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cggqq
7270 38

质凝边际生产力 [推广有奖]

  • 0关注
  • 5粉丝

学科带头人

66%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2
论坛币
5139 个
通用积分
0.1454
学术水平
24 点
热心指数
20 点
信用等级
9 点
经验
-47 点
帖子
3174
精华
0
在线时间
1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9-16
最后登录
2011-10-1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二、边际生产力是一条开口向下的疑似抛物线

边际生产力是指如果其它条件不变,每增加一个单位的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增加的产量。这与边际物质产品的定义完全一致,但是边际生产力似乎有更宽的内涵。显然这种定义及其要说明的事件是高度吻合的,若以要素为横坐标,产量增量为纵坐标,则边际生产力是一条开向下的疑似抛物线。这就是说从0逐步增加要素,产量增量先是递增,是正加速;中间产量增量几乎不变,加速为零;后是产量增量递减,是负加速。也许将边际生产力换成“产量加速度”更好理解。毫无疑问,对于生产内部的构造分析,这是一种不错的技术性概念,尽管“其它不变”含糊不清,没指出“其它不变”在不变时的状态,较之于马克思的“在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差得远(请注意:技术性不等于科学性,后面会略谈一下技术与科学的关系的)。边际理论的问题主要是出现在这之后。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指如果其它要素不变,而一个要素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先是递增、不变,后来递减。这里的问题是:为什么一定取义于“递减”而不取义于开始的递增和不变?这大概是一种典型的蓄谋“定做定律”行为,目的在于欺骗!

(一)如果进行效率分析,很易容得出边际产量在抛物线的顶点时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这样作为理性人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是不会在这之后还去追加投入的。边际论争辩说再增加投入会增加总产量,这是纯彻的狡辩。难道理性人就那么蠢,不知道将多的钱扩大生产规模或另投资一种生产,以获得双份的最高效率的收益?投入一定会增加到递减区只是边际论预设而已,这种预设不外乎是边际论看到实际中获得的是平均利润,而非最大利润。显然,通过这种预设而定做的递减定律便能有效回答斯密悖论----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其实,平均利润只有引进“利他、平均分配”后才能说明,这是我的思想。在我的理论中是假设人性“自利+利他”。

其实在抛物线的递增这一段中任一点的收益与递减那一段有一个对应,两点收益相等。这就是说如果投入为10单位时是抛物线的顶点,则8单位投入与12单位投入的收益相等,4单位投入与16单位的投入相等。联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再算这笔帐是很直观的,例如水的供给从1、2、……99、100逐步增加,再设其效用(或价格)从100、99、……2、1逐步递减,则约卖50单位的水时的收益最大,而卖1单位水与100单位水的收益相等。显然1单位水的投入与100单位的投入是大不一样的。企业为什么要将产量增加到100单位而不是50单位?只有一种解释,即所谓的理性人是追求利益最小化的人。

(二)那么边际论在“定做定律”时为什么不将第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的目标,而偏要用最后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目标呢?他们不曾交待过,个人认为其动因在于好让定做的生产定律服从“谁创造归谁所得”这个分配定律。因为他们观察到商品的价格随其生产率提高而降低,这样若要维护“谁创造归谁所得”,又要保证边际生产力决定价格,就必须这样定做。其实另有一些商品的价格在其生产率提高时是不断上涨,如农品、手工品、工资、房产、公交、餐饮等等,这与递减律严重不服。显然,如果此时以第一件产品作为定做的目标,得出边际生产力递增定律,则正好说明这一价格现象。

三、 边际生产力只是一种相关性,而非定律

上面说到边际生产力是一个不错的技术性概念,它在企业生产管理上大有用武之地,边际论的根本错误在于将技术性概念上升为科学定律。那么技术性陈述与科学性陈述有什么区别呢?这里举例说明,如:“物体要从天上落下”就是技术性陈述,而“因为有引力所以物体从天上落下”就是科学性陈述。显然,边际生产力没法讲清其曲线为什么一定是开口向下的疑似抛物线,所以它绝不能描述生产函数。这就是说以边际生产力为基础确定的生产函数是伪生产函数。实际上也是这样,许多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往往要么是0,要么是∝,如电力、空气、炼钢炉。

(一)边际生产力中的“其它不变”在实际上都是变的,这决定了边际生产力不是定律,而是真正边际生产力中的一种相关性。作为一种相关性,边际生产力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用它解释实际,结果必然是似乎解释通了,但又永远没解释通。这里还是举例说明这一点,如万有引力定律中有两个相关性,一是质量不变引力与离距平方成反比,二是距离不变引力与质量乘积成正比。显然万有引力定义是这两个相关性的结构和,这样当我们用这两个相关性去解释星体运动和重力时,便总是似乎解释通了,但又没解释通。这导致的一个必然结果是没法求算引力。

边际生产力也是没法求算的。毫无疑问,一种生产中有多少个要素便有多少个边际生产力(即相关性),而真正的边际生产力是这n个相关性的结构和。边际论中是注意到这一问题的,于是用n个方程联解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办法是极不可靠的,因为我们不能穷尽所有,且三体以上的结构关系没有微分解。微积分只能解决二体关系,这是守恒律的严格限定,不知酷爱数学游戏的经济学家们注意到这一点没有?实际上边际论也一直没得出真正的边际生产力。二是方程的量纲不统一,没法运算和联解。对此边际论再次使用了欺骗手法,引进价格解围(实际上量纲仍不能统一),将要素量和产量置换成价格量。本来是定义边际生产力决定价格,现在到好反过来用价格求算边际生产力。三是“其它不变”不等于“其它不变”不起作用,这就是说在方程中必须有个常量来反映“其它不变”的作用。显然边际生产函数中没有引进这种常量,这是一个致命性的且可以避免的错误!

无独有偶的是马克思也犯了这种错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劳动力不变(即平均劳动力)下得出来的,这样在价值的求算式中必须有个常量反应映“劳动力不变”的作用,但马克思丢掉了这个常量。正确的定义应是价值等于平均劳动力(常量)乘以劳动时间。

这里要问的是,为何经典理论的生产函数中都不考虑“其它不变”?这究竟是集体疏忽还是集体欺骗?不得知之。有一点可以肯定,一旦在生产函数中加入一个常量,以反映“其它不变”的作用,则意味着没法得出各个要素的贡献,于是“谁创造归谁所得”没有立论基础,这自然导致马克思的剩余价值论和要素价值论全面崩溃。我猜想,资社两大阵营的主流经济学谁也不想看到这种结局,于是惺惺惜惺惺,彼此都不批判对方的这一根本缺陷。从网上了解到己故的杨小凯毕生致力于边际生产力的整合工作,不知他注意到这个常量问题没有?

(二)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在边际生产力中没法反应出来。这种相互作用与技术因素密切相关,但是由于边际论中公开回避技术因素,所以这里也尽量不考虑技术因素。前面强调“其它不变”不等于“其它不变”不起作用,实际是在强调“其它不变”与可变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里用实例来说这种相互作用对产量的决定。如种粮,如果每亩只用60斤碳胺增产150斤,而每亩只用磷钾肥10斤几乎不增产,那么如果同时用60斤碳胺和10斤磷钾肥时,则每亩会增产300斤。显然,相比较而言,碳胺与磷钾肥间的相互作用增产150斤。

真正的逻辑是任何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起作用而增加产量的,它所增加的产量总是它与“其它不变”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说各生产要素间的关系比边际论中描述的复杂得多。除碳胺与磷钾肥和常量问题外,这还表现在:

1、不同水平的“其它不变”中,同样增加一种要素,所增加的产量不一样。如在肥沃土地与在贫瘠土地都增加1斤化肥,则肥沃土地增加的产量多,而在贫瘠土地上增加的产量少。

2、如果各要素都不变,但是各要素间的结构关系发生改变,其产量往往不一样,如10个裁缝的独自生产的产量就比10个裁缝的流水线生产的产量低。

3、许多要素与产量间具有常恒性或无关性,而非递增和递减,如电力、厂房、田地、道路。单独增加厂房是不增加产量的,表现出无关性,而电力则没法增加,表现出常恒性。

4、在其它不变时,许多要素具有不变性,多也不成少也不成,如电力、流水线中各环节。

5、无形要素都没有可变性,如科学技术、经营理念。

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用边际理论中的这线性方式是无法分析的,这要求我们换一种思维范式,用结构论(系统论)来分析。

四、对边际生产力的整合-------Q=f·t

实际的生产是一个系统问题,其原理是:各生产要素相互作用产生一种合力-------生产力,劳动对象在这种合力的作用下便转化成了产品。由此不难得出:产量等于生产力乘以生产时间,即Q=f·t 。该式中包含边际生产力中那n元方程组要表达的一切内涵,这里不打算颇析这个公式,详见“对Q=f·t的简析”一文(http://www.xslx.com/htm/jjlc/lljj/2005-01-24-18196.htm)。

整合边际理论的真正难点在于思维范式的转换,所以这里强调三点:

(一)在商品生产上必须强调整体性,因为商品只能是要素整体创造出来。边际生产力是技术性概念而非科学性概念,用它指导企业内的生产配置是有效用的,但用来说明生产整体与产量的关系是无效的。显然价格(价值)理论不是企业管理,它要说明的是市场价格及配置,是关于要素整体的问题,这与边际生产力的描述范畴完全不一致。譬如: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陈述,它能说明物体达到怎样的速度便能离开地球,但是物体怎样达到这个速度则是技术陈述,由火箭原理说明,万有引力定律是无视这种技术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是一样的,Q=f·t 是科学陈述,它说明多大的合力会有多大的产量,至于企业怎样配置要素获得这种合力是边际生产力要说明的。企业既可用无人工厂生产商品,也可用无资料工厂生产商品,价格(价值)理论是必须无视企业的这种选择的,而只考虑选择后的合力有多大。

(二)分配方式与生产方式没有必然关系,这是思维范式的根本转变。“谁创造归谁所得”是以自私的道德观的身份进入经典理论的,没有谁验证和论证过它的合法性。它在本质上是说生产规律是分配规律的原因,即有怎样的产便有怎样的分。但是,由于“谁创造归谁所得”更先进入理论系统,是理论的前提,不能动摇,所以经典理论就只有依“谁创造归谁所得”来定做生产定律了,其结果与“谁创造归谁所得”预示的因果关系相反,分配规律变成生产规律的因。此时,见商品价格为10就一定说正好生产了10,看见商品价格为100就一定说正好生产了100。这里我们必须明确一个时间序,即生产在先、分配在后。这种时间序决定了生产不依赖于分配而独立存在。生产出来的产品归谁享用是分配问题,这与生产规律本身没有必然联系,想分给谁就分给谁。至于当今普遍坚持按劳分配,亦即“谁创造归谁所得”,那仅是分配上的一种选择,而非生产规律的必然决定。如果选择“按玩分配”、奴隶分配、职称分配,也同样可以。

财富在分配的时候才涉及到政治、道德、公平、效率、稀缺、供求、偏好等,这些东西部分决定了所选择的分配模式(有此分配模式是天性决定的,无法选择),也决定了剥削的判别标准是什么。将生产与分配的关系理顺后,则能对原始社会至未来的所有经济行为做出统一解释,而经典理论则不行。如对奴隶社会用“谁创造归谁所得”怎么解释?如果将来只有20%的人生产,80%的人上网聊天,用“谁创造归谁所得”怎么解释?

(三)价格是分配符号,前二者确定后这便是必然结论。价格只表示社会分给商品的财富有多少,而不表示商品本身有多少(即有多少价值,或有多少效用),只是社会中的价格总量必须等于价值总量。明白这一点,则水与钻石这类悖论都迎刃而解,钻石值钱只因为社会分给它的钱的多。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1 18:38:24编辑过]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生产力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万有引力定律 边际效用递减 边际 生产力

沙发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5-2-13 14: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边际产量的最大位置,并不是利润最大的位置。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藤椅
ccggqq 发表于 2005-2-15 01: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边际产量的最大位置是利润率最大位置。所以我质疑:如果理性人的资本过剩(边际论建立时是资本不足),他为何不知道将多的钱扩大生产规模或另投一种生产,以获得双份的效率最高的收益?

使用道具

板凳
张三李四 发表于 2005-2-15 15:4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5-2-15 1:43:34的发言:

边际产量的最大位置是利润率最大位置。所以我质疑:如果理性人的资本过剩(边际论建立时是资本不足),他为何不知道将多的钱扩大生产规模或另投一种生产,以获得双份的效率最高的收益?

我想ccggqq朋友大概是误会了。主流经济学的“成本论“和“生产论”分为“长期”及“短期”两种,从你楼顶的贴来看,大概说的是短期成本分析。在短期,资本通常被视为不变成本,追加的成本是可变成本(通常指劳动),何来“资本过剩“之说?
http://bbs.cenet.org.cn/list.asp?boardid=92521

使用道具

报纸
ccggqq 发表于 2005-2-19 02:5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从定义看,是不涉及长期和短期的,这只是一个静态概念,它反映的性质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守恒(或不变、常恒)。再说,弗里德曼、布劳坎在其文中也是说任意要素可变。

至于资本我暂不想涉及,因为这个概念模糊不清,所以我在主帖和3楼中用“钱”表述。这种表述为各种要素任意配置留下足够空间,让反驳方有最大解释空间。

在个别且短期确有资本通常被视为不变成本,追加的成本是可变成本(通常指劳动),何来“资本过剩“之说? 但是恰恰相反,我是在问宏观和长期,毕竟边际生产力是用来描均衡价格的。

使用道具

地板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05-2-20 14: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cggqq在2005-1-29 13:56:45的发言: 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是如果其它要素不变,而一个要素不断增加,其边际产量先是递增、不变,后来递减。为什么一定取义于“递减”而不取义于开始的递增和不变?这大概是一种蓄谋“定做定律”行为,目的在于欺骗!(一)如果进行效率分析,很易容得出边际产量在抛物线的顶点时投入的产出效率最高,这样作为理性人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是不会在这之后还去追加投入的。边际论争辩说再投入会增加产量,这是纯彻的砸自己灵牌的辩解。难道理性人就那么愚,不知道将多的钱扩大生产规模或另投一种生产,以获得双份的效率最高的收益?边际论在此时之所以要丢掉自己的祖先------理性人和利益最大化,不外乎是实际中厂商获得的是平均利润,而非最大利润,所以就只有定做定律。

其实在抛物的递增这一段中任一点的收益与递减那一段有一个对应,两点收益相等。这就是说如果投入为10单位时是抛物线的顶点,则8单位投入与12单位投入的收益相等,4单位投入与16单位的投入相等。联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再算这笔帐是很直观的,例如水的供给从1、2、……99、100逐步增加,再设其效用(或价格)从100、99、……2、1逐步递减,则卖50单位的水收益最大,卖1单位水与100单位水的收益相等。显然1单位水的投入与100单位的投入是大不一样的,看来所谓的理性人是追求利益最小化的人。

真是为中国的经济学感到悲哀,对新古典微观经济学的逻辑体系一点都不懂就在胡说八道。

经济学分析的基础是什么,上文弄错了最基本的两点:

1、资源的稀缺(但这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2、竞争

让我们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边际产量在抛物线的顶点时投入的产出效率最高”没错,这一点谁都知道。但是如果世界所有的行业都在抛物线的定点生产时,资源就用完了ok,那就会在这一点生产。但是资源稀缺是这个意思吗?资源稀缺只是说不是无限的。如果你认为世界所有的行业都在抛物线的顶点生产,资源就用完了,那你的假设真是太神奇。在所有的行业都达到定点时,资源还有剩余,那些拥有剩余资源的厂商不会让这些资源白白浪费,还会继续投入生产。好好想想资源稀缺含义吧!

第二个问题太幼稚了。如果这个世界有100个人,只有100单位的水,ok价格定在100没有问题。但是这个世界有10000单位的水,你把价格定在100,只卖出100单位,剩下那些水怎么办?倒到月球上去?世界是竞争的,那些拥有多余水的人就会降价来出售。每个人都那么想,我只要吧价格的一点点就会把水卖出去,这样价格就会很快降下来。均衡时就会降到1。除非所有的厂商一起勾结。所有囚徒困境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再考虑一下:新古典一般均衡是交换经济,你把水的价格提到100,ok,我把小麦也提到100,相对价格还是没有变动。

对第一个问题也是一样:经济中每个消费者也是生产者,每个厂商都在产出最大是生产,价格的确是高了,但是如果每个厂商都这样,相对价格有变动吗?结果是所有人的消费都减少。

总结:

1、新古典模型是对现实经济的描述, 假设肯定也会存在问题,我们也可以修正,甚至提出新的模型,只要能够解释现实世界。 新古典模型的假设是为了解释世界,不是什么“定做定律”。你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模型。但是不幸的很,你举的两个例子太烂了。对新古典模型的批评也不知所云。

2、作者没有搞清一般均衡与局部均衡,没有搞清楚稀缺,也没有弄清相对价格就在胡说八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0 14:33:06编辑过]

使用道具

7
Birch 发表于 2005-2-20 18: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ai,其实楼主的错误在于边际和总量没有分清,所以有8=12之说了。

偷换概念属于诡辩!!!

站在无边的严寒中,白桦树苦熬着春天的来临.

使用道具

8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05-2-20 23:5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唉,我的言词也许激烈了一些。我开始也不知到是曹先生发的帖子。

不过我觉得还是应该指出,新古典经济学本事从逻辑上是完美的,想从逻辑上来对新古典理论进行攻击只会闹笑话。这一点只要真正了解这个理论的都知道。

但新古典经济学并不是完美。曹先生可以批评边际递减的假设。

但可惜是又用了新古典的分析逻辑,所以容易出问题。

只要承认边际成本(产出)是抛物线,满足新古典的假设就会得到新古典的结论。在边际成本(产出)递减之处生产是结论,而不是假设。曹先生如果想从逻辑上推翻新古典,还是不要浪费精力了。

如果真的想做工作,就修正假设,提出自己的合理假设。或者提出自己的分析方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2-21 9:17:44编辑过]

使用道具

9
ccggqq 发表于 2005-2-21 01:1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Birch在2005-2-20 18:37:33的发言:

ai,其实楼主的错误在于边际和总量没有分清,所以有8=12之说了。

偷换概念属于诡辩!!!

你最好告好我什么叫边际,不热我怎么分清?我是说“8单位投入与12单位投入的收益相等”,还有个效用递减在其中呢!

使用道具

10
阳春白雪 发表于 2005-2-21 09: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你最好告好我什么叫边际,不热我怎么分清?我是说“8单位投入与12单位投入的收益相等”,还有个效用递减在其中呢!

应该是边际产出相等吧。从长期来看,新古典中的生产是在边际成本=平均成本=P处生产。这一点是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这是从成本最小考虑。从产出最大化考虑(与成本最小是对偶问题)在8与12处生产边际产出一样,但单位产出(平均产出)不一样。在12处生产,单位产量最大,效率最高。你第一点理解的就有问题,多投入会使的单位产量上升(平均产量)。所以哪位朋友说你总量和边际没有搞清。你说在边际产出最大(此时不是单位产量或平均产量最大)就不投入了,那你的平均成本就比别人高,产品卖不出去的。你把剩余资本投入到别处,开始也是平均成本很高,东西也是卖不出去的。

的确,少生产赚的钱更多,但是新古典是竞争假设,是价格接受者,是在既定价格下的决策。垄断就有点像你说得那样了。

虽然我批评你激烈了一些,但是我理解的内容大致是对的。学好新古典理论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