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hgxyzp
46231 377

[其它] 按照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你不能吃饱饭的,否则,你就不是理性的 [推广有奖]

71
yanguoliusheng 发表于 2007-9-30 10:2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p是否为0呢?

使用道具

72
pd1975 发表于 2007-9-30 10:2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象1 谢谢,我吃饱了,再吃就会难受的。不要客气,你不吃就剩了。

想象2 学生在食堂吃饭,普遍出现浪费的情况。

这些说明我们在消费食物这一件商品的时候,收入不是有限的,而相对是无限的,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就是使其边际效用为0。也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你不存在其他欲望,如果可以用一个馒头交换一辆汽车,你会不会换,你还要不要吃饱。现实中人们不都是经济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则说并不知道自己的效用函数。

使用道具

73
kocou 发表于 2007-9-30 10:4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pd1975在2007-9-30 10:28:00的发言:
这些说明我们在消费食物这一件商品的时候,收入不是有限的,而相对是无限的,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就是使其边际效用为0。也就是说,在吃饭的时候,你不存在其他欲望,如果可以用一个馒头交换一辆汽车,你会不会换,你还要不要吃饱。现实中人们不都是经济人,也不一定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或则说并不知道自己的效用函数。

效用函数仅仅是现实的简化行为,是从人类的选择中抽象出来的模型。人们完全可以不知道他是什么形式,但他们却完完全全的按照这种模型在消费。你犯了一个很多人都会犯的错误,就是刻意将经济学理论生搬硬套,忽略了经济学理论的抽象性。

此外,“效用最大化的选择就是使其边际效用为0”这一说法本身就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从来就没有一本成熟的经济学书籍会提出这样的说法。

最后,我承认现实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经济人,但绝大多数人都是经济人,因为他们都具有私心,他们都会尽量使自己的效用最大化。尽管看起来,很多人并没有在做使自己效用最大化的行为,那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他的另一种约束:信息。引入信息约束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是经济人。因为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他们所知道的最好的‘行为集合’”。

使用道具

74
m060069 发表于 2007-9-30 12:5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1)从最有化考虑,在一定的约束下(货币约束),要使u=U(x,y,...)最大化在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方案当然是使各种收益的边际效用相等,

2)由此在保存货币与购买食物消费二者之间选择,推出mu=ip,

3)又由于ip>0,推出mu>0,而假设中mu>0就是没吃饱,所以推出人在保留钱和饱之间选择了保留一部份钱和不饱.

从逻辑推理的过程来看,没有什么错误,那么只有来考察它的前提假设了:

首先,在本文中,货币在变成约束条件时,我们已经假设它成为一个外生变量,而在考虑它的效用时确是采用的内生变量的性质;二者在推理中概念前后不一致的假设可能导致结论的错误.

其次,而且他在假设饱为食物的mu=0,既饱即为食物的效用为0这样一个主观的评价,而衡量饱还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即胃的容量N,这是一个物理概念,是一个客观存在,假设中,饱与效用的转化映射中没有考虑到这个限制条件,例如,一个人饱时不一定是达到胃的最大容量;但一个好几天的饿汉在吃完二十个馒头是也还觉得饿(已超出胃的承受能力),从饱映射到效用为零这样的假设有问题.

使用道具

75
jerryliu 发表于 2007-9-30 13:3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8:59:00的发言:

不好意思, 斑竹说的是。 我今天早上一起床就想到了。 我的推导的确有问题。 但不影响我分析时的结论。

我今天早上想到的例子是, 设效用函数的一个例子为: U(X)=a-b/x, a,b>0为常数,定义域为(0, 无穷), 当x趋于无穷大时,U(x)趋于a, 但永远也达不到a。 但U(x)完全满足局部非饱和性和单调性(此时是严格单调的)。

但这个和U(x)发散的情形, 对分析问题的结论影响不大, 因为当x趋于无穷时,U(x)也只能趋于极限a,而达不到极限a。

回到“吃饱”的问题上,楼主是说,“吃饱”了,显然是定义了U(x)达到最大, 但是,只要要求U(x)满足局部非饱和性和单调性,U(x)在所有定义域上是不可能达到一个最大值的(除非是在无穷远处,但楼主所说的吃饭,或一般的消费数量,不可能是无穷的)! 这和发散时的结论显然是一样的。

至于斑竹说的:“一方面你说效用函数存在MU=0的点。。。”————显然,如果U(x)是非严格递增的, 那么函数可以存在可列个点,它的导数为0,但这样的点不能导致函数的非可测性。 你可以把函数的图形想象成一个上升的阶梯函数, 在某些地方阶梯是平的, 但平的地方是零星的,虽然在无穷的定义域内这样的零星的平的阶梯可以有无数个,但必须保证它的零星的性质,而作为函数的图形,总体上是上升的。




我想你应该有犯了一个错误,对于规划maxU(x),如你所去的例子令U(X)=a-b/x, a,b>0为常数,如果没有任何约束,当然不存在最优解。

但是问题的关键是还存在着预算约束px=m,而且关键是这里的p和x都是向量,此时只要U(x)为凹函数,就会存在最优解(有定理可以支撑,因为此时约束为线性),而最优条件绝不是MU=0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9-30 13:33:34编辑过]

使用道具

76
ssmmb 发表于 2007-9-30 13:4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实际上西经提出“理性人”的假设的初衷就是看到了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理性人”的,如果它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它认为的那种“理性人”还多此一举搞出一个“理性人”假设做什么?

其实,这充分反映了西经对决定市场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人”的认识还很不完全,对人的行为和选择问题也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各种假设或约束条件只是一种修补漏洞的办法,但理论适用就很局限性,这是目前西经的软肋。

《价值意识》人的行为价值分析理论。 要想揭开经济现象的规律,必须首先认识人的行为规律;要想认识人的行为规律,必须首先了解人的价值意识。(石明) E-mail: ssmmb@online.sh.cn 个人网站: http://www.chinavalue.net/ssmmb/Home.aspx

使用道具

77
jerryliu 发表于 2007-9-30 13:4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tatax在2007-9-30 10:05:00的发言:

正因为U(x)达不到最大值, 所以用效用函数来定义吃饭问题,本身就无法定义“吃饱”了。这不是又回到了楼主说的吃不饱的矛盾了吗?

而经济学教育科研网的思路所提出的,问题不在于边际效用为0,而是在于选择。 吃得饱与不饱不是问题的关键, 而是在两面种商品,或斑竹所说的,两个商品向量,之间进行比较与选择时,用MRS,边际替代率来解决,而不是边际效用。 边际替代率的解法是说MRS为0是角点解,这就完满地解决了楼主的问题。而如果采用边际效用为0来解决,这本身就是个错误。序数效用论替代基数效用论也是很早已前的事情了,所以楼主的这个矛盾可以看作是序数效用论对基数效用论替代的一种延续。————这也是为什么象前面有人提到的,阿罗等人早已想到过,先看一下别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少走弯路。

综上所述,问题或矛盾的根源在于基数效用论的边际效用为0, 这也是经济学教育科研网里引用的本主题的前面3个贴子所总结出来的结论。

解决最终归于————>1、序数效用论, 2、角点解。


首先,规划:maxU(x),s.t.px=m有解(见本人上贴),因此你得第一段结论不成立

另外,关于MU和MRS,我的观点是,两者有本质的区别,但对于求解规划来讲,给定一个效用函数的形式,其最优条件用MU表示,还是用MRS表示是等价的,因此,仅对求解来说,序数效用和基数效用并无本质区别,不知你同意否?

关于角点解问题,我想大家应该再往深想一想,什么是角点解,还是刚才的规划:maxU(x),s.t.px=m,这个规划是不完全的,实际上还有一个条件没有写,就是对任意的x,有x〉=0。

此时如果对于向量x中的某个元素取到0,则称之为角点解。

自然有人就会发问,会不会有一种情况使得向量中的每一个元素均严格大于零,但仍然为角点解呢?

答案是肯定的,但必须在预算约束上引入摩擦,比如,当某购买一个商品超过一定数量时,价格会变得便宜些;再或者对于单个消费者,消费量存在着上限(例如只允许你买一张火车票),在这种情况下,预算约束线就会出现折点,此时的约算约束集,也不再是Walras` budget constaint

在这样的情形中,才有可能(注意是有可能,并不是一定会)出现角点解。

但楼主的问题,并没有引入任何的摩擦,而又不妨假定了没有消费品的消费量严格为正,因此,我认为不用考虑角点解的情况

使用道具

78
jerryliu 发表于 2007-9-30 13:5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ssmmb在2007-9-30 13:47:00的发言:

实际上西经提出“理性人”的假设的初衷就是看到了现实中是不存在这种“理性人”的,如果它认为现实中的人都是它认为的那种“理性人”还多此一举搞出一个“理性人”假设做什么?

其实,这充分反映了西经对决定市场运行的关键性因素——“人”的认识还很不完全,对人的行为和选择问题也没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各种假设或约束条件只是一种修补漏洞的办法,但理论适用就很局限性,这是目前西经的软肋。

你想远了,现在的焦点是在新古典的框架下能否解决楼主问题,这个焦点还没有解决,暂时还谈不到那些关于“认知”的实验经济学的东东。

而且我还深信新古典的框架对这个问题的解释很清晰

使用道具

79
jerryliu 发表于 2007-9-30 13:5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再多说一句,其实楼主只讨论了消费者消费多个商品时的情形,并没有讨论消费单个商品的情形

这是因为,一旦引入了货币,就相当于引入了复合商品(因为货币可以购买任意其他商品),因此,要想讨论单一商品的问题,恐怕“只有在孤岛上的克鲁索,只能上树摘苹果吃”。

使用道具

80
statax 发表于 2007-9-30 13:59: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以下是引用m060069在2007-9-30 12:56:00的发言:

从饱映射到效用为零这样的假设有问题.

这正是我说的用基数效用论所得出的谬误。见我的一个特殊例子的效用函数形式:U(x)=a-b/x 的那个贴子。

Use it, or lose it!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15 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