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VIP服务 论文检测 案例库 期刊 毕业论文库
vvb
vv
cc
您的位置 > 企业管理

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框架构建来源:人大经济论坛论文库 作者:李健 时间:2015-03-15

  

  

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框架构建

  内容摘要:知识管理战略有利于企业有效识别、获取、开发、存储、共享和创新知识,但在实践层面缺乏具体的方法和途径。本文在明确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技术预见内涵的基础上,剖析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与优势,构建了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框架,并对其可行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技术预见,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战略制定 
  引言 
  “技术预见”(Technology Foresight,简称TF)是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的远期未来进行系统化的探索过程,其目的是选定可能产生最大经济与(或)社会效益的通用技术(陈劲,2008)。它被实践证明是优化配置资源的重要宏观管理工具,是合理规避技术发展风险、科学防范技术决策失误的有效措施(王新新,2012)。因此,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能够科学预测并系统化选择知识管理战略目标,全面塑造并整体化提升企业战略实施软环境,为推动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我们正朝着一个以知识为基本经济资源的社会迈进,这种知识资源会替代资本、劳动力和自然资源(Drucker,1993)。 进入21世纪,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速度明显加快,科技和产业发展面临复杂多变的新形式,某些领域重大技术的突破,将有可能引发新的科技革命,并带动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知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同时,Internet的兴起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导致了知识的海量性与无序性,为了对知识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开发、存储、共享、利用并进行创新,知识管理战略随之产生,并引起了社会的重视与关注。 
  (一)知识管理战略内涵 
  知识管理,就是将企业的知识作为一种资源或资本进行系统的优化管理,以推动知识的共享和组织学习的实现,从而达到提升组织价值、增加组织绩效的目的,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市场绩效提供基础平台。而知识管理战略则是对企业所需要开发、应用的知识以及人力资源结构建立一个概念化的视景,并转换为可执行的管理系统模型,其目标是提高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形成并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实现企业价值。 
  (二)知识管理战略现状 
  基于知识管理与战略管理结合的不同点,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提出了六种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知识转移和最优实践活动;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建立企业员工对知识的责任感;无形资产管理战略;技术创新和知识创新战略等。在知识创新角度研究方面,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塑造了知识转换的螺旋型模型:SECI模型,用来描述企业内部知识的产生、传递的互动过程,并对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之间的转移进行了成功的解释。从知识共享的角度,汉森提出了两种知识管理战略:编码化战略——将知识与知识开发者剥离,而后对知识进行仔细提取,以编码的方式将其存储于数据库中,供人们反复调用;个人化战略——将没有掌握某一知识的人和掌握该知识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实现共享。从知识转移角度研究方面,石芝玲、和金生提出了知识转移发酵模型,认为组织内部或者外部获取的知识转移菌种在知识酶的催化作用下,在一定的环境中,由知识转移母体融合组织内外各种知识进行发酵,产生新的知识。 
  从上述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现状可见:第一,知识管理战略缺乏宏观导向性。传统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侧重于对企业现有知识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存储、共享和创新,未给出具体的方法和途径确定知识管理战略中关键性研究领域和其研究领域发展的优先顺序。第二,知识管理战略缺乏前瞻性。传统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缺乏对未来科技趋势的预测分析,导致企业战略性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不能与未来科技发展有效衔接。第三,知识管理战略没有结合市场需求。传统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会结合企业内外部情况,但很少有将市场需求整合在知识管理战略模型中,脱离市场需求的知识管理战略必然不能正确指导企业获取持续的竞争优势。第四,知识管理战略不能对社会产生价值外溢。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影响范围局限于企业内部,公众对企业知识创新、技术发展缺乏认识。这不利于企业培育公众对新技术的需求,会使企业丧失对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主动权。 
  技术预见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今天,知识无疑成为了企业能够获得长期发展的不竭动力,受资源限制,企业迫切需要把握住时代的发展趋势,集中优势资源进行符合当前事物发展规律的关键性领域知识管理活动,实现现有资源的最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据此,本文引入技术预见的方法,利用其制定一套具有长期性和前瞻性的战略来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规范运行与长远发展。 
  (一)技术预见的内涵释义 
  技术预见是通过对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在未来一段时间“整体化预测”基础上,“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利用市场的“最优化配置”手段,最终实现其经济与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二)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与优势 
  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与信息技术革命,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已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而“技术预见”这一前瞻性宏观管理工具能够为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1.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必要性。 
  第一,知识管理战略急需向精细化方向发展。随着经济、贸易的一体化和全球化,企业对资源的掠夺日益激烈,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创造最大的价值已成为当代每个企业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已不能满足市场对于企业精细化配置资源的要求,企业急需引进技术预见,确定知识管理战略的战略性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实现资源的精细化配置,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为企业战略的长远发展积聚能量。   第二,知识管理战略要更具战略眼光。进入知识经济,企业越来越认识到只有将市场与知识创新结合在一起,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以谋取竞争优势,获得经济效益才算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传统的知识管理战略缺乏对未来市场的预测与规划,企业需要从技术预见角度,对未来市场需求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在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建立并实施知识管理战略,从而为企业战略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第三,知识管理战略需与社会衔接。面对科学的快速进步,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要想在全球化竞争中生存,必须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占有主导权。这就要求企业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时引进技术预见,让社会公众参与到企业知识的创新,通过民主、科学的决策来塑造乃至创造未来,从而完成从“适应未来”到“塑造未来”的知识管理战略态度的转变,并且提供公众了解技术发展的平台,从而为企业战略的实施奠定群众基础。 
  2.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优势。 
  第一,科学制定知识管理战略目标,为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基础信息。技术预见作为一种前瞻性管理工具,能够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科学预测,系统化选择知识管理的战略性研究领域,选定技术发展路线,确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目标。同时,技术预见对未来科学系统的分析能够为企业战略的长远规划提供基础信息,并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第二,提高知识管理战略体系效率,为企业战略的制定营造良好氛围。技术预见促使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政府、大学、科研机构之间基于共同的目标进行沟通和交流,有效集成并整合了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了各创新主体的优势(田红娜等,2012),实现了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了知识管理体系效率。同时,技术预见促进了社会各界人士参与企业战略制定的积极性,为制定市场导向的企业战略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三,促进企业知识管理战略人文化,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扫除障碍。技术预见是信息占有者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技术前瞻性活动,其方法适应了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对市场主体人的需求把握,通过为社会各界提供了解、认识科学、技术、知识发展的平台,民主、科学地塑造未来,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引导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技术创新向人文化方向转变。同时,由于技术预见是从社会各主体的意愿出发,将人的选择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上,能够使员工对企业的目标产生认同感,从而为企业战略的实施扫除障碍。 
  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与可行性分析 
  利用技术预见这一前瞻性工具能够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和难点,优化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有效衔接并整合企业所拥有的社会资源,对未来企业的社会发展产生一定预警作用,通过高效沟通与技术教育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战略。 
  (一)基于技术预见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 
  从战略制定流程的角度,本文将技术预见的方法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具体思路如图1所示。 
  1.知识管理战略信息采集。企业利用技术预见进行知识管理战略信息采集时,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现在所处行业当前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当前行业技术研发情况、技术研发费效比及其他企业研发水平等信息。同时,充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未来技术的需求,明晰新技术对企业业绩增长、核心竞争力、知识管理以及企业战略所带来的影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利用文献计量法对企业所处行业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统计分析,迅速了解各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变动情况;利用趋势外推法对行业未来知识、技术需求进行时间分析和领域相关性分析,把握未来科技发展趋势;利用专利分析法了解各个国家这些领域的专利技术信息,避免企业将要进行的技术研究落入跨国公司的专利陷阱;对企业自身状况进行综合客观的SWOT分析,明晰企业知识、技术创新的优势和劣势。 
  2.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制定。知识管理战略信息采集完成之后,企业进入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制定阶段。通过借助技术预见所搜集、整理的信息,企业能够及时理清其现存的技术差距,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对知识、技术的创新能力等,科学决策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性研究领域,形成相应的备选知识管理技术清单,合理制定不同情境下的知识管理战略方案,也为未来企业战略的制定提供决策信息。具体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确定关键因素,把握整体情况。通过专家组法,明确未来对科技研发的供给与需求,确定知识管理战略的重点和难点;第二,构建多种情景,制定战略措施。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多种状态及导致该状态出现的情景做出准确分析和描述,并对分析得出的所有排列组合进行分类汇总,最终归纳为几种主要的情景。通过科学计算每种情景发生的概率,筛选出几种主要的情景;第三,利用信息技术、建立仿真模型。企业还必须借助各种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为管理战略的制定提供智力支持。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借助仿真系统分析竞争者与企业的竞争关系,形成模拟竞争环境,以提升竞争情报的有效性;第四,根据不同的情形,选定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性研究领域,形成相应的技术备选清单,并制定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康存辉,2011)。 
  3.知识管理方案选择。在知识管理战略方案选择阶段,融入技术预见思想,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企业内部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方案选择环节,以充分集成与整合政府、大学、科研机构的人才、知识和信息资源,发挥各创新主体的优势,同时将人文因素融入知识管理战略中去,促进企业人性化管理,也为以后企业战略的实施扫除障碍。具体操作流程如下:第一,根据企业筛选出的战略性研究领域组建专家网络,人员涵盖政府、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内部员工;第二,利用关键技术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评价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战略方案关键性评价指标;二是各个专家可靠性评价指标。按照评价指标的重要程度,对其赋予一定的权重;第三,针对战略方案关键性评价指标设计调查问卷;第四利用德尔菲法将知识管理战略方案及调查问卷以函件的方式分别向专家组成员征询调查;第五,以评价体系为标准,通过对最终专家意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知识管理战略方案进行排序,遴选出最科学合理的知识管理战略方案(田红娜等,2012)。   4.知识管理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技术预见在知识管理战略方案修改与完善阶段能够发挥其沟通与协商功能。企业通过鼓励内部员工参与知识管理战略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培养员工对战略方案的认同感,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确保方案的公正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引导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民主、科学地决策了企业的未来。运用技术路线图法对企业知识管理方案的修改与完善具体可分为以下四个相互联系的步骤:第一,将筛选出的知识管理战略方案进行一段时间的公示,搜集整理企业员工的相关意见;第二,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绘制技术路线图;第三,举办专家论证会,结合员工的反馈意见,对知识管理战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对不合适企业自身状况的地方予以说明,最后形成相关报告;第四,根据技术路线图、专家可行性分析报告,对知识管理战略的预期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进行微调整,修改并完善知识管理战略。 
  (二)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第一,技术预见的目的与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目的相一致。技术预见是对未来系统的探索,其目的是系统化选择那些具有战略意义的研究领域、关键技术和通用技术;而知识管理战略是对企业知识发展的远景规划,其核心内容是创造企业独有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两者具有共同的目标,且技术预见作为一种战略管理工具,其本身就能够直接应用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 
  第二,技术预见的预见范围符合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要求。技术预见着眼于远期未来,时间范围一般为5-30年,而知识管理战略旨在做出有关企业知识发展的远景规划,是以谋求企业中长期发展为目标的,时间范围一般也为5-30年,技术预见的时间范围符合企业制定知识管理战略的要求。 
  第三,一些技术预见方法在企业中的成功运用为技术预见的引入奠定了基础。技术预见的方法包括德尔菲调查、情景分析、关键技术选择、专家组讨论、文献计量、技术路线图开发、SWOT分析、头脑风暴法、问卷调查等,很多方法早已被企业引入并熟练运用。例如,“SWOT分析法”早已被企业引入分析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从而明确企业存在的知识差距。 
  第四,政府为企业技术预见的实施提供了条件。由于技术预见提供了一种应对未来挑战的全新认识方法,提供了一种强化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手段,政府也开始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如建立创新产业园区,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为企业开展技术预见活动提供相关平台,引导企业技术预见活动的顺利开展。 
  第五,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为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提供了基础。知识经济的到来促使企业逐步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在内部建立起知识管理系统为员工提供知识共享平台。知识共享平台的建立有利于推进技术预见的实施,控制技术预见的进度,回收技术预见的反馈信息,使技术预见能够更好的渗入到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每个环节。 
  结论 
  将“技术预见”决策模式运用于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中去,能够让企业对科技研发的供给与需求有深入了解,更有效的指导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开展。本文阐释了将技术预见引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中去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过程的四个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目前,技术预见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十分广泛,并获得了认可和重视,在此趋势下,将技术预见融入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前瞻性。同时,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知识管理战略的制定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过程,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有些涉及到企业商业机密不可全部获得;同时,由于技术预见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适用于企业的技术预见方法还没有成熟,没有企业尝试将技术预见运用于知识管理战略制定中,故没有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进行实证研究。本文的研究,使我们对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制定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为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完善知识管理制定提供可循路径和理论指导,为进一步完善企业知识管理体系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陈劲.技术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8   2.王新新.重视技术预见和基础研究[N].经济日报,2012-2-27   3.Druker,P. F.The Post Capitalist Society[M].Oxford:Butter worth- Hei nemann,1993   4.石芝玲,和金生.知识转移发酵的实证研究-以“华为”为例[J].软科学,2010.24     

  
  
相关论文

最新论文

推荐论文

gg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