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张建平
32725 115

[张建平] [原创]“欲望”也是经济学的主题吗? [推广有奖]

51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1-24 18:0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一个新生儿或者一个植物人,也有吃饭的本能。这是生物现象,是事实存在。但是这种事实和价值问题无关。因为新生儿和植物人没有“欲望”,“吃”只是本能,那么我们就不能把他腹中空空应该进食的状态叫做“稀缺”,因为稀缺是基于需要定义的。

在说的远一点:一个容器体积为V,其中装了V/2的水或者什么物品,我们不能说水是稀缺的。但是,如果你执意要把“装满”定义为“不稀缺”,那么V/2当然就是“稀缺”了,但是这个稀缺的标准是人为制定的。如果有人在V/2的地方划条线当作“满”的标准的话,他就不会说V/2的水是稀缺的。

我们把这个问题具体化:在碗里盛上饭,有人说不够再添点儿,有人说太多了吃不完。这就是说,从“有多少饭”这个事实判断,不能够得出“饭缺不缺”这个价值判断。

使用道具

52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1-24 18:0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24 17:54:00的发言:

您承认:一个生物体要摄入能量,但能量不够。——这是事实判断

您承认的这个事实,我称为稀缺现象。有什么不妥?

不妥之处在于你的这个稀缺标准仅仅是你自己要这样子做。你撇开人的需求问题谈稀缺,这和经济学的稀缺定义不对路了。

你非要在一个物品上贴上标签:稀缺。他人也那你没辙儿。

使用道具

53
萧瑟秋 发表于 2008-1-24 18:1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24 18:03:00的发言:

一个新生儿或者一个植物人,也有吃饭的本能。这是生物现象,是事实存在。但是这种事实和价值问题无关。因为新生儿和植物人没有“欲望”,“吃”只是本能,那么我们就不能把他腹中空空应该进食的状态叫做“稀缺”,因为稀缺是基于需要定义的。

在说的远一点:一个容器体积为V,其中装了V/2的水或者什么物品,我们不能说水是稀缺的。但是,如果你执意要把“装满”定义为“不稀缺”,那么V/2当然就是“稀缺”了,但是这个稀缺的标准是人为制定的。如果有人在V/2的地方划条线当作“满”的标准的话,他就不会说V/2的水是稀缺的。

我们把这个问题具体化:在碗里盛上饭,有人说不够再添点儿,有人说太多了吃不完。这就是说,从“有多少饭”这个事实判断,不能够得出“饭缺不缺”这个价值判断。

那么,您的意思,普通人的那些需求,都不是本能了?

您认为:饭缺不缺,是一个价值判断。您确定?

使用道具

54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1-24 18:3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24 18:19:00的发言:

那么,您的意思,普通人的那些需求,都不是本能了?

您认为:饭缺不缺,是一个价值判断。您确定?

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化处理的。

我在《终结》里和之前讨论中都说了,需求(或者需要)有本能和基于价值判断的两个层次。经济学不讨论前者。

我们把“米饭”放在有喜欢吃米饭和讨厌吃米饭的两种人组成的人群当中,能够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羊吃草,虎不吃草。观察的生物学家能够说肉或者草对这个由羊和虎组成的社会是稀缺还是不稀缺?

天上下雨。干旱地区的人说好,屋漏的人家骂老天。我们从降雨量不能给出雨水是否稀缺这种描述。 

[em12]

使用道具

55
萧瑟秋 发表于 2008-1-24 18:3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24 18:34:00的发言:

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化处理的。

……

您说的太复杂。简单化:

A想再吃点饭,但饭不够(即饭缺),这种情况下,饭缺,是价值判断?

使用道具

56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1-24 18: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A想再吃点饭”,问题就在这个“想”字上,如果他吃的饭基于其本能需要已经够了,而基于其对饭的喜爱还想再吃,就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了。他用“饭缺”来表达自己这种价值判断。

但这仅仅是对A而言。对不喜欢吃的B来说,就没有“饭缺”这个判断。

而作为旁观研究者,不能仅仅根据A的意愿给出饭是否缺少这个结论。

我说你不是那么简化的,你执意要简化,唉……

使用道具

57
萧瑟秋 发表于 2008-1-24 19:0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24 18:51:00的发言:

"A想再吃点饭”,问题就在这个“想”字上,如果他吃的饭基于其本能需要已经够了,而基于其对饭的喜爱还想再吃,就是一个价值判断问题了。他用“饭缺”来表达自己这种价值判断。

但这仅仅是对A而言。对不喜欢吃的B来说,就没有“饭缺”这个判断。……

对于A之外的,我暂时还没有兴趣。

您错了,张老师,A还想吃,不一定是基于喜爱,而是基于需要。他喜欢与否,要保持他正常的生理机能,他就得吃。

需要并不必然存在喜爱,也无所谓好恶,仅仅是一个事实。

您对某种对象说好,这是您的价值判断,但是,您未必需要您称道的对象。

您的根本错误在于,您把需要与价值混淆了

使用道具

58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1-24 19:5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萧瑟秋在2008-1-24 19:06:00的发言:

您的根本错误在于,您把需要与价值混淆了

根本问题是你把需要绝对化了。我说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属于本能的和基于价值判断的。本能的问题,不涉及到人的主观思维问题,是自然科学的东西。

动物摄取能量,地球绕着太阳转,水往低处流,这和价值判断无关,这都是梁漱溟说的“物理”。这里的需要和价值判断无关。

你对A之外的事情没有兴趣,你就不是研究经济学的。经济学是处理人群行为的,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

我一直强调交换是交换双方的事情,交换是经济学的内容。因此准确的说,经济学的主题是“价格”,而价格的背后是价值,这个决定价格的价值是交换双方对于两种交换物的价值判断,而不是其中某一种物的客观属性。

使用道具

59
萧瑟秋 发表于 2008-1-24 21:3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championway在2008-1-24 19:51:00的发言:

你对A之外的事情没有兴趣,你就不是研究经济学的。经济学是处理人群行为的,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的。

我说的暂时还没有兴趣,张老师,您应该忠实原意,而且没有必要早早就下结论嘛!

我一直强调交换是交换双方的事情,交换是经济学的内容。因此准确的说,经济学的主题是“价格”,而价格的背后是价值,这个决定价格的价值是交换双方对于两种交换物的价值判断,而不是其中某一种物的客观属性

还是那句话,您总是不对准焦点。我们现在解决的是需要究竟是事实还是价值的问题。暂时我们还没有谈到经济学。您太着急了,一个问题还没有弄清楚,就急忙进入下一个问题。

您说的需要分为两个层次:属于本能的和基于价值判断的。属于本能的显然我们都认为事实了。现在讨论不是属于本能的那一部分。麻烦您举一个例子,说明需要不是属于本能的,我们好继续讨论。

——说实在的,之前我从来没有思考过:需求究竟是事实,还是非事实?现在呢,辩论会让人明了。

使用道具

60
张建平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08-1-25 12:50: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需求究竟是事实,还是非事实?】话不是这么讲的。

需求,是人的行为动机。需求什么?有个宾语对象。所谓休谟问题就是说,对这个对象的需求是基于对象“是什么”即事实判断而产生的,还是基于对象“好不好”即价值判断而产生的。

行为科学和哲学的结论是:需求动机一定是基于需求者对需求对象物的价值判断而成立的,而且这个判断结论一定是“好”,而不可能是“坏”。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