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j
58239 221

想不到郎咸平如此平庸---关于医疗市场化问题 [推广有奖]

21
chinois 发表于 2005-12-8 20:41: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5-12-8 16:00:12的发言:

我觉得很是奇怪,为什么中国人总是要将效率与公平对立起来呢?创造更多效率能够获得更多分配,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一个社会毕竟不是一个家庭,家庭成员可以无偿地无条件地为其它成员的生活作出贡献。在社会里,如果一个人创造了更多的财富而没有得到更多的收益报偿,那么 就没有人愿意去创造财富,最终,社会必将陷于贫穷。就象大跃进时代那样。

中国经济并非到了不需要讲效率的时候,正相反,中国经济的效率还相当低下,对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效果还非常之低。如果在此时候太过强调平均主义,那么中国经济将失去活力。中国将由此陷于衰退与永远的落后。

你的观点当然没有错。效率与公平是做决策时要考虑的两个方面,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问题。实验经济学已经实证“公平”对人来说是有效用的,而“利他”也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正因为公平是有效用的,这也使得有些明显的帕累托改进(没有考虑公平的因素)在现实中是很难做到的。有个比喻说:大家都住茅草屋的时候社会是稳定的,但是如果有人住进了高楼大厦,即便其他人也搬进了砖瓦房,社会矛盾也要大的多、这不正是目前中国的现实吗?

这不是简单平均主义的问题。我们当然反对平均贫困的平均主义。但是医疗保障是社会基本的福利范畴,中国目前的改革结果是社会平均医疗保障水平下降了,医疗费用的上涨幅度远大于平均收入的增速,老百姓看不起病,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基本保障的缺失会引起社会动荡,稳定尚且不保的时候,发展的效率何来?

医疗改革是与社会保障改革伴生的,两者很难割裂。说到社会保障,那又是个快走到死胡同的问题了。经济学在这场改革中的目的还是要设计一套最合理的制度,来改变扭曲了的激励体系。

所以感觉卫生经济在中国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

使用道具

22
hhj 发表于 2005-12-8 22:2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如果说医疗保障是社会基本的福利范畴,那政府确实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非常不良非常可悲的。我们已经看到,公车花费比政府对医疗与教育的经费之和还要大,这说明什么?说明政府对社会的责任感确实不怎么样,它可以将钱花在自己所用的各种车辆上,但却不愿将钱花在为广大百姓解除疾苦上。这样怎么可以呢?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23
bajjio 发表于 2005-12-11 20: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5-12-8 22:29:43的发言: 如果说医疗保障是社会基本的福利范畴,那政府确实是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非常不良非常可悲的。我们已经看到,公车花费比政府对医疗与教育的经费之和还要大,这说明什么?说明政府对社会的责任感确实不怎么样,它可以将钱花在自己所用的各种车辆上,但却不愿将钱花在为广大百姓解除疾苦上。这样怎么可以呢?

医疗和教育在其他国家是不可能像中国这样大搞产业化的。医疗保障是社会最基本的福利范畴,但是因为医疗方面的供给和需求的决定方都在医院,因此,对医疗的投入投放给医院可以起到更大的效果,当然同时也应该建立起一套监管机制,只可惜,现在的情况实在是不让人乐观啊。中国多少年来提倡的义务教育什么时候真正的成为义务教育了。不过最近好像略有改进

使用道具

24
hhj 发表于 2005-12-12 07: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赞同只要政府能够将其公车消费所占用的钱的一半放到医疗领域上,那么我们就不用以市场化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了。这样医疗的福利保障会比现在好得多。我们多么希望能够看到这一点的实现!

在目前体制下我反而不希望建立太多的所谓监管机制,因为这样又要花费更多的车费,更多的政府经费,医疗领域就更无钱可投了。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25
欲晓 发表于 2005-12-12 12: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赞同郎教授观点,我不是专业经济人士,但是教育,医疗市场化那是有钱人享受高端服务的烧钱游戏,哈医大事件就是案例,从来就没有万能良方,市场经济也不能除外。严格讲教育,医疗,不仅属于经济领域,更多属于社会环境和政治领域。我想打个比喻,一某家里有老大在家主理,老二老三老四在外打工,老五老六年幼,老头老太二人常年生病,根据师爷的

走出去参与竟争策略,老二老三老四在外打工寄回不少钱孝敬老大,老大也没闲着,把钱大肆修建祠堂,并在家族中标榜为政绩,老五老六上学要钱怎办?根据师爷的理论可勤工俭学,以工养学吗,没准还有多余孝敬老大,老头老太二人常年生病要钱怎办?根据师爷的理论可加强体育锻练,并佐以适当劳动,有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练和适当劳动是最好药方,如果没好肯定是方法不对。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6
toddzhao 发表于 2005-12-12 18: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hhj在2005-12-7 16:28:51的发言:

不理想化,而是现实化。因为,市场化是什么?无非就是让消费者(包括患者与求学的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吧了。如果教育市场化,即意味着具有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校选择,也具有更小的应试教育的不良竞争。而“市场操作”无非就是学校与学生、医院与患者之间的对等协商来解决他们的供需关系的一种操作,它似乎不需要政府的直接干预。如果这样,那当然可以并非更好了。

首先,我先申明一下,我本人是个坚定的市场主义者。但是,在教育和医疗这两个问题上,我反对市场化,或者说反对完全市场化!

先说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就是要通过人为的训练提高人的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的能力的差异是造成社会贫富的根本原因,而教育就是要消除或者减少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从而才能建立公平和谐的社会。可以说,“教育”和“社会财富再分配”是实现公平的最重要的两个途径。那么,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就应该是一种公共产品,是应该由政府提供的。把教育市场化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追求所谓的效率。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为实现公平而服务的,现在反倒过来追求效率,岂不是笑话吗?

再说医疗。医院提供的是一极为种特殊的产品,可以说,医院(厂商)和病人(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信息完全不对称的结构,这种信息的完全不对称直接影响病人的消费行为。做为消费者的病人,他很难或者根本无法衡量医院提供的服务“值多少钱”,也很难比较医院之间谁的收费(价格)更低,而且,这个特殊行业的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很小。再有,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也注定了这个市场是不可能自由进入的。北京人都知道,看眼科去同仁,看骨科去积水潭,推行完全市场化,后果只能是形成垄断。你还想找便宜的医院看病?只能像《大腕》里说的,“看个感冒发烧,就得万八千的”——那你也得看!总不能病死吧?!

使用道具

27
jiadaner 发表于 2005-12-13 17: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觉得楼主和郎都没有切中问题的要害。我认为医疗、教育不能盲目实行市场化,但大方向应该实施市场化,这两个方面的市场化有其特殊性。电器可以市场化,服装可以市场化,但教育、医疗却要保证相当的政府干预。这两个行业,不是政府不能干预,而是干预的方式和方法错了,干预了不该干预的地方,没干预该干预的地方。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是利益集团对利益的坚持拥有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包括对这些资源的垄断,不仅包括可见资源的垄断,也包括权利的垄断,义务的舍弃,还有信息的单方面的垄断。而处于弱者一方的消费者,无法做出自己真心合意的选择。这样的双方交易就不具备市场交易的基本性质。应该说价格的形成也受到了相当程度的扭曲。

实际上,郎所讲所说,都是粗线条的,而楼住所讲也没有切中要害,也没有实际地考察这些行业的特殊性。不是说明天大家都可以办医院了,可以办学校了,然后供给增加了,价格下降了。老百姓可以廉价看病了,可以轻松上大学了。也就市场化了。我认为好的市场化可以解决问题,好的计划也可以解决问题。关键是如何是资源配置做到最优。而现在的最主要的问题是有相当多的利益既得者,不愿放弃利益。而这个利益的所得,原本是国家的,并不是他的。所以我也认为政府应该强力干预,用无私心的方式培育市场。

已有 1 人评分论坛币 收起 理由
hfei1218 + 20 精彩帖子

总评分: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28
toddzhao 发表于 2005-12-14 05: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再补充一下,我说我反对医疗和教育的市场化,但是我赞同把“竞争”引入到这两个行业,而竞争的重点不在于“价格”方面(价格应该是由政府监管的),也不在于“市场”的争夺,而应该在于“质量”的竞争,目的是让最多的消费者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这两种公共产品。

使用道具

29
hhj 发表于 2005-12-14 19:5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欲晓在2005-12-12 12:57:55的发言:

我赞同郎教授观点,我不是专业经济人士,但是教育,医疗市场化那是有钱人享受高端服务的烧钱游戏,哈医大事件就是案例,从来就没有万能良方,市场经济也不能除外。严格讲教育,医疗,不仅属于经济领域,更多属于社会环境和政治领域。我想打个比喻,一某家里有老大在家主理,老二老三老四在外打工,老五老六年幼,老头老太二人常年生病,根据师爷的

走出去参与竟争策略,老二老三老四在外打工寄回不少钱孝敬老大,老大也没闲着,把钱大肆修建祠堂,并在家族中标榜为政绩,老五老六上学要钱怎办?根据师爷的理论可勤工俭学,以工养学吗,没准还有多余孝敬老大,老头老太二人常年生病要钱怎办?根据师爷的理论可加强体育锻练,并佐以适当劳动,有科学研究表明体育锻练和适当劳动是最好药方,如果没好肯定是方法不对。

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有钱人的游戏,正相反,那才是穷人的迫切需要。我们已经看到许多市场化的事例,比如所有轻工业产品的市场化给我们带来了丰富而廉价的商品,通信领域的市场化给我们带来了日新月异的通信产品,价格低廉使得一般人都能够方便使用。同样,医疗、教育的市场化也必将会产生类似的结果。

那些只服务于富人的医疗体制,不是什么市场化,而是垄断,是非市场性的东西。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30
hhj 发表于 2005-12-14 20: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toddzhao在2005-12-12 18:18:36的发言:

首先,我先申明一下,我本人是个坚定的市场主义者。但是,在教育和医疗这两个问题上,我反对市场化,或者说反对完全市场化!

先说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就是要通过人为的训练提高人的能力,创造财富的能力。人的能力的差异是造成社会贫富的根本原因,而教育就是要消除或者减少这种与生俱来的差异,从而才能建立公平和谐的社会。可以说,“教育”和“社会财富再分配”是实现公平的最重要的两个途径。那么,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和劳动技能教育,就应该是一种公共产品,是应该由政府提供的。把教育市场化的目的是什么?自然是追求所谓的效率。但是,教育本身就是为实现公平而服务的,现在反倒过来追求效率,岂不是笑话吗?

再说医疗。医院提供的是一极为种特殊的产品,可以说,医院(厂商)和病人(消费者)之间是一种信息完全不对称的结构,这种信息的完全不对称直接影响病人的消费行为。做为消费者的病人,他很难或者根本无法衡量医院提供的服务“值多少钱”,也很难比较医院之间谁的收费(价格)更低,而且,这个特殊行业的需求对价格的弹性很小。再有,医疗行业的特殊性也注定了这个市场是不可能自由进入的。北京人都知道,看眼科去同仁,看骨科去积水潭,推行完全市场化,后果只能是形成垄断。你还想找便宜的医院看病?只能像《大腕》里说的,“看个感冒发烧,就得万八千的”——那你也得看!总不能病死吧?!

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正是由于缺乏效率,而使相同的投资与规模难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教育经费被低效率白白耗费了。于是,这迫使教育增加收费来维持其存在。

因此,缺乏效率的所谓公平最终是不可能维持下去的。在任何国家,任何公民都有权利办教育,这种教育既可以是盈利性的,也可以非盈利性的。在此同时,国家必必须向那些没有能力读私立学校的人提供近乎无偿的教育服务,以作必要的补充。这样才是一条正路!

对于医疗也是这样。容许私人开办医院,并且完全容许其市场化经营。在此同时,政府要为那些没有能力上私立医院的人提供廉价的医疗服务。

关于医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也正是缺乏市场之故。因为如果市场化充分,患者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他们自然就可以从中获得更多信息,懂得更多事情。那种只想要政府机构代替人们选择的做法,认为这样就可以消除医疗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不对的,行不通的。

体现在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的晦涩哲人;哲学经济逍遥谈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6 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