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我也来打假
19742 79

[其他] 转帖续”痛批《货币战争》与中国学术界的无能“ [推广有奖]

  • 0关注
  • 0粉丝

小学生

78%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0
论坛币
330 个
通用积分
0
学术水平
0 点
热心指数
0 点
信用等级
0 点
经验
108 点
帖子
10
精华
0
在线时间
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1-6
最后登录
2016-4-16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p>作者“我也来说几句吧”转自天涯</p><p>啰嗦了老半天,终于到第一章了。读者们,不要嫌我啰嗦,实在是这本书值得品味的地方太多了,我不能让大家错过啊。<br/>  在本章导读第2页中间,有一句话说:<br/>  “罗斯柴尔德家族……保守的估计有五十万亿美元的财富。”<br/>  我正是第一眼看到这个数字,马上判定:<br/>  这是本烂书!<br/>  而读到这一章,我确实没花三分钟。<br/>  《货币战争》这本书,让人想起十二年前在中国流行过的一本小册子《中国可以说不》。那本愣头青的激昂之作,曾经让很多中国人热血沸腾。<br/>  对那本书,我一眼都没看,只听了这个名字,就马上判定为“烂书”。<br/>  后来的历史果然证明,那确实是本烂书。<br/>  好了,关于罗斯柴尔德这五十万亿美元的财富,是读者们对本书争议最激烈的地方。<br/>  如果说《货币战争》是本小说,那作者一开头就给出了一个极强烈的悬念;但可恨的是,我读完了这本书,作者根本就没有把这个悬念解开。<br/>  所以即使作为小说,《货币战争》也很恶心。但宋鸿兵还道貌岸然地把它伪装成正史,我对他最可恨的地方,就在这里。<br/>  宋鸿兵在正文中没提这五十万亿美元是怎么算的,他在第一章的标了个英文附注,嘻嘻,虽然我的英语只够教教幼儿园的ABC,但把附注翻译过来却是毫不费力的。宋鸿兵在附录说:<br/>  “Morton(1962)年表明:罗斯柴尔德的财富,在1850年估计超过60亿美元。经过152年,也就是到2006年,如果按平均利率6%,就增值为53万亿美元”。<br/>  乖乖隆的咚,这就是作者的推算方法。<br/>  伟大的宋鸿兵,令人尊敬的宋鸿兵,值得中国的银监会、证监会请去咨询的宋鸿兵,<br/>  I服了U!<br/>  下面看我是怎么扒你的裤子的!<br/>  TNND,敢在中国内地出这样的烂书,难道真的欺负我堂堂大陆没有人了吗?!<br/>  <br/>  <br/>我得在这里讲个故事,好把事情讲得更清楚些,各位,我的故事可和宋鸿兵的不一样哦,是大家知道的历史事实:<br/>  中国第一大贪官和绅,想必大家都知道,他在1799年被嘉庆皇帝查抄家产时,大约拥有白银十亿两,相当于当时整整十一年的中国财政收入总和;中国是当时头等超级大国。想想美国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和绅当时的钱,如果折算成美金,绝不在少数。<br/>  如果按宋鸿兵的算法,6%的年利率过了208年,到现在和绅家族的财富,至少超过两百万亿美金。<br/>  吓你一大跳吧。<br/>  大家一看这吓人的推算,肯定会说,你胡说八道!<br/>  是的,我在胡说八道。<br/>  <br/>  和绅当年被赐自尽,身边只有一卷烂席子,他的所有财产,全部充公。<br/>  所以世人才有“和坤跌倒,嘉庆吃饱”的说法。<br/>  不过,该被指责为“胡说八道”的,不该是我,而是宋鸿兵。<br/>  因为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财富,也不能用这种算法来推算。<br/>  他们在这漫长的152年中,也遇到了无数的风波和困难,根本无法按6%的年利率,来推算他们财富的增长。<br/>  比如:<br/>  他们在1865年,战略决策失误,认为美国没有前途,就把业务撤出了美国;<br/>  比如:<br/>  他们在一战、二战中损失极惨,很多在德国、法国、意大利的资产,要么被摧毁,要么被国有化;<br/>  再比如:<br/>  这个老家族一直坚持家族经营整个产业,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自己的发展。<br/>  所以到现在为止,实际上罗斯柴尔德家族一年的营业额,也就不过100亿美元,总资产也只在300亿美元以下。<br/>  <br/>  大家从这件事上,应该基本可以看清宋鸿兵玩的骗人把戏了:<br/>  他首先给出一个巨大的悬念,危言耸听,再含糊其词地给出一个根本没有现实可行性的推算,然后用乱七八糟的东西如:名人的题记、序、自己在美国的学历经历,来为那根本站不住脚的理论镀上层迷人的外衣。<br/>  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都是这种手法。<br/>  不足为奇。<br/>  只不过,这回卖狗皮膏药的,不是乡下的农民,而是美国回来的硕士。<br/>  所以《货币战争》热销一时,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还没有见过这种新款的狗皮膏药。<br/>  到底是学过营销学的,宋鸿兵知道利用名人的光环作宣传,比老一辈卖狗皮膏药的更加向国际化接轨了,所以狗皮膏药能卖到银监会、证监会去。<br/>  I服了U!<br/>  <br/>宋鸿兵替罗斯柴尔德吹嘘,他们有50万亿美元的资产,俺就一直没有想明白,这50万亿美元,可相当于400万亿港币或人民币啊(按宋鸿兵写作时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br/>  李嘉诚家族的资产,大概不过是400万亿港币的二千分之一,我们都很清楚,它分布在和黄、长实、港灯这些香港上市公司里。<br/>  难道,比李嘉诚多2000倍那么强大的资产,就无迹可循了吗?<br/>  我实在想不通这件事。我想,要么我是傻瓜,要么宋鸿兵是骗子。<br/>  我觉得自己不傻,那么只好选择宋鸿兵是骗子了。<br/>  第5页讲了个很动人的故事。这个故事说:<br/>  罗斯柴尔德由于有先进的通讯系统,抢先得知英国在滑铁卢打败拿破仑,因此炒英国公债赚了20倍(这故事不错,我以后会把这个情节,用到自己的小说里去,呵呵)。<br/>  对此,我不予置评。<br/>  第14页又讲了两个故事。<br/>  第一是在英法战争期间,罗斯柴尔德想办法把自己的黄金,运到驻扎在法国的英国军队手里。这事太玄了,实在太像个虚构故事了。<br/>  第二个故事讲罗斯柴尔德银行和英格兰银行斗法的事。这个故事,我怎么说呢?实在像极了中国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怀的斗法。<br/>  怎么西方近代的商人,斗法的形式和中国近代商人一模一样呢?<br/>  我真的怀疑这是不是中国人自己编造出来的。<br/>  不过,怀疑归怀疑,我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求证这二个故事的真实性,从表面上看,这两个小故事也没有什么硬伤,我就不予置评了。<br/>  <br/>  宋鸿兵吹了那么多罗斯柴尔德的巨大财富,和他们的美妙故事,用意何在呢?用意在为下面他的荒谬推理服务。<br/>  好,我们等着瞧!<br/></p><p>好,过到第二章。<br/>  第二章第31页,宋鸿兵危言耸听地说:<br/>  “美国人民也果然欠着银行44万亿美元的天文数字般的债务,”<br/>  然后作者很替美国人民担心:<br/>  “他们也许真的有一天一觉醒来就会失去家园和财产”<br/>  反过来,他的意思很明显:<br/>  “中国人多幸福啊,没有欠那么多钱”<br/>  唉!对这段话,我不知道是宋鸿兵无知,还是故意胡说八道。<br/>  美国的社会机制是:<br/>  美国人对政府有纳税的义务,而美国政府对美联储负债。<br/>  美国政府干吗要负债呢?他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经济目标和其他目标。<br/>  因为经济在不断增长,社会对货币的总需求量也同样增长;所以扩大总货币量对经济发展是有利的。<br/>  美国政府的这种负债,和我们平时理解的,普通的个人、公司欠钱是不同的:<br/>  美国政府对美联储的负债,是可以形成货币的!<br/>  而李四欠张三块钱,能形成货币吗?不能,那是要还钱的!<br/>  而美国政府欠美联储44万亿美元,是变成了货币投入经济运行的。<br/>  一本写《货币战争》的书,一个号称学金融的硕士,一个自称搞过十几年美国金融的家伙,连这个也搞不明白,书读个屁眼里去了吗?!<br/>  操!<br/>  不对,我也是男的,我不能操。<br/>  宋鸿兵在这里,犯了个超低级的错误。他就想用这点中国读者难以细察的地方,来说明美国人的悲惨,来突出货币战争的可能和可怕,实在拙劣透顶!<br/>  我说他“愚蠢”,说他犯错误,还是好心,说他“恶意误导”,才比较正确。<br/>  <br/>第47页说:<br/>  “美国的南北战争,从根本上讲,是国际金融势力及其代理人与美国政府激烈争夺美国国家货币发行权和货币政策的利益之争。”<br/>  好吧,这是《货币战争》的主导思想,驳斥这个东东,可以用阴谋论进行批驳。<br/>  为了解释一下什么是阴谋论,我先讲一个心理学的概念:<br/>  归因。<br/>  中国人喜欢听故事,我讲两个中国的经典故事,来解释“归因”这个概念:<br/>  有个人的斧子不见了,他怀疑是隔壁的青年偷了。他看那青年的言谈举止,处处都像个偷斧子的人。过了几天,他在床下找到了那把斧子,他再看那青年,怎么也不象个偷斧子的人。<br/>  再讲个故事。有位父亲经常教育女儿说:<br/>  “婆家肯定会对你不好的,所以一定要防着他们”<br/>  这女儿出嫁后,牢记父亲的教诲,隔三岔五就把夫家的东西,往自己的娘家拿。慢慢地,丈夫和公婆觉得这女人和他们不是一条心,就一纸休书把这女儿休回了娘家。<br/>  这女儿回到娘家后,心里还想:<br/>  “父亲真英明,早就预料到这一点。”<br/>  归因,简单地说,就是为一件事寻找原因。<br/>  《货币战争》的宋鸿兵,就像个得了强迫症的精神病人,把很多八杆子打不着的事,都归因到国际银行家的阴谋上。<br/>  他这样强迫自己,目的何在?希望看这篇文章的读者,也为他归一下因。<br/>  <br/>好,再回到美国的南北战争,这小宋可真能乱扯,他在这里的胡扯,还是归因的问题。<br/>  对这件事,我还是讲个浅显的故事:<br/>  两个美女(南北战争)在街头打架,一群无聊的男人(宋鸿兵津津乐道的国际银行家)在旁边看热闹。臭男人们自然希望美女打得越激烈越好,最好打到赤身露体,他们就可以大饱眼福了(发战争财)。<br/>  但是,如果我要告诉你说,这件事整个就是那无聊的男人,为了看美女走光,而唆使她们在街头斗殴。那你肯定又要骂我<br/>  “胡说八道”<br/>  因为如果无聊男人能唆使美女打架,他们还不如早领回家去慢慢享用呢。<br/>  你们说是不是呢?<br/>  不过,你别骂我胡说八道,是宋鸿兵胡说八道,我只是将他的胡说八道变了个样子:战争双方就是打架的“美女”,而银行家只是“看热闹的无聊男人”。<br/>  银行家想发战争财是理所当然的,但要说战争是他们主导的,那就像无聊的男人能唆使美女打架那样,是胡说八道。<br/>  英国之所以在南北战争中支持南方,是因为他们不想有一个统一的美国;就像现在美国的“台海政策”那样,美日都不想中国统一。<br/>  强者永远不希望有强大的对手和邻居,这和银行家的阴谋没什么关系。<br/>  战争最后的胜负,靠的是大炮口径和数量、士兵的人数和士气,现在再加上核武,纸币能起一些作用,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br/>  胡乱归因是要不得的,如果宋鸿兵的老婆因为他严重的强迫症,而要离开他,他会不会想:<br/>  可恶的人民币,怎么还不升值呢?<br/>  这哪是哪的事吗?<br/>  小宋,你对老婆不能这样的话,写书也不能这样!<br/>  <br/>  <br/>  注: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通常表现为偏执、顽固,严重将导致精神分裂。<br/>  <br/>第49页,宋鸿兵把中美两国的货币发行作了个比较。他说:<br/>  “仅仅是由于政府直接发行货币还是政府发行债券而银行发行货币这一点看似不起眼的差别,就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不公平。”<br/>  这道貌岸然的评论,只能证明作者缺少基本的判断。美国政府是民选政府,人家政府选择了间接发钞的这种制度,正常平稳运作了140多年,经济政治搞到了世界第一,你还屁颠屁颠地跑过去,而今人家美国人没认为不公平,<br/>  你宋鸿兵倒替他们抱起不平了,既然觉得不公,回来就是,干吗一边骂,一边又屁颠屁颠地回去呢?<br/>  宋鸿兵是吃饱了撑的吗?当然不是。<br/>  宋鸿兵的用意在下面一段话,他很为咱们中国人自豪地写道:<br/>  “到目前为止,中国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由政府直接发行货币的国家…….”<br/>  呵呵,这多像我们30多年前,自己吃不饱肚子,却想去解放全世界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人民。<br/>  下面接着有一段,说中国政府直接发行货币如何如何的好,看这腔调像极了写《中国可以说不》的愣头青。<br/>  其实间接发钞和直接发钞,各有利弊,看各国政府自己的选择。虽然下一章的标题是“私有中央银行”,但作者实在按耐不住,在这一章中就写了大量私有中央银行的黑暗。仿佛只有中国的公有中央银行,才会保障俺们穷苦老百姓的利益。<br/>  实际上,中国中央银行管理下的国有银行,制造了多少多少烂帐,那是多少多少民脂民膏呢?<br/>  我要再次提醒宋鸿兵的是:<br/>  美国实行这种制度140年,美国是当今的第一大强国。<br/>  要知道,一克的事实,胜过一吨的口水。如果宋鸿兵能有一套不同的金融制度,使中国长期稳居第一大强国的地位,那~~~~~~I服YOU!<br/>  真TMD不想再读下去了,实在不值得为这本烂书浪费时间。<br/>  为了我的诺言,咬咬牙吧。<br/>  <br/>  <br/></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让我也说几句吧&idWriter=14828175&Key=0" target="_blank">让我也说几句吧</a> 回复日期:2008-1-10 16:14:08 </center></font> </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p><p>  <br/>  在第三章本章导读中,宋鸿兵志得意满地炫耀他的重大发现:<br/>  “不算夸张地说,直到今天,中国可能也没有几个经济学家知道美联储其实是私有的中央银行。”<br/>  我真不明白,这宋鸿兵留美多年,怎么还满脑子“私有、国有”的陈腐观念。只要对经济发展有利,管他是“私有”还是“国有”呢?<br/>  如果中国的经济学家(这是官方称呼,我自己认为中国是没有经济学家的)真的不知道美联储是“私有”的,是因为这一点并不重要。<br/>  美国的核弹数量和布置,总算非常保密吧,但中国人就是知道,因为这对中国很重要。<br/>  第三章中,宋鸿兵为了说明美联储是怎么黑暗、丑恶、神秘的,花大量笔墨描写了华尔街七巨头如摩根、洛克菲勒等等,但我注意到:<br/>  他写的全是过时的历史。<br/>  那都是1910年代的事了。<br/>  如果现在英国人看了几本19世纪有关中国的老书,认为中国男人都是扎辫子的落后状态,那我们是应该惭愧,还是应该笑话那英国人?<br/>  当然是笑话他,因为他把中国一百年前的情况,当成了现在。<br/>  宋鸿兵这小子,在这里就是给我们玩的这花招,他好可恶啊!<br/>  实际上,美国在宋鸿兵详细记载的那段历史之后,发起了反托拉斯运动,那些巨大的托拉斯,都被拆解或起诉,比如:洛克菲勒集团,被分解为七个公司。<br/>  同时美国还制定了“托马斯-谢尔曼反垄断法”,保护竞争。<br/>  作者故意使用这些过时的资料,来误导中国读者,用心极其不良。<br/>  所以我才骂他:欺负我堂堂大陆没有人了吗?!<br/>  <br/>  <br/></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让我也说几句吧&idWriter=14828175&Key=0" target="_blank">让我也说几句吧</a> 回复日期:2008-1-10 16:20:04 </center></font> </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p><p>  <br/>  对照宋鸿兵的《货币战争》,我很遗憾地说:<br/>  中国目前的经济状态,说宋鸿兵在第三章中贬斥的美国大巨头垄断,完全一样。<br/>  虽然中国民众怨声载道,但中国的银行、电信、石油、铁路、航空,等等等等好赚钱的营生,都垄断在国家之手。<br/>  因此按宋鸿兵《货币战争》的说法,中国在自由竞争方面,至少比美国落后一百年。<br/>  在这方面,如果只考察这个指标的话,中国政府发动货币战争的能力,远远高过其他国家。<br/>  不过,中国金融官员对国际惯例、法则和运作方式的熟悉程度,还大大落后。否则,他们也不会去咨询宋鸿兵。<br/>  当然,这些显而易见的结论,是宋鸿兵绝对不敢提及的,因为他写《货币战争》的目的太明显了,他不会说中国金融的任何不足。<br/>  这一点,下面还要提及。<br/>  </p><p>作者在写美联储时,就像个高高在上的上帝,用亢奋的笔调表达他洞察了美国人所不知道的一切“内幕”:美联储的成立。<br/>  看到这里,我非常奇怪:<br/>  为什么货币战争这本书没有英文版?<br/>  如果它真的那么富有革命性和权威性,早就应该在美国出版,等着得普利策大奖了。<br/>  唯一合理的推测是:这本书讲的都是些伪历史,作者编造了很多无聊的“因果关系”,来忽悠可怜的中国读者。<br/>  作者在第三章中用了很多“春秋笔法”,来写美联储的权力是如何庞大,但他从不讲:<br/>  谁在约束美联储?<br/>  如果没有机构和法律约束,为什么在美联储不会疯狂地发钞票?<br/>  这一点,我想作者不会不知道,只是他刻意隐瞒着,不告诉可怜的中国读者。<br/>  我的最基本判断是:<br/>  如果宋鸿兵说一家公司无恶不作,充满了黑暗和神秘,但这家公司100年来,业绩不断增长,获得了大量的荣誉和国民的信任,<br/>  你会相信宋鸿兵的鬼话吗?</p><p></p><p>第四章一开篇,引用了纽约市市长1927年的一段言论,说洛克菲勒集团如何操纵,同样的,读者如果光看这段话,又会觉得很黑暗,但那是80年前的事了,80年,有多少进步啊?<br/>  像宋鸿兵这样,断章取义地截取一截话,想拿来论证什么呢?<br/>  又要蒙人一把?<br/>  在这一章里,宋鸿兵非常积极地想让读者相信,那些大型战争,尤其是世界大战,都是国际银行家在后面搞的鬼。<br/>  第一篇的小题目是<br/>  “没有美联储就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br/>  得了吧,这里面扯了些不值一提,乱七八糟的古旧小故事,看得我都打瞌睡了,懒得驳他,有心的读者自己去搞掂吧。<br/>  因为我毕竟不愿为这种无聊的事,过多浪费时间,想速战速决。<br/>  <br/>  一直看到125页,我才重新打起精神。<br/>  这一页有段话说:<br/>  1933年到39年,德国用区区6年时间,就完成经济复苏和大规模战争准备,如果没有外来金融资助是不可能的。这些外来资金,如果不是为了准备发动战争,就难以有合符逻辑的解释。实际上,华尔街就是纳粹德国最大的资金来源。<br/>  这段话极其明显地说:<br/>  华尔街是帮助纳粹德国发动战争的元凶。<br/>  我真感到好奇怪耶。<br/>  华尔街居然从1933年起,就开始鼓动希特勒准备世界大战,这可需要一些远见噢。<br/>  但世界大战对华尔街有什么直接利益吗?<br/>  是华尔街的哪些机构、哪些人直接推动了希特勒准备世界大战?<br/>  宋鸿兵没告诉我们,这个混蛋!<br/>  <br/>  让我感到更奇怪的是:<br/>  二战之后,世界的金融业飞速发展,金融产业的力量更加强大。<br/>  但这六十多年,那些可恶的、可怕的国际银行家,却没有发动战争。要知道,他们在宋鸿兵的逻辑里,可有的是机会:<br/>  在肯尼迪任美国总统时,有古巴事件、美苏导弹危机;<br/>  在里根任总统时,美苏争霸愈演愈烈;<br/>  最后到1991年苏联崩溃。<br/>  宋鸿兵所说的那些在幕后策划战争的国际银行家,却没有利用这些良机去发动世界大战,是这些银行家“傻”还是宋鸿兵胡说八道,读者自己去判断吧。<br/>  <br/>  哦,我忘了一个理由:<br/>  那些可恶的、可怕的国际银行家,他们从良了。<br/>  不过也不对啊,如果他们从良了,宋鸿兵还写这书干吗?<br/>  前面那个赵姓老头还说危言耸听的话干吗?<br/>  “战争已经开始,虽然看不见硝烟”<br/>  显然,他们没有从良,哦,他们变成拉登。<br/>  对,他们一定是变成拉登了。<br/>  <br/>  赶明儿,宋鸿兵再写本:<br/>  《超级内幕:从金融巨鳄到恐怖分子的演变》<br/>  那也一定热卖。<br/>  嘿,各位,这可是我的知识产权啊,你们不能写这书啊!<br/>  <br/>  <br/></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让我也说几句吧&idWriter=14828175&Key=0" target="_blank">让我也说几句吧</a> 回复日期:2008-1-10 16:52:32 </center></font> </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p><p>  <br/>  <br/>  批这种烂东西也能出名,太幼稚了吧,我可是用马甲来写的,根本无所谓名声,我就想赶紧完工了,好去打球。<br/>  哎呀,都要五点了,去晚了羽毛球馆有人占了。<br/>  <br/>  说我批得不对,大家尽可具体地指出来。但说我批得不具体,喂,楼上的,你批给我看看。<br/>  <br/>我可正是看大家都说《货币战争》很烂,却没有人指出具体的意见,才来做无名英雄的哦。<br/>  <br/>  嘻嘻,你们说我批得烂也可以,不过,也得象我批宋鸿兵那样,一字一句地批,不要笼统地说,那样我会当作没有看见。<br/>  <br/>  <br/>  <br/>  <br/></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让我也说几句吧&idWriter=14828175&Key=0" target="_blank">让我也说几句吧</a> 回复日期:2008-1-10 16:58:48 </center></font> </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p><p>  <br/>  第六章<br/>  宋鸿兵说统治世界的“精英”,就是那些国际银行家。这一整章,只表明作者的头脑,全陷在狭隘的金融里面,显示出他根本不懂得:<br/>  金融最终是为整体经济服务的。<br/>  在这一点上,宋鸿兵就像过去的神学家那样,把一切都归因于上帝:<br/>  “上帝创造了一切,上帝统治着一切”<br/>  只不过他这里的“上帝”,就是那些国际银行家而已。<br/>  宋鸿兵不知道:归根到底,货币,只不过是实体经济的一个表征。<br/>  没有实体经济作基础,货币不过是擦屁股都嫌脏、嫌硬的垃圾;刚发行的货币虽然不脏,但擦屁股还是太硬了。<br/>  <br/>第七章说“诚实的货币”。<br/>  宋鸿兵显然很迷信“金本位”制,他说:<br/>  “金本位的货币是诚实的。”<br/>  那么反过来说:<br/>  不是金本位的货币,就不诚实了!<br/>  呵呵,正好,人民币不是金本位,但宋鸿兵绝不敢说:<br/>  “人民币是不诚实的货币。”<br/>  給他一百个豹子胆,他也不敢。<br/>  我看,他虽然傻,但还没傻到找死的程度。<br/>  那么,是不是金本位一定很重要呢?<br/>  讲点幼儿园小朋友都知道的小知识:<br/>  首先,应该说,金本位只是个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非随着货币产生而产生,大家一定记得以前中国有人用贝壳作货币的。<br/>  另外,现在经济发展极为迅猛,对货币的需求增长很快,而黄金的存量受自然资源和开采能力的约束,很难跟上经济的超速发展;所以金本位一定是会过时的。<br/>  中国的货币没有金本位,中国的经济不照样发展得很好?<br/>  宋鸿兵为什么在书里刻意回避这一事实呢?<br/>  <br/>  好了,再回到《货币战争》。<br/>  第七章,这章大量篇幅讲了:<br/>  肯尼迪的死亡,是因为他签署了11110号总统令。<br/>  这真是个惊天内幕,宋鸿兵是怎么说的呢:<br/>  “肯尼迪想从美联储手中夺回货币发行权,最后遭到国际银行家主谋的暗杀。”<br/>  宋鸿兵讲了个逻辑很严密的故事来支持他的说法,太长,不引用了。<br/>  但我想说的是:<br/>  美国的政府高层决策机构,就像个公司体制:参众两院,就像是董事会,总统不过是个总经理。如果一个公司的董事会做出决议,难道把它的总经理换人,这个决议就不执行了吗?<br/>  没有参众两院的支持,肯尼迪怎么可能签署“11110号总统令”呢?<br/>  179页,宋鸿兵把里根总统遇刺,也归结为国际银行家的阴谋,故事讲得可像真的一样,可惜有悖人们的常识。<br/>  这还是归因的错误!<br/>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我不再啰嗦。<br/></p><p>第三个故事,是讲亚洲货币绞杀战,讲的是东南亚经济危机。<br/>  这件事很多人记忆犹新。<br/>  我认为,虽然1997年亚洲的经济危机叫金融危机,实际上更是产业危机。<br/>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本质,是中国在冷战后制造业上的崛起,取代了东南亚诸国在世界产业链上的地位:<br/>  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被西方老板从生产线的工位赶下来。<br/>  而坐到流水线上的,是庞大的中国。<br/>  因此东南亚国家的价值被边缘化了,这种边缘化的一个最直接的表现,就是:<br/>  货币贬值!<br/>  索罗斯同志,不过是抢先看到了那个贬值发生的关键时刻,稳、准、狠地大捞了一票。<br/>  当然,东南亚诸国也不会坐以待毙,谁都不会,都得用自己的硬通货去抗衡一下,这表面上看来,就有了一场鏖战。<br/>  因此,金融危机和货币危机,不过是这种边缘化的外在表象而已。<br/>  中国人转移接受了世界工厂,心里暗自高兴着呢,所以中国人不愿意提起这事,因为越提这件事情,“中国威胁论”就越泛滥。<br/>  宋鸿兵在这里犯的最根本的错误是:<br/>  他的眼里,根本没有认识到:<br/>  货币,不过是经济的一个符号,单纯的符号,是不能用于战争的。<br/>  用于战争的是实力;符号有时可以代替实力,有时不可以。<br/>  <br/>  <br/>第九章<br/>  我看了本章导读,才知道这世上最牛B的货币,居然是俺们的人民币:<br/>  一、人民币的发行,不需要金银等贵金属做支撑;<br/>  二、人民币的发行,也不用国债作抵押,所以不需要付利息。<br/>  哇噻!中国政府拥有那么牛B的货币,居然能够自觉控制自己,不胡乱地发行货币,这真是“英明的政府、伟大的政府”。<br/>  宋鸿兵不给他的读者强调这一点,实在不应该。<br/>  确实,拥有这种权力的政府实在少见,这和中国的政治制度有关,我就不多说了。<br/>  这种绝对的权力,在打货币战争时,当然是个绝对的优势,但宋鸿兵一点也不告诉中国读者这事,因为:<br/>  他写这本危言耸听的书,是用来吓唬中国人的,他怎么可能提这一点啊?<br/>  按他的思想,他绝对能想出:<br/>  中国应该如何操纵人民币作武器,去主动进攻有敌意国家的货币。<br/>  也许,中国金融界的高层们,就是想咨询这方面的东东吧。<br/>  不过,就宋鸿兵的头脑,能出什么好点子,怀疑?<br/>  他后面列了一些他的主意,我们到时再评论。<br/>  <br/>  在整本书中,宋鸿兵表现出对货币发行权极为重视,他总认为由私有银行发行货币极其不妥。<br/>  在这点上我总觉得宋鸿兵有很混乱的思想:<br/>  他觉得谁掌握了货币发行权,谁就能乱印钞票,自己发横财。<br/>  但实际上,世界各国由私有银行发行货币,才是惯例,而国有中央银行发行货币却是少数。<br/>  比如香港,有发钞权的三家银行:汇丰、渣打和中银,都不是港府直接拥有或控制的。<br/>  宋鸿兵可能觉得:私有银行掌握了发钞权,就可以乱印钞票、中饱私囊,这实在凸现了宋鸿兵对金融知识的极端缺乏,我真不知道他的金融是怎么学的?<br/>  举个简单的例子讲,这宋鸿兵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阿Q同志很可爱,他对革命的理解,就是分财主的钱、睡财主的小老婆。<br/>  看宋鸿兵的书,好像私有银行有了发钞权,就会连夜印个十亿美元,然后出去花天酒地、胡天胡地。<br/>  套用一句网络上老掉牙的话,来评论这一章的宋鸿兵:<br/>  不懂游戏规则、无知,不要紧,但出来乱蒙人,就不对了。<br/>  <br/>  在249页,宋鸿兵非常高兴地告诉读者:<br/>  “貌似庞然大物的美元泡沫体系,其致命的死穴就在信心二字。”<br/>  真是伟大啊,宋鸿兵,你找到了美元的死穴,自然也找到了美国的死穴。<br/>  我觉得,世界受美国欺凌的各国,应该联合起来,请宋鸿兵做总理,就像战国时期的苏秦那样,挂六国相印。太伟大了,宋鸿兵真是天下奇才!<br/>  TNND的,中国有了宋鸿兵,还怕美国人搞什么“一中一台”?老美要不听话,立马点他的死穴,让他死翘翘。<br/>  不过,宋鸿兵太不小心了,这么重大的军国机密,怎么能在一本公开出版的普通书籍中透露呢?<br/>  哎呀,太可惜了,美元的死穴公开出来,这下可让美国人有了准备,你宋鸿兵到底是在帮助中国人呢?还是在帮助美国人啊?<br/>  为了能用好宋鸿兵发现的美元死穴,郑重建议中国政府如下处置:<br/>  在全国范围内收集《货币战争》,全部销毁,一本也不能留下。<br/>  勒令所有读过《货币战争》的人,统统忘记。<br/>  全面核查,凡是不能忘记的,统统押往新疆沙漠看管。<br/>  <br/>  呵呵,这建议是好,但可行性不高,算了吧。<br/>  我有更好的办法,我更伟大,因为我按照宋鸿兵的思路,发现了全人类的死穴!!!<br/>  嗯,我得打三个惊叹号。<br/>  谁也不能否认,人类的死穴,总比美元的死穴更厉害吧?<br/>  你知道人类的死穴是什么吗?<br/>  我得在这里停一下,卖个关子。<br/>  <br/>  <br/></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edermon&idWriter=14828175&Key=0" target="_blank">edermon</a> 回复日期:2008-1-10 20:04:18 </center></font> </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p><p>  说白了,货币战争属于网络小说之都市YY<br/></p><p><table cellspacing="0" width="100%" bgcolor="#f5f9fa" border="0"><tbody><tr><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td><td><font color="#008000" size="-1"><br/><center>作者:<a href="http://cache.tianya.cn/browse/Listwriter.asp?vwriter=让我也说几句吧&idWriter=14828175&Key=0" target="_blank">让我也说几句吧</a> 回复日期:2008-1-10 20:05:14 </center></font> </td><td valign="bottom" align="right" width="100"> </td></tr></tbody></table></p><p>  <br/>  <br/>  得了,我也没时间卖关子了。<br/>  我告诉你吧,就不收你的知识产权费,人类的死穴多了,随便举个例子吧:<br/>  比如:是太阳;<br/>  如果太阳灭了,人类就完了。<br/>  你肯定会骂我说:<br/>  “废话,这还用得着你说?太阳是生命之源。”<br/>  哈哈,说废话的不是我,是宋鸿兵!<br/>  因为信心,根本就是货币之源。<br/>  没有信心,还谈什么狗屁货币?<br/>  又讲个故事吧(嘻嘻,学CCTV的,以案说法):<br/>  湖南的一个乡下老农,之所以把他辛辛苦苦养大的肥猪,送进收购站,换回几张花花绿绿的纸,那是因为他相信:这几张纸能到城里换回他想要的电视机。<br/>  这就是任何货币的运作机制,维系这一机制的,完全是信心。<br/>  所以宋鸿兵说,美元的致命死穴是信心,话是没错,但却是废话。<br/>  用那么危言耸听的字眼,最后只给读者一个正确的废话,说明宋鸿兵黔驴技穷,江郎才尽了。<br/>   <br/>  <br/>  第十章的本章导读中,有这么一句话:<br/>  “当尼克松1971年单方面关闭黄金窗口时,美利坚的辉煌业已到了盛极而衰的转折点。”<br/>  我一读这段话,就想起了在大学《政治经济学》中学过的,英国大英图书馆那个大胡子无业游民写下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br/>  资本主义是腐朽的、垂死的、没落的……。<br/>  但可惜的是,事实上的资本主义,却腐而不朽、垂而不死。<br/>  宋鸿兵在书中言之凿凿地说:<br/>  美利坚的辉煌,在它1971年关闭了黄金窗口,就会盛极而衰。<br/>  但历史却表明:<br/>  20年后,即1991年,美国逼垮苏联,成为单一超级大国。<br/>  这时的美国,比20年前更加辉煌,要不,宋鸿兵为什么会屁颠屁颠地,跑到哪里去呢?!<br/>  转眼又过了16年,美国衰弱了吗?<br/>  说瞎话不要紧,但睁着眼,还说瞎话,不太好吧?!<br/>  <br/>第253页,宋鸿兵说:<br/>  “货币是整个经济领域最基本、最核心的度量衡。”<br/>  这句话显然是对的,但接下来的话,却显示了宋鸿兵的错误:<br/>  他想把货币这种度量衡,和物理世界的“千克、米、秒”等等,绝对地等同起来,这可是个天大的傻瓜干的事情。<br/>  为什么呢?<br/>  因为经济领域的价值,是相对的,今天一颗钻石值五万美金,但明年如果人工可以大量合成的话,也许会变成五块美元。<br/>  经济的价值,从根本上讲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判断和需求,并不是绝对的东西,也无法永远精确地界定。<br/>  齐白石的画现在很值钱,但文革的时候呢?三年灾荒的时候呢?这价值能象“千克、米、秒”那样去衡量吗?<br/>  愚蠢,宋鸿兵想搞学术“大跃进”呢。<br/>  当然,这些都是抽象的理论问题,懒得多批了。<br/>  <br/>  第254页,宋鸿兵说:<br/>  “当人们买房时,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只是一张欠条,银行的账户上本没有这么多钱,但在债务产生的同时,却无中生有地‘创造出了’钱。”<br/>  这段话表面上看是没问题的,但它却反映出宋鸿兵的眼里,只有狭义的钱,而没有广义的价值:<br/>  人到银行申请贷款,要么得有信用,要么得抵押资产。<br/>  这两样东西虽然不是钱,却肯定是有价值的资源。<br/>  钱,货币,是广义的资源的一种,人的信用、房产、手饰等等,也是广义资源的一种。<br/>  银行在办理贷款的过程中,并不生产广义的资源,它只是把人的资源(如信用、房产)转变了形式(货币)。<br/>  好了,我也别跟他扯理论了,这种人太傻,没劲,打住打住。<br/>  <br/>  <br/>  第261页,宋鸿兵说:<br/>  “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缺少定价权的关键问题是没有金融的战略制控权。”<br/>  什么是金融的战略制控权呢?<br/>  按宋鸿兵的解释,就是中国货币必须成为世界储备货币。<br/>  是不是真的人民币成了世界储备货币,中国就对铁矿石、石油、客机有了定价权呢?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br/>  这是宋鸿兵式的胡说八道。<br/>  是个人都知道,美元现在是世界储备货币。但美国的经济学家清楚得很:<br/>  价格是由供需关系所决定的。<br/>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波特,有一套著名的“竞争战略理论”,他说:<br/>  企业的地位,由五种竞争力量决定(通俗理论,不展开说了)<br/>  沃尔玛要在中国订购拖把,至少能找到1000家以上合资格的供应商,这1000家公司互相杀价,沃尔玛当然可以把产品的利润压到最低。<br/>  这和人民币是不是世界储备货币,有个屁关系!<br/>  麦当劳到中国来,它能因为美元是储备货币,就随心所欲地把汉堡包订到100元人民币一个吗?<br/>  写到这里,我真为我们的银监会、证监会的人脸红,就这么个水平破烂的江湖术士,他们还会请去做咨询。<br/>  <br/>  中国真的没有有水平的金融人才吗?<br/></p><p>好,264页,我们再来看看,江湖术士宋鸿兵为中国金融业推荐的战略:<br/>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br/>  这九字真言,我倒不陌生,是当年朱元璋的谋士刘伯温献给朱元璋的。<br/>  据说老朱靠这玩意获得了天下,刘伯温也成了千古有名的谋士。<br/>  不过老朱不太厚道,最后还是把刘伯温咔嚓了。<br/>  嘻嘻,请让我卖弄半点历史掌故吧,好,回来:<br/>  虽然宋鸿兵推荐的是老招,而且是旧招,但我倒不以为,招数老了、旧了,就一定不管用,所以还是对它深入分析一下:<br/>  一、 高筑墙。中国本来就是个善于筑墙的民族。<br/>  陆地上的长城修补了两千年,但最后被大清一举突破;<br/>  海上长城是中国的天然屏障,但也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攻破。<br/>  历史证明:中国人筑墙,搞中国人自己,是有用的。<br/>  如曾国藩用筑墙的办法,打垮了捻军;<br/>  当今政府用筑墙的办法,禁止民营经济进入石油、电信、金融等垄断行业。<br/>  <br/>  但中国人筑墙对外国人从来没用:<br/>  清朝不准外国人修铁路,最后外国人的铁路遍地都是;<br/>  不准外国人传教,最后外国教堂也遍地开花;<br/>  所以宋鸿兵建议用高筑墙的办法挡住外资银行的进入,绝对是一步臭棋,懒得评论。<br/>  不过,也许这个宋鸿兵是美国人派来的奸细,故意向中国的金融高层出昏招,也说不定!!!<br/>  警惕啊,善良的中国人。<br/></p><p>再说第二条:广积粮。<br/>  宋鸿兵叫中国的官方和民间,大量储备黄金白银,真不知道这小子安的什么心,这对中国人绝对是个误导。<br/>  是个人都知道:未来的世界是知识社会,是思想的天下,难道在那样一个世界里,我们还要像老财主那样,窖藏一大堆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生利的金银?<br/>  中国人有句老话,叫“贫汉无罪,怀金有罪”。<br/>  我这里所说的贫汉,是指没有正确的思想观念,思想上的贫汉。<br/>  所以我要在开篇花那么多的篇幅,痛骂中国的大学,中国的社科院,因为他们才是为中国制造“思想”的地方,他们占着那个位子“不作为”,中国就永远是思想上的贫汉。<br/>  要中国靠千千万万的民工去创造经济奇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啊。<br/>  即使创造了经济起飞,没有正确的治国思想,金融思想,就象家里有一堆金子,那只会引得贼来偷、强盗来抢。<br/>  悲惨的清朝末年,不就是这样一个局面吗?<br/>  <br/>  我越读这本书,越觉得宋鸿兵这小子,不是个好鸟。怎么银监会、央行和证监会会请这种家伙去做咨询?<br/></p><p>宋鸿兵的第三招:缓称王。<br/>  我真想不到,一个在民主社会生活了那么长时间的人,还是洗不脱陈腐的“中央帝国”的残梦?<br/>  谁是未来世界的王者呢?<br/>  连孩子们都知道,学习成绩好,是用功的结果;<br/>  要做人类的领导,那就得看,他能否真正引领人类文明,走向更有价值的社会?<br/>  中国行,世界自然会跟着中国走,就象现在中国的经济强大了,老外学汉语的积极性就高了,因为这可能增加老外们成功的机会。<br/>  如果中国不行,任你再“缓”,也狗屁用没有。<br/>  希特勒的德国、裕仁的日本,都曾在世界上喧嚣一时。但他们一个发明了种族灭绝,一个创造了无数种烧杀抢掠的方法,再没有给人类文明做出有价值的探索。<br/>  这种称王,只不过是人类的噩梦,是得不到好下场的。<br/>  <br/>  好了,终于批到后记了。<br/>  宋鸿兵说:<br/>  “中国金融开放的最大风险是缺乏‘战争意识’。”<br/>  批了那么多,我也懒得说了,只想说:<br/>  得了吧,你小子远在美国,到这里来指手画脚,省省吧。<br/>  <br/>  第二节,P273,宋鸿兵的题目说:<br/>  “要货币主权还是要货币稳定?”<br/>  这小子挺会一惊一咋,逗人紧张的,是个做江湖术士的材料。<br/>  就他这个题目,马上就先入为主地把货币主权和货币稳定,对立起来。<br/>  我可不上他的当,因为比他高明的江湖术士我见多了。<br/>  嘻嘻,不过还是没有司马南和方舟子厉害,那二位,是专门打假的,而我只是客串的。<br/>  这个题目,说明宋鸿兵的思想非常狭隘:<br/>  难道一个国家,就不能既要主权,又要货币稳定吗?<br/>  要知道:主权是个相对的概念,没有绝对化的主权。<br/>  又举个例子来说明主权的问题:<br/>  一个人住在山里面,想养狗,爱养多少就养多少;但他一搬到深圳住楼房,养条狗就得征求邻居的意见。<br/>  你说他没主权了吗?<br/>  不,只是主权的形式和大小,根据不同的时期和环境变化了而已。<br/>  说人民币的主权要和世界主要货币互动,这我接受,因为经济全球化了嘛,说人民币的供应,受美国左右,我知道:<br/>  这又是宋鸿兵式的危言耸听了。<br/>  <br/>  最后一节,宋鸿兵说货币升值的事,又提了一大通日本的那点烂事,说日本90年的失败是金融战败。<br/>  我最讨厌在一本书中,把同一案例,以同一理论重复了,这里就简单批驳一下吧:<br/>  前面我早说过了,日本的经济衰退是产业的问题。<br/>  就小日本这个抠抠唧唧的民族,从来没有什么创造性的大智慧,只会玩点短小轻薄的小改小革,他们怎么配有80年代那么高的世界GDP占有率。<br/>  一个只会发明卡拉OK、方便面、一次性筷子的民族,也想领导世界。<br/>  呸!<br/>  这种不自量力的民族,经济不从高位下滑,怪了。<br/>  这不,在短小轻薄的工业设计方面,韩国人很快就追上来了。日本人的这点小智慧,早晚要败在中国人手里。<br/>  然后,大家都败在中国人手里。嗯,目前我只看到在工业设计方面和制造业上面,在本质的创新上,美国人暂居老大。<br/>  <br/>  好了,终于批完了。我批得也挺辛苦,你们看得也挺辛苦,先谢谢了。<br/>  我希望没读过《货币战争》的人,光看我的这东西,就能明白个七八,不用再去买本书看了。当然,原来有书的读者,可以对照来读。没有的实在想看,找朋友借一本好了。<br/>  我不是对谁有仇,才来写这狗屁东西,也不想出名,不想做书托,实在是看了书太难受,不吐不快。<br/>  现在吐了,就挺快意的。<br/>  我的批语,当然并不完全正确,只是我的一得之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有更高的高手,用更好的方式,让大家看得更清楚。<br/>  同时,也警示那些出书的人群,写题记的人群,以后做这些事,仔细些,不要以为没人骂你们。<br/>  <br/>  对前面提到过的那些写题记,写序的人,我知道自己的话很刺激,但我觉得没必要道歉,这是你们应该得到的待遇。<br/>  <br/><br/></p>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货币战争 中国学 学术界 货币战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中国人 罗斯柴尔德 学术界 愣头青 战争

沙发
我也来打假 发表于 2008-1-11 00:3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题目有点冲,不过看得还是蛮爽的,呵呵。特转来给大家一看。

使用道具

藤椅
why842000 发表于 2008-1-11 01: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它也有幸被评为2007年“十大烂书之一”!

使用道具

板凳
yangchenh 发表于 2008-1-11 01:45: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作者的语言很犀利,论证很真实!读书要有自己的思考,现在这中江湖术士太多了!到国外几年回来竟蒙咱老百姓!不过更重要的是,要不断提高自己,别让这些术士以为土豹子就不行,毛泽东当年也没出国深造,照样领导全国人民走向胜利!要解决中国的事情一定要结合中国的国情!

这些"人才"们到国外确实去学东西了,一个个都变成王明了!!!

[em01][em01]

使用道具

报纸
ellie-lucky 发表于 2008-1-11 10:02: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它也有幸被评为2007年“十大烂书之一”!

使用道具

地板
Vivienne82 发表于 2008-1-11 10:07: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总之有争论才是好事情啊,不争不论就没意思啦

使用道具

7
siomlong 发表于 2008-1-11 10:13: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人家就一本小说,有必要这样翻来覆去的批吗?

使用道具

8
RAY9 发表于 2008-1-11 10:18: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这本书的流行,只能说中国S B很多!

 要命的是其粉丝还有什么决策层的人,呵呵,即使有什么所谓货币战,难道是宋鸿兵这种猪脑子能想出来的??!!

使用道具

9
lp968 发表于 2008-1-11 20:36: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批这本书的人很无聊,货币战争的意义在于让我们认识到未来世界的发展和大国的崛起中,金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武器

使用道具

10
npf43123 发表于 2008-1-11 22:04:00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我很奇怪,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批判他?有意思吗?我同意楼上的,书的意义在与给我门启示.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好友,备注jr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2 2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