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赫赫铭儿0
26480 196

[原创]劳动价值论的核心应该是——个体劳动 [推广有奖]

81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2 18:12:0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2 18:05
至于建立一个既能照顾到劳动论,又能照顾到效用论的动态平衡系统;那更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只有劳烦王兄了——不过一定要让我们看得懂才好。
先说一下:这里面没有照顾的问题,也不是调和。实实在在的,面对现实,非把两者结合起来不可。

使用道具

82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2 18:23:1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2 18:05
首先我要承认:我不能为劳动价值论建立起完整的动态平衡系统,因为影响价格上下浮动的变量实在是太多了。我即使“倾家荡产”,最多也只能为(新)劳动价值论建立起初步的静态平衡系统如下:
1 产品价格 = 产品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集中劳动时间通通折算成个体劳动时间)。——而这正是“等价交换”的基础。
2 工资价格 = 个体劳动生产率产品价格。
3 利润价格 = 集中劳动生产率产品价格 - 个体劳动生产率产品价格。
(参见主帖)
先考虑主要的、具有基本性质的变量,起码在静态中能做到平衡。

在确定“产品价格”时,我认为你没有做到使其“平衡”,要想平衡就不得不考虑其它不容忽视的变量(仍属静态问题),因此原理的分析还不完善——具体分析见前。

如果不信,你可以重新举个例子,我们从头讨论。

使用道具

83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2 19:09:1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2# 王志成2010
先考虑主要的、具有基本性质的变量,起码在静态中能做到平衡。
在确定“产品价格”时,我认为你没有做到使其“平衡”,要想平衡就不得不考虑其它不容忽视的变量(仍属静态问题),因此原理的分析还不完善——具体分析见前。
如果不信,你可以重新举个例子,我们从头讨论。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4598&page=9&from^^uid=1123236

根据静态原理1:产品价格 = 产品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即1米棉布=8小时个体劳动=8(单)元。
当个体劳动生产率从8小时=1米棉布提高到6小时=1米棉布时,则1米棉布=6小时个体劳动=6(单)元;价格下跌25%。——供大于求时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个体劳动生产率从8小时=1米棉布降低到10小时=1米棉布时,则1米棉布=10小时个体劳动=10(单)元;价格上涨25%。——求大于供时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使用道具

84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2 19:50:1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2 19:09
82# 王志成2010
根据静态原理1:产品价格 = 产品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即1米棉布=8小时个体劳动=8(单)元。
当个体劳动生产率从8小时=1米棉布提高到6小时=1米棉布时,则1米棉布=6小时个体劳动=6(单)元;价格下跌25%。——供大于求时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当个体劳动生产率从8小时=1米棉布降低到10小时=1米棉布时,则1米棉布=10小时个体劳动=10(单)元;价格上涨25%。——求大于供时通常会出现这种情况。
        在这个例子中,其实是有关产品价格定义的延伸,并不构成一个系统。因为你已经定义了“产品价格 = 产品所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所以当劳动生产率变化时,单位产品耗费的个体劳动时间变化了,价格“自然”会随之变化。也可把这些看成是不同的情况,根据定义价格将会怎样变化。

        要想研究平衡问题,起码要有两个人的两种生产,这样才能进行定量分析。
        结合你前面的例子,一人生产棉布,一人生产铁锤,1米棉布/8小时,1个铁锤/8小时,1米棉布交换1个铁锤,可以认为这是平衡的且是稳定的。

        现在假设棉布的生产变成了1米棉布/6小时,织布匠还需要1个铁锤,铁匠还需要1米棉布,此时将怎样交换或买卖?
        很显然,1米棉布只能换到3/4个铁锤,或者说3/4个铁锤就能换到1米棉布。要想保持两人的劳动时间相同,其所得就与原来的不同。反之,要想保持所得与原来的相同,同两人的劳动时间就不同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因为在定义价格时就没有考虑到需求的因素,而这一因素在静态中并非可以忽略,所以就很难经得住起码的事实考验。
        换句话讲,要想维持原有的价格定义,就必须在需求方面打补丁。在这个例子中,要么改变原有的需求,要么迫使铁锤也降价25%。

使用道具

85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2 21:07:5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4# 王志成2010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使用道具

86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3 10:48: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对我举的例子有异议,你可以举个符合你意思的例子。

使用道具

87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3 20:04:4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4# 王志成2010
   要想研究平衡问题,起码要有两个人的两种生产,这样才能进行定量分析。
        结合你前面的例子,一人生产棉布,一人生产铁锤,1米棉布/8小时,1个铁锤/8小时,1米棉布交换1个铁锤,可以认为这是平衡的且是稳定的。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4598&page=9

从王兄的回帖中我发现一个问题。
劳动论的习惯是:首先按照(个体)劳动时间确定任何一种产品的价格,然后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去交换任何一种产品。
而效用论的习惯是:“起码要有两个人的两种生产”,并且还要在这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换,才能做价格的定量分析。
……王兄认为后者是合乎客观实际的吗?

使用道具

88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3 20:16:4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84# 王志成2010
为什么会这样呢,正因为在定义价格时就没有考虑到需求的因素,而这一因素在静态中并非可以忽略,所以就很难经得住起码的事实考验。
        换句话讲,要想维持原有的价格定义,就必须在需求方面打补丁。在这个例子中,要么改变原有的需求,要么迫使铁锤也降价25%。
本文来自: 人大经济论坛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pinggu.org/bbs/viewthread.php?tid=634598&page=9&from^^uid=1123236

在棉布降价25%的情况下,既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需求,也不需要迫使铁锤降价25%;而只需将投入棉布生产的(个体)劳动时间减少25%就行了。

使用道具

89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3 20:49:2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3 20:04
从王兄的回帖中我发现一个问题。
劳动论的习惯是:首先按照(个体)劳动时间确定任何一种产品的价格,然后可以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去交换任何一种产品。
而效用论的习惯是:“起码要有两个人的两种生产”,并且还要在这两个人之间进行交换,才能做价格的定量分析。
……王兄认为后者是合乎客观实际的吗?
         你认为,交换只是一个人的事吗?
    既然牵涉到交换的问题,起码不应该少于两个人和两种产品吧。因此你想想,研究的目的是要解释并解决实际问题,到底哪个更符合“客观实际”?
    这不是什么效用论不效用论的问题,而是实证研究的必然指向。

使用道具

90
王志成2010 发表于 2009-12-13 20:54:1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赫赫铭儿0 发表于 2009-12-13 20:16
在棉布降价25%的情况下,既不需要改变原有的需求,也不需要迫使铁锤降价25%;而只需将投入棉布生产的(个体)劳动时间减少25%就行了。
不能理解,不论生产率是1米棉布/8小时还是1米棉布/6小时,劳动时间减少25%都不可能生产出1米棉布。

当生产棉布的劳动时间减少25%时,其交换比例确实可以保持与原来的相同,但各自的劳动时间更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能说是等价交换吗?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14 2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