情况需要刹车减速,往往会酿成行车事故。这不仅是为了满足最小排水要求,也是车辆安全行驶的需要后面应加上:因此,城市道路纵断面设计时应尽量避免小于0.3%的纵坡。 4、超高及加宽的运用 对城市道路的超高问题,多年来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颇有争论。我们从实践中认识到,在城市道路设计时,千万不要用设置小半径加超高段手法来满足设计行车速度的要求,特别是在靠近交叉口附近路段上更不能这样做。因此,在需要设置圆曲线时,如条件允许应尽量选用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不得已时,其超高坡度一般不宜大于1.5%,即不超过路面的设计横坡。对城市道路的加宽问题,加宽值应按车道数加在道路机动车道的内侧,当内侧加宽有困难时,可在车道的内外侧同时加宽;其长度均采用缓和曲线或超高缓和段长度。如在迎宾大道工程设计中对JD3, JD5两个弯道,其规划道路中线平曲线半径分别为155米、100米,均小于不设超高的曲线半径。因为在路边己修建了大型公共建筑,道路红线己不能改变。鉴于它们均根据其设计行车速度采用相应的缓和曲线值和1.5的超高横坡度及相应加宽值,我们认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在圆曲线两端应该尽量采用缓和曲线,而且这样的设计对快速行车也特别有利。 三、结束语 除了上述在道路设计上力求更科学合理外,设计时还要使道路更加人性化,更多地考虑使用者的感受,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道路设计新理念,让道路的使用者更加安全舒适,最大程度的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徐志强,李梅.试析宜居城市道路设计模式的转型[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8,26(3):61-63. [2]刘晓青.道路设计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及改善的必要性[J].山西建筑,2008,34(3):36-37. [3]李荣生.公路路线方案影响因素及评价指标研究.2009(7):55~56. [4]周小群,朱德宏.以人为本的城市道路设计探讨[J].科技信息.2007年第7期.216. [5]张文伟.浅议城市道路规划设计[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年第9期(总第151期).111~112. [6]陈先义,姚翔.关于山区高速公路线形设计的几个问题[J].湖南交通科技.2003年3月第29卷第1期.7~9

AB
CD
ABCDEFGHIJKLMNOPQISTUVWXY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