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j58
18152 157

请直接说出以下批判哪个环节错了,不要请鸡、娼、小偷来捍卫马克思经济学 [推广有奖]

61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8:55:2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11-16 18:26
因为啊,中国人假若创造美国的高科技和美国矿山,那花费的人类劳动,将是20万亿年,所以,美国ZF不干啊, ...
你终于说对了一次。

不容易。

使用道具

62
西方物理学 发表于 2014-11-16 19:02:0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8:52
“小孩子当然胆子小了.你用恐吓的办法对待孩子,不让他们交换,当然会成功了.你怎么跟着拉丹学呢?”
你到底说的是小孩子的交换动机,还是大人的交换动机?大人用恐吓和奖励的方法,让小孩子交换或不交换,那都是大人的动机,不过通过小孩子实现.
我们在这个例子中讨论的是小孩子本身的交换动机,和大人没有关系.你让大人牵扯进来,就不对了.按照你这样处理,我也可以把警察牵扯进来,跟大人说,你再干预小孩子的交换玩具,我就把你带走.你能说交换是为了给警察面子吗?

使用道具

63
xiaxt 在职认证  发表于 2014-11-16 19:02:16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现代工业企业是什么,为什么称之为“企业法人”,现代社会的“生产者主体”究竟是法人还是自然人,究竟是企业及其生产还是个人及其劳动;说到底究竟是资本还是劳动?

马克思研究了有关十九世纪中叶纺织、造纸、制针、机器制造等主要工业部门工艺过程的大量资料,指出大机器工业体系的生产过程的特点是自动化和联合化,特别是把英国的工厂制度看作是与大机器工业体系及其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劳动组织,其思想的实质就是将英国的“工厂制度”与十九世纪中叶纺织、造纸、制针、机器制造等主要工业部门内部的“劳动组织”相对应,用今天的话说即是,将“现代企业制度”与二十一世纪初的纺织、钢铁、建筑、现代农业、电子信息、石化能源、航天航空、精密仪器制造等主要工业部门内部的“经济生产组织”相对应,其道理亦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马克思根据生产力的发展论证了资本主义生产发展过程的阶段性,即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再到作为可变资本的劳动力对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在生产过程上的实际从属这二个方面进行了剖析,马克思认为,在以前的手工生产方式下,劳动只是形式上从属于资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对原来的手工生产方式进行改造,通过协作、分工和机器的应用,创造出自己特有的生产方式,使劳动不仅形式上从属于自己,而且实际上从属于自己。同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相适应的是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马克思说:“‘根据培恩斯的计算,建成一座头等棉纺厂,并装备机器、蒸汽机和煤气,用款少于10万镑是不行的。一台100匹马力的蒸汽机带动5万个日产62500英里的细棉线的纱锭。在这种工厂中,1000个工人纺出的棉线相当于不使用机器的25万个工人所纺出的棉线。’在这种情况下,资本的剩余价值不是来源于被节省下来的250个工人的劳动,而是来源于代替他们的一个工人的劳动;不是来源于被代替的25万个工人的劳动,而是来源于1000个在业工人的劳动。正是他们的剩余劳动体现在剩余价值中。机器的价值并不是由机器的使用价值(它代替人的劳动就是它的使用价值)决定的,而是由生产机器本身所必需的劳动决定的。机器在它被使用以前,在它进入生产过程以前具有的这种价值,是它作为机器加进产品的唯一的价值。资本家购买机器时支付的,就是这种价值。”详见《马恩全集》第47卷第371页(《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这段话突出体现马克思价值思想。其实斯密早就申明过,商品价值是由二个方面共同决定的,其一是由商品使用价值决定的,其二是由商品的交换价值决定的,前者表现为生产该商品的“所耗的劳动”,而后者则表现为生产该商品的“所购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其初始价值与其最终价值是二个不对等的量。例如,马克思如上所述“作为机器加进产品的唯一的价值。资本家购买机器时支付的,就是这种价值”——机器价值是“始终不变”的;即机器的价值是唯一的——由机器的“所购的劳动”决定的。

马克思说,机器的使用价值就在于“它代替人的劳动”,那么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直截了当地说,就是机器的使用价值在于“它代替人的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即劳动”!也就是说,机器的使用价值与劳动力的使用价值这二者之间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比如上述例子中,由于蒸汽纺织机的采用,手工纺织的25万个工人所纺出的棉线仅相当于蒸汽纺织机的1000个工人纺出的棉线,也就是说,每一个采用蒸汽纺织机的工人的工作量,就相当于250个采用手工纺织机的工人的工作量。

马克思说,棉纱的价值不是由机器所替代的劳动量决定的,而是由使用机器的工人劳动量决定的。而斯密说的却是,棉纱的价值不仅是由使用机器的工人劳动力交换价值体现出的“所购的劳动”决定的;而且也是由使用机器的工人所替代的劳动量,即由工人劳动力使用价值(劳动)耗费而形成的“所耗的劳动”决定的。所以,采用新机器所带来的超额剩余价值,应归于机器研发者、制造者、所有者、占有者和使用者等各方的共同享有,而不是不归于劳动力所有者的一方所有。

我个人以为,斯密讲得有道理,马克思讲错了。为此,我们来看一看马克思是如何解释这一现象的。

马克思说到:“机器的应用,却使最初采用机器的工厂中的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地缩短了。如果在采用机械织机以后,手工织工
的2个劳动小时,只等于社会必要劳动的1个小时,那么,现在,在还没有普遍采用机械织机织布以前,使用这种织机的织工的1个劳动小时,将会大于必要劳动的1个小时。它的产品比1个劳动小时的产品具有更高的价值。这就等于简单劳动自乘了,即在这种劳动中实现了更高质量的织布劳动。这种情况是发生在下面这个范围内的:采用机械织机的资本家,尽管出售1个小时的产品时低于从前1个劳动小时的水平,低于它以前的社会必要价值,但却高于它的个别价值,即高于他自己用机械织机制作这种产品所必需耗费的劳动时间。因此,工人为了再生产自己的工资,只要从事较少时数的劳动就够了;他的必要劳动时间随着他的劳动在同一部门中成为较高质量的劳动而按同一程度缩短了;因此,这种劳动1小时的产品出售时,就可能高于旧生产方式仍占统治地位的工厂中2小时劳动的产品。因此,如果一个正常的工作日保持不变,还是那样长,那么,在这里,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了,因为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了。甚至在工资提高时,也会发生这样的情况,但始终必须假定,在新的情况下,工人为了补偿自己的工资,或再生产自己的劳动力,不需要耗费和从前同样大的相应的工作日部分。当然,这种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只是暂时的,一旦机器在这个部门普遍应用,使得商品价值重新归结为商品中包含的劳动时间,这种情况也就消失了。但是,这样同时又刺激资本家采用日益翻新的小改进,使他雇用的工人的劳动时间高于同一生产领域内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水平。无论在什么生产部门使用机器,并且不管机器生产的商品是否进入工人自身的消费,情况都是这样。”详见《马恩全集》第47卷第372-373页(《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在这里,马克思说了三个观点,我个人认为都是有问题的,详列如下:

第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况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首先发生“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其次引起本企业所属“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相应提高,导致“社会的”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由此最终形成新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只要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那么,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轴心轴总是会向其倾斜的。

第二,定义了一种“自乘劳动”观念,用以解释由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产生的超额剩余价值的归属。但这一解释力非常弱,根本就没有解释“自乘劳动”与“社会必要劳动”之间的内联系。因为所谓的“超额剩余价值”是在指出社会生产条件下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一价值计量基准上产生的,人的社会必要劳动——即社会平均劳动强度和社会平均劳动熟练程度都没有任何变化,却非要说人的社会必要劳动——发生的“劳动的自乘”,又找不到任何实证予以说明,实在说不过去。

第三,马克思又采用了另外一种解释。马克思说,这种由于个别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最终源自于同一生产部门的其他企业的剩余价值的“转移”,从而放弃的“自乘的劳动”这一说法(详见《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三卷)。其实,根本就没有这一回事。同一生产部门内的个别企业所生产的是同一类产品,它们之间根本就无法发生商品交换行为,没有交换关系,哪里来的商品价值的转移?再说了,即便我作为同一生产部门内的个别企业,尽管我的这个企业在同行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但这仅是我所赚取的利润相对少些,甚至是不赚钱,除了保本之外,顶多就是我的这个企业的剩余价值没有了嘛,但是哪来的这个企业的剩余价值在同行业内部的各个企业之间的转移,特别是转移到劳动生产率最高的企业之中,由此形成该企业的超额剩余价值?

关键是马克思的前提条件出了问题,马克思只是将人的劳动力价值做了“所耗的劳动”与“所购的劳动”的必要区分之外,却将其他生产要素的价值解释为“购买的劳动”即交换价值,却把它们的使用价值所寓含的、自我增值的能力及其职能,即它们本应具有的“所耗的劳动”这一自我增值的属性统统排斥了,这就错误了。我个人认为,除了人的劳动力之外,凡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它们都具有“所耗劳动”大于“所购劳动”的属性,即在资本生产过程中都具有实现价值的自我增值的属性

附注:

“所耗的劳动”是指作为生产要素的资本品,在资本生产过程中因自身耗费而形成的交换价值大于购买该生产要素时的交换价值。“所购的劳动”则是指购买该生产要素时的交换价值。比如,我个人认为,劳动力作为生产要素,其交换价值即是斯密的“所购劳动”;而其使用价值的生产性耗费所形成的价值增值就是斯密所指的“所耗的劳动”,亦称劳动力的“新的交换价值”。

任何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其内部都寓含着一种更能够为其所有者和使用者带来更大价值的增值潜力。关键就看你是否将其用于个人生活消费还是用于生产或扩大再生产,庞巴维克将这一现象称之为“时间价值”(详见《马克思理论体系的终结》一书),而西方经济学家将其称之为“机会成本”(详见,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等书籍)。

一只老母鸡作为商品,同样具有“所购的劳动”与“所耗的劳动”的区分。例如,我吃掉它,那么它的使用价值仅仅表现为“所购的劳动”满足我的个人消费需求,化作蛋白质被我消化吸收了;如果我不吃掉它,天天饲养它,让它下蛋给我吃或让我到市场上出售,那么它的使用价值不仅表现为“所购的劳动”满足我的个人消费需求(注:仍然具有被吃掉的可能性),而且它的“所耗的劳动”就表现出来了,它的下蛋这一能力就抓住了我的需求心理偏好,而鸡蛋日积月累地增加,通过鸡与蛋二者交换价值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这些鸡蛋的新交换价值(即老母鸡的“所耗的劳动”)要大于老母鸡的“所购的劳动”即旧交换价值。这也就是点出了一个道理:在资本生产过程中,任一生产要素经过生产性耗费总会形成一个新交换价值,它的价值量大于当初资本购置该生产要素时的旧交换价值。所以,机器在资本生产过程中因其使用价值耗费所形成的新交换价值,总要大于它的旧交换价值。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64
西方物理学 发表于 2014-11-16 19:03:31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8:53
跑题了。
怎么跑题了?

使用道具

65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9:04: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西方物理学 发表于 2014-11-16 19:02
你到底说的是小孩子的交换动机,还是大人的交换动机?大人用恐吓和奖励的方法,让小孩子交换或不交换,那都是 ...
当然是小孩子的行为的本质动机。

大人和警察、老师等等都是外部干扰因素。

小孩子综合考虑各种利害关系,决定是否直接交换。

使用道具

66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11-16 19:05: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8:55
你终于说对了一次。

不容易。
哈哈,小朋友,你真幽默。好好上学啊,多多念书。

使用道具

67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9:08:3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西方物理学 发表于 2014-11-16 19:03
怎么跑题了?
什么妻子对丈夫温柔什么的。

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你妻子的劳动时间?你如果要测量的话,你打算怎么测量?

使用道具

68
西方物理学 发表于 2014-11-16 19:13:28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9:08
什么妻子对丈夫温柔什么的。

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你妻子的劳动时间?你如果要测量的话,你打算怎么测量 ...
大致相同.丈夫的劳动时间基本就是妻子的劳时间.在早期,去掉吃饭时间和睡觉时间,基本就是他们劳动的时间.很少有丈夫在外干活妻子在家打牌的,也很少有妻子在家纺线,丈夫在外找女人的.

使用道具

69
informatin010 发表于 2014-11-16 19:19:4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9:08
什么妻子对丈夫温柔什么的。

你自己知道不知道你妻子的劳动时间?你如果要测量的话,你打算怎么测量 ...
你吃个鸡蛋,都能节省你亲身产蛋的无数劳动时间,甚至如你所说,甚至“能节省十万年劳动时间”。


请问,分工或交换,他俩所节省的劳动时间,如何测量啊?

使用道具

70
hj58 发表于 2014-11-16 19:19:47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西方物理学 发表于 2014-11-16 19:13
大致相同.丈夫的劳动时间基本就是妻子的劳时间.在早期,去掉吃饭时间和睡觉时间,基本就是他们劳动的时间.很 ...
大致相同?那么你的劳动时间具体有多长?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5-27 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