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onfuse
3232 3

[学科前沿] [原创]和沈玉山一起思考关于抽象劳动的问题(一、二、三)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硕士生

47%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1391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1 点
热心指数
1 点
信用等级
1 点
经验
1656 点
帖子
246
精华
0
在线时间
20 小时
注册时间
2006-12-19
最后登录
2012-1-14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和沈玉山一起思考关于抽象劳动的问题之一</P>
<P>李荣田</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FONT>、《资本论》中只有“抽象人类劳动”这个概念,没有“抽象劳动”这个概念。可是,我国经济学界很多人都使用“抽象劳动”这个语词,而不使用“抽象人类劳动”这个语词。笔者以为,这是误解“抽象人类劳动”这个概念的结果。“抽象人类劳动”和“抽象劳动”不可能是一回事。如果是一回事,马克思不可能在那么多可以写四个字的地方都写六个字。</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马克思认为具体劳动是抽象人类劳动的对立面。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抽象人类劳动的含义是“反具体劳动”。那末,什么是“反具体劳动”呢?具体劳动是有用劳动,而劳动只有配套才会有用,如果全社会都只干一种活——缝或织,或其他某一种活,人类不能生存或生活得不好。因此我们还可以说具体劳动是种类配套劳动。由此可见,“反具体劳动”就是反配套劳动。那末,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着反配套劳动这种客观实体呢?回答是肯定的。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考虑劳动是否配套,他们想通过生产某一种产品满足自己一切方面的需要。这种想通过生产某一种产品满足自己一切方面的需要的行为就是反配套行为。那末,生产商品的劳动在成为反配套劳动的同时,还有没有配套性呢?回答也是肯定的。由于价格的调节,从全社会来看,各行各业都有,劳动仍是配套的,只是有时会造成比例失调。具体劳动和反具体劳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属性;反具体劳动——这就是被马克思称作“抽象人类劳动”的东西。</P>
<P align=right><FONT color=#000066>[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1:02:46编辑过]</FONT></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抽象劳动 沈玉山 抽象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 商品经济 马克思 资本论 玉山

沙发
confuse 发表于 2007-9-2 10:3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和沈玉山一起思考关于抽象劳动的问题之二

李荣田

中文版的《资本论》有时用“无差别的人类劳动”表达形成价值的劳动。我国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几乎全部是这样。这就给人们的思维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根据这个语词的字面含义,人们可以认为劳动在自然属性上也是无差别的。可是,人们根据生活实际又可以作出否定的判断。在人类的实际生活中,劳动在自然属性上永远是有差别的!在这里,人们陷入了不可挣脱的困境。为了摆脱这个困境,有些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找出一个自身相同的词来表示所有劳动在自然属性上都相同。这个词便是“劳动”!至此,他们感觉到了精神上的无比轻松,到处说“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劳动!”可是,只要稍加思考,人们就会发现他们的做法是站不住脚的。逻辑学告诉人们,属概念相同的东西自身是不相同的。可是,由于中国真正读懂了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的人太少,他们这些说着这句糊涂话的人也可以成为学术权威,于是这句糊涂话上了教科书,而且,一上就是几十年!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形成价值的劳动不能用这个语词去表达。那末,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词表达形成价值的劳动呢?在英文版的《资本论》中,和“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相对应的语词是“homogeneous human labour”。这个语词译成汉语应该是“均匀的人类劳动”。笔者以为,用“均匀的人类劳动”表达形成价值的劳动是很准确的。<?xml:namespace prefix = o />

有的同志可能会问:这样一来,就等于你给形成价值的劳动下了“均匀的人类劳动”这样一个定义,难道这个定义是靠得住的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可以从经济生活的实际中看到“均匀的人类劳动”这种客观实体。马克思在描写价值实体的产生过程时,采用了黑格尔的表达方式,描写了一个人们怎样在大脑中“改造”概念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人们在大脑中把关于劳动的种概念搅拌均匀,搅拌出一团关于劳动的概念的混合物,从而在人的大脑中形成“人类劳动”这个概念。那末,人们在大脑中把关于劳动的种概念搅拌均匀,搅拌出一团关于劳动的概念的混合物,从而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人类劳动 ”这个概念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们在大脑中把关于劳动的种概念搅拌均匀,搅拌出一团关于劳动的概念的混合物,从而在人们的大脑中形成“人类劳动”这个概念实质上就是在经济生活中同样看待不同种类的劳动。那末,在人们的经济生活中是否存在同样看待不同种类的劳动这种现象呢?回答也是肯定的。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生产的产品是供本经济单位消费用的,因此,本经济单位的人在消费中需要什么就必须生产什么。这也就是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可以同样看待不同种类的劳动。可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交换的存在,生产者在消费中需要什么却不一定生产什么。这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可以把在自己的消费中用不上的产品看作在自己的消费中用得上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是可以同样看待不同种类的劳动的。

在这里我们需要指出,“人类劳动”和“劳动”不是一回事,“人类劳动”是“工业劳动”等关于劳动的种概念的反义词。我国经济学界很多人在理解“人类劳动”的时候故意省略掉其中的“人类”两个字,是因为他们误解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8 17:16:53编辑过]

使用道具

藤椅
confuse 发表于 2007-9-3 10:5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和沈玉山一起思考抽象劳动的问题之三

李荣田

《资本论》用来表达形成价值的劳动的语词是“人类劳动”。所以,马克思的价值理论应该叫做“人类劳动价值论”。

有的同志可能会说:“人类劳动”和“劳动”是一回事。笔者以为,这是说不通的。“人类”是“劳动”的题中应有之义,谁在谈论劳动时,也不会画蛇添足地在“劳动”二字前面加上“人类”二字。所以,在人类的语言中本来不存在“人类劳动”这个词。

那末,在《资本论》中为什么就出现了这个词呢?这个问题可以这样回答:“人类劳动”是马克思为表达形成价值的劳动而特意独创的一个语词。

那末,现成的表达形成价值的劳动的语词不是没有,马克思为什么要独创一个语词呢?事情是这样的: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重工主义、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这三种主义的对立面。重工主义者在谈论价值的创造问题时,只提“工业劳动”这个语词,重商主义者在谈论价值的创造问题时只提“商业劳动”这个语词,重农主义者在谈论价值的创造问题时只提“农业劳动”这个语词。那末,马克思应该怎样表明自己的价值理是三种主义的对立面呢?如果用和三种主义同样的方法来表达,马克思必须找到一个和三种主义所用的语词相对立的语词。马克思想到了“人类劳动”这个语词。“人类劳动”正好是工业劳动”、“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反义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资本论》中的“人类劳动”是马克思用来表达自己反对三种主义思想的语言工具。<?xml:namespace prefix = o />

那末,“人类劳动”的含义是什么呢?作为“工业劳动”、“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反义词,“人类劳动”的含义应该是“不言‘种’劳动”。那末,什么是“不言‘种’劳动”?“不言‘种’”就是“反分类”。

有的同志可能会问:这样一来,就等于你给形成价值的劳动下了“反分类劳动”这样一个定义,难道这个定义是靠得住的吗?回答是肯定的。因为我们可以从经济生活的实际中看到“反分类劳动”这种客观实体。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生产的产品是供本经济单位消费用的,因此,本经济单位的人在消费中需要什么就必须生产什么。这也就是说,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人们不可以不对劳动进行分类。可是,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由于交换的存在,生产者在消费中需要什么却不一定生产什么。这也就是说,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可以把在自己的消费中用不上的产品看作在自己的消费中用得上的产品。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是可以对劳动不进行分类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 18:39:45编辑过]

使用道具

板凳
沈山玉 发表于 2007-9-4 03: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谢谢你的建议,我已仔细读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4-28 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