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Rousseau
17548 231

[学科前沿] 2012年度本版最精彩帖子大评选 [推广有奖]

  • 8关注
  • 95粉丝

学术权威

85%

还不是VIP/贵宾

-

威望
1
论坛币
2925 个
通用积分
98.2321
学术水平
1262 点
热心指数
1192 点
信用等级
1028 点
经验
276725 点
帖子
7997
精华
4
在线时间
6404 小时
注册时间
2004-12-10
最后登录
2024-6-27

相似文件 换一批

+2 论坛币
k人 参与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一份

应届毕业生专属福利!

求职就业群
赵安豆老师微信:zhaoandou666

经管之家联合CDA

送您一个全额奖学金名额~ !

感谢您参与论坛问题回答

经管之家送您两个论坛币!

+2 论坛币
马克思的根本错误,是他片面性的劳资关系思想
相反,他们可以结成共同体,结成“生产方‘,来应对”消费方“的挑战。
这是2012年度最精彩的帖子。
资本家中有谁不是消费方?
工人中有谁不是生产方?
又有谁能只生产不消费?
在hhj的大脑里面,好像只要资本家和工人联合起来了,这个世界就大家都能快乐生产,然后把消费方当作入侵者一样抵御在联合体的城门外了。
这个聪明脑瓜里就差没有提出消灭消费方了。

批批马克思好过年
马克思说资本家凭借其投资的资本获取剩余价值,这不是很恰当。首先社会必须有积累(剩余价值),且剩余价值在头规律的作用下必须归少数人支配(头规律是指群体必须有个头,切实少数个体当头),……
是啊,是很不恰当,因为曹国奇这里的少数人显然是指被剥削的工人阶级。

最近南方也开始下雪,大家注意保暖,尤其是头部保温……
二维码

扫码加我 拉你入群

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以便审核进群资格,未注明则拒绝

关键词:精彩帖子 剩余价值 工人阶级 劳资关系 资本家 马克思 共同体 入侵者 资本家 剩余价值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40 + 4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40  论坛币 + 4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我是为写作而谋生,不为谋生而写作 —— 卡尔·马克思
沙发
ltr9877 发表于 2012-12-30 16:30:3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些人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无法接受马的思想,反而就说马是不对的,唉.......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查看全部评分

使用道具

藤椅
ltr9877 发表于 2012-12-30 16:33:4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有时候真的学习知识比做学问搞研究还不易,尤其是些庞杂的学问。马经其实是马哲的一个应用,是不是一些人去补习下马哲,就会头脑清楚点了呢?

使用道具

板凳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30 17:08:54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资本论中“让交换价格接近价值”的3个条件是循环论证
对于价格和价值的关系,如何才能让交换的价格接近价值?资本论第一卷第10章是这么说:

要使商品互相交换的价格接近于符合它们的价值,只需要:1. 不同商品的交换,不再是纯粹偶然的或仅仅临时的现象;2. 就直接的商品交换来说,这些商品是双方按照大体符合彼此需要的数量来生产的,这一点是由交换双方在销售时取得的经验来确定的,因此是从连续不断的交换行为中自然产生的结果;3.就出售来说,没有任何自然的或人为的垄断能使立约双方的一方高于价值出售,或迫使一方低于价值抛售。

仔细参考这3个条件,尤其是第3条,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第3个条件的限制非常严格:在没有垄断的情况下,商品必须按价值的那个数字——这有什么意义呢?这句话把条件写在前面、结果写在后面就是:商品要按照价值交易,所以交换价格等于价值。这种“因为A所以A”的循环论证没有任何意义,它相当于在说:因为我吃饱了,所以我不饿。这种话用来说相声可以,用来当成学术论著就免了吧。
在LightOn的脑瓜里,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
在第一种情况下,某个傻瓜误把百元大钞当作十元面钞给支付了,于是社会财富——至少是出售方的财富就大增了。
在第二种情况下,供给所能提供的数量只有和需求方大相径庭商品才能按照价值成交的。当然,如果他不承认价值的话,我们把他的价值换成价格也是一样,于是在这里只有双方要么供过于求,要么供不应求,于是才有成交价格。这真是天才的发现。
在第三种情况下,垄断价格在马克思那里总是成交价格,但这个成交价格绝对不是价值的体现。LightsOn只能理解成交价格等于价值的情况,但不能理解成交价格不等于价值的情况,于是误把成交价格完全等同于价值,看不出马克思这里开列的三条区分了价格和价值的三种脱离关系:
1、由于偶然因素,成交价格表现为随机现象。
2、由于数量因素,价格分别表现为背离成交价格和价值。
3、由于制度因素,成交价格表现为背离价值。

这个世界上幸亏有了纸币,如果还存在金本位的话,LightsOn要认为经济学简直难以捉摸了,因为按照LightsOn的理解方式成交价格几乎总是要么表现为出售方的亏损,要么表现为购买方的上当。

顺便指出,LightsOn所引用的文字在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而不是第一卷。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我是为写作而谋生,不为谋生而写作 —— 卡尔·马克思

使用道具

报纸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30 17:52:23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Rousseau 发表于 2012-12-30 17:08
资本论中“让交换价格接近价值”的3个条件是循环论证

在LightOn的脑瓜里,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 ...
嗯,对于加在我帖子上的误解,只好来做个说明:

1、我本人从来不认为“商品按照任何价格都可以成交”,不知道这是楼主怎么得出的结论?
2、你为什么总是觉得别人“不能理解成交价格不等于价值的情况”?我那个帖子的要点根本不是什么“我认为价格不等于价值”,而是“马克思在做循环论证”。你连我的帖子的要点都理解错误,可想而知你理解上的偏颇有多大。
3、马克思在他的第三个条件都明明白白地把循环论证说给你听了,你居然假装听不懂,实在是令人遗憾。如果你听不懂,我再把马克思的话重复一遍:(第三个)条件:价格不能高于价值,也不能低于价值。结论:价格总是接近价值。

顺便指出:“成交价格几乎总是要么表现为出售方的亏损,要么表现为购买方的上当”这个从来不是我的观点。你总是活在你的幻想里,不过乱栽赃就说不过去了。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学术水平 热心指数 信用等级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 1 + 1 + 1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学术水平 + 1  热心指数 + 1  信用等级 + 1   查看全部评分

///

使用道具

地板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30 20:08:49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tr9877 发表于 2012-12-30 16:30
有些人有自己的思维逻辑,无法接受马的思想,反而就说马是不对的,唉.......
反之如果能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自相矛盾的地方
挺马的同学能大大方方地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么?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论坛币 收起 理由
赫赫铭儿0 + 20 + 20 鼓励积极发帖讨论

总评分: 经验 + 20  论坛币 + 20   查看全部评分

///

使用道具

7
godweige 发表于 2012-12-30 20:13:3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30 20:08
反之如果能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自相矛盾的地方
挺马的同学能大大方方地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么 ...
不能

使用道具

8
ltr9877 发表于 2012-12-30 20:14:2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30 20:08
反之如果能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自相矛盾的地方
挺马的同学能大大方方地承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足么 ...
马本身理论确有不足,甚至有硬伤,我比你都了解这点。但马从来没说自己的理论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理论都是相对的真理,马的理论里,真理性的东西更多一些。
从你的提问,就明显哲学素养不够啊

使用道具

9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30 20:15:12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godweige 发表于 2012-12-30 20:13
不能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使用道具

10
godweige 发表于 2012-12-30 20:16:35 |只看作者 |坛友微信交流群
LightsOn 发表于 2012-12-30 20:15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可不适用,不想被资本家专政就去专政资本家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我要注册

本版微信群
加JingGuanBbs
拉您进交流群

京ICP备16021002-2号 京B2-20170662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2788号 论坛法律顾问:王进律师 知识产权保护声明   免责及隐私声明

GMT+8, 2024-6-28 11:24